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的传承经历了哪些曲折?
《尚书》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目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
《尚书》的流传极其复杂曲折。汉人传说先秦时《书》有100篇,其中《虞夏书》20篇,《商书》、《周书》各40篇,每篇有序,题孔子所编。《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到孔子修《书》。但近代学者多以为《尚书》编定于战国时期。秦始皇焚书之后,《书》多残缺。仅存《书序》。汉初,《尚书》为秦博士伏生所传,存29篇,被称为《今文尚书》。
汉武帝时期,鲁恭王拆孔子故宅一段墙壁,发现另一部《尚书》,用先秦六国时字体书写,所以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孔安国(孔子十一世孙)读后献于皇家。因未列于学官,《古文尚书》未能流传。东晋元帝时,梅赜献伪《古文尚书》及孔安国《尚书传》。这部《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25篇,又从《今文尚书》中多分出5篇,而当时今文本中的《秦誓》篇已佚,所以伪古文与今文合共58篇。唐太宗时,孔颖达奉诏撰《尚书正义》,就是用古今文真伪混合的本子。但南宋朱熹、吴朓以后,梅氏的《古文尚书》受到质疑,最终被定论为伪书。
2008年,清华大学获捐校友从海外购买的一批战国竹简,其中发现了多篇《尚书》,均是焚书坑儒前的版本,目前已经释读了三分之一,其余仍在释读研究中。
《尚书》是中国古老的历史文献,绝大部分内容应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因此成为中国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不尽可靠。“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还有以人名为标题的,如《盘庚》、《微子》;有以事为标题的,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有以内容为标题的,如《洪范》、《无逸》。这些都属于记言散文。也有叙事较多的,如《顾命》、《尧典》。其中的《禹贡》,托言夏禹治水的记录,实为古地理志,与全书体例不一,当为后人的著述。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影响很大。
历来注释和研究《尚书》的著作很多,有唐孔颖达的《尚书正义》、宋蔡沈的《书集传》、清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尚书正义》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