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小结
总体而言,目前对于负利率的研究是短期分析多而长期分析少,定性多而定量少,定量研究又集中于某一个特定区域,系统性研究成果不多(目前还没有一篇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以负利率为主题,也没有一本学术专著专门研究负利率),而且缺乏关于负利率的作用机理及传导机制的讨论。如何比较全面地、系统地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我国负利率的历史原因、传导渠道、作用机理、对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政策措施,应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本书应破解的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制度金融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注重把握中国特色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制度土壤,既要在中国实际中抓住“真问题”,也要透过中国特色找出“真答案”。
本书认为,每一种制度都有其唯一性。在对负利率的研究中,就必须关注这些具有唯一性和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和制度,这样才能抓住中国的“真问题”,才能找出“真答案”。如,负利率效应下的中国居民储蓄超常增长(注:关于储蓄的利率刚性,并不符合传统的经济理论,施兵超(1991)、谢平(1993)、张永红(2004)等都有过论述。),这就是中国实际存在的“真问题”,而“真答案”远非用传统经济学理论能找到。
一门学科的演进和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滴水不漏的数学推导和模型建构的支撑,金融学有必要借鉴其他社会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分析方法,为修正现有模型或构建新的模型注入一些人文的色彩(陈雨露,2010)。负利率对实体经济的作用,远非依靠经济因素建立模型所能全面解释,诸如政治、制度和文化等社会学学科因素可能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根本性的。这意味着,全面审视负利率效应的机理以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需要构建一个多维的视角。
(2)在负利率国别研究的基础上,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负利率效应的共性和异质性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讨在金融自由化和国家控制力动态匹配的框架下,解决负利率问题的国际经验。
本书对负利率的国别研究,既包括发展中国家(拉丁美洲、亚洲国家)的负利率问题,也包括发达国家(美国、日本)的负利率问题,还有极特殊的“负名义利率”和“零利率下限”的问题,笔者通过这些典型案例对负利率效应的共性进行了总结分析。
在共性分析的基础上,笔者重点关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负利率的异质性特征,目的在于探讨处于改革和开放“两难”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既坚持金融控制又推进利率市场化,这是值得关注的长期战略问题。笔者将负利率问题置于国家控制力和金融自由化动态匹配的框架下加以解读(注:参见陈雨露、马勇:《金融自由化、国家控制力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3)。),进而探索解决负利率问题的国际经验。
(3)在对负利率政策进行经验与实证评价的基础上,构建金融控制下有利于经济稳定增长的利率政策框架,这一框架考虑了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效应、利率与负债率的相关关系,是包括财政政策、外汇政策在内的政策新组合。
通过对负利率政策进行经验与实证的分析和评价,笔者提出了对现实具有指导意义的宏观调控新思路和相关的政策建议。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调控利率水平时,既要考虑负利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又要考虑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效应(胡亚权、胡家喜,2010)、利率与负债率的相关关系(Eggertsson,2009;王佳佳,2010),对复杂背景下、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利率调控给予足够的重视。
因此,在负利率效应下的宏观调控思路应该是构建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外汇政策、房地产调控、资本市场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在内的政策新组合。这种认识有助于我们思考在负利率常态下如何加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协调性。
基于对已有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和分析,本书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全面地、系统地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负利率形成的历史原因、传导渠道、作用机理以及对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
从已掌握的文献资料看,目前对于负利率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概念和宏观层面,定性多而定量少,定量研究又集中于某一个特定区域,系统性研究成果不多,而且缺乏关于负利率的作用机理的讨论。
本书从宏观金融和货币政策的角度,深入研究了负利率形成的历史原因、传导渠道,全面剖析了负利率对储蓄、投资、国际收支、货币稳定的影响,填补了我国负利率研究的空白。
(2)在论证结构上采取了“两向”、“三层”、“四维”的立体式分析结构,从多重视角、按合理节奏次第推进,力求相关研究逻辑严密、论证有力。
所谓的“两向”,是指“纵向”的基于历史维度的时期比较和“横向”的基于国家维度的跨国比较,这两条分析路径“有序”地贯穿研究总体结构的始末。所谓“三层”即研究核心层“负利率”、研究中介层“实际利率”和问题拓展层“利率”,三个层次逐步深入推进,既坚持围绕核心,又保证了内容丰富。所谓“四维”,是指研究中所涉及的经济维度、历史维度、文化维度和制度维度,笔者从这四个维度全方位地探讨了负利率的作用和影响。
总体而言,不论从论证方法来看,还是从表现形式来看,本研究的整个论证过程都符合现代学术研究的规范,而且逻辑清楚、内容严谨、结构审慎、论证有力。
(3)通过大样本、长跨度的历史实证分析,研究了利率的发展历程,探讨了负利率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从更全面、更有深度的层面认识了负利率及其效应。
纵观以往有关负利率的大量文献,定性分析者多,定量分析者少;定量分析中,短期分析者多,长期分析者少。这就难以找到负利率在不同历史背景下、不同时期中的共性和异质性,也难以站在长周期利率的高度,以更宏大的视野去深刻理解负利率的作用。
针对上述有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的问题,本书以新中国建立后62年(1952—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探讨了负利率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尝试在一个更全面、更有深度的层面上考察负利率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和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