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信仰共产主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什么是共产主义

千百年来,无数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都千方百计地试图说明社会进化的规律。这一千古之谜,直到19世纪中叶,才由马克思恩格斯以他们天才的发现彻底揭穿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犹如一道耀眼的闪电,刺破了资本主义暗夜的天穹。 一、共产主义:在争议声中茁壮成长

翻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长卷,自从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从社会产生了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现象以来,人们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平等、公正等社会理想的追求。古往今来,为了寻找指引人类社会消除阶级剥削、阶级压迫的航行灯塔,无数的仁人志士孜孜以求,锲而不舍。从朴素意义上讲,共产主义正是体现了人类对公正、平等的追求。所以,马克思的忠实学生、法国工人党领袖保尔·拉法格早就从人类追求正义的历史足迹中清晰地发现:“共产主义也像世界一样,早已有之……当然,共产主义在各个时代都有它的代表者,就连资产者也把这些代表者列入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之林(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圣拉伯雷,等等);当然,在一切革命时期——德国的宗教改革时期,英国的17世纪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法国的18世纪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劳苦大众都是置身于事件的前列,并作出英勇的努力,以求实现人类始终憧憬的共产主义理想。”注14拉法格的这段话清楚地表明,在“共产主义”这个理论概念产生之前,人类思想的价值追求中已经蕴含了共产主义的基本理念。只是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无论是起义农民理想中的“均贫富”,还是莫尔实验中的“乌托邦”,他们的社会理想蓝图只能是一种美好的空想。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科学价值之一就在于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作出了科学的论述。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精辟地表述了新世界观的一个根本原则:“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注15这就言简意赅地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的重点和方向所强调的是“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生于资本主义,却是以资本主义的批判者的形态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评价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的非常革命的作用,肯定了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的奇迹,但他们并没有像庸俗经济学家那样甘心充当资本主义的辩护士,而是通过“公正无私的科学探讨”,揭示了资本运动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演变趋势,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如何改变世界”作出了明确的回应,提出了建立更具有经济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设想,这一设想也是几千年来人类理想的科学结晶。

说其科学,首先在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绝不仅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千百年来,无数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都千方百计地试图说明社会进化的规律。但无论是宗教神学的“神创说”,还是唯心主义者的唯意志论,抑或是机械唯物主义者的环境决定论,等等,尽管都从不同角度试图说明社会运动变化的规律,也都在不同程度上为人类历史留下了文明进步的足迹,但却终归由于社会历史的局限和思维方法的褊狭,始终没有能够彻底拨开历史的雾霭。这一千古之谜,直到19世纪中叶,才由马克思恩格斯以他们天才的发现彻底揭穿了。

1848年,正当欧洲的资产阶级还在为他们建立的所谓“永恒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举杯相庆的时候,尚不足而立之年的马克思恩格斯却毅然决然地向全世界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注16《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犹如一道耀眼的闪电,刺破了资本主义暗夜的天穹。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即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最终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被打破,而代之以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只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之上,才能彻底打破千百年来人剥削人的社会秩序,才能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公正。同时,他们还指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科学、最合理的理想境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想的指引下,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为了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随着“阿尔芙乐”号巡洋舰的隆隆炮声,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而中国革命的成功,更是深刻地改变了20世纪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格局。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想的这种强大力量,甚至连一些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也无法否认。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一方面污蔑社会主义是“极权主义”,另一方面却不得不悻悻地承认:“极权共产主义在本世纪初还只是一个策划于密室之中的阴谋,而现在已经统治世界人口的35%。”“20世纪最重大的事态发展不是殖民主义宣告结束和民主大踏步前进,而是极权共产主义的崛起。”注17即使在苏东剧变后,对福山提出的“历史终结”的观点,尼克松也不以为然,认为这显然是“浅薄”和“无知”的。

不错,在20世纪末,社会主义的确遭到了重大的挫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确实遇到了困难,但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是永远都不会泯灭的。从现实讲,时至今日,人类追求正义、公正、平等的任务远远没有终结。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方面确实给人们展现了一个繁荣的世界,但另一方面也把人对人的压迫与剥削推到了极致,并且随着所谓的经济全球化,随着美国等少数西方发达国家霸权主义的日益膨胀,使得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平等也日益全球化。全球化并没有走向世界大同,并没有使“四海之内皆兄弟”,相反,它加重了国家内部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的不平等。全球化造成了“赢者通吃的社会”,它使“全世界大多数人被边缘化,包括许多生活在中心社会的人”注18。全球化产生了新的利益格局与分配规则,扩大了利益与财富的不平等。即使是一直为资本主义大唱赞歌的布热津斯基也认为,西方纸迷金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与世界多数地区的贫困形成巨大反差,不仅阻碍了达成全球共识,而且加剧了全球分裂,潜藏着政治上的危险。全球不平等现象势必成为21世纪政治中的重大问题。注19即使是被认为极大促进了人类进步的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贪婪的生产关系中,也在被日益扭曲和异化,西方不是有一些“科学家”们不顾舆论和社会道德的谴责,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一定要进行“克隆人”的实验吗?这就正如马克思早就指出的那样:“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注20面对人类面临的种种危机,讲求人类平等、公正,以追求大多数人利益和解放全人类为目标的共产主义理想怎么可能从人们的心底泯灭呢?

在暂时的困难面前,全世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被吓倒,他们依然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勇敢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声音。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M.马拉希尔在《改造美国的马克思主义》一文中说:“我们必须敢于具有历史的想象力,敢于做马克思主义者。如果我们能够这样,1989—1990年的所谓社会主义的死亡,总有一天会像凤凰那样将其自身转化为新生。”注21

在资本主义存在的条件下,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种种弊端的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能被消灭的。自由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母胎,它不可能孕育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形态,但它确实孕育了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指出:“实际的社会主义是在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各个方面的正确认识。”注22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尽管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但最基本的一条没有变,那就是资本主义依然是资本主义。它的最基本的社会矛盾、基本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基本的阶级关系一条都没有改变。难怪,就连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也在1992年12月14日刊登了一篇由托马斯·马格斯塔特撰写的《与马克思主义旷日持久的战争还未结束》的文章,文中写道:“苏联式共产党政权在欧洲垮台宣告了冷战的结束,但并不等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挑战也随之结束”;“马克思可能会卷土重来,而且再度兴起的马克思主义对西方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和体制构成的挑战,会比苏联共产党政权构成的挑战更加令人生畏”。

历史的发展有它自己的逻辑。在诡秘多变的世界政治风云中,邓小平以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非凡眼光与气魄,掷地有声地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注23如果把十月革命的成功和苏东剧变看作20世纪两次巨大的历史性变革,那么,在苏东剧变后的20多年中,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的东方大国——中国则发生了第三次历史性的巨变。但是这次巨变并未改变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建立了一个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更加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它所遵循的最根本的价值原则依然是社会主义的。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那个在20世纪80年代就迫不及待宣布社会主义已经遭到“大失败”的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对社会主义的判断是错误的,他在其《失去控制:21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一书中,一方面惊呼西方世界的失控和混乱,另一方面则对中国的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从总体来看,必须说中国取得的成绩是极为令人钦佩的”,“假如社会基础结构和个人收入与经济增长速度同步改善,中国很可能会被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特别是前苏联各共和国的人民,看成是一个越来越有吸引力的替代选择模式……”。特别是2008年以来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其实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在当代的必然结果。金融危机以后,全球再次掀起了一股“马克思热”,很多人试图从马克思的学说中寻找解困的答案。

历史终将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想是不可战胜的!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中,我们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个基本的重要内容首先讲清楚,是一个可以发挥很大效用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