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生产力布局是指生产力要素、各种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组织为实现特定目的而进行的空间配置,反映了各个生产部门(产业)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空间分布、组合形式以及区域间的经济联系。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资源禀赋千差万别,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基础相差也很大。生产力布局不仅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更影响区域协调发展。当前,我国生产力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广阔的中西部地区生产力布局相对分散,既不利于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也不利于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
分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由于其对土地的依赖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分散化特点。2007年第一产业的集中指数为50.29,而集中度的绝对值为0.24;说明第一产业在全国分散化分布明显。1997-2007年间,从四大板块农业布局的变化看,呈现向西部地区集中的趋势。第二产业的集中度逐年提高;并呈现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的趋势,各地区第二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差别较大。制造业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工业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电力工业布局总体较为分散,水电相对比较集中。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差异较大,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一致;空间集中趋势明显,表现为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
导言本书分为十五章的内容,第一章和第二章对生产力布局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方法介绍,并研究了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模式选择。第三章到第十二章是实证部分,对我国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布局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第三章研究了农业总体布局;第四章到第十一章研究了工业总体布局,以及细分行业的布局,包括治金工业、装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工和石化产业、轻纺及造纸工业、能源工业和电力工业;第十二章研究了第三产业布局状况。第十三章剖析了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新问题,并展望了其新的形势。第十四章和十五章则分别探讨了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优化方案和我国生产力布局优化的基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