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服务:民族社会工作实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总序

本土与创新:重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很多年前一个伟人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

如果说一个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是在解释世界,应用理论和知识去行动则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

如果说社会工作学科的理论知识是在解释我们的世界,那么,社会工作实务的目标就是改变这个世界,提升人民福祉,建设一个美好社会。

社会工作实务在西方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社会工作实务以慈善组织运动(the charity organization movement)和睦邻友好运动(the settlement house movement)为代表;以玛丽·里士曼(Mary Richmond)为代表的强调科学、理性的专业化的个案服务模式和以简·亚当斯(Jane Addams)为领袖的注重融合、公平的能力导向的社区发展模式对今天的社会工作实务仍然有重要影响。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早期的睦邻友好运动逐渐转变成社区工作的活动方式,和小组工作一起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部分;同时,在心理学等学科的影响下,部分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者逐渐朝向个案工作的修补治疗方向发展。1955年,由七个独立的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组成了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在海雷特·巴特里特(Harriet Bartlett)领导下积极地寻找社会工作实务的要素——价值、目标、权威、知识和方法。

社会工作教育和实务在中国也有近一百年的历史。最早将社会工作引入中国的是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干事、美国人步济时(John S.Burgess),他于1912年创办了北京社会实进会,目的是组织学生参与基督教的社会服务工作,以改造社会、救治中国。1922年,步济时倡议并亲自领导成立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开设应用社会学专业即社会工作专业,为中国培养社会工作实务者。另外,20世纪30年代金陵大学建立了儿童福利系,是中国内地最早建立社会福利专业的大学。金陵大学还建立了儿童福利院等实习基地,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务技能。抗日战争中,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大学西迁内地后建社会福利行政组。1942年,金陵大学增设社会福利行政特别研究部。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社会工作组的支援下,金陵大学培养了十余名社会福利专业研究生,又于1948年专门设立了社会福利行政系,成为当时中国唯一独立的社会福利系。该系还被国际社会工作协会及国际社会福利研究院联合委员会接受为该会会员。1949年之后中国内地进行院系调整,取消了社会工作专业。1981年教育部、南开大学联合开设社会学专业班,其社会学概论课程讲义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列为单独一章。该讲义后由费孝通教授主持修改,定名为《社会学概论(试讲本)》,于1984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2]得到重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自1986年马甸会议后的发展是跨越式的。社会工作实务人才培养和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性被提到了相当的高度。我国政府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定义为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多个领域中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突出了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性。社会工作者具有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个性化、多样化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对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3]我国还将社会工作实务扩展到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人口计生、纠纷调解、应急处置16个工作领域。2010年中央发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升到与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相并列的第六支主体人才地位,明确了社会工作实务人才培养目标:到2015年培养200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2020年培养300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4]社会工作实务发展前景广阔。

我们编写此丛书的社会背景深远宏大:中国政治进入民生政治时期,中国经济进入中等发展水平国家行列,中国进入重视社会建设发展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土化和创新中国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也是我们化解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中诸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机遇与问题并存,发展与风险同在。两年前我发起并邀请一群志同道合、在社会工作领域中积极推动本土社会工作实务发展的大学教师编写这套丛书,目的是总结我们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本土化和创新的经验;丰富与发展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知识;提升出适合中国情境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给一线社会工作同仁呈现中国经验,给社会工作教师提供教学案例,给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学实习提供范本;给中国未来200万~300万社会工作者提供可操作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为中国社会工作实务本土化发展助力。

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是指社会工作者对理论的操作化,对人类的服务,包括服务行动的具体方案和技术。丛书的作者们都亲自参与过社会工作实务的设计、组织、服务、评估过程,是本土社会工作模式的建构者。我们力求丛书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创新性。创新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共同主题。[5]我们的丛书突出了高校在社会工作实务创新中理论与实务结合、实习与实务结合、大学与机构结合中的智力和团队优势。本丛书的创新性体现在:用理论引导实务模式的建立;用实习带动实务模式的实施;用评估推动实务模式的规范化;用倡导宣传实务模式的适用性;用反思提升实务模式执行者的能力。

第二,社会工作实务内容的本土化。丛书的作者不照抄照搬西方或者港台地区社会工作模式。我们不仅仅具有良好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训练,而且在社会工作教学第一线工作多年,在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中工作多年。丛书推出的模式得到了南京、苏州、北京、天津、四川、郑州、武汉、济南等省市政府的支持,我带领团队在南京建邺区开展的提升流动儿童抗逆力服务获得江苏省妇联社会工作实务项目一等奖;我们也得到了国际组织、社区、学校、机构以及服务对象等的支持和认可,如服务学习项目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和认可。每个社会工作实务方案都经过多次实施,反复修改,形成了适合本土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第三,社会工作实务经验的可复制性。考虑到如何提升本土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和推广本土社会工作实务的经验,考虑到一线社会工作者是否能够通过本丛书获得开展服务的体系化知识和方案,本丛书在内容选取上强调社会工作实务经验的可复制性。也就是说,无论是进行社会工作实习的大学生还是在政府、机构等部门工作的社会工作者,都可以从本丛书推出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中直接发现可使用的社会工作实务方案,并且将其运用于服务。

第四,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反思性。反思是社会工作者提升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贯穿全丛书编写过程的原则。首先,我们在书中设计了活动的反思环节,我们带领实务活动的参加者反思并提醒自己,要呈现本土社会工作实务的创新经验。其次,我们反思了我们是否通过这个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把某个领域的社会工作理论、伦理、方法、方案体系化。最后,我们反思了自己是否坚持了社会工作伦理,将已经实施过多次的社会工作过程真实地呈现出来,没有因为出版而涉及服务接受者的隐私,没有过分夸大服务的效果和隐瞒服务中的问题。我们也希望通过和社会工作老师、同学、一线社会工作者的互动与反思,不断完善本丛书的内容。

本丛书努力将具有创新特征的本土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献给广大读者。目前丛书包括:

● 《服务学习:社工督导志愿服务新模式》

彭华民教授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

● 《成瘾与干预:戒毒社会工作实务与研究》

张明教授 苏州大学社会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 《理解与服务:民族社会工作实务》

储庆副教授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库少雄教授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扬帆成长小组:学校社会工作实务与研究》

肖萍副教授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

● 《提升抗逆力:儿童成长社会工作实务》

彭华民教授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

刘玉兰讲师 常州大学社会工作系副主任

● 《需要与照顾:老年社会工作实务》

陈红霞副教授 苏州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

● 《危机与干预:中国灾害社会工作实务》

祝平燕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 《生命与健康:医务社会工作实务与研究》

沈晖副教授 南京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副主任

我们在编写丛书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社会工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它们不仅仅是我们面对的,也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对的,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第一,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先行实务滞后。中国大学社会工作教育是在改革开放后恢复的,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已有252所高校开办社会工作本科教育,另有58所高校获得教育部授权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MSW)教育。应社会需要,社会工作教育形成了培养不同层次社会工作人才的体系:社会工作职业教育、社会工作大专、社会工作本科、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在社会工作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相当大比例的社会工作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的,经过各种形式的短暂培训,成为社会工作教师。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没有社会工作实务经验,形成了中国社会工作大学教育先行实务滞后的突出问题。

第二,中国社会工作实务外来嵌入本土缺位。与社会学、心理学、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相邻学科相比,社会工作专业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它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社会工作伦理和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三大方法包括个案、小组和社区方法,是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原则和方案框架,其内容具体而且强调本土化[6]。社会工作实务和实习课程目标包括:让同学们认识社会工作助人的意义及人文价值;提升同学们的自我意识及协助他们反思自己在助人过程中的态度及价值取向;让同学们实践社会工作理论的基本知识及沟通技巧;探讨本土社会服务机构的实务情况;等等。2011年,受民政部委托,我带领团队对7省市20个社会工作机构[7]开展调查。调查发现,我们的大学多使用国外教材,所教授的国外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未必适合中国内地的服务对象。我们的社会工作实习离课程目标实现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在社会工作实务本土化的道路上我们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中国社会工作的科研导向导致实务弱化。学习社会工作是学习做社会的医生,医生学习理论之后还需要到医院去实习获得临床经验,社会工作学生是到社会中实习获得助人经验的。由于中国大多数大学采用科研第一教学第二的评价指标体系,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教师承受着巨大的科研压力和实务压力。许多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补充社会工作实务的经验,没能开展本土化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构建的工作。大学对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学习与实务实习的关系认识不足,社会工作老师花费了巨大心血组织督导的社会工作实习以及相关实务活动没有被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大学科研导向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社会工作实务水平的提高。

在这些年的实务工作中,我深深感到做好社会工作实务需要广博的知识。人类行为是非常复杂的,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的工作者也需要理论指导。理论是指一个系统中用来解释社会某些方面关系的几组相关概念和命题。这些理论既来自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本身,也来自社会工作外借理论,其核心是关注人类福祉的提升,人的成长和发展,社会福利的提供、传递与接受,作为体系的社会的功能发挥。与社会学等学科强调价值中立不同,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是价值相关的,它重点倡导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本丛书在强调实务的同时也强调建立分析问题的理论视角,例如系统视角、优势视角、性别视角、建构主义视角、人文主义视角、发展性视角等等。

在推荐这套丛书时,我同时推荐大家学习“三一社会工作文库”(邓广良主编,彭华民执行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社会福利思想与制度丛书”(景天魁、彭华民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图书)、“社会福利服务与管理丛书”(彭华民主编,顾东辉、陈树强副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解析福利:社会问题、政策与实践丛书”(彭华民主编,李秉勤副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等书籍。

写这篇序言时,我不由得想起了从2005年开始开展服务学习和儿童抗逆力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得到的支持,也想起了开展实务过程中的艰辛,想起了编写《服务学习:社工督导志愿服务新模式》中遇到的困难。也许我遇到的困难也是同行们遇到的困难——在大学中坚持开展本土社会工作实务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由这感慨说开去,中国社会工作实务本土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学在处理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科研、教学与社会工作实务的关系方面还有很多议题需要讨论;大学社会工作实习制度本土化与创新性如何结合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丛书推出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内容还需要不断更新……

我们心怀感激,感谢支持我们提供服务的政府部门、机构,参与社会工作实务活动的老师、同学、社工,接受服务的对象群体。特别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文分社社长潘宇女士。我们在“2010年深圳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七届年会暨社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推介研讨会”、“2010年贵阳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暨高校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主任联席会议”、“2012年北京CCPG会议”上多次相遇并讨论本丛书的构想,通过多封电子邮件进行了深度交流,最终推出了这套丛书。

我们希望不仅仅解释这个世界,而且能够改变这个世界。让我们把这套丛书献给热爱、支持、从事社会工作的人们,献给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社会工作者。

彭华民

2012年1月4日初稿于南京仙林

2012年3月1日二稿于澳门沊岛

2012年4月15日定稿于南京鼓楼


注释

[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本序言中的中国社会工作特指中国内地社会工作。中国香港和台湾的社会工作发展有其独特轨迹。

[3]参见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11。

[4]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

[5]2011年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主编出版了《全国社会工作实务创新优秀案例》,2011年初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与有关地区和单位合作创建了五个社会工作实务创新基地。本丛书与他们的创新侧重点不同,可谓创新花开几家,大学、协会各表一枝。

[6]有的社会工作教材中提到社会工作实务本土化时,使用的是“落地化”、“在地化”等。

[7]这些机构所在的省市包括江苏的南京、苏州,山东的济南、青岛,安徽的合肥,江西的南昌,广东的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