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为什么说王安石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江西临川(今江西省东乡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亦有情韵深婉之作。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王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开始推行新法,但由于保守派的阻挠以及用人不当,导致变法失败,于熙宁九年罢相,此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王安石像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人。
唐宋八大家称谓起源
朱右
明初,朱右将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
唐顺之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仅取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为唐宋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起了一定的作用。
茅坤
后推崇唐顺之的茅坤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固定下来。
唐宋八大家的内部关系
·苏洵、苏轼、苏辙三人合称“三苏”,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
·欧阳修是苏轼的老师,王安石、曾巩也都曾拜欧阳修为师。
·唐宋八大家又分为唐二家(韩愈、柳宗元)和宋六家(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对散文的推动
在唐贞元、元和时期,韩愈、柳宗元掀起古文运动,使得唐代的散文发展到极致,形成了“辞人咳唾,皆成珠玉”的局势。而到了宋代则以欧阳修为魁,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唐宋八大家提倡散文,反对骈文,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