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声誉与会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导论

1.1 换个角度看会计[1]

财务会计是一个立足企业、面向市场,传递财务状况、经营与财务业绩信息的经济信息系统(葛家澍,2008)。在市场(主要指资本市场)中,会计信息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现有的财务会计理论从资本市场中广泛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和信息不对称出发,系统地论述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其基本逻辑是:现代公司制企业的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必然导致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关系建立之前的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委托代理关系建立之后的信息不对称则会导致“道德风险”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将会破坏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会计信息对于缓解委托代理关系下的信息不对称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关于投资项目的准确、详尽的会计信息能够帮助投资者评估项目的优劣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从而缓解事前的“逆向选择”问题,会计信息在这一方面的作用被称为“投资有用性”或“定价功能”;另一方面,为了缓解事后管理者的道德风险问题,投资者可以与管理者签订各种契约来激励和约束管理者的行为,这些契约要求管理者提供相关会计信息,帮助投资者监督和评估管理者的行为,会计信息在这一方面的作用被称为“契约有用性”或“治理功能”。[2]

以上逻辑链条可以简单表示为:“委托代理关系—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计信息有用性”。现代公司制企业的管理者相对外部投资者更加了解公司的情况,从而具有信息优势,因此委托代理关系必然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或者说信息不对称本身就普遍存在。但是,信息不对称是否必然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呢?信息不对称只是一种“现象”,信息不对称之所以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本质上是委托代理双方行为的结果,行为的实质是代理人的不诚信和委托人对代理人的不信任。试想,假设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和信息不对称,但是代理人诚实守信、委托人完全信任代理人,此时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吗?显然,以往的观点忽略了逻辑链条中重要且具有实质意义的一环——信任。

严格来说,委托代理关系下的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本质上都是信任问题。例如,Akerlof(1970)的著名论文“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提出了逆向选择的思想,而该文结论部分的第一句话即为:“我们讨论了‘信任’在其中至关重要的经济模型”(We have been discussing economic models in which "trust" is important)(Akerlof,1970,p.500)。可见,信任问题原本就是信息不对称研究的题中之义。因此,以上逻辑链条应当扩充为“委托代理关系—信息不对称—代理人不诚信、委托人对代理人不信任—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计信息有用性”,并且信任才是委托代理关系和信息不对称这两个“现象”背后的实质性问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就体现为它可以在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任问题中发挥作用,或者简单地说,会计是一种信任机制。

基于此,本书尝试从信任的角度重新理解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这种视角的转变是对现有财务会计理论的自然延伸。[3]

从信任角度理解会计并不是本书的发明。首先,一些文献零星地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比如,杜兴强(2002)有如下论述:

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要素投入者之所以愿意将其拥有排他性财产所有权的资源让渡给管理当局去进行经营,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管理当局取得了他们的信任……要素投入者凭什么信任管理当局,管理当局又如何使要素投入者保持对自己的信任呢?

信任并非凭空,不信任也不是武断的决定。信任需要依据,不信任也需要进行证实,信任、不信任体现为经营决策的一方面,同样需要评价机制。那么,作为一种经营决策,选择信任、不信任时,要素投入者面临的是不确定的环境,而决策的过程就是一个消除不确定性的过程。

由于要素投入者是追求货币收益满意化的有限理性经济人,所以反映一个企业特定时日财务状况、特定期间经营成果和现金净流量的会计信息就成为要素投入者所需信息的主体。(杜兴强,2002,6~8页)

葛家澍、杜兴强等(2005)也指出:

如果认为投资是投资人对市场的信任,那么信任的依据则是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报告,保证报告真实与可靠的手段之一就是各国制定的会计准则即国内会计准则,也包括独立审计准则。(葛家澍、杜兴强等,2005,345~346页)

其次,刘峰(2006,2009,2012)明确提出会计是一种信任机制的观点。刘峰(2006)通过一个简化的思想实验得出如下结论:当存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或者说存在财产的委托代理关系时,代理人必须首先取得委托人的信任,并且需要维持这种信任,会计是取得和维持信任不可或缺的手段。刘峰(2006,2009,2012)进一步指出:“信任并不是无条件的,会计是信任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刘峰,2006,9页)“自利的经济人在寻找有效的信任机制的过程中,逐步选择、创造了会计。会计的价值在于提供自利经济人的相互信任,且具有成本优势,可不受地域规模等限制而广泛应用。”(刘峰,2006,29页)“会计能够不断发展,还在于会计本身的独到价值——维系人类社会信任的低成本工具。”(刘峰等,2009,36页)“会计最核心的价值就是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如实反映人类的财富及其变化——来维系社会的信任。”(刘峰和葛家澍,2012,17页)

然而,尽管上述文献有所提及,刘峰(2006,2009,2012)也明确指出会计是一种信任机制,但是这些论断是结论性的,其理论原因尚不清晰。更重要的是,从信任的角度理解会计,指出会计是一种信任机制,是否仅仅是“新瓶装旧酒”?在会计的作用已经得到深入研究的情况下,这一新的视角和表述对财务会计理论有何增益?这些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书赞同会计是一种信任机制的观点,尝试从信任角度重新理解会计,深入探讨会计为什么能够充当信任机制,会计如何发挥信任机制的作用,并从信任角度整合影响会计信息有用性的诸多因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对某些观点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本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信任概念能够贯穿财务会计的始终,并且能够将影响财务会计的外部因素统一起来,有助于厘清一些似是而非的争论、拓展财务会计的研究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会计理论的解释力。


注释

[1]本书属于财务会计领域的研究,如无特别说明,本书中的“会计”均指财务会计,“会计信息”均指“财务会计信息”。

[2]参见Beaver(1998),Scott(1999),Healy and Palepu(2001),Bushman and Smith(2001),孙铮和刘浩(2006),魏明海等(2007),杜兴强等(2008),姚文韵和崔学刚(2011),逯东等(2012)。

[3]以往的会计研究极少涉及“信任”这一概念。Baldvinsdottir et al.(2003)调查了1995—2002年间发表在11种重要会计学术期刊上的文献,发现在总共2489篇论文中只有11篇零散地使用了“信任”这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