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公务接待既是国际惯例,又是中国传统。古今中外皆有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我国公务接待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组成部分,伴随着党的事业发展而发展,历来为中央和各级领导同志所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任宁德地委书记时就曾经对接待工作做出过重要指示,他在所著的 《摆脱贫困》一书 《秘书工作的风范——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一文中就指出:“接待工作,就得下一番功夫。要建立一套接待制度,组织一套接待班子,还要有一套统一的对外宣传材料和汇报口径。今后可以由专人负责汇报情况,陪同参观;伙食按规定标准,突出地方特色,每个县都可以搞个地方菜谱:既有特色又省钱,既不超过规定,大家又吃得满意,了解了地方饮食文化,何乐而不为呢?地县领导按规定安排出面活动,尽量减少一般性应酬;对宾客生活服务要周到热情,努力做到设身处地,急人所急,解人所难。”
公务接待就其职能来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接待工作的政务性 (参与政务,重在管理)。如接待统筹,方案制定,活动安排,礼宾策划,信息处理,监督检查和制定工作规范、程序、制度、办法,实施组织接待和接待管理等。二是接待工作的事务性 (搞好事务,重在服务)。如吃住行,迎来送往,各种 “会”和 “活动”的具体服务性工作,实施服务接待。
随着改革进入新阶段,国内各地之间的相互往来,上下级之间的工作联系,以及国际的合作交流活动,十分活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呈现出政务活动与商务活动相互交织,内事活动与涉外活动紧密相连,政务活动具有商务性、商务活动具有政务性、内事活动具有涉外性等特征。同时,带有民族事务、宗教事务、港澳台事务、侨务等方面的公务活动也越来越多。接待部门的职能也从过去的单一接待,扩展到协同接待和管理接待。丰富、多元的接待内涵,尤其是内事与外事的深度融合,凸显了公务接待工作的时代特色,为接待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公务接待工作正在朝着跨业务、高水平、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综合性的方向发展。
礼宾接待是国家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待工作是党政机关公务活动最具礼仪特点的工作,属于官方礼仪的范畴,具有规范性、示范性和引领性。接待工作讲究有里有表,表里如一,强调仪式感,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和谐搭配。礼宾接待的仪式感涉及接待活动的方方面面,如现场布置、席位安排、礼宾程序、仪容仪表、礼节礼貌等。礼宾活动接待人员与来宾接触最多、最直接,接待工作是最能给来宾留下记忆和印象的工作之一,起着当地党委政府形象大使和代言人的作用。接待人员的仪容仪表、举止言谈、职业操守、专业素养、服务技能,包括着装、发型、微笑、形体、态度、气质、意识、精神、语言、动作等方面的表现和展示,直接反映了接待人员的服务水准、素质高低、能力强弱、格局大小和文明程度,直接影响着当地党委政府形象和工作大局。从这个意义上讲,接待工作对于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提升本地的软实力、巧实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礼宾接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礼宾接待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是基础性的标准,讲究的是秩序,注重的是质量;接待的艺术性是礼宾工作的升华,讲究的是接待的品质,注重的是格调、情趣和境界。接待工作要在常规程序、标准、质量的服务中,融入 “艺术”的中国元素、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使来宾在接待服务的环境和氛围中享有尽量多的获得感和愉悦感。接待工作中的 “艺术性”涉及接待服务的各个方面。例如各种礼宾接待活动的组织安排、场地设计,接待人员的迎来送往、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仪容仪表等,无不包含 “艺术”在其中。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接待工作许多方面都进行了重新定义,在政策把握、礼宾接待、服务保障、工作标准和专业技能等各个环节提出了极高的政治要求、工作要求和专业要求,同时,也赋予了公务接待工作更大的使命担当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我们秉持依法接待、文明接待、精准接待、人文接待的现代服务理念,当好礼宾接待文化的演绎者、传播者和实践者,为中国礼宾接待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书在写作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及全国多个省、市党政机关公务接待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真诚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接待同行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张建国
2018年3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