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出口促增长:高波动下的增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大需求拉动GDP增长的历史轨迹表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总体上呈现出高波动风险态势下的出口促增长的特征,并在2005—2007年进入了出口促增长的“黄金期”——外需对GDP的拉动率高且波动小。但由于受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深度下滑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几乎是“一夜之间”失去了依靠出口促增长的经济增长动力。
图2—1和图2—2显示,出口能够弥补内需不足的实质性阶段开始于1994年,从1994年开始,中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基本处于正值。1997年中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达到了44.4%和4.2%。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了中国所采取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1997年中国的GDP增长率为9.3%,这表明GDP增长率中的约45%是依靠出口拉动的,这是历史的最高点。在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外部需求明显下降,一直到2001年中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下降到-0.1%和0。2001年随着中国加入WTO,外需再次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经济也因此进入2005—2007年依靠外需促增长的“黄金期”。这一期间,中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率的年均值分别达到了21.03%和2.33%,而波动性(标准差)分别仅有2.663和0.153,贡献率和拉动率的单位波动风险带来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高达7.90%和15.22%。而从1980—2008年的情况来看,中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率的年均值则分别为8.84%和0.51%,而波动性(标准差)分别高达23.33%和2.56%,整体上呈现出高波动风险态势下的出口促增长的特征。
从不同阶段的情况来看,为了扩大外部需求,从1984年开始,中国对加工贸易实行优惠进口政策,以对其进口的投入品减免关税和增值税等措施来促进出口。从1992年开始,中国大幅度降低关税,尤其是中间品的进口关税,对生产出口品的带有技术含量的资本品的进口(尤其是FDI所需要的进口品)实施关税免除等激励措施。这些措施在1994年之后使得制造业的出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1995年开始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工业制造业进出口为主导,并附之以初级产品进口的国际分工贸易模式。在2001年进入WTO之后,中国的出口贸易取得了快速发展,1995—2001年工业制成品贸易顺差和初级产品贸易逆差之和为1886.95亿美元,而2002—2008年这一数额达到9247.55亿美元,后者是前者的约5倍。表2—1的数据显示,在这三个不同阶段中,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率的均值都在不断上升,而波动性在下降。只有这一时期,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率的单位波动风险带来的贡献率和拉动率突破了1%,分别达到1.45%和1.34%,出口促增长的发展战略进入了单位“收益”超过单位波动性的高回报期。
在中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进入2005—2007年的“黄金期”时,2008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的深度下滑。2009年1—6月,全国进出口总额为9461.2亿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额为5215.3亿美元,下降21.8%;进口额为4246亿美元,下降25.4%(注:数据来自商务部网站公布的《2009年6月进出口简要情况》,2009-07-14。),进口额和出口额基本与2007年1—6月的水平相当,但由于增速的大幅度下滑,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率也急剧下降,2007年两者分别为19.7%和2.3%,2008年两者分别只有9.2%和0.8%,而2009年1—6月份净出口对GDP的拉动率则为-2.9%。中国经济几乎是“一夜之间”失去了依靠出口促增长的经济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