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会计对称性文献回顾
会计对称性不仅是准则制定者考虑的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特别是会计对称性概念被提出之后,不少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
李维新(2005)研究了因会计准则制定站在微观单一主体角度而造成的会计不对称现象,分析了该类会计不对称现象的具体表现、产生原因和对宏观经济数据质量的危害。他认为,会计准则制定应考虑会计信息的宏观需求,而会计对称性是实现财务会计信息与宏观经济核算对接的一种有效方法,会计准则制定应将对称性作为一个重要原则。
Yuji Ijiri和Haijin Lin(2006)从更高的研究视角指出会计处理应遵循对称性的原则,他们发现传统会计不仅记录了现在的和未来的“好事项”(Goods),比如企业拥有的资产,也记录“坏事项”(Bads),但仅限于记录未来的“坏事项”即未来“好事项”的流出,没有记录现在的“坏事项”,如环境成本。由此形成传统会计的不对称处理。他们认为企业中的“好事项”和“坏事项”应同等处理,因为它们都会影响企业的财务业绩和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因此财务报告既要披露“好事项”又要披露“坏事项”。
王国生(2009)研究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不对称现象的表现和后果,提出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建议。他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对称现象分成会计制度之间的不对称现象和会计制度内部的不对称现象,其中,前者主要表现为会计计量基础不对称、会计科目不对称、会计处理方法不对称和会计报表及其附注的不对称性等,后者主要表现为其他业务活动收支的反映方法不对称、无形资产摊销方法不对称、经营结余(或亏损)的结转不对称和会计报表项目的设置不对称等。他指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不对称现象会导致会计信息缺失,使事业单位资产核算不实,不利于分析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业务成果。因此他建议修订相关会计制度,使制度之间相互协调一致,同时改进会计科目设置、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列报,使会计信息呈现对称性。
宋伟斌(2009)通过案例演示了会计对称性在售后回购业务中的应用,在会计处理上分离销售和回购两个业务,更好反映该业务的融资功能,并明确反映融资本金的金额。具体会计处理是:销售商品时,销售方将收到的全部款项确认为货币资产,同时确认负债,购买方支付全部款项时,货币资产减少,负债减少;发生回购时,销售方按照支付的价款金额减少资产和相应负债,购买方按收到的价款金额增加资产和负债,回购支付款项与销售价款之间的差额在回购期内按照一定的摊销方法计入财务费用。他建议对会计对称性的研究认识应提升到会计原则高度。
俞校明(2009)从稳健性原则视角对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无条件抵销权合同、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及长期股权投资等账务处理中出现的会计不对称现象进行分析,他认为由于会计实务盈余操纵案频发,会计规范不得不以防范虚假信息为首要目标,从而导致了会计信息的不对称现象,稳健性原则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对稳健性原则运用中的度的把握与限制是导致会计信息非对称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海平(2010)分析了企业横向的会计不对称性的主要原因,他认为盈余管理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等人为因素、会计实务程序选择(如不同行业对经济业务处理的要求不同)、企业的异质性、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及会计制度是产生企业之间会计不对称的主要原因,他建议应通过构建数据库系统实现会计信息整合、改进会计制度和加强会计人员培训等措施缓解企业之间的会计不对称。
赵西卜等(2012)认为中立性是首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对称性可作为中立性的可实现途径。他们建议将会计对称性纳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作为中立性的内容,这样做能使准则制定者面临较少的来自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倾向,从而抑制会计准则制定中经济后果的影响,还能从形式上简化会计准则框架、内容和具体方法,从实质上提升准则制定的要求,以此优化和简化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综上,学者们主要从理论角度分析会计对称性在准则制定中的作用以及会计不对称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的影响,并探讨如何依据会计对称性改进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但是,会计对称性直到最近才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相关研究还很缺乏,研究方法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相关研究尚不够深入和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