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春秋战国
鲍叔牙荐管仲
春秋初期,齐国(都城临淄,在今山东淄博)是个大诸侯国。公元前685年到公元前643年,齐桓(huán)公在位。齐桓公继位七年后就开始称霸。他的得力助手叫管仲,字仲,名夷吾,治理国家的本事很大。齐桓公任命他为上卿(即丞相)以后,齐国一天比一天强大。可是以前管仲却是齐桓公的死敌,他后来怎么成了齐桓公的得力助手呢?那就不能不提鲍叔牙了。
原先,齐国的国君是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齐襄公残暴荒唐,连他的两个兄弟都逃到别国避祸去了。这两个兄弟是不同的妃子生的,一个叫公子纠,逃到了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的姥姥家;一个叫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逃到了莒(jǔ)国(都城在今山东莒县)。公子纠的老师是管仲,公子小白的老师是鲍叔牙。
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他们在分别当公子纠、公子小白的老师以前,合伙做过买卖。鲍叔牙本钱出得多,管仲家里穷,出的本钱少。赚了钱呢,管仲倒多拿一份。伙计不服,鲍叔牙说:“管仲家里困难,等着钱用,多分点儿给他我乐意。”他俩也一块儿打过仗。冲锋时,管仲排在鲍叔牙后头;退兵时,管仲跑在鲍叔牙前头。人家说管仲贪生怕死。鲍叔牙分辩说,管仲不贪生,不怕死,只因他的母亲老了,多病,他不能不奉养母亲。鲍叔牙还说:“他的勇敢天下少有。”管仲听了这些话后就对人说:“唉,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却是鲍叔牙!”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人杀死了。第二年春天,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想赶回去做国君。鲁国的国君鲁庄公亲自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管仲怕公子小白抢在前头,就带着几十辆兵车匆忙赶路。走了一段时间,听人说公子小白已经跑在前面了。管仲使劲追赶,追了三十多里路才追上。管仲瞧见公子小白坐在车里,也不多说,偷偷地拿起弓箭,对准了公子小白“嗖”的一箭射过去。公子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子里。管仲以为公子小白死了,急急忙忙带着人马逃跑。他想公子小白已经被射死,公子纠君位稳坐了。
谁知道公子小白并没有死。鲍叔牙护着公子小白抄小道赶到都城临淄(zī),可是公子纠年龄比公子小白大,照理应该立公子纠为国君。鲍叔牙硬是说服了大臣们,立公子小白为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任命鲍叔牙做上卿,鲍叔牙推辞不做,说管仲才可以当这个官。
不久,鲁国的兵马送公子纠回到了齐国地界。鲍叔牙立即请齐桓公发兵抵抗,结果鲁庄公吃了败仗,又把公子纠和管仲带回鲁国。不料齐国的追兵追上门来打,鲁庄公没有法子,逼死了公子纠,拿住管仲。鲍叔牙让齐国的使者对鲁庄公说,管仲射过齐桓公,齐桓公要报一箭之仇,必须亲手杀了他。鲁庄公只好把管仲装上囚车,押回齐国。管仲明白,自己能活着回去,全是鲍叔牙的主意。原来鲍叔牙要举荐管仲帮助齐桓公治理齐国,怕鲁国先杀了管仲,便想出了这样一个计策。管仲一回到齐国,鲍叔牙就亲自到城外迎接。
接着,鲍叔牙把管仲大力保举给齐桓公。齐桓公说:“他拿箭射我,要我的命,你还叫我用他吗?”鲍叔牙说:“那会儿他是公子纠的老师,自然冒死帮着公子纠啦。可是管仲的本领比我强十倍,您要是用他,他准能给您立大功。”
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立即拜管仲为上卿。鲍叔牙反倒做了管仲的副手。
管仲当了上卿以后,发挥他的政治才能,大力实行改革,使齐国的国力迅速增强。七年后,齐桓公就称霸四方,成了春秋第一霸。他尊称管仲为“仲父”。鲍叔牙一心为齐国着想,甘居管仲之下,这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
赵氏孤儿
晋灵公的时候,屠岸贾(gǔ)跟晋国功臣赵盾有仇,三番五次想谋害他,都没办到。后来晋景公即位,赵盾死了,赵盾的后代赵朔等人的势力还很大。晋景公担心赵家势力过大,也想把他们除掉,便吩咐屠岸贾去抄斩赵家。
屠岸贾亲自带领军队把赵家的男女老少杀得一干二净。屠岸贾再一检查,发现单单少杀了赵朔的媳妇儿赵庄姬。赵庄姬是晋景公的妹妹。她正怀着孕,躲在她母亲的宫里。
赵家的两个门客、赵盾的心腹公孙杵臼(chǔjiù)和程婴探听到消息,想救快要出生的孩子。赵朔在被害前曾经跟他们说过:“要是生个儿子,起名叫赵武,武儿能够报仇。”
一天,一个宫女偷偷把一张字条传给程婴。程婴拿来一瞧,上头只有一个“武”字,便明白赵庄姬生了个儿子。他和公孙杵臼想:屠岸贾哪儿能轻易放过孩子呢?
屠岸贾得到了晋景公的许可,亲自带人上宫里去搜查。宫里的人说生的是个女儿,才生下来就死了。屠岸贾不信,可是搜来搜去也搜不到。他断定孩子给人偷出去了,就出了一个通告,说:“有报告赵家孩子的消息的,赏黄金一千两。”同时派人上各处去搜查,凡是有可疑的男婴,就杀掉。
看到这种情况,程婴就亲自去对屠岸贾说:“我跟公孙杵臼是赵家的门客。赵庄姬是添了一个儿子,她打发一个奶妈把他抱出来,叫我们两个人偷着喂养。如今我怕给人家告发,只好出来自首。”
屠岸贾着急地说:“孩子在哪儿?”
程婴说:“在首阳山后头。”
屠岸贾说:“你跟着一块儿去搜。”程婴领着屠岸贾一队人马来到山后几间草棚跟前。
程婴先去敲门,公孙杵臼出来,一见外边有武士,就想藏起来。屠岸贾说:“跑不了啦!快把孩子交出来吧。”
公孙杵臼假装纳闷地问他:“什么孩子?”屠岸贾就叫武士搜查,没有搜出来。屠岸贾仔细察看,发现后面还有一间屋子,锁着门。他劈开了门,往里一瞧,黑咕隆咚的。他瞪着贼眼往四下里瞧,隐隐约约看见好像有一张竹榻,上头搁着一个衣裳包。他上前拿起衣裳包一瞧,原来是绣花绸缎的小被子裹着一个婴儿。
屠岸贾得了仇人的命根子,赶紧提了出来,公孙杵臼一见,挣扎着要过去抢,可是两旁有人架着,他不能动弹。他急得扯散了头发,提高了嗓音骂程婴贪生怕死,丢了主人,丢了朋友,丢了良心,贪图重赏,成了畜生!程婴只管低头流泪。屠岸贾立刻吩咐武士杀死了公孙杵臼和那个小孩。
害死朋友、害死忠良家孩子的程婴,这时给人家指着脊梁骨骂。但只有大臣韩厥明白这件事的真相。
原来,公孙杵臼问过程婴:“扶助孤儿跟慷慨就义哪一个难?”
程婴说:“死倒是容易,扶助孤儿可就难了。”
公孙杵臼说:“那么,请你把容易的事让给我吧。”刚巧程婴自己有个才生下来的儿子,他横了心,就把自己的儿子交给了公孙杵臼,换出了赵武,然后去告密,这样,既保全了赵武,也救了许多无辜婴儿的性命。他骗过了屠岸贾,带着赵武投奔他乡,隐居了十五年。
晋景公死后,他的儿子晋厉公暴虐,也被大臣们杀了,大家立晋文公的侄孙为国君,即晋悼公。晋悼公有才干,信任韩厥,拜他为中军将军。韩厥抓住机会提起当年赵衰、赵盾帮晋国成就了霸业的功劳和后来赵家被灭门的冤屈。晋悼公也正担心屠岸贾势力太大,打算借替赵家申冤的名目把他镇压下去。他问:“赵家还有没有后辈?”
韩厥说:“有。老相国赵盾的两个心腹公孙杵臼和程婴把赵武救出来了。现在他已经十五岁了。”
晋悼公马上派人找回了赵武和程婴,把他们藏在宫里,自己装病不去临朝。大臣们听说国君生病,都上宫里去看望,屠岸贾也在里头。晋悼公一见大臣们都到齐了,就说:“当初赵衰、赵盾为国家立过大功,谁都知道他们一家都是忠良。”
大伙儿听了,都叹着气说:“赵家在十多年前已经被灭了族了。”
晋悼公叫赵武、程婴出来。韩厥说:“他就是赵朔之子赵武,当初被赵氏的家臣程婴用儿子换下来的。”
屠岸贾吓得魂儿都没了,瘫在地下直哆嗦。晋悼公说:“不把屠岸贾杀了,怎么平得了民愤?”他立刻吩咐武士们把屠岸贾砍了,又吩咐韩厥和赵武带着士兵抄斩屠岸贾全家。
晋悼公替赵家申了冤,起用了赵武,下令减少劳役,开矿开荒,操练兵马。这些事都做得很好,邻近的诸侯全都归顺了他。这么一来,晋国就又强大起来了。
孔丘周游列国
公元前510年,鲁国的国君鲁昭公去世。昭公庶出的弟弟宋继位,这就是鲁定公。
鲁定公是鲁国的一个象征性的国君,鲁国的权力落到了三个卿大夫家族的手中,这就是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
季孙氏的家臣阳虎,找机会夺取了季孙氏的实权,并且企图灭掉季孙、孟孙、叔孙三族,自己取而代之。
后来,季孙氏宗主季孙斯逃到了孟孙氏的封地。孟孙氏宗主仲孙何忌有个老师叫孔丘,他早已料到了这次事变,并且事先对仲孙何忌作了警告。因此,仲孙何忌预先调兵遣将,将士兵伪装成搞建筑的工匠,埋伏在自己封地的四周。待阳虎赶来捉拿季孙斯时,仲孙何忌的伏兵一拥而上,将阳虎打败了。
仲孙何忌的老师孔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他的父亲叔梁纥是有名的武士,做过陬邑大夫。但在孔丘幼年时他父亲就死了,因此家中生活很贫苦。母亲颜氏把他抚养成人。他好学不倦,学问很大,并且收了不少弟子。不久,这些弟子就遍及各诸侯国,孔丘也很快地在诸侯国中出了名。
孔丘主张各诸侯在治理国家方面要用“德治”,要“举贤才”,同时还应该“正名”,即国君、卿大夫、百姓,及父亲、儿子都应恪守自己的本分,不得“僭(jiàn)越”。在思想方面,他提出了“仁”和“礼”的学说,“仁”的意思就是做人要有道德观念,要爱人;“礼”就是人要重视内心修养,并用它来约束自己。在教育上,他提倡“有教无类”,即不论出身的高低,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在学习方法上,他主张“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些都成为以后人们在治学方面的借鉴。
公元前500年的一天,鲁定公让孔丘陪他一起去夹谷(在今山东)与齐景公会盟。由于孔丘的周密筹划和机警应对,齐国企图借会盟的机会羞辱和绑架鲁定公的阴谋彻底破产。
鲁定公回国后,升孔丘为大司寇(主管司法的长官),以表彰他在夹谷会盟时为鲁国立下的功劳。
孔丘乘机施展了自己的抱负,他一面协助鲁定公平息了季孙氏的家臣公山不狃(niǔ)的叛乱,一面帮助鲁定公治理鲁国。三个月之后,鲁国的面貌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齐景公听说鲁国在孔丘的治理下正在起变化,就紧张起来了。大夫黎弥给景公出了个主意:选一批漂亮的美女和乐工送给鲁定公,让他纵情声色,疏远孔丘。这一招果然灵验。从此,鲁定公就日夜享乐,不理朝政了。
孔丘见鲁定公实在没出息,就带领一些学生到各国游历。他先后到了卫国、曹国、宋国、郑国,又到了陈国、蔡国,楚昭王知道了,派人去请他。陈、蔡两国的大夫怕孔丘被楚国重用后会对他们不利,就在路上派兵截住了孔丘,将他围困了七天。孔丘受了七天惊吓,饿了七天肚子,等楚国的救兵到了,他才脱离了困境,到了楚国。但楚昭王的大臣们也不能容纳孔丘,他最后只好又辗转回到了鲁国。
孔丘回到鲁国后,年纪也大了。他终于放弃了从政的念头,专心致志地著书立说和教授学生。古代的许多文化典籍,如《尚书》《诗经》等,他都进行过系统整理;他的言行,由他后来的弟子记录下来,编成《论语》;他教的弟子,号称三千人,其中有名气并做出成绩的,就有七十二人。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还用编年体的形式,根据鲁国史官的记载,整理修订成了《春秋》一书。
这部书记载了从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到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之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孔丘于公元前479年去世。按照后人对中国历史阶段的划分,我国古代春秋时期是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结束。也就是说,在孔丘去世后四年,我国的社会历史就进入战国时期了。
孔丘的学说,后来就发展成了我国文化史上的儒家学派。孔丘成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由于孔丘对我国古代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以后人们尊称他为“孔子”。
西门豹破除迷信
公元前40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的继承人各派使者去向周威烈王要求独立封侯。周天子只得将三家分别册封为韩侯、赵侯、魏侯,于是三家分别定都建国,晋国从此不存在了。
独立出来的韩、赵、魏三国中,魏国发展得最快。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魏文侯派大将乐羊攻下了中山国(都城在今河北定州),又派西门豹到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去当太守。
邺城与韩、赵两国交界,是魏国北方边境的重镇。漳水由西而来,经过邺城,向东流去。这里本应该是很富庶的地方,但是西门豹到邺城一看,只见田野荒芜,人烟稀少,村落萧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西门豹将自己打扮成外地来经商的商人,到乡间去了解情况。他访问了好多老乡,终于弄清楚了:原来这几年,漳水经常泛滥,冲毁庄稼,淹没村落。这里的巫婆便与当地豪绅、官吏勾结,说是若每年给河伯送一个漂亮的媳妇,就可以避免水患。于是,每年春天,巫婆就到乡下去寻找漂亮的未婚女子。谁家姑娘被她挑中了,有钱的人家还可以出钱买通巫婆,让她再去选一个;没钱的,就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女儿被带走,送到漳河边一座专门为河伯娶媳妇而建的斋宫里,换上新衣,待举行完送亲仪式,被装进一条芦苇编成的船内,推入漳河。苇船顺流漂行一段后,就慢慢地沉没在滔滔的河水中……因此,往往一到春天,一些有漂亮姑娘的人家,就拖儿带女地逃走,以免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更有甚者,那些地方豪绅官吏还趁火打劫,每年以河伯娶妇的名义,向百姓收几百万钱,实际上花在仪式上的只有二三十万钱,其余的就私分了。
西门豹摸清了情况,就在河伯娶妇的那天,带了一批卫兵亲自去参加仪式。
这一天,漳河边上人山人海,围了很多来看热闹的百姓。西门豹穿着太守官服,坐在观台的正中间;左右坐着地方长官、当地豪绅。一个年老的巫婆带着二十多个年轻的女弟子在前面主持仪式。
巫婆宣布送亲仪式开始,漳河边顿时热闹起来。香烛和祭品排列在河岸上。在鞭炮声和送亲的音乐声中,盛装的新娘被装进了芦苇船……只等巫婆一声令下,苇船被人往水里一推,仪式便结束了。
正在这时,西门豹对老巫婆说:“去把新娘带来让我看看漂亮不漂亮,以免亵渎(xiè dú)了河伯。”
老巫婆没法,只好让女弟子去苇船上将那新娘带到台前。西门豹抬头一看,那姑娘泪流满面,正哭得伤心,泪水将脸上的妆冲出一道道痕迹。
“他们居然每年都将这样的姑娘丢到河里白白送死!”西门豹不由得怒火中烧。他抬起头来对巫婆说:“这个姑娘不够漂亮。你去对河伯说,邺城太守要给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再送去。”
说完,他一挥手,几个卫兵上去不由分说,就抓起巫婆将她丢到了河里。左右的那些地方长官和豪绅都大惊失色,但又不敢说话。
隔了一会儿,西门豹往河中看看说:“老巫婆不中用了,去了这么久还不回来,派两个年轻的去。”又命卫兵扔下了两个女弟子。
又过了一会儿,西门豹对边上的地方长官说:“看来这些女流之辈无法将我的话传给河伯,还是麻烦你去走一遭吧。”
那地方官听了,吓得面如土色,连忙推辞:“不,不……”西门豹不由分说,又一挥手,让卫兵将他扔进了漳河。
又过了大约一个时辰,西门豹对豪绅们说:“怎么搞的!他们办事这样不牢靠,看来还要麻烦你们几位了……”
那些豪绅和小官吏听了,吓得一个个跪着向西门豹求情。他们终于承认这是他们与巫婆串通起来敲诈百姓的,根本不存在河伯要娶媳妇这件事。直到他们磕头磕得头破血流,西门豹才当众宣布:将他们搜刮来的财产全部没收,分给当地的百姓;以后还有谁敢讲河伯要娶媳妇的,就将他丢到水里,让他像巫婆一样去给河伯当“媒人”!
破除了迷信,打击了地方官吏、豪绅,西门豹又带领百姓挖河开渠,一方面疏通河道,防止河水泛滥;一方面又修筑水渠将漳河水引到旱地,灌溉良田。为了不忘西门豹的功劳,当地百姓就将开凿的引水渠叫“西门渠”。从此,漳河两岸人民安居乐业,邺城地方的边防也巩固了。
在巩固了北方后,魏文侯又任用卫国人吴起为将,让他带兵去镇守西河。西河是魏国西部边境,是与秦国连接的交通要冲。吴起上任后,与士兵们同吃同住同甘苦,以身作则,加紧训练士兵,修筑了牢固的城池。同时,他又看准机会,乘秦国内讧无暇顾及边防之机,率军渡过黄河,夺取了秦国在黄河西边的五座城池。
从此,魏国的国力越来越强盛,成了战国初期的强国。
商鞅立木
齐威王时,有实力的大国是齐、楚、魏、赵、韩、燕、秦,被称为“战国七雄”。除秦以外,其余的大国公推齐威王为霸主。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后,想向中原发展势力。他先下了一道搜罗人才的命令:“不论本国人还是外来客,谁能叫秦国富强谁就能得到重用。”卫国有个名叫卫鞅(yang)的人跑来对秦孝公说:“国家要富,必须注重农业;国家要强,必须奖励将士;要把国家治理好,必须有赏有罚,这样朝廷才有威信,改革就容易了。”秦孝公觉得有理,就叫他制定改革制度。可是,此事遭到了不少贵族大臣的反对。过了两年多,秦孝公的君位坐稳了,就拜卫鞅做左庶长,改革制度全由卫鞅拿主意。
卫鞅起草了一道改革法令,秦孝公看了,点头说好。卫鞅怕老百姓不信,先叫人在南门竖了一根木头,发布了一个命令:“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他十金(金是当时的一种货币,并不是金子)。”看热闹的人很多,但是谁也不相信这道命令。
卫鞅又下了一道命令,把赏金加到五十金。于是有个人说:“我扛去!”他举起那根竖着的木头,一口气儿扛到了北门。大伙儿好像看耍猴儿似的跟在后头瞧热闹。卫鞅立刻叫人赏了他五十金,表扬他信任朝廷。这件事一下子传遍都城。不久,全国的人都知道了。
接着,卫鞅就公布了改革的法令。大致的内容有:官职大小和爵位高低的确定,以杀敌多少和立功大小作为标准,贵族也一样。杀一个敌人记一次功,升一级,功劳大的地位就高。田地、住宅、车马、奴婢、衣服等,随地位的高低分等级享受。在军事上没有立过功的人,就是有钱也不得铺张。百姓生产粮食和布帛(bó)多的,免除徭役。凡是因为做买卖和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一起没入官府为奴婢。弟兄到了成年就应当分家,各立门户,各交各的人头税。不愿分家的,每个成人加倍付税。
新法令公布后,没有军功的贵族领主失去了特权。立军功的有赏,最高的奖赏是封侯。封了侯也只是在封地里征收租税,不能直接管理老百姓。这么一来,秦国的贵族领主制度,变成了地主制度。农业生产发展了,军事力量强大了。
巨大的变化引起了贵族领主的反对。秦孝公处罚了反对新法的大臣,把卫鞅提升为大良造。
接着,秦孝公就叫卫鞅实行更大规模的改革,最重要的有下列三项:
首先是废井田,开阡陌。所谓“阡陌”,指“井田”中间的灌溉渠道以及与之相应的纵横道路,纵者称“阡”,横者称“陌”。法令规定,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税收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这样能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
其次,建立县一级的统治机构。除了贵族领主所占领的封邑以外,在没有建立县的地区,把市镇和乡村合并起来,组成大县。每县设一个县令,主管全县的事;县令还有助理,叫县丞。县令和县丞都由朝廷直接任命。这种由朝廷直接统治的地方机构,一共建立了41个(一说为31县或36县)。
另外,为了便于向东发展,把国都从原来的栎阳(今陕西西安境内),迁移到渭河北面的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这第二次的大改革还是有人反对。改革的第四年,太子犯了法。卫鞅把太子的两个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都治了罪,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字。这样,贵族、大臣就不敢触犯新法了。
秦国土地广,人口不太多,邻近的韩、赵、魏土地少,人口密。卫鞅就请秦孝公出了赏格,叫邻国的农民到秦国来种地,给他们田地和住房。原来秦国各地的尺有长有短,斗有大有小,卫鞅把全国的度量衡规定了一个统一标准,老百姓交租、纳税、做买卖都方便多了。
秦国变法之后,仅仅十几年工夫,就变成了很富强的国家。后来,秦孝公封卫鞅为侯,赐封于商(在今陕西商洛),所以卫鞅就叫商鞅了。
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贵族诬陷,起兵失败后被处以车裂的酷刑。
孙膑智斗庞涓
秦孝公重用卫鞅,魏惠王也跟着学样,用重金招揽人才。他拜本国的庞涓(juān)为大将,攻打卫、宋。墨子的学生禽滑向魏惠王推荐庞涓的同学孙膑,魏惠王让庞涓写信给孙膑。庞涓忌妒孙膑,就在背地里挑唆魏惠王只让孙膑为客卿。虽然客卿没有实权,但孙膑还是把庞涓的推荐之情挂在心上。
大约过了半年,庞涓诽谤孙膑,使得魏惠王认为孙膑背叛魏国、私通齐国,叫左右把孙膑交给庞涓审问。
庞涓假惺惺地对孙膑说:“大王要办你死罪,我再三地磕头求情,大王才免了你的死罪,可是得把你的膝盖骨剜掉。”
孙膑哭着说:“我这辈子也忘不了你的大恩!”
就这样,孙膑的脸上被刺了字,两块膝盖骨也被剜去,伤口好了,却再也站不起来了。
有一天,伺候孙膑的人告诉孙膑,庞涓的手下人说,庞涓是为了得到他们老师鬼谷子的兵书才留着孙膑一条命的,兵书写完孙膑的命也完了。孙膑这才如梦初醒。他把写好的兵书抽出一部分烧掉,就假装疯了。
禽滑把孙膑的冤屈告诉了齐威王。齐威王打发淳(chún)于髡(kūn)到魏国去请孙膑,由禽滑配合着,偷偷地让孙膑化了装,把他抱到车上带回齐国。
齐威王两次拜孙膑为军师出征。一次是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庞涓进攻赵国,赵国的国君赵成侯派使者到齐国去求救,齐威王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孙膑对田忌说:“目前魏国的兵马已经把邯郸围上了,咱们此刻去救邯郸已经晚了,不如在半道上等着,宣扬说是去打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庞涓听到了,一定得往回跑。那时,咱们再迎头痛击把他打败。”
果然,庞涓听说齐国派田忌打大梁去了,立刻吩咐退兵,刚到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就碰上齐国的兵马。两下里一开仗,魏兵就败了。庞涓正在心慌意乱的时候,忽然瞧见一面大旗,上面有个“孙”字!庞涓大叫一声:“这瘸子果然在齐国,我上他的当了。”这一吓,他差点儿从车上摔下来。
庞涓逃了,可是损失了两万多兵马。
另一次在公元前341年,魏惠王派庞涓为大将,把全国大部分的兵马都交给他去打韩国。庞涓带领大军将要打到韩国的都城了。韩国接连不断地向齐国求救。齐威王重新拜田忌为大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发兵五万去救韩国。但孙膑不去救韩国,而是直接去打魏国。
庞涓得到了本国告急的信儿,只好退兵赶回去。等到他赶到魏国的边境时,齐国的兵马已经进去了。庞涓检查齐国军队扎过营的地方,叫人数了数地下做饭的炉灶,足够供十万人吃饭用。庞涓想:“齐国有十万大军进了魏国,一时怎么也不可能把他们打出去。”第二天,庞涓带领大军到了齐国的军队第二回扎营的地方,又数了数炉灶,只有够五万来人用的炉灶了。第三天,庞涓到了齐国军队第三回扎营的地方,仔细数了数炉灶,也就剩下够两三万人用的炉灶了。庞涓笑着说:“齐国人都是胆小鬼。我数了三次他们的炉灶,就明白这十万大军才三天工夫,就逃了一大半。”他吩咐大军日夜不停地按着齐国军队走的路线追去。
他们一直追到马陵(今河北大名东南),此时天刚黑。马陵道在两座山的中间,旁边是山涧。这时候正是十月底,晚上没有月亮。庞涓吩咐大军顶着星星赶路,没多久,前面的山路被木头堵住了。庞涓指挥大伙儿一齐动手把木头搬开,却看见路旁的树木全部被砍倒了,只留着一棵最大的没砍。他奇怪为什么单单留着这一棵,细细瞧去,那棵树的一面刮去了树皮,露出一条又光又白的树瓤(ráng)来,上面隐隐约约好像还写着几个大字,但看不清楚,庞涓就叫士兵拿火来照。
庞涓在火光之下,看到上面写的是:“庞涓死于此树下!”庞涓心里一急,连忙说:“哎呀!又上了瘸子的当了!”回头对将士们说:“快退!快……”第二个“退”字还没说出,也不知道有多少支箭,就像下大雨似的射来,庞涓愤愧自杀。原来孙膑成心天天减少炉灶的数目,引诱庞涓追上来,早就算准了庞涓到这儿的时辰,便在此地埋伏了五百名弓箭手,吩咐他们说:“一见树下亮起火光,就一齐放箭。”
一会儿,山前山后,山左山右,全是齐国的士兵,把魏兵杀得片甲不留。一直到东方发白,齐国的军队才带着俘虏和战利品从原道回去。魏惠王打了个大败仗,只好打发使者向齐国进贡。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约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进行军事改革,号召全国人民改穿胡服,学习骑射。
赵武灵王是一个眼光远、胆子大的君主。赵国的大臣楼缓、肥义,全是他的帮手。赵武灵王想改革军事已经想了很久。有一天,他对楼缓说:“咱们穿的衣服,袖子太长,腰太肥,领口太宽,下摆太大。穿着这种长袍大褂,做事多不方便啊。”楼缓把话接过去,说:“还费衣料。”
赵武灵王把袖子晃了晃,下摆兜了兜,说:“我打算仿照胡人(西北方的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的风俗,把大袖子的长袍改成小袖儿的短褂,腰里系(jì)一根皮带,脚上穿双皮靴。穿上这种衣服,做事方便,走路灵活。”
楼缓听了很高兴,说:“咱们仿照胡人的穿着,打起仗来更灵便,是不是?”
赵武灵王说:“是啊!咱们打仗全靠步兵,就是有马,也只知道用马拉车,不会骑着马打仗。我打算穿胡人那样的衣服,像胡人那样骑马射箭,那多灵活啊!”
楼缓听得来劲,就去告诉肥义,肥义也很赞同。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赵武灵王、楼缓和肥义都穿着小袖子的短战衣出来。一些大臣瞧见他们这个样子,吓了一跳,还以为赵武灵王跟那两位大臣犯了疯病呢。赵武灵王把改变服装的事宣布后,大臣们觉得这太丢脸了。这不是把中原的文化、礼仪都扔了吗?可是赵武灵王下了决心,非实行不可。他拿出种种理由把他那个最顽固的叔叔公子成说服了。大臣们一见公子成也穿上了胡服,只好随着改了。
然后赵武灵王下了一道改革服装的命令。过了没有多少日子,全国的军队不分将军士兵,全部穿上了胡服。
赵武灵王第二件向胡人学习的事,就是骑马射箭。不到一年工夫,赵国的骑兵就训练成了。军事改革后,赵武灵王亲自把临近的中山国从魏国收服过来,又收服了东胡和临近的几个部族,接着打发使者去联络秦国、韩国、齐国、楚国。赵国就这么强大起来了。到了实行胡服骑射的第七年,不但林胡、楼烦都被收服,赵国还扩张了势力,北边一直到代郡、雁门,西边到云中、九原,一下子增加了好些土地。
接着,赵武灵王打算到秦国去摸摸底。那国内的事由谁管呢?他见小儿子很能干,就把太子废了,传位给小儿子,这就是后来的赵惠文王。赵武灵王自己改称为“主父”。赵主父拜肥义为相国,李兑为太傅,公子成为司马,封大儿子为安阳君。国内的政权布置妥当之后,他要动身去考察秦国的地理形势,还要去探访一下如今在位的秦王,看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赵主父打扮成个使臣,自称“赵招”,带了几十个手下,上秦国去访问,沿路察看山水要道,画成地图。他到了秦都咸阳,以使臣的身份见了秦昭襄王,还向他报告了赵武灵王传位的事情。
秦昭襄王问他:“你们的国君老了吗?”他回答说:
“还正在壮年。”秦昭襄王就问:“那为什么要传位呢?”他回答说:“我们的国君叫太子先练习练习。国家大权仍然在主父手里。”
秦昭襄王跟这位“使臣”“赵招”瞎聊天。他问:“你们怕不怕秦国?”“使臣”“赵招”说:“怕!要是不怕,就用不着改革服装,练习骑马射箭了。好在如今敝国的骑兵比起早先来增加了十多倍,大约能够跟贵国结交了吧!”秦昭襄王听这话还挺尊敬自己,挺高兴的。“使臣”“赵招”辞别秦王,回到驿馆里去了。
当天晚上,秦昭襄王想起赵国“使臣”的谈话既文雅又强硬,态度既保有了尊严又温和,倒是个人才。他还想跟他谈谈。第二天,秦昭襄王派人去请他。“使臣”“赵招”的手下说:“‘使臣’病了,过几天再去朝见大王吧。”就这么又过了几天,秦昭襄王派人去请赵国“使臣”,这次一定要他去。可是“使臣”“赵招”不见了,他的随从人员也不见了,使馆里只留下一个人,自称是赵国的使臣赵招。
秦昭襄王的手下就把他带到秦昭襄王跟前。秦昭襄王问他:“你既是使臣赵招,那么上次见我的那个使臣又是谁呢?”
赵招说:“是我们的主父。他想见一见大王,特意打扮成使臣的样子。他嘱咐我留在这儿给大王赔罪。”
秦昭襄王咬牙切齿地说:“赵主父骗了我!”便立刻叫大将白起带领三千精兵,连夜追上去。他们追到函谷关,守关的将士说:“赵国的使臣已经出关三天了。”白起白跑一趟,只好回去向秦王报告。秦昭襄王没有办法,只好把那个真赵招也放回去了。
赵国的改革,增强了合纵国联盟的力量,对秦国也是一种威慑(shè)。
屈原投江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时,楚国的内外政策也发生了变化。
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又想重新和齐国联合。秦昭襄王继位以后,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相会,当面订立盟约。
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感到很棘手,不去呢,怕得罪秦国;去呢,又怕有危险。他就跟大臣们商量。
大夫屈原对楚怀王说:“秦国像豺狼一样贪婪,咱们受秦国的欺负不止一次了。大王一去,准上他们的当。”
可是怀王的儿子子兰却一个劲儿劝楚怀王去,说:“咱们把秦国当作敌人,结果死了好多人,又丢了土地。如今秦国愿意跟咱们和好,咱们怎么能推辞呢?”
楚怀王听信了子兰的话,就上秦国去了。
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刚踏进秦国的武关境内,立刻被秦国预先埋伏下的人马截断了后路。在会面时,秦昭襄王逼迫楚怀王把黔中等地的土地割让给秦国,楚怀王没答应。秦昭襄王就把楚怀王押到咸阳软禁起来,要楚国大臣拿土地来赎才放他。
楚国的大臣们听到国君被押,把太子立为新的国君,拒绝割让土地。这个国君就是楚顷襄王。子兰当了楚国的令尹。
楚怀王在秦国被关押了一年多,吃尽苦头。他冒险逃出咸阳,又被秦王派兵捉拿了回去。他连气带病,没有多久就死在秦国。
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秦国欺负,死在外头,心里很不平。特别是大夫屈原,更是气愤。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
可是他的这种劝告不但不顶事,反倒招来了令尹子兰和大夫靳尚等人的仇视。他们天天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他们对楚顷襄王说:“大王没听说屈原在背后数落您吗?他老跟人家说:大王忘了对秦国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就是不忠。楚国出了这种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儿能不亡国呢?大王,您听听这叫什么话!”
楚顷襄王听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去。
屈原有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和富国强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以后,经常在汨罗江(在今湖南。汨,mì)一带一边走,一边吟诵着伤心的诗歌。
附近的庄稼人知道他是一个爱国的大臣,都挺同情他。
那时候,有一个经常在汨罗江上打鱼的渔父,很佩服屈原的为人,但就是不赞成他那愁闷的样子。
有一天,屈原在江边遇见渔父。渔父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弄到这等地步呢?”
屈原说:“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个干净人;许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我被赶到这儿来了。”
渔父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您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就不该自命清高;既然别人喝醉了,那么您何必独自清醒呢?”
屈原反对说:“我听人说过,刚洗头的人总要把帽子弹弹,刚洗澡的人总是喜欢掸掸衣上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心,填到鱼肚子里去,也不能拿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得一身脏。”
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地活着,五月的一天,他终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
附近的庄稼人,得到这个信儿,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儿。大伙儿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
渔父很难受,他对着江面,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祭奠屈原。
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当地的百姓又划着船用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奠他。后来,他们又把撒米入江改为包粽子投江,划小船改为赛龙船。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成为一种风俗,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