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学与老有所为:国际视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老有所为的提出:历史的视野

人们对老有所为的认识并非空穴来风。1955年,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在对健康的研究中发现健康与生产能力(productivity)有一定的关系,健康能够为老年人的生产能力提供支持,反过来,生产能力也能提升健康水平。1982年,一些老年医学家、老年心理学家提出“老有所为”的概念,开始探讨老年人怎样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1982年,美国老龄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NIA)创办人罗伯特·巴特勒(Robert Butler)医生指出应当把注意力从老年人的依赖上转移到老年人的生产能力上,应从一个更积极的观点去看待老龄化,因为在社会中老年人也有生产潜力。(Butler & Gleason, 1985)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社会保障、退休、老龄等部门的政策制定者也开始对65岁退休的规定产生质疑。他们认为美国的退休年龄规定始于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案,而在这近50年的时间里美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提高,为什么退休年龄还要固定在65岁呢?当然老年人要保持生产能力并继续为社会做贡献还取决于很多条件,比如身体还比较健康、年龄歧视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有各种为老年人发挥能力提供渠道的社会政策和项目等。

在世界人口老龄化迅猛浪潮的冲击下,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对老年人的看法并设计相关政策。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从2009年到2050年,全世界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将由11%提高到22%,到2050年,全世界老年人将超过20亿。值得注意的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是发展中国家,预计到2030年,增幅会达到140%。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老年人数量的增长和老年人在总人口中份额的上升,它往往伴随着这样一些社会现象或结果:

● 生育维持在低水平,由此带来了人口总数的下降。

● 老年人口数量超过5岁以下儿童数量。

● 老年人中的高龄者份额增大,晚年阶段逐渐延长。

● 高龄化使得女性老人的比重远超过男性老人。

● 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照顾资源日益匮乏。

● 劳动力人口比例下降和劳动力老龄化。

● 对经济、劳动力、服务、医疗等公共养老资源提出挑战。

对很多国家来说,人口老龄化加重了国家财政预算负担,因此必然要加强针对老年人的社会政策和社会项目,特别是健康保障、养老金保障和低收入补助方面的政策和项目,但在老龄化发展迅速的国家,适龄受助者数量越来越多,受助时间越来越长,国家关于这些项目的支出也越来越多。美国老龄研究所的研究认为美国用于老年人社会保险的GDP份额预计在今后的几年会增长一倍多。

除了经济开支上的影响,劳动力资源的“缩水”也是老龄化的一个显著结果,即便是中国这样人口数量庞大的国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将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而逐渐关闭人口的“机会窗口”。由于用于老年人的支出增加和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很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改革有关政策,以应对老龄化的挑战,例如提高养老金领取年龄、提高养老保险金缴费率、降低福利标准等。这些政策措施对缓解老龄化压力、保持老年保障的可持续性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这些开源节流的措施之外,决策者和研究者也逐渐意识到老年人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的“余力”依然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然而,受到传统思想和政策的局限,大部分国家没有充分为老年人提供为社会做贡献的机会,特别是一些国家过去的老年高福利政策使得很多人将老年人看作社会的负担。

尽管要真正实现老有所为的愿望还面临很多挑战,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人口、经济、文化的飞跃发展已经为老年人继续发挥他们的才能提供了无限可能。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健康水平也大大提高,很多70岁甚至80岁、90岁的老年人依然身体健康;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也大大改变和拓展了传统的工作模式,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一些工作足不出户也可以完成。还应该看到,老年群体是一个变化的人群,这个群体的人口特征、社会经济特征是动态变化的,例如新进入老年期的人群受教育程度会比早就进入老年期的人群高,加之伴随着营养状况、健康状况的改善,“人生七十古来稀”早已不是健康长寿的最高目标,人们对老年人的看法也在逐渐改变,老年人不再是衰老、疾病、老态龙钟、无用等的代名词,取而代之的是健康、有活力、积极向上、睿智、经验丰富的长者形象。这些变化驱使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更加客观、积极地认识老年群体。在美国,伴随着1946年至1964年期间出生的婴儿潮一代进入老年期,老年人的数量和比例空前增长,这一代人在幼年、青少年、成年时期所经历的社会背景已大大不同于他们的长辈,这批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影响着他们对晚年生活的期待,在看待工作和退休方面,他们对退休后继续工作或从事兼职工作的意愿远远高于之前的老年人。在很多国家,老年人甚至高龄老人依然活跃于很多领域,他们中的很多人继续工作或劳动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能够继续发挥价值,丰富自己的生活。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变化驱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看待老年人,老有所为理念的提出就是顺应时代和个人需要而诞生的。

自从老有所为的理念和研究提出以来,以发达国家为主的许多机构、组织对老年人在工作场所、志愿机构、社区、家庭、教育中从事的各种活动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研究讨论,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方案。以美国为例,从国家到州、地方的老龄团体都倡议要支持和丰富能够发挥老年人作用的机会和项目,一些基金会,如联邦基金会(Commonwealth),对于老年人在全职和兼职工作、正式组织中的志愿行为、照顾他人以及提升职业能力的参与情况很感兴趣,开展了有关方面的调查研究。对老有所为的研究不仅限于美国等北美地区,欧洲的学者也提出了老有所为运动,日本把老有所为写进了国家老龄长期计划中。(Bass, Morris, & Oka, 1996)这些事实表明,老有所为是顺应现实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发展也必将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开展日臻完善。

从有贡献的老龄化(老有所为)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它是西方学者针对西方国家的老龄化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术语和理念。当这个理念应用到中国时,需要考虑中国的文化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常见形式,如:中国老年人更注重大家庭的利益,所以中国老年人更普遍地帮助子女照顾孩子。另一个特点是中国老年人中的差异更大,受过去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农村老人和城市老人的劳动保障、养老保障有很大差别,同样是从事劳动或工作,城市老人尤其是城市中有退休金的老人多出于实现自我价值、丰富晚年生活的需要,而农村老人更可能出于谋生的需要。由于很长时间以来绝大多数农村老人未被纳入社会养老保障网络中,通过农业劳动获得收益是农村老人主要的生活来源和基础,因此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农村老人依然会“活到老、干到老”。当前,中国还有相当大规模的老人处于这种状态。所以老有所为要在中国得到更好的开展,就必须在国外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