丁丁老师创意作文课 教你写出有个性的作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写自己——怎样写出最独特的个性

——!。

如果这是一篇自传的话,你能猜出是什么意思吗?这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收到的一份作业。当时,他作为演讲嘉宾参加一场青年宴会,提议到会的人各自用最简洁的文字写一篇自传。一个满脸沮丧的青年交给他的,就是这三个标点符号。

这个青年从走进会场到写完自传,就一直没笑过,似乎有很重的心事。一问,青年解释了这三个标点符号的含义:我前一阵横冲直撞,结果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有完蛋。

作为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就这样被难住了可不行,要帮青年人走出阴影,带来希望。于是,巴尔肯稍加思考,把它改为“、……?”并用最坚定的话鼓励青年——青年时期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小站,人生的道路崎岖而漫长,但前程无限,没听说过浪子回头金不换吗?难道不应该继续奋发努力吗?

这个故事有个重要的背景——美国的自传文化。推崇个人主义的社会文化土壤,孕育了美国人的自传情结。一位著名的自传作者说:“似乎一个美国人首先是美国人,然后就是自传作者。”在学校里,美国的孩子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聚焦传记”,三年级也有一次针对传记的文学聚焦活动,到了五年级,文学聚焦的内容就是自传。

自传跟作文到底有什么关系?

我们发现,所有作文出发的那个点,无一例外都是——我。所谓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如果不了解自己,怎么做到写我口,写我心?美国的自传文化,就在于更好地认识自己,进而认识社会、认识世界。

我,摆在学校里,放在社会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同学、老师、家人、朋友能迅速认出来,但一旦打开作文本,那个最独特、能迅速认出来的“我”,却不见了,都是整齐划一的“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弯弯的眉毛”“甜甜的小酒窝”。

原因在哪儿?模块化作文丢掉了作文的宗旨——“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丢掉了对自我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