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工资:经济学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产业集聚不平衡对工资互动和集聚外部性的影响

在本章第五部分的实证研究中,对比2005—2007年制造业集聚的趋势和实证结果,结合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外围”假说,本文提出了一个猜想:地区间制造业集聚程度越不平衡,集聚的外溢性越小。为了验证这一猜想,本文接下来以2007年制造业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从中选择两个集聚在空间分布不同的行业进行对比。

(一)制造业集聚不平衡的度量

最简便的度量某一行业地理集中度的指标是集中率(CRn),用于表示规模最大的前几位地区所占总产值(或就业等)的份额,即本文中remp_nation排前n位的地区这一指标的加总。但是,这一指标的缺陷是没有考虑行业地理集中的因素(王业强、魏后凯,2006)。Krugman(1991)曾提出过一个度量行业空间集聚情况的指标——空间GINI系数(spatial GINI coefficient)。空间GINI系数既考虑了城市的面积大小对集聚的影响,也将全部行业的空间分布作为比较基准,使得不同行业的空间GINI系数具有可比性(刘春霞,2006)。计算公式如下:

Gi=∑jsij-xj2

其中,下标i表示行业,下标j表示城市,sij表示城市j中行业i就业人数占全国行业i就业人数的比例,xj则表示城市j的总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比例。空间GINI系数的取值在0~1之间,取值越大表示空间集聚程度越高。

本文计算了不同工业行业的集聚度(CR4)和空间GINI系数,以此来描述不同产业集聚在地区间的不平衡,计算结果从低到高排列如表6所示。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受矿产资源分布的影响,采掘业空间GINI系数都很大,分布的城市很少,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只在44个城市分布,空间基尼系数高达0.063508,集聚度排前四位的城市就业份额占全国的40.31%。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由于关系国计民生,分布的城市很广,空间GINI系数也很低,这可能与这些行业的就业一般由传统的雇佣体制决定有关。集聚度空间分布最不均匀的制造业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40),虽然分布城市很广,数量达到206个,但是空间GINI系数高达0.061613,仅前四位地区就占了将近48%。

表6 2007年中国工业行业空间集聚情况

续前表

为了进行对比,本文同时考虑城市数量和空间GINI系数,选择两个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行业代码:31)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前者分布在286个地级市,而且空间GINI系数较低,前四位地区仅占13.46%,分布比较均匀;后者分布在206个地级市,而且空间GINI系数很高,前四位地区就占了近48%。接下来,本文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进一步对比这两个行业的地理集聚分布的特点。

(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图14和图15分别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平均工资的LISA集聚地图。不难发现,这两个行业的工资集聚有些共同点,都在东部地区形成高工资集聚,而在中部地区形成低工资集聚。但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集聚范围更广,而且“抱团”现象更明显。

图1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平均工资的LISA集聚图

图15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平均工资的LISA集聚图

为了比较两个行业的地理集聚程度分布特点,本文也制作了集聚度(remp_nation)的LISA集聚图,分别呈现在图16和图17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地理分布相对分散,仅在东部一些地方如广东出现高集聚和高集聚相邻的模式,西部地区基本为低集聚和低集聚相邻的模式。相较之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东部地区出现了两个非常明显的高集聚相邻地带,中西部地区局部体现为低集聚相邻地带。

分别对比图14和图16、图15和图17,我们可以发现,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都微弱地体现出,产业集聚高—高相邻模式同时伴随着工资集聚的高—高相邻模式。接下来,本文将探索产业集聚不均衡对地区间工资互动的影响。

图1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集聚度的LISA集聚图

图17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集聚度的LISA集聚图

(三)实证结果报告

依据前面所述方法构造经济距离矩阵并选择模型进行回归,结果如表7所示。基于SAR模型的残差项空间自相关检验得到的LMSAR值,本文选择性地报告了适用的空间计量模型结果。从估计系数ρλ的显著性来看,这两个行业地区间的工资互动差异非常大。集聚程度最不均衡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基本上没有任何工资互动,集聚程度均衡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在SAC模型中表现出直接的地区间工资攀比,但是地区之间的间接互动效应是负的,也就是说来自相邻地区的正向冲击给本地区工资的效应是负的。同时,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表现为明显的本地性,并没有外溢到相邻地区。而在SDM所分解的间接效应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表现出产业集聚的正外部性,产业集聚不仅提高了本地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工资水平,而且也提高了相邻地区的工资水平。也就是说,本文的猜测部分得到了印证,产业集聚的不平衡影响了工资互动的效应。产业集聚不平衡性越高,地区间工互动的效应越小,而且产业集聚对工资的作用也难以外溢到其他地区。

表7 两个行业经济距离权重矩阵实证结果对比

续前表

注:括号中是t统计量。*p<0.10,**p<0.05,***p<0.01。

这一结果可能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行业本身的特性有关。闫逢柱和乔娟(2010)借鉴Elart(2003)基于要素密集度的产业标准,将制造业分为原料密集型(A)、原料与资本密集型(B)、劳动与原料密集型(C)、低技术与资本密集型(D)、低技术与原料密集型(E)、高技术与资本密集型(F),并将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归为原料与资本密集型(B),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则属于高技术与资本密集型(F)。从国家统计局所提供的行业分类标准来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细分为如下三位数行业:水泥、石灰和石膏的制造,水泥及石膏制品制造,砖瓦、石材及其他建筑材料制造,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陶瓷制品制造,耐火材料制品制造和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基本上为轻工业产品或中间投入品,大多是私营资本经营,小规模生产,竞争异常激烈。因此,对相邻地区利好的冲击对本地区而言是不利的。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行业则包括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等三位数行业,高度依赖出口,大多分布在东部和沿海城市,更符合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外围”假说,产业集聚的外溢效果有限。

(四)产业集聚、劳动力流动与工资互动

需要强调的是,产业集聚在空间分布的特点对工资互动的影响必须以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为前提。为了证实这一点,本文也挑选了与非金属制品业空间分布类似的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行业代码:46)与其对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布在样本中的282个城市,空间GINI系数在所有的工业行业中最低,前四位城市的比例仅为8.65%。但是,这一行业基本被国有企业垄断经营,无论是工人的工资决定还是流动都受到早期就业体制和工资制度的影响,工人的流动性小。对这一行业的空间计量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由于水的生产和供应业LMSAR值仅为4.59,本文仅报告了SAR模型的结果。如表8所示,这一行业地区间工资互动只通过直接的工资攀比发生。这与本文上一节关于国有企业的工资互动研究结论是一致的。产业集聚对本地工资水平没有显著作用,工资决定只与资本—劳动比(K/L)和盈利能力以及国有资本比例有关。

表8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经济距离矩阵实证结果

注:括号中是t统计量。*p<0.10, **p<0.05, ***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