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内容
【原文】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阳气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亡。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译文】
风是引起各种疾病的起始因素,而只要人体保持精神的安定,劳逸适度,遵守养生的原则,那么,肌肉腠理就会密闭而有抗拒外邪的能力,即使有大风苛毒的侵袭,也不能造成伤害。这是顺应时序的变化规律来养生的结果。
所以,如果疾病长期不能治愈,就会传导变化,发生其他疾病,到了上下之气不能相通、阴阳阻隔的时候,再高明的良医,也无能为力了。人体的阳气过分蓄积,淤阻不通时,也会致死。对于这种阳气蓄积,阻隔不通的疾病,应当采用泻的方法治疗,如果不迅速正确施治,而被医术低下的庸医所误,就会导致死亡。人体的阳气,白天都运行于体表:清晨的时候,阳气开始活跃,并向外生发;中午时,阳气达到最旺盛的阶段;日落时,体表的阳气逐渐衰退,汗孔也开始闭合。所以,到了晚上,阳气收敛而拒守在身体内部,这时不要扰动筋骨,也不要接近雾露。如果违反了一天之内这三个时间的阳气活动规律,形体就会被邪气侵扰,逐渐困乏而衰弱。
【原文】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译文】
心脏与脉络相配合,从面色上就能知道肾的情况,肾脏能制约心脏。肺脏与皮肤相配合,从毛发上就可以推知心脏的情况,心脏能制约肺脏。肝脏与筋脉相配合,从爪甲上就知道肺脏的情况,肺脏能制约肝脏。脾脏与肌肉相配合,从口唇上就能知道肝脏的情况,肝脏能制约脾脏。肾与骨骼相配合,从发毛上就能知道脾脏的情况,脾脏能制约肾脏。
所以,过食咸味,会导致血脉凝涩,面色发生变化;过食苦味,会导致皮肤枯槁,毫毛脱落;过食辛味,会导致筋脉劲急,爪甲枯干;过食酸味,会导致肌肉粗厚皱缩,口唇掀揭;过食甘味,会导致骨骼疼痛,头发脱落。这是偏食五味所造成的损害。所以,心欲得苦味,肺欲得辛味,肝欲得酸味,脾欲得甘味,肾欲得咸味。这是五味与五脏之气的相合关系。
【原文】
帝曰:余闻九针,上应天地,四时阴阳,愿闻其方,令可传于后世,以为常也。
岐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主也。人心意应八风,人气应天,人发齿耳目五声应五音六律,人阴阳脉血气应地,人肝目应之九。
画像石于山东微山县出土,为墓室内装饰图案。图左面有一个人面鸟身的神医,手执砭石正为病人做针刺治疗。把医者比成鸟像,正是为了象征战国名医扁鹊。
【译文】
黄帝说:我听说九针在上与天地四时阴阳相应合,希望听您讲讲其中的道理,以使其能流传于后世,作为治病的准则。
岐伯说:天地之至数,从一至九的配属分别是:一配天、二配地、三配人、四配时、五配音、六配律、七配星、八配风、九配野。人的形体的各部分也与自然界相应,针的式样也是根据其所适应的不同病症制成的,所以叫九针。具体来说,人的皮肤在外,庇护全身,如同覆盖万物的天,所以与天相应;肌肉柔软安静,如土地厚载万物一样,所以与地相应;脉与人相应,其盛衰如同人的壮老;筋约束周身,各部功能不同,犹如一年四季气候各异,所以与时相应;人的声音与五音相应,如同五音的清浊各不相同;人的脏腑阴阳之气配合,犹如六律六吕的高低有节,所以与律相应;人的牙齿和面目的排列就像天上的星辰一样,所以与星相应;人的呼吸之气就像自然界的风一样,所以与风相应;人的九窍与三百六十五络分布全身,犹如地上的百川万水,纵横灌注于九野,所以与野相应。所以,九针之中,第一种针法刺皮,第二种针法刺肉,第三种针法刺脉,第四种针法刺筋,第五种针法刺骨,第六种针法调和阴阳,第七种针法补益精气,第八种针法驱除风邪,第九种针法通利九窍,以应周身三百六十五节之气。这就是说,九针中不同的针各有不同的功用和适应证。人的心愿意向与八风相应,像八风一样变化无常;人体之气运行与天气运行相应,像天一样运行不息;人的发齿耳目五声与五音六律相应,像音律调谐一样有条不紊;人体阴阳经脉运行气血与大地江河百川相应;人的肝脏精气通于两目,目又属于九窍,所以肝目与九之数相应。
【原文】
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之会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
【译文】
五脏有在外的六腑相应,与之互为表里,六腑与五脏之气表里相通,跟六腑与五脏之气相应的还有十二个原穴。十二个原穴的经气输注之源,多出自两肘两膝以下的四肢关节部位。这些在四肢关节以下部位的腧穴,都可以用来治疗五脏的疾病。凡是五脏发生的病变,都应当取用十二个原穴来治疗。因为这十二个原穴,是全身三百六十五节禀受五脏的气化与营养而将精气注于体表的部位。所以,五脏有疾病时,其变化就会反映在十二个原穴的部位上。十二个原穴各有其相应的脏腑,根据其各自穴位上所反映出的现象,就可以了解相应脏腑的受病情况了。
(五脏中的心肺二脏,位于胸膈以上,上为阳,其中又有阴阳的分别。)阳中的少阴是肺脏,它的原穴是太渊穴,左右共有两穴;阳中的太阳是心脏,它的原穴是大陵穴,左右共有两穴。(五脏中的肝、脾、肾三脏,都位于胸膈以下,下为阴,其中再分出阴阳。)阴中的少阳是肝脏,它的原穴是太冲穴,左右共有两穴;阴中的至阴是脾脏,它的原穴是太白穴,左右共有两穴;阴中的太阴是肾脏,它的原穴是太溪穴,左右共有两穴。(在胸腹部脏器附近,还有膏和肓的两个原穴。)膏的原穴是鸠尾穴,属任脉,只有一穴;肓的原穴是气海穴,属任脉,也只有一穴。(以上五脏共十穴,加上膏和肓的各一穴,合计共有十二穴。)这十二个原穴,都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可以用它们来主治五脏六腑的各种疾患。凡患腹胀病的,应当取用足三阳经,即取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的穴位进行治疗。凡患完谷不化的泄泻证的,应当取用足三阴经,即取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穴位进行治疗。
【原文】
黄帝问于少俞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
少俞答曰: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阴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而走筋矣。
【译文】
黄帝向少俞问道:饮食五味进入人体后,分别进入相应的脏腑经络,五脏六腑在其影响下也会发生各自的病变。如酸味进入筋,食用酸味过多,会使人小便不通;咸味进入血液,食用咸味过多,会使人口渴;辛味进入气分,食用辛味过多,会使人内心有熏灼之感;苦味进入骨骼,食用苦味过多,会使人发生呕吐;甘味进入肌肉,食用甘味过多,会使人感到心胸烦闷。我已知道这些情况,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希望能听您讲讲其中的道理。
少俞回答说:酸味入胃以后,由于酸味涩滞,具有收敛的作用,只能行于上、中二焦,而不能迅速吸收转化而排出。不能排出就流注并停滞在胃中,如果胃中温暖调和,就能促使它下注膀胱。膀胱的皮薄而柔软,遇到酸味便会收缩卷曲,导致膀胱出口处也紧缩而约束不通,影响水液的排泄,从而形成小便不利的病证。人体的前阴,是全身宗筋汇聚的地方,肝主筋,所以说酸味进入胃而走肝经之筋。
又名内景图,形象地表现了内功修炼以及内景概念的图像,是道教对人体脏腑组织结构的认识。道教气功以意念内观脏腑组织,并以此作为内功修炼参考图。
【原文】
五藏气:心主噫,肺主咳,肝主语,脾主吞,肾主欠。
六腑气:胆为怒,胃为气逆、哕,大肠小肠为泄,膀胱不约为遗溺,下焦溢为水。
【译文】
五脏之气失调,各有其所主的病证:心气失调会噫气,肺气失调会咳嗽,肝气失调会多语,脾气失调会吞酸,肾气失调会打呵欠。
六腑之气失调,也各有其主的病证:胆气失调会发怒,胃气失调会呃逆,大肠小肠失调会泄泻,膀胱不能约束会遗尿,下焦泛滥会水肿。
【原文】
五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肌,肾主骨。
【译文】
人体五脏对身体各部分各有所主:心主血脉,肺主皮毛,肝主筋膜,脾主肌肉,肾主骨骼。
道家的传承、演变
“道家”一词的出现
“道家”一词西汉时才出现,初现于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后司马谈等人将老子、庄子、列御寇、杨朱、彭蒙、慎到等人归为道家。
先秦时期,道家有三位显世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杨朱。他们所共同构造的道家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黄老之学始于战国而盛行于西汉时期。它是借黄帝之名,宗老子之学,兼取儒、法、阴阳各家而建立起来的。从广义上讲,凡秦汉时期的道家思潮,皆可称为黄老之学;从狭义上讲,只有正式托名于黄帝、老子的学说,才是黄老之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其思潮持续时间自汉末起至宋朝中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