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认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首先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问题作了阐释,提出了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重要思想。其次,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和发展作了论述和部署,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等六项主要举措。最后,对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作了论述。《决定》在提出以上这些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时,都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问题,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和新要求,形成了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认识。

第一,深刻理解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成就。《决定》以五个“坚持”对文化发展成就作了概括。其中的两个“坚持”,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认识尤为重要。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1]。党的十六大以来,高校以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实施为重要契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为强大推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显著发展,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阵地,成为学习、研究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力量。

二是“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2]。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铸魂工程。

第二,深刻理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决定》从“四个更加”的概括上,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战略意义和紧迫性。这“四个更加”就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决定》还从“四个越来越”的概括上,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现实重要性,即当代中国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四个越来越”对我们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着重要启示。

第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如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我们是不可能真正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四,深刻理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决定》的核心内容。这一指导,一是强调了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这就是文化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提出了文化建设的具体方针,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三是明确了文化建设的目标,这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的这一指导思想,也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第五,深刻理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决定》在确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长期战略目标时,强调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等重要内容。《决定》还提出了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联系的阶段性目标,在阶段性目标中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等内容。这些战略性目标,对高校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战略性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六,深刻理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决定》从五个“坚持”上强调了文化改革发展重要方针的基本要求,特别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坚持改革开放,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第七,深刻理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决定》提出的这些重大措施,包括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这些重大举措融为一体,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最强有力的支撑力量。

第八,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建设领导的着力点主要在于,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

《决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导意义,不仅在于提高了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认识,而且更在于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目标。

第一,要科学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成就。要认真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大成就,其中特别是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力量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培养的一批批大学生走向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条战线和不同岗位,在各个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得到充分肯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学校的育人工作怎样辐射到社会,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评价机制。通过科学评价,我们提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认识,增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自豪感和自信心。

第二,从“四个更加”的高度,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和要求的新认识,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目标。“四个更加”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态势与格局,更为准确地把握当今社会思想文化思潮发展变化的新特征,更为清醒地认识高校树德育人的新要求,更为深切地贴近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新需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化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科学发展的新思路上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四个更加”也使我们能够更加清醒估价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些突出问题主要在于:一是一些教师和学生中存在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问题。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增强大学生的诚信守信,教师首先要在诚信守信上起垂范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应该包括教师群体在内,忽略对教师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说教师群体没有能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问题之一。二是有些教师和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的问题。三是思想政治教育中舆论引导能力不足的问题。四是网络建设和管理还滞后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和要求的问题。五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第三,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教育全过程,特别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和整体过程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要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和过程之中,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真实地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和主渠道;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施特点,积极拓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在有效途径的拓展上,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作用,动员和组织大学生广泛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社会调查、挂职锻炼、专业实习等活动;要多方发掘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特别要抓住重要节日、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的契机,创新性地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建设有特色的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课堂,形成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活情境和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树立优秀大学生典型和师德高尚、学术精湛的教师典型,用富有时代气息、容易引起共鸣的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大学生成长进步;要把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热情服务中增进沟通,在成长过程中加强引导,在平等交流和共同建设探索中形成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基础,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奠基工程。要结合新的实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深入推进和切实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要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学生能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要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等。要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和认知特点,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要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抵制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筑牢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

第四,要全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是《决定》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来讲,一是要认识高校与社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日益紧密的联系,特别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思潮易于向高校集散、社会问题易于向高校投射、社会热点易于向高校传导、社会矛盾易于向高校转移的新特点和新形式。二是要认识高校与家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机结合的必要性,特别是大学生在接受知识和获取信息渠道上、接触社会和理解社会视域上、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上、应对社会各项改革和发展新情况在心理上和实际能力上等方面的新变化,更需要建立高校特别是高校的院系与家庭有机结合的教育机制,更需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路径。

第五,要加强和改进高校舆论引导工作。要把高校舆论引导工作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环境和成效,与高校舆论引导工作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高校舆论引导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舆论。舆论引导要注重及时性、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要弘扬社会正气,传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要体现和尊重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如何形成高校舆论引导的新格局,特别是如何健全应急报道和完善舆论引导机制,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也是高校宣传工作的新课题。舆论引导新格局,要适应高校师生的精神需求、接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新变化,增强科学性和针对性;要善于运用新的文化样式和符合高校师生特点的话语体系,增强时代感和实效性;要突出对高校师生,特别是“80后”、“90后”大学生的亲和力,增强先进性和引导力。

在形成高校舆论引导新格局中,要根据新闻舆论、社会舆论和网络舆论的不同特点,切实做到树立舆论新观念、增强舆论引导力,延伸舆论覆盖面、筑牢舆论主阵地,把握舆论主导权、占据舆论制高点。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切实在精于引导亮点、勇于碰撞热点、善于解析疑点、敢于破解难点上下功夫。要加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占领网络信息传播制高点,唱响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第六,高校党委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对于高校党委来说,在贯彻落实《决定》中,要进一步提高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和新要求的认识,形成与此相适应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其关键是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要做到全面了解情况、把握主流导向,具体分析问题、防止片面结论,关注社会变化、不吝小事着手,宽容个人性格、注重以理服人,解决实际困难、经常和风细雨,务必以身作则、思想与时俱进。同时,高校党委也要把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造就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军人物,加强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干部队伍建设。


注释

[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559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2]《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559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