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形态
与一些研究者的推测相反,秦代统一度量衡时对权形并没有做统一规定。加以秦权铸造时一权一范,使权形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面貌。
秦权的外部形态特征可以通过体、肩、纽、表面形状四方面反映出来:
(一)体:
1.扁体:体高(不连纽)与底径比例约为2:6—3:6。
2.次扁体:约为3:6—4:6。
3.次高体:约为4:6—5:6。
4.高体:大于1:10
(二)肩:
1.圆肩。
2.方肩。
(三)纽:
1.小纽:纽宽与底径比例小于1:3。
2.中纽:约为1:3—1:2。
3.大纽:大于1:2。
(四)表面形状:
1.素面。
2.有棱。
各方面特征的不同组合就构成秦权的多种形态:
图3.14所列的秦权,绝大多数是实心平底;但有以下特例:
图3.14 (a—c)秦权形态
1.空腹:共六例:〈80〉〈81〉〈86〉〈87〉⑰⑱。薄壁空腹如钟。
2.底有凹槽或圆孔:共四例。其中〈101〉权底部于铸造时留有直径约5.5厘米的圆孔,用铅封闭孔口。〈70〉权底在铸造后凿以长宽各2.5厘米、深2厘米的形状规整的方槽。这两例的孔、槽应与校定重量有关。〈31〉②二权底部铸有圆槽或孔洞,未加修整,与校定重量无关。
3.底足或凸起:共五例。其中⑩〈64〉〈67〉三权有略小于底径的台足或圈足,是一种特殊型制。〈31〉⑫二权底部有不规则突起,是倒置铸权时熔渣凝聚而成。
通过对秦权形态的分析,可以看到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即始皇权与二世权形状判然有别,决不混淆。始皇权虽有细节差异,但都是实心,没有高体,而二世权却全部是高体小纽,空腹如钟,表面浅磨十七或十八棱,棱间一次刻两诏。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由于这些二世时期制造的权都是一斤权,只有采取空腹以扩大权表面积的方法才能勉强刻下始皇诏、二世诏共一百个字,而始皇权不存在这一问题,也就从未采取这种特殊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