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城镇化建设
一、发展定位进一步明确
2013年1月山东省政府发布了《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12—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规划明确了“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省域城镇空间格局,其中“一区”是依托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培植的环渤海经济圈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城镇发展区。《纲要》指出,“黄河三角洲城镇发展区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率先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四大临港产业区,引导人口、产业向中心城市集聚。重点培育东营、滨州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发展,构筑网络化、生态化城镇格局。”这是继《黄河三角洲城镇发展规划》后又一个指导“黄三角”城镇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区域城镇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截至2012年年底,东营市城镇化率达到62.08%,居全省第4位,城镇化质量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居第16位、居全省第1位。2012年东营市政府发布的《中共东营市委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中提出到2015年,东营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5%左右,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上。2012年,组织实施城建项目包括37个大项、82个子项,总投资202亿元,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滨州市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4.38%提高到2012年的49.74%,年均增长2.11个百分点。
三、以示范镇建设为抓手,加快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节点,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就地就近转移农村人口的重要平台。东营市积极推进试点强镇建设,大王镇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陈庄镇、新户镇被列为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胜坨镇等4个乡镇被确定为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2012年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百镇建设示范行动”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公布了“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名单,“黄三角”区域共计13个,其中东营4个、滨州5个(见表1—5)。同时,滨州市还确定了8个“市级示范镇”名单,潍坊确定了11个(9个省级示范镇除外),其中3个位于“黄三角”区域。示范镇的建设得到了财政资金的大力扶持。依据《意见》及《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垦利县胜坨镇、利津县陈庄镇和东营区史口镇4个省级示范镇共获得省级专项资金5000万元,其中大王镇因综合排名位列全省前10名获得2000万元,其他3镇各获得1000万元专项资金。
表1—5 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黄三角”区域名单
四、多样化城镇化发展模式正在形成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因地制宜,总结探索出一些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
沾化县利国乡——以农业为支撑,全乡合村并居。利国乡具有人均耕地多、土地相对平整、易于机械化操作等特点。根据这种情形,利国乡积极引进外资,以土地资源换取城镇化发展资金,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探索形成以农业产业化为支撑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注:参见《滨州日报》http://binzhou.iqilu.com/bzyaowen/2013/0108/1418975.shtml。)
博兴县——大企业介入推动农村社区改造。博兴县鼓励大企业参与城镇化建设,通过“村企合作”引导大型企业投资参与旧村改造合村并居工程,解决合村并居资金瓶颈或直接参与合村并居建设。目前,共有8家企业参与旧村改造合村并居工作,涉及项目9个,协议总投资达24.35亿元。
昌邑市——城市转型,“智慧城市”建设。昌邑市坚持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城市管理水平为重点,立足于解决民生、环境、行政服务等实际问题,突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推动了城市管理转型和社会管理创新,探索形成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手段的城市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