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简代贺
——致《音乐周报》编辑部
安瑞、志音:
你们好!
抗“非典”之际,报纸将迎来千期喜庆,当向你们祝贺,更当为报纸祝贺!
从读者和作者两个角度而言,我与这份报纸已有近20年的交情,与我的同龄人相比,我该算是一个老读者和老作者了。值得回忆的事很多,报纸在我心中的分量很重,年来版面和内容的变化很值得总结经验,铺展开能作长文,且留待他日再作。此信只想针对现实问题向报社进一微言,也是我正在思考和陆续撰写的“‘非典’反思录”之一。
总997号报上读到石惟正评论宋祖英录唱《走向共和》主题曲的文章,忍不住要叫一声好!听到宋的歌声以后,我也想写几句“不满足”的遗憾,但找不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只说一点感受又不甘心,故未动笔。津门石教授是声乐专家,经验丰富,看问题准,且不讳言,如一位参加会诊的医生,这样的医生,你就是拿着红包去敲门,也不一定找得到。试想,此文所得稿酬,不过一二百元;写这样一篇文章所占的时间,石教授若用去给学生上课,收入当不止于此;小宋不是石门弟子,石教授没有义务把自己的经验传给她。以我之心度之,这篇文章的观点,小宋同志还未必能够接受;小宋的老师也未必心里舒坦。那么就引出一个问题:石教授为什么要冒着可能得罪人的危险写这篇文章?踏踏实实带自己的学生不好吗?问题的背后是观念,这观念,于人于报来说,都是一种格调。格调的概念,时下似甚宽泛,但毕竟还有底线。所谓底线,就是无论怎样讨论,格调有多少内涵,必须有的东西绝不能丢弃。石教授的名字很有意思:惟正,他的文章(不仅此篇)也证明了重要的一点:唯正不可弃。报纸应当有自己的独立品格,这也叫格调。总能出现批评的声音,也是“正”的内涵之一,因为生活中(包括音乐生活)并不是所有的现象都值得我们去表扬、赞赏、吹嘘、捧场。所以,报纸没有必要追在采访报道对象后面去人云亦云,去跟着发烧咳嗽,跟着发冷打摆子。所以,我对贵报上曾经发出的那些批评的声音——对音乐剧《日出》、对范竟马独唱音乐会、对善于操作的歌词大腕张什么(叫不上名字了)、甚至包括对我担任制作人的歌剧《再别康桥》的批评,尤为看重,尤感兴趣。我也为贵报不追时尚中所谓“酷评”之文风感到欣慰。
其次想谈一点新闻从业人员的格调与修养问题,这是从我这几年必读的另一份报纸上发现的案例。①韩红连夜赶写新歌《天使》;②屠巴海一个人一口气创作了三首歌曲;③这首《一路同行》MTV随着央视的反复播放,早已深入人心。
三例出自同一版面,都该是新闻,但在我看来都已远离新闻文体的写作要求。①中的“连夜”有什么新闻价值?你知道韩红的生活习惯吗?你懂得创作规律吗?“连夜”创作的作品就肯定动人吗?②中的“一口气”是多长?要不要换气?如果不换气,他有多大肺活量?③“早已……”早到什么时候?比非典还早?
我不敢说这样的新闻假,但我敢说这样的新闻虚,这样的记者手潮、底子薄、素质差,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够。所举皆文化新闻之例,是想说自非典以来,文化活动少了,文化报道难了,文化新闻工作者切忌手足无措,应当珍视这突发机遇,在选取角度和深度报道上多下点工夫。祈盼他山之石,可以为你们的改进助一点力,为你们的自信,增加一点依据。
千期之际,喝彩声一定不少,或许还有贺礼。我一介穷书生,唯有真言真情可贺,请笑纳,并乞谅我的直率。
2003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