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内容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译文】
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们的美德得以显明,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们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知道所应达到的境界是“至善”,而后才能有确定的志向,有了确定的志向,而后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而后才能安稳泰然,安稳泰然而后才能行事思虑精详,行事思虑精详而后才能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世上万物都有本有末,万事都有了结和开始,明确了它们的先后次序,那么就与道接近了。
在古代,想要使美德显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他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他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家庭的人,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想要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的人,首先要使他心正不邪;想要心正不邪,首先要他自己意念诚实;想要意念诚实,首先要获得一定的知识;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就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
只有将事物的原理一一推究到极处,而后才能彻底地了解事物,只有彻底地了解事物,而后才能意念诚实,只有意念诚实,而后才能心正不邪,只有心正不邪,而后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只有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养,而后才能整治家庭,只有整治好家庭,而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治理好国家,而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从天子到老百姓,都要以提高自身品德修养作为根本。
自身的品德修养这个根本被破坏了,却要家齐、国治、天下平,那是不可能的。正如我所厚待的人反而疏远我,我所疏远的人反而厚待我,这样的事情是没有的。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原文】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译文】
商汤在盘器上镂刻警辞说:“如果能在一天内洗净身上的污垢,那么就应当天天清洗,每日不间断。”
《康诰》中说:“振作商的遗民,使他们悔过自新。”
《诗经》中说:“周国虽是一个旧的诸侯国,但由于文王初守天命除旧布新,所以它的生命力还是旺盛的。”
所以,那些执政者在新民方面,没有一处不用尽心力,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原文】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
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把这种避贤忌才的人给予流放,驱逐他到边远蛮荒的地方,不许他们与贤能的人同留在中原地区。这就是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懂得爱什么人,恨什么人”。
见到贤才而不能荐举,或是虽然推举却又不能先于己而重用,这是以怠慢的态度对待贤才;见到坏人而不能予以黜退,或是已予黜退却又不能驱之远离,这是政治上的失误。
如果你喜爱大家所厌恶的坏人,厌恶大家所喜爱的好人,这叫作违背了人的本性,灾祸必然会降临到你的身上。
所以国君要有在道德上起示范作用的大道理,必须以忠诚老实的态度才能获得它,如果傲恣放纵,那就会失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