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新世界观体系
世界观,从认识主体角度看是人对世界的总看法或认识论;从认识产生机制角度看是人与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与时俱变或与时俱进的性质;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时间的本质及相对性,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联系和互动方式内嵌于特定的时空范围。唯物史观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是最具特质的“以人为本”(60)的新世界观体系。不同于把人归结为“空皮囊”、“上帝羔羊”、“精神载体”、“自然人”、“一般人”、“孤岛人”,因而“以人为本”实际是以“君主”、“英雄”、“资本”为本的旧世界观,唯物史观把人归结为“有意识的活动者”,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以人为本”本质上是“以人民为本”。唯物史观是《资本论》的认识论。
(一)唯物史观是以“人类存在”为前提的新认识论
1.旧经济学的谬误根源于旧认识论的错误。
如前所述,马克思研究经济学,不仅是基于“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崇高理想,而且是基于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乃至欧洲绝大多数劳苦大众的“物质利益”问题。但是,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他发现资产阶级经济学,无论在体系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存在许多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工业以至于整个财富领域对政治领域的关系,是现代主要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开始是以何种形式引起德国人的关注的呢?以保护关税、禁止性关税制度、国民经济学的形式……在法国和英国,问题是政治经济学,或社会对财富的统治;在德国,问题却是国民经济学,或私有财产对国民的统治。因此,在法国和英国是要消灭已经发展到终极的垄断;在德国却要把垄断发展到终极。那里,正涉及解决问题;这里,才涉及冲突。”(61)因此,在研究和批判这些问题的时候,如果“把仅仅针对思辨的批判同针对不同材料本身的批判混在一起,十分不妥”(62);“此外,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整个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它打下真正的基础。从费尔巴哈起才开始了实证的人道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批判”(63);然而,费尔巴哈自然主义本身也是必须要被批判的。
2.新认识论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性的反思。
马克思说:“正像古代各民族是在想象中、在神话中经历了自己的史前时期一样,我们德国人在思想中、在哲学中经历了自己的未来的历史。我们是当代的哲学同时代人,而不是当代的历史同时代人。德国的哲学是德国历史在观念上的延续”(64);“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得到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终的表述;对这种哲学的批判既是对现代国家以及同它相联系的现实所作的批判性分析,又是对迄今为止的德国政治意识和法意识的整个形式的坚决否定,而这种意识的最主要、最普遍、上升为科学的表现正是思辨的法哲学本身。如果思辨的法哲学,这种关于现代国家……的抽象而不切实际的思维,只是在德国才有可能产生,那么反过来说,德国人那种置现实的人于不顾的关于现代国家的思想形象之所以可能产生,也只是因为现代国家本身置现实的人于不顾,或者只凭虚构的方式满足整个的人。”(65)因此,“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剖析,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当代批判的神学家[XL]不仅没有完成这样的工作,甚至没有认识到它的必要性———这是一种必然的不彻底性”(66),更重要的是“谬误在天国为神所作的雄辩[oratio proarisetfocis]一经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声誉扫地了。”(67)
3.构建专注于“实践活动”的新世界观。
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ad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68);因此,只有“在认识到人是本质、是人的全部活动和全部状况的基础之后”(69),才有可能把现实世界当作“从主体方面去理解”(70)、充满“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71)的“能动的”(72)世界,才有可能彻底从“人的高度”(73)去看世界,才有可能不“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74),也才有可能不把现实世界理解为“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75)。换句话说,经济学、哲学、宗教、意识等问题,都是人的问题,都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前提的人的认识问题,因此,离开“人是人的最高本质”(76),就谈不上世界观的问题。由此,唯物史观为如何看世界、看“人本身”、看世界等问题,开辟了新的认识视角、建立了新的思维框架、奠定了新的思想基础、规定了新的理论任务。
(二)唯物史观是以“人类本原于自然”为特色的新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适用范围以及由此决定的认识框架。
任何理论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超出了适用的范围就是错误的。例如,牛顿的经典力学在宏观世界至今是正确的,而在微观世界里它就是错误的;相反,作为现代物理学重要基础的量子力学在微观世界里是正确的,但在宏观世界中却无法对其进行应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也有其适用范围的问题。例如,在自然界与人的世界之框架中,唯物主义是正确的;而在人的世界,特别是人的意识形态或内心世界之中,简单应用唯物主义原理就变成物质主义因而是错误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的唯心主义之所以错误,从一定意义上、从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们超出了各自的适用范围,没有搞清楚对其进行研究的理论框架在哪里。以上意见并不是21世纪的新发现,而是唯物史观的新发现。在此,笔者先引证恩格斯1886年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的意见,他认为:除了在断定“世界到底本原于什么”这一基本问题上有意义外,“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它们在这里也不是在别的意义上使用的。下面我们可以看到,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怎样的混乱。”(77)毫无疑义,恩格斯这个意见对于今天我们理解新唯物主义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2.必须把“人的认识”置放到“思辨终止的地方”(78)。
马克思认为,在“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79)中,“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80),“人靠自然界生活”(81);因为“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资料)和工具”(82),还“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83);因此,人的精神存在或思维存在或认识水平及程度,决定于人的物质存在或人本身的存在,人的社会意识决定于人的社会存在。只有如此,即把作为认识主体的世界(人的主观世界)置放到“现实生活面前”(84),即“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85),才能使得“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86)应该说,马克思的这种认识论的确是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意识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生活资料与法哲学、“人民革命同市民社会特殊阶级的解放”(87)之间辩证关系的科学方法。
3.必须从世界观的高度而不是从哲学角度去理解新唯物主义。(88)
在新唯物主义框架中,“世界”是由人的活动即“实践”勾连在一起的统一世界;其中,自然界是本原世界,社会是“人的世界”(89),“人本(身)”是微观世界;这里的人,不同于费尔巴哈自然主义中的“自然人”,是有实践能力的人,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人”、“历史人”。由此,与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90)根本不同,“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91);它扬弃了旧哲学,创造了新世界观。如同恩格斯所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而自从历史也得到唯物主义的解释以后,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92);它“不是单纯地恢复旧唯物主义,而是把2000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思想内容以及这2000年的历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内容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持久性的基础上。这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不应当在某种特殊的科学的科学中,而应当在各种现实的科学中得到证实和表现出来。因此,哲学在这里被‘扬弃’了,就是说,‘既被克服又被保存’;按其形式来说是被克服了,按其现实的内容来说是被保存了。”(93)需要指出,当代科学已证明把人类生命归于自然本原的机制和机理了。(94)
(三)唯物史观是以“人本社会关系总和”为特质的新人本主义(95)
1.新人本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新人本主义即新人本观,源于马克思的“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一命题。以往我们很少对其进行系统研究,这使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资本论》中最具人本主义光彩的内容:人与劳动同本同源,生命力首先是劳动能力,即劳动力;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作为人类大多数的无产阶级,他们的生命力即劳动力,从而生命活动、生存活动、生活活动、生产活动隶属于资本,并以劳动力商品从而雇佣劳动的形式得以维持。其实,新人本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即异化劳动与资本、无产阶级的解放),它是建构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即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是他们在19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创立的新“劳动的政治经济学”以区别于旧的“资本的政治经济学”或“财产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前提及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96),是他们在70年中后期在集中批判杜林时反复夯实的唯物史观的立论基础,是他们最终接受“社会主义”用语并使之完成从空想变为科学(97)并把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目标的理论依据。常识告诉我们,所谓“特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特性或独有的本质。新人本主义的特质,是在批判以往唯心主义人本观,特别是在批判“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的新宗教”(98)的人本主义基础上,阐释“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的问题以及所有与人本相关的人性、人权、人道、人格的问题,并由此成为阐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范畴的人格化(即“经济人假设”)的理论依据及由此决定的不同层面上表现出来的。因此,单独对其进行理论把握是有一定困难的。这是由于这一原因以及种种相关的其他原因,我国经济学界甚至是整个理论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过这个最重要的问题。现在,应该是恢复马克思新人本主义的本来面目和应有地位的时候了。(99)
2.如何理解“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一,“人本”究竟是什么?基于新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人是源于自然、离不开自然但又不是简单地等同于自然的生命有机体。具体地说:(1)有机体是一种有生命征兆的物质;或者说,生命(100)是以新陈代谢为特征的活动(101),是有机体的存在形式,生命活动是有机体区别于无机体的特质;(2)“有意识的生命活动”(102)是“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103)的自然特征,例如“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104); (3)人的生命活动、生产生活的活动必须在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关系中进行,或者说必须借助人们活动的社会方式才能进行;(4)因此,“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5)
第二,人的生命活动及其(劳动)具有自然与社会的二重属性,人是在社会关系中生存、生活、生产和发展的。马克思说:“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生产自己的生命,还是通过生育而生产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106);“关系”绝对是人所特有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107)。马克思还说:“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108);“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人们之间一开始就有一种物质的联系。这种联系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和人本身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表现为‘历史’”(109)。
第三,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110)以及“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111)。这就是说,人在本质上,不仅是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且还是历史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不仅不是唯心史观框架中的“宗教人”、“自然人”,而且也不是费尔巴哈形而上学框架中的“一般人”、“共同人”。换句话说,人不仅是现实世界中的“世俗人”、“社会人”,而且是历史环境中的“特殊人”、“个别人”,即有一定历史角色的“具体人”。
第四,新人本主义与旧人本主义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虽然费尔巴哈也“紧紧地抓住自然界和人;但是,在他那里,自然界和人都只是空话”(112);虽然“他把人作为出发点;但是,关于这个人生活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因而这个人始终是在宗教哲学中出现的那种抽象的人”(113);虽然他的“矫揉造作的爱的宗教和贫乏无力的道德”(114)只是“想以一种本质上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为基础建立真正的宗教”(115),但是,由此他便“把唯物主义这种建立在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在特定的理解上的一般世界观同这一世界观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即18世纪所表现的特殊形式混为一谈了。不仅如此,费尔巴哈还把唯物主义同它的肤浅的、庸俗化了的形式混为一谈”;“它以美文学的词句代替了科学的认识,主张靠‘爱’来实现人类的解放,而不主张用经济上改革生产的办法来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一句话,它沉溺在令人厌恶的美文学和泛爱的空谈中了”(116);“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117)。
3.劳动是人的生命力的表现形式或实现形式。
第一,在新人本主义框架中,活着的人的生命本能活动是劳动,因而人的生命力首先表现为劳动力、生活力、生产力。也可以说,人的生命力首先表现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实践活动的能力即劳动力。因此,一切与人的本质(属性)、特征等相关的理论都适用于劳动力以及它的表现形式劳动及其过程。例如,劳动,一方面是人的生命力的自然特性或自然本性的表现形式,亦是人的生命活动作为自然生产力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是人作为社会生产力的表现形式,亦是人的生活活动与生产活动区别于自然生命活动的独特性质或社会本性。(118)顺便指出,这种二重性即具有自然与社会的二重属性,是理解《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的理论基础。
第二,在新人本主义体系中,人类具有二重性与劳动具有二重性是同一个问题。马克思说:劳动是“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它把类看做自己的本质……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19)由此,劳动过程也二重化了,一方面作为“人”(类)向大自然获取生命源动力的生命活动过程而具有社会的自然属性(120);另一方面作为“类”即结合起来的、联系起来的共同活动的人(们)的生活过程和生产过程而具有社会的历史属性。
第三,社会关系或社会方式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上述表明,新人本主义把劳动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及其承载的生产关系(包括交换关系),理解为人的活动得以现实性可持续进行的不可或缺的“根本”,或者人的生命体得以存在与延续的不可或缺的“本身”,并因此它们成为人类生存繁衍与劳动得以进行或受其约束的社会形式。
(四)唯物史观是以“自由人联合体”为组织形式的新社会主义(121)
1.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世界。
第一,唯物史观首先是社会观,然后才是历史观。从另一个角度说,社会观是静态的历史观,历史观是动态的社会观。以往把马克思的社会观仅仅概括为社会结构与社会形态的学说,这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只有马克思才科学地回答了“什么使人类结合成社会”(122)的问题,从而科学地回答了人与社会从何而来向何而去,以及为什么社会主义一定会替代资本主义的问题。
第二,什么社会?马克思说:“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23)从新唯物主义和新人本主义角度看,社会是人及其劳动过滤过的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发展的环境,是一切与人的活动相关的因素及其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构成的有结构、有层次的关系体系,是一个充满人的生命力的集合体或有机体,是人的世界。构成社会的最原初的要素包括: (1)人类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即劳动或与生活和生产相关的活动: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人口的生产(繁衍);(2)语言活动,即意识活动的表现形式;(3)自然环境及自然条件(124);(4)所有因素都以人的活动为媒介;人是社会的主体、主旨、主题、主线。
第三,构成社会的最原初的要素。人的活动即劳动本身,是本能的、主体的、能动的、选择性的因素;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125),因而是社会的、联系的、结合的因素,作为意识活动的表现形式,“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126),因而从一开始就是人与人共同活动的产物;自然条件,是本原的、受动的、对象性的要素,是劳动对象。社会与人具有相同本原和相同本质:本原与自然,本质在于都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稍有不同的是:前者是关系体系(组织或网络),后者是关系主体(要素或节点)。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27);社会“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128):即社会变革实践的内容“一个方面———人改造自然。另一方面,是人改造人”(129);前者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开辟道路”(130),后者为前者提供条件(131)。
第四,社会具有自然与人文的二重属性。这就和人具有自然本原与非自然本质二重属性一样。实际上,说社会具有人性与说人具有社会性,是一回事。请注意,这种二重属性,不仅决定了劳动具有二重性(132)以及劳动过程、生产过程、经济过程都具有二重性,而且决定了一切社会活动的二重性。
2.社会形成机制即“什么使人类结合成社会”。
第一,社会形成与人的形成同时同步都经历了一个“从混沌到有序”的过程。具体地说,从自然界走来的原始猿人,或者说正在形成中的人,是一种群居的动物,是“一切动物中最爱群居的动物”(133);这些以个体存活为前提的原始人群(原始社会),为了维持个体生存(个体利益—动机),必须依靠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联系起来的共同活动方式,从自然界(环境—供给)中获取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它们共同劳动、统一分配、一起消费,以实现群体或集合体或共同体或全社会(最原始的社会形式)的共同利益(共同生存)。
第二,原始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即劳动方式决定他们群居的生活方式,进而决定他们共同的生产方式和原始的社会形式(一般采取部落形式)。马克思说:“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这种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Verkehr]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134)
第三,社会形成的机制是这样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135)在这里,国家是从氏族部落中演化而来,“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136),是“社会创立一个机关来保护自己的共同利益,免遭内部和外部的侵犯”(137),是“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138);“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139)但“它刚一产生,对社会来说就是独立的”(140),因此“它越是成为某个阶级的机关,越是直接地实现这一阶级的统治,它就越独立”(141),并“马上就产生了另外的意识形态”(142)。在这里,“人类”不再是一个混沌的“整体”了,而是有若干差异性的“群体”了。
3.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分层结构。
第一,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结构。它是由三个系统功能不同,却相互作用的要素系统决定的复杂结构。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43)
第二,经济的现实基础,是由生产力系统和生产关系系统的交互作用耦合而成的物质生产系统的活动方式,即生产方式连同它的社会形式(制度安排)构成的具有复合系统功能———既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也作为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全部的经济结构,是支撑整个社会的现实基础。(144)
第三,政治的上层建筑,是竖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以“法的关系”、“国家的形式”等不同的政治体制(国体、政体)为政治活动的表现形式,具有不同的政治功能,但归根结底是为经济基础“保驾护航”的政治结构,是以国体(制度)政体(体制)为核心的权力体系。
第四,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与社会存在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但具有以能动性———或以“俯瞰”或以“穿越时空”———的方式反映或表现社会存在状况的社会意识体系,虽然其个体形态各异,却是始终具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区分的社会精神结构;由于“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145),因此,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或具有引领或设计制度安排的理论体系可称作精神上层建筑。
4.新社会观的几个新发现。
第一,在人类与自然界相处的混沌状态中,发现了人的有意识的最原初的活动即劳动创造的“人的世界”即社会;发现了构成社会的最原初的要素及其形成社会的机制,从而回答了“什么使人类结合成社会”这个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令人困惑的一个社会哲学问题”(146)。
第二,新社会观发现了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即“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147),实际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立脚点;同时也发现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即“‘市民’社会”(148),实际是资本主义的立脚点。如马克思所说:“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149);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50)
第三,上述这些发现不仅为我们理解唯物史观视阈中的社会结构变迁理论即社会形态演化理论奠定了基础,而且为我们理解《资本论》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方法论奠定了基础,同时还为我们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理论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这些都是中国坚持走“以人为本”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
(五)唯物史观是以“生产方式变革”为发展动力的新发展观 (151)
1.没有科学历史观就没有科学发展观。
作为19世纪的新发展观或科学发展观,唯物史观是在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总进程中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看,科学历史观就是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绝不意味着隔断历史与现实、昨天与今天的关系,实际上科学发展观已内嵌于科学历史观之中了。但鉴于那些只着眼于未来却忽略未来发展之历史基础的发展观,例如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发达国家在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强制减排任务”时所散布的那些“发展说辞” (152),我们有必要强调没有科学的历史观就没有科学的发展观。
2.如何看待人类社会的历史?
马克思说:“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我们在这里不谈 (153);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类史 (154),因为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意识形态本身只不过是这一历史的一个方面。” (155)然而,新人本观告诉我们,“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156),“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 (157);或者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158);“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 (159);因此,“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其实,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并不是‘历史’把人当做手段来达到自己———仿佛历史是一个独具魅力的人———的目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160)新社会观则告诉我们:“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命,而且必须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 (161),这“一定的方式”便是与人类生存、生活、发展相关的各种关系的载体即社会生产方式。当然,由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同一性和同步性,人类史与社会史密不可分。因此,人类创造历史的能力和水平,则表现为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经济基础及其树立起上的上层建筑即政治制度形式及其精神文化的历史形态。
3.历史决定于经济结构的变迁,决定于生产方式的变革。
在马克思历史观的框架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162),即“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 (163),包括经济结构的变迁制约着整体结构即政治结构和精神结构的变迁这个过程表现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164)这就是说,社会结构变迁或社会形态演进的内在根据是“物质生活的矛盾”,而推动其演进的动力则应该“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165)。例如,《资本论》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活的矛盾”及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的最好解释。
4.生产方式是划分不同经济社会形态的依据或标志。
从人本身的发展状态来看:“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 (166)从人的活动方式即社会生产方式的角度来看,“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167)这是因为“不论生产的社会的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它们就必须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 (168)
5.特别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第一,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形态:社会经济形态和国民经济形态。前者是用相对长的时间尺度(大尺度)对社会发展历史总进程中的经济形态进行的划分,它表明的是以经济制度革命为特征的社会结构变迁。后者是用相对短的时间尺度(小尺度)对既定的历史框架中经济形态进行划分,它表明的是一定经济制度内部国民经济结构的运行与调整的状况。两种经济形态的区分对认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增长问题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社会的人”一旦进入历史进程就立即成为具有一定历史因素的“历史的人”。所谓“历史的人”是在历史总进程特殊阶段中扮演一定历史角色的“特殊的人”或“具体的人”。例如,封建行会组织中的师傅、帮工、学徒,资产阶级社会中的资本家、雇佣劳动者。在历史进程中人类的一般性已经让位于阶级的特殊性和个体的个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像人类从来就没有过“自然人”一样,人类也从来就没有“一般人”或“共同人”。现在回过头去看,费尔巴哈“竟借助于‘共同人’这一规定宣称自己是共产主义者,把这一规定变成‘人’的谓词,以为这样一来又可以把表达现存世界中特定革命政党的拥护者的‘共产主义者’一词变成一个空洞范畴” (169)是多么可笑的错误。但这个错误在当下的西方经济学中比比皆是,并且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学相当多数师生的一种思维方式。
(六)关于唯物史观小结
1.小结的必要。
必须对既作为《资本论》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又作为《资本论》始基构架和主体躯干的唯物史观进行概括。这不仅因为上述理解在我国经济学界并不多见,而且因为上述内容对于理解《资本论》的方法论和整个理论体系非常重要。不能设想离开马克思的认识论或世界观,如何能理解《资本论》的精神实质和方法论精髓,又如何能理解《资本论》的理论观点和逻辑体系。
2.形式与内容。
从形式上看,唯物史观可以被理解为与辩证唯物主义并列的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历史观。从内容上看,它却是马克思新世界观体系的标准形态,即具有批判性、革命性、科学性、创新性独特品质的包括新认识论、新唯物主义、新人本观、新社会观、新发展观在内的马克思创建的新世界观体系。因此,在这里,笔者要强调:上一节所有的内容都属于唯物史观内容,而不要将唯物史观仅仅理解为同“历史”两字相关的理论。请读者注意:笔者在前面曾引用恩格斯如下一段话:“唯物主义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而自从历史也得到唯物主义的解释以后,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 (170)在这里,我们将恩格斯这一观点作更深一步的理解。
3.唯物史观“新”在哪里?
它不仅第一次发现:人类连同其有意识的活动、语言及其社会形式均本原于自然界的演化过程,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出发点,由此确立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及其新的人本社会观、社会发展观并批判地扬弃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及其人本自然观、社会永恒不变观;而且第一次发现:“历史”、“自然科学”、“辩证法”因素本来就内生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全部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因而它(唯物史观)还“第一次对唯物主义世界观采取了真正严肃的态度,把这个世界观彻底地(至少在主要方面)运用到所研究的一切知识领域里去了” (171),由此便创建了具有革命意义的新世界观体系并用以取代了任何形式的哲学。对此,恩格斯如是说:“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做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现代唯物主义概括了自然科学的新近的进步,从这些进步来看,自然界同样也有自己的时间上的历史,天体和在适宜条件下生存在天体上的有机物种都是有生有灭的……在这两种情况下,现代唯物主义本质上都是辩证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了……于是,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仍然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他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 (172)需要指出: 19世纪70年代后期,马克思把精力主要放到了摩尔根“古代社会”、俄国公社以及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历史研究中去,一方面是为研究资本主义地租和各种历史形态的土地所有制提供更充实的历史资料,另一方面也是旨在从“自然”与“历史”的实证研究中再去夯实唯物史观成文史之前的基础即史前史;恩格斯也是一样,自1876年5月开始写《反杜林论》这个几乎涉及了马克思新世界观体系全部内容的扛鼎之作之外,《家庭、私有制、国家起源。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法德农民问题》都是他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自然史和人类史、社会史,总之自然与历史方面所作的研究成果。
4.唯物史观中的辩证法“新”在哪里?
马克思说:“我的阐述方法不是黑格尔的阐述方法,因为我是唯物主义者,而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切辩证法的基本形式,但是,只有在剥去它的神秘的形式之后才是这样,而这恰好就是我的方法的特点。” (173)(1868)他还说:“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空论主义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174)(1873)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一版序言中说:“读者也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简述中提到康德—拉普拉斯的天体演化学,提到现代自然科学和达尔文,提到德国的古典哲学和黑格尔……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在现代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上的特别应用,只有借助于辩证法才有可能。德国资产阶级的学究们已经把关于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及其创立的辩证法的记忆淹没在一种无聊的折中主义的泥沼里,这甚至使我们不得不援引现代自然科学来证明辩证法在现实中已得到证实” (175); (1882)他还说:“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唯一把自觉的辩证法 (176)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出来并运用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人” (177);“我们的这一世界观,首先在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共产主义宣言》中问世,经过足足20年的潜伏阶段,到《资本论》出版以后,就越来越迅速地为日益广泛的各界人士所接受。现在,它已远远越出欧洲的范围,在一切有无产者和无畏的科学理论家的国家里,都受到了重视和拥护。” (178)(1885)
5.唯物史观是科学的超历史的历史哲学。
1877年10—11月,马克思针对俄国人走什么社会发展道路问题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说:“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极为相似的事变发生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演变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它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但是,使用一般历史哲学理论这一把万能钥匙,那是永远达不到这种目的的,这种历史哲学理论的最大长处就在于它是超历史的。” (179)
6.唯物史观的根本特点。
唯物史观是以人类社会存在为前提和根本并由此揭示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世界观,是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交互作用的历史进程中,探讨哲学与现实、思维与存在、法或国家与市民社会、精神意识与物质生产之间的真实关系并由此阐释人民大众创造历史的科学认识论;同以往所有历史观不同,唯物史观把与时俱变的实践活动作为架构在主客观世界之间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