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若柳絮因风起
人们经常把有才气、有学识的女人称为“咏絮之才”,这其中还有典故。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晋朝名将谢安谢太傅把侄儿侄女聚集在一起,跟他们谈诗论文。不一会儿,雪就下得很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意思是,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意即不如把雪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
飞絮是比喻,撒盐也是比喻。以撒盐比拟下雪,就显得笨拙,风吹柳絮的比喻就精妙得多。谢道韫一喻成名,后人夸人有才,尤其是夸女子有才,便以“咏絮之才”加以赞美。
看似随口一说,却能展现出优雅的情操和艺术修养。在浩瀚的文史典籍中,我们依旧能捕捉到她的风雅神韵。
所以,有学识的女人能够依据自己的知识、独特的看法、独到的见解,在别人绞尽脑汁、不知如何解决问题时,她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积累,来辨明问题、解决问题。
林徽因的学识就在一个关键时刻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1949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政治协商会议筹委会在《人民日报》等各大报刊,刊登了公开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的启事。
由梁思成和林徽因领导清华大学国徽设计组的工作。当国徽征稿结束时,已收到了全国各地,包括海外侨胞设计的900多件图案,但是这些图案设计水平参差不齐,高水准的很少,大多数像商标图案。
在和大家讨论国徽和商标的区别时,林徽因说:“国徽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它体现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国家的意志、一个政党的主张。中国的国徽要有中国的特征、政权的特征,形式也要庄严富丽,应该表现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商标只是商品的标志,它只具有商品注册的意义,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必须加以区别。”
她还找出比利时、澳大利亚、尼泊尔等许多国家的国徽给大家展示并讲解,希望能有所借鉴,灵感有所激发。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图案终于出来了,它最终得到了评审委员们的认可,在周总理的建议下,经过一些小的调整,就成了我们现在的国徽。国徽凝聚了林徽因的汗水,也是她学识的展现。从构图到意象的选择,都用到她积累多年的美术、建筑、文学、历史知识。
有学识的女人,就是如此地坚定自信、谦虚而好学。这样的女人对男人来讲,如果懂得珍惜,必然是男人不可或缺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