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艾灸疗法是产后调养的首选方法
生产对女人而言是一个阶段性的改变,除了坐月子外,产后调养也是一门学问。
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坐起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甚至不省人事,称为产后血晕。许多产妇向来体质虚弱,再加上生产时间过长,失血过多,或产时受寒血瘀,容易引起产后血晕。产后阴道出血量多,突然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淋漓,渐至昏迷不省人事等症状多见于血虚气脱型血晕;血瘀气逆型产后血晕多见产后阴道出血量少、小腹疼痛拒按、恶心呕吐,面、唇、舌色紫暗等症状。
用灸法治疗产后血晕,宜采用益气固脱、活血祛瘀的灸法。艾条灸简便易行,其具体灸法如下:取百会、神阙、中极、关元、隐白、足三里六个穴位,将艾条点燃后,在距离皮肤2厘米处施灸,以皮肤感到温热为度,连续灸至苏醒为止。也可以采用艾炷直接灸,方法是:取百会、神阙、关元、三阴交四穴,将黄豆大小的艾炷放置在上述穴位上,点燃直接施灸,每穴连续灸10~20壮,直至苏醒为止。隔物灸也是治疗产后血晕的良方,将盐敷于神阙穴,取蚕豆大小的艾炷置于盐上,点燃艾炷施灸,可连续灸10壮,直至苏醒为止。
产后小腹部疼痛,是指产后子宫收缩时引起的收缩痛,又称“产后痛”,这种疼痛一般来说是属于生理性的,以新产妇多见。轻者不需治疗,腹痛可逐渐消失。妊娠期子宫高度扩张,产后恢复至原来状态时产生的子宫疼痛,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多数在产后3~5日,或1周左右即可逐渐消失。初产妇因子宫纤维较为紧密,子宫易复原,疼痛不明显。经产妇由于子宫肌纤维多次牵拉,复原较难,疼痛时间相对延长。产后腹痛包括腹痛和小腹痛,以小腹部疼痛最为常见,大多由于血瘀、气血虚或感受风寒所致。
灸法治疗产后腹痛,以温通经脉,或行气化瘀为主,多取任脉、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神灸经纶》中说:脐下冷痛灸气海、膀胱俞、曲泉;《世医得效方》中有脐下绞痛灸关元和膏肓二穴的记载。施灸时,多采用隔附子饼灸法,具体操作如下:取气海、关元、神阙、足三里穴,将附子饼放置在上述穴位上,把枣核大的艾炷放在附子饼上点燃施灸,直至身体变温暖为止,每个穴位各灸7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