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解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 读

《资本论》第一卷的研究对象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以资本为主体、以商品为载体、以货币为中介、以劳动力社会范围内成为商品为前提、以市场为配置生产要素之方式、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剩余价值生产为根本目的的直接生产过程。在这里,直接生产过程的基本含义,是指本卷除了考察劳动力商品买卖这一特殊流通以外,不考察一般商品、货币的流通过程,也不考察资本的流通过程以及资本在流通领域所经历的形式变换和物质变换,还不考察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中采取的具体形式以及承载的具体内容;本卷之所以保留劳动力商品买卖这一流通过程,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雇佣劳动制度基础之上的,劳动力商品买卖,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制度基础,也是其制度特征,劳动力在社会范围内成为商品还是市场体系成熟的基本标志。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框架中,本卷研究对象被叙述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积累过程的统一;其中,劳动过程作为人类生命活动、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的一般社会活动过程,既是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与资本的商品价值增殖过程,也是资本自身价值的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即资本积累过程;既是作为资本的与生产资料要素相匹配的劳动力要素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也是雇佣劳动者维持自身和家庭成员的生命过程或生活过程本身必须完成的必要劳动过程;因此,该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框架中是其他过程的基础与核心,在该过程中形成的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生产关系,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其他各种关系的基础与核心;在这里,本质上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具体表现在以“资本与雇佣劳动”为核心的经济关系中的“人格化代表”。

本卷由六篇序言和跋以及七篇25章正文组成。这六篇序言和跋是“第一版序言”(1867)、“第二版跋”(1873)、“法文版序言和跋”(1872/1875)、恩格斯“第三版序言”(1883)、恩格斯“英文版序言”(1886)、恩格斯“第四版序言”(1890)。在“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中,马克思叙述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最终目的、贯穿本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联系与区别(1);在“法文版序言和跋”中,马克思指出,他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是他那个时代还没有人在经济问题上运用过的,这就使前几章读起来相当困难,他还提醒读者在科学上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恩格斯写的三篇序言,如实反映了恩格斯是如何在《资本论》手稿基础上完成《资本论》二、三卷编辑工作的,同时也如实再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最终完成《资本论》的伟大贡献。

基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逻辑,本卷正文由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第四章),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五章至第九章),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十章至第十三章),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十四章至第十六章),第六篇“工资”(第十七章至第二十章),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五章)组成。按照其范畴的内在逻辑W(商品)—G(货币)—K(资本)—M(剩余价值)—K(资本积累),可将其理论核心内容理解为如下三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篇是理论基石———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第二部分即第二篇到第六篇是理论主干———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第三部分即第七篇是理论封顶———资本积累理论。本卷的理论逻辑实际承载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如何被孕育及其如何产生、生存、发展直到被取代的历史过程,所以它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