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文学常识·中国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山水有清音

——王维和孟浩然

王维,字摩诘,山西太原人。他少年时就离开了家乡,在当时的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活动。由于他能诗会画,多才多艺,很受贵族社会的欢迎。王维为贵族们写了不少的应景助兴的诗歌。同时他也写了不少的爱情诗、闺怨诗。《相思》算是这一类题材的代表作: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诗通过对红豆的吟咏来表达相思爱情,语言虽然简短,但情深意长,仿佛一往情深的叮嘱世间的有情人:红豆是炽热的爱情和入骨的相思的象征。

王维二十一岁就中了进士。因为精通音律,被任命为大乐丞。不久因为做事不谨慎,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后来得到宰相张九龄的帮助,重新回到长安作了京官。

开元二十五年,边境捷报传到朝廷,王维奉旨到边塞劳军。出使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使至塞上》。诗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以雄健粗放的线条,勾勒出沙漠上无边的壮丽景色。和这首诗题材和思想感情相似的《少年行》这样写道: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其一)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其二)

作者描写长安游侠少年的豪迈性格和他们的浪漫生活,寥寥几笔,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

figure_0119_0106
王维像
figure_0119_0107
辋川图 唐 王维

王维不仅是诗人,同时也是画家和音乐家。在长安附近的辋川,他创作了奠定他作为绘画南宗地位的《辋川图》,也写了许多永久地载入文学史的优美诗篇。

王维留在边城凉州工作了两年多,回到都城后作了殿中侍御史。这一时期他写出了许多写景雄伟壮丽,同时又洋溢着积极乐观情绪的优美诗篇,其中有不少十分精彩的佳句。比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送沈子福归江东》)

figure_0120_0108
《孟浩然诗集》、《王摩诘文集》(唐孟浩然、王维著)书影

大约在四十多岁的时候,王维终于还是归隐了。他最先隐居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不久,他又在长安附近的蓝田辋川买到了一份产业。这里有山有水,风景优美,经过王维的刻意经营,更是溪山如画。他的好诗源源不断地涌了出来,比如《鹿柴》、《鸟鸣涧》、《渭川田家》、《白石滩》、《新晴野望》等。而《山居秋暝》一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苏轼称赞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最好的证明。

王维的母亲虔诚的信奉佛教,王维本人也对佛学深有研究,他之所以取字为“摩诘”,就是因为他对佛教《维摩诘经》十分喜爱。他在隐居这一时期的许多山水田园诗,既有很高妙的艺术境界,又寓含了深厚的禅理趣味,这些诗为王维赢得了“诗佛”的美誉。仅以《辛夷坞》为例: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花在山涧自开自落,平淡,自然,没有生的喜悦,也没有死的悲哀。诗人的心境也有如这远离红尘的辛夷花一样,宁静淡泊,超然出尘。后世人说这首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俱寂”,可见其艺术魅力之大。

天宝十四年(755),发生了安史之乱,安禄山攻破长安,王维被迫作了伪官。朝廷光复长安以后,他虽然免罪复官,但从此就在一种颓唐和消沉的心境里度过了晚年。

和王维并称“王孟”的孟浩然(689~740),据说他也曾有过仕进的机会,只是因为写了两句诗“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传到皇帝耳朵里去了,皇帝很不高兴,说:“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这下他算是把天都得罪了,还能有官作吗?孟浩然和王维、李白、王昌龄等人都有过交往,他的人品和诗风得到朋友们的赞赏和倾慕。李白在《赠孟浩然》一诗里称赞他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在他去世后,王维写了一首《哭孟浩然》:“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洲。”

孟浩然的诗作现存二百多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还有一些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他的诗经常写到漫游于南国水乡所见的优美景色和由此引发的自然情趣。请看《舟中晓望》:

figure_0121_0109
孟浩然像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诗人信笔写来,淡淡的,似乎无意为诗,却诗意浓郁,和那首妇孺皆知的《春晓》一样,虽然“淡到看不见诗”,却又都是一流的好诗。他的诗就是这样,往往在白描之中见出不着痕迹的功力,于精心着力处却又仿佛是不经意间说出的。比如同为人们熟知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顿普通的农家饭食,竟然能够写得如此地富于诗意,一如陶渊明的田园诗。真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