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计划的拟定
格拉丁(Gladding)认为“团体动力学在团体聚集之前就开始了”。著名的团体心理治疗大师亚隆(Yalom, 2010)也强调,团体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治疗师能否有效地完成各项前期工作。因此团体领导者必须在团体开始之前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制定团体计划,其中应考虑的内容包括:团体的目标、团体的性质与类型、团体的规模与对象、成员的招募和筛选、团体的时间与频率、场地的选择与布置、团体的整体架构等。
一、团体的目标
对于团体领导者而言,团体目标具有“地图”的功能。团体由具有各种需求的人组成,这意味着领导者不得不帮助团体决定哪些需求是合理的和能应对的。对团体目标的清晰理解可以帮助领导者通过建议相关活动、提出相关问题和切断不相关讨论来使成员们不偏离正轨(Jacobs, Masson & Harvill, 2000)。团体的目标分为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两个层次。
(一)终极目标
林孟平(2005)认为,与个体心理咨询一样,团体咨询也应该重视终极目标。如果缺乏终极目标作为引导,团体心理咨询的影响力会减弱,很可能会出现治标不治本的问题。那团体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马斯洛(Maslow)认为,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在于协助来访者发展成为一个健康、成熟而且能自我实现的人,这种人应该具有14项特质,包括:对现实有良好的洞察力,并与现实有良好的关系;接纳自我、别人和自然界;自发性;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以问题为中心;有超然脱俗的本质及静居独处的需要;有自制力,不受文化背景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不断有新鲜的鉴赏力;有神秘玄妙的经验及浩瀚澎湃的感受;关心别人的好处和感受;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民主的性格;让目的支配手段;有哲理的、无敌意的幽默感;具有创造力。
(二)直接目标
除了要以终极目标作为引导,团体还需要制定更为具体的直接目标。这个直接目标是指帮助成员改变应对某个特定问题情境时的不合理行为或想法,而代之以更为积极的应对方式。例如:愤怒管理团体的目标是被人批评或遇到挫折时,不用暴力或粗鲁的方式对待他人和动物或者破坏财产,能用有节制的方式合理表达愤怒;社交恐惧团体的目标是在社交情境中,减少焦虑、害羞和怯懦,能正常、持续地与同伴或朋友社会交往,提高自尊和在人际关系中的安全感;抑郁团体的目标是能处理周期性出现的抑郁情绪和沮丧反应,对学习和社会活动重新表现出兴趣,经常会有愉快感和热爱生活的表现。
二、团体的性质与类型
团体可以分为很多类型,每种类型的团体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拟定计划时,团体领导者需要综合考虑团体的目标、成员的特性以及所处的环境来决定团体的性质与类型。
(一)结构性团体与非结构性团体
结构性团体和非结构性团体的区别在于团体活动程序化的程度。一般结构性团体有清晰的目标和预先设定好的活动程序。领导者的主导作用比较明显,需要提前设计好活动程序,引导成员积极参与,让团体在预定的时间内按照预定的方向循序渐进地达成目标。而受固定程序的限制,成员的自主性和自发性相对较低。结构性团体比较适合年龄小、心智不成熟的成员,或用于团体的起步阶段,加速团体的进程。
非结构性团体的限制则比较少,团体没有预设的活动程序,而是在成员彼此自发的互动中自然地产生团体学习的内容和方向。领导者的任务不在于主动引导团体的方向,而在于催化成员间的互动。在进入团体的初期,由于缺乏明确的指导,成员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也不知道在团体里要遵循怎样的法则,但一旦成员开始承认、感知和表达自己的焦虑与压力时,团体就开始真正地工作了。因此,非结构性团体通常更适合年龄较大、心智较为成熟和表达能力较强的成员。
(二)同质性团体与异质性团体
同质性和异质性是指团体成员的差异化程度。有明确目标的短期性团体通常以同质性团体为主。这种团体由年龄、性别、民族、年级、学科专业、家庭背景、性格、求助动机及心理症状等条件相似的成员构成,例如由有睡眠障碍的个体组成的团体或旨在帮助学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的新生团体。在同质性团体中,成员拥有共同的问题和背景,很容易相互认同和产生共鸣,团体的凝聚力比较高,冲突比较少,症状的缓解更为迅速,但不利于成员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
有时候将背景和特质差异大的成员放在同一个团体中(通常是长期性的团体)可能会更为有效,因为异质性的团体犹如社会缩影,成员将在团体中逐渐展现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惯有的人际互动方式,各种背景和特质的混杂也为成员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与经验。但对团体领导者而言,这将是个挑战,因为成员间的背景特质差异大,容易发生冲突矛盾,团体要经历比较困难的磨合过程。
个体之间总是千差万别,因此同质和异质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到底成员应该在哪些方面同质、哪些方面异质呢?亚隆(Yalom, 2010)的建议是,在来访者的冲突和应对方式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寻求异质性;而在来访者的易感性程度和焦虑承受力方面,则应努力寻求其同质性。
(三)开放性团体与封闭式团体
根据成员的稳定性,团体可分为开放式与封闭式两种。在封闭式团体中,一旦团体建立,就不再有新成员加入,成员保持相对的稳定,所以团体的信任感和凝聚力比较容易形成。封闭式团体适合时间有限的短期团体以及对团体安全氛围要求较高的咨询或治疗性质的团体。封闭式团体的主要缺陷是如果有多位成员从团体中退出,整个团体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在开放式团体中,不断有成员加入和退出,成员的这种流动性会给团体增添新鲜感,但也给团体凝聚力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领导者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介绍和指导新成员。开放式团体大多存在于监狱、医院这些特殊的机构中,大多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或长期的团体。
(四)发展性团体、治疗性团体与咨询性团体
发展性团体以预防和发展功能为主,侧重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普遍会遇到的心理冲突或发展性问题,如本书“实践操作篇”中的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自我探索团体和情绪管理团体。这类团体可以容纳较多的人数,成员均为正常人。对领导者的专业要求相对较低,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或社会工作者均可担任。领导者在团体中的主导作用比较明显,主要针对意识领域进行工作,偏重知识性传导。团体持续的时间普遍较短,多为结构性团体。
治疗性团体以治疗功能为主,侧重处理成员深层次的冲突、人格问题或严重的心理障碍,例如抑郁、社交恐怖、网络成瘾、重大的丧失等等。成员为心理疾病患者,团体的同质性高,人数偏少。领导主要针对潜意识领域进行工作,重点在于重建病人的人格。团体持续时间往往很长,由十几次至几十次不等,经年累月才能完成。这类团体对领导者的要求很高,必须是接受过长期专业训练的心理治疗师。
咨询性团体介于发展性团体和治疗性团体之间,以预防和补救功能为主,旨在促进有轻微心理障碍的学生改变认知、情绪和行为,如本书“实践操作篇”中的心理自卑辅导团体、学业拖延团体。团体成员一般为正常人或者已经康复的心理疾病患者。领导者主要处理成员的意识领域,与发展性团体相比,咨询性团体更加重视团体的动力过程。
三、团体的规模与对象
团体的规模会影响团体动力,因此也是需要提前考虑的因素。团体人数过少,成员的压力大,人际互动受限。人数太多,成员的亲密感、参与度和满意度都会下降,还容易出现小团体现象。一般来说,七八个人是比较理想的团体人数,但团体的大小还应视团体成员的年龄、团体目的、团体性质、团体活动时间的长短、领导者的经验以及是否有协同领导者而定。如果是发展性的团体,成员心智比较成熟,每次团体活动时间在90分钟以上,领导者带领团体的经验比较丰富,或者有协同领导者,那么团体的人数可以略多一些,但也不宜超过15人。反之,如果是咨询性团体或治疗性团体,成员的心智不成熟,团体每次活动的时间只有1个小时或者更短,或者领导者经验尚浅,则团体的人数应该少一些,但不要低于五六人。
确定团体的大小后,紧接着需要考虑如何才能招募和挑选到合适的团体成员。一般来说,团体成员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通过海报和网络等宣传媒体招募(成员招募海报范例见表4),成员自愿报名参加;二是来访者在接受个体心理咨询时,咨询师认为他的问题更适合参加团体,因此转介过来,一般也是自愿参加的;三是由其他老师或家长推荐来的,有些是非自愿参加的。至于如何从这些报名者中甄选出合适的人选,随后将在“团体成员的筛选”部分做详细的论述。
四、团体的时间与频率
不少研究者认为,预先设置和告知成员团体时限是非常有必要的:成员对他们所需要承担的义务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柯瑞,2006),会更珍惜每一次团体会面的时间。这种时限还在向成员传递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即他们不能长期地依赖团体,最终他们必须学会独立、自主、成熟地面对自己的人生(林孟平,2005)。
团体需要持续多长时间,取决于团体想要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复杂的、深藏的问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发现和解决,短期的团体适合解决诸如考试焦虑、人际交往障碍等某个特定方面的心理冲突。学校心理辅导偏重发展性和预防性,所以短期性团体居多,团体次数一般是6~20次。
绝大多数团体的模式是细水长流型的:团体持续几个月不等的时间,每周开展1~2次活动,每次1~2个小时。团体时间间隔太长,将难以维持成员间的关系和团体的连续性;如果安排得太密集,协调时间会变得比较困难,而且成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反刍和迁移团体中的体会与收获,所以多数团体采用每周1~2次这样的频率。每次团体的时间建议为90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两个小时,这样既能确保团体有足够的时间发现和解决问题,又能防止成员疲惫、厌烦和走神。
另一种团体的模式是高度密集型的,如周末团体或马拉松团体。在连续十几个小时甚至一两天的时间里,成员被限制在某个环境里,进行充分的自我暴露,与他人频繁而深入地互动,甚至被要求用餐、睡觉都不能离开。这种时间安排高度密集的团体旨在加速团体的发展,催化成员的自我开放,但有些研究者坚持认为学习的迁移是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需要一定的不可被削减的时间方可实现(Yalom, 2010)。马拉松团体这种一次性完结的学习,由于没有机会经历现实的考验,并不利于成员将在团体中所学迁移运用到团体之外(林孟平,2005)。
五、团体活动的场所
与个体心理咨询室的要求基本一致,理想的团体聚会地点也必须给人以安静、温馨、安全、舒适和简洁的感觉。周边的环境应清净幽雅,既不能设在不便于寻找的偏僻角落,也不宜选择在人流多、嘈杂喧闹的地方(如食堂、音乐厅、体育场、学生宿舍、商业街道和主干道旁等)。为确保团体进行过程中不受到外界干扰,成员能集中注意力参与团体,团体咨询室应相对独立封闭,隔音效果要好,窗户要配备窗帘,室内不放置电话,时钟应选择静音模式。面积在20平方米左右较为适宜,过大的房间易使团体成员产生空旷感和不安全感,而过于狭小的空间会使人有压抑和窘迫感。室内布置要求采光良好、空气流通和温度适宜,色调淡雅温馨。
团体咨询室可以选用椅子,也可以不用椅子,如果地面铺设了木地板和地毯,可以允许成员用坐垫直接坐在地上。若选用椅子,不宜使用多人座的长条椅子,最好使用单人座椅。椅子最好有靠背和扶手,这样成员才能坐得舒服,长时间投入地参与团体活动。若配上褥垫和抱枕,则更为理想。无论是采用椅子还是坐垫,成员都应该围圈而坐,而且圆圈要正,这样每位成员都可以轻松地看到其他成员,无障碍地进行沟通。如果有成员缺席,那么最好移开那张空椅子,形成一个更紧凑的圆圈。圆圈的中间可以放置纸巾盒,便于成员哭泣时随时取放,但是不要放置桌子、茶几等较大的、会遮挡视线的障碍物,以免对成员的自我暴露构成无形的心理障碍。团体咨询通常有时间限制,但如果在团体进行过程中,领导者多次看手表或侧过头去看时钟,容易使团体成员产生焦虑情绪,无法平静地谈话,因此领导者的座位最好正对着时钟,这样就可以不露痕迹地控制好团体时间。如果团体设有协同领导者,两位领导者要想无遗漏地观察到每位成员的举动,那么协同领导者的座位最好不要紧邻领导者。
为方便团体活动的开展,团体咨询室还可以配备以下物品和设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和音响),用于播放背景音乐和放松指导语,以及展示成员作品或活动步骤;一面涂鸦墙或白板;一些可以随意移动、组合、折叠的桌子,供成员书写或绘画时使用;墙上悬挂《团体领导者工作守则》《团体契约书》;用于盛放眼罩、绳子等团体活动用具的柜子;用作室内点缀的、不带刺的绿色植物盆栽和书画作品等。
六、团体的整体架构
搜集与阅读和团体主题相关的理论研究,以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将团体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单元目标,然后仔细斟酌这些目标的重要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先后逻辑顺序,建构出团体的主要框架。团体的主要架构应该事先制定好,但是在带领团体的实际过程中,领导者不必拘泥于已有的计划,可以根据团体的需要和发展灵活地做一些调整(团体的整体架构范例见表5)。
资料来源:[美]Kim Palag,Arthur E.Jongsma,Jr.:《团体治疗指导计划》,29~33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