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九种体质养生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阴虚,身体的“津液”不足了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而阴虚代表着一种非平衡的状态,这就说明人体内部出现了问题。阴包括了血液、唾液、泪水和精液等人体的体液,阴虚通常就是指身体中的这些体液不够了,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等。

阴失调了吗,问医生不如问自己

不少人认为,有没有病只有医生才能告诉我们答案,所以身体的阴失调与否,也需要去问医生。如果这样想你可就错了!

因为,任何一种疾病在到来之前,都会客气地和你打招呼,而并不是我们惯常所说的“不懂礼貌的不速之客”。这就好比任何一台机器运行时,如果出现故障,都会发出“警告信号”。当我们的身体阴失调时,亦会如此。

年纪轻轻头发就白了好多

走在大街上我们会发现,好多年轻人就已经有了白头发,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医认为,发为肾之华。华,就像花朵一样,头发是肾的外现,是肾的花朵。而头发的根在肾,如果你的头发花白了,就说明你的肾精不足,也就是肾虚了,这时候就要补肾气了。

17~19点发低烧

有些人认为发高烧不好,实际上发高烧反而是气血充足的表现。气血特别足的话,才有可能发高烧。小孩子动不动可以达到很高的热度,因为小孩子的气血特别足。人到成年之后发高烧的可能性就不大了,所以,发低烧实际上是气血水平很低的表现,特别在17点到19点的时候发低烧,这实际上是肾气大伤了。

◎发高烧其实是气血充足的表现,发低烧则说明气血的水平很低,如果经常在下午5~7点的时候发低烧,这说明肾气已严重受损。

喜欢吃味道浓的东西

现在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吃辣一族”,很多人没有辣椒就吃不下饭。这在中医上怎么解释呢?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人的脾胃功能越来越弱了,对味道的感觉也越来越弱,所以要用浓的东西来调自己的肾精出来,用味道厚重的东西帮助自己调元气上来,来帮助运化,说明元气已经大伤,肾精已经不足。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现代人压力太大,心情太郁闷了,因为味厚的东西有通窜力,而吃辣椒和大蒜能让人心胸里的瘀滞散开一些。总而言之,我们只要爱吃味道浓的东西,就表示身体虚了。

阴虚内热的症状

阴虚体质主要表现为阴少而阳多,通俗地说就是体内水少而火旺。

◎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吃重口味的食品,这其实是身体虚的一种表现。

成年人胸无大志,容易满足于现状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刚刚三四十岁就已经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了,只想多赚钱维持生计,再比别人过得好一点儿就可以了,这实际上是肾精不足的表现。中医理论认为,肾不仅可以主“仁、义、礼、智、信”中的“智”,还可以主志气的“志”,肾的神就是“志”。一个人的志气大不大,智力高不高,实际上都跟肾精足不足有关。小孩子肾精充足,所以他们的志气就特别高远。而人到老年,很多人会说,我活着就行了,什么也不求了,这其实就表明他的精气快绝了。

老年人小便时头部打激灵

小孩和老人小便时有一个现象,就是有时头部会打一下激灵。但是老人的打激灵和小孩的打激灵是不一样的。小孩子是肾气不足以用,肾气、肾精还没有完全调出来,所以小便时气一往下走,下边一用力上边就有点儿空,就会激灵一下;而老人是肾气不足了,气血虚,所以下边一使劲上边也就空了。所以,小便时一定要咬住后槽牙,以收敛住自己的肾气,不让它外泄。

◎小孩和老人小便时头部都会打一下激灵。前者是因为身体还未发育成熟,后者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

迎风眼睛总是流眼泪

很多人都有迎风流泪的毛病,但因不影响生活,也就不太在意。在中医里,肝对应泪,如果总是迎风流泪的话,那就说明肝有问题了。肝在中医里属厥阴,迎风流泪就说明厥阴不收敛,长时间下去,就会造成肝阴虚,所以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调理,以免贻误病情。

◎如果经常迎风流泪,这是肝阴虚的表现,应及时调理以免贻误病情。

成年人了还总流口水

我们知道,小孩子特别爱流口水,中医认为,涎从脾来,脾液为“涎”,也就是口水。脾属于后天,小孩脾胃发育尚弱,因此爱流口水。但是如果成年人还总是流口水,那就是脾虚的现象,需要对身体进行调养了。

◎日常生活中脾虚患者宜食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的食物,如粳米、山药等。

睡觉时总出汗

睡觉爱出汗在医学上称为“盗汗”。中医认为,汗为心液,盗汗多由于气阴两虚,不能收敛固摄汗液而引起,若盗汗日久不愈,则更加耗伤气阴而危害身体健康。尤其是中青年人群,面临工作、家庭压力较大,体力、精力透支明显,极有可能导致人体自主神经紊乱,若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补“阴”,则必然得到盗汗症的“垂青”。

◎睡觉爱出汗在医学上称为“盗汗”。中医认为,汗为心液,盗汗多为气阴两虚,不能收敛固摄汗液所引起。

春天手脚还是冰凉

有很多人到了春季手脚还是冰凉的,这主要是由于人体在冬天精气养得不足造成的。我们知道,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连树枝都长出新芽来了,人的身体也处于生发的阶段,但是人体肾经循行的路线是很长的,人的手脚又处于身体的末端,如果冬天肾精藏得不够的话,那么供给身体生发的力量就少了,精气到不了四肢,所以也就出现四肢冰冷的症状了。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补肾了。

坐着时总是不自觉地抖腿

有些人坐着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抖腿,你也许会认为这是个很不好的毛病,是没有修养的表现,但其实说明这个人的肾精不足了。中国古代相书上说“男抖穷”,意思是男人如果坐在那儿没事就抖腿,就说明他肾精不足。肾精不足就会影响到他的思维;思维有问题,做事肯定就有问题;做事有问题,就不会成功;做事总是不成功,就会导致他的穷困。所以,中国文化强调考察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有的人坐着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抖腿,俗称“男抖穷”,而中医认为这是男性肾精不足的表现。

以上所说的这些现象,都是阴失调的表现。如果你的身体有上述状态,那就需要滋阴了。否则情况就会进一步恶化,疾病也会乘虚而入了。

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开去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元代名医朱丹溪对人体阴阳认识的基本观点,也是朱丹溪学术思想的最中心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养生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观点是他运用“天人相应”的理论,通过分析天地、日月的状况,人体生命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生理特点以及情欲的一般倾向而得出的结论。

◎元代名医朱丹溪认为人体内“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的是人一生中只有青壮年时期阴精相对充盛,所以大部分时间是处于阳有余而阴不足的状态。

朱丹溪认为,世界万物都有阴阳的两面,太为阳,地为阴,天为阳,月为阴。天大于地,太阳始终如一,而月亮却有阴晴圆缺,从这个自然界来说,就是“阳盛阴衰”的体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当然也存在着这种状况。

朱丹溪还认为:“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只有青壮年时期阴精相对充盛,但青壮年时期在人生之中非常短促,故人这一生多处于阳有余阴不足的状态。为什么青壮年时期阴精相对充足呢?阴气难成,因为只有在男十六女十四精成经通后阴气才形成,阴气易亏,“四十阴气自半”,男六十四、女四十九,便精绝经断,从这个时候开始,人的阴精也就越来越少,所以,“阴气之成,止供给得三十年之视听言动已先亏矣”,这是时间上相对的“阴不足”。

◎阴虚的人尽量少食温燥的食物,如花椒、茴香、桂皮、辣椒、葱、姜、蒜、韭菜、虾、荔枝、桂圆、核桃、樱桃、羊肉、狗肉等。

不仅如此,人还往往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相火妄动就可引起疾病,而情欲过度,色欲过度,饮食厚味,都可引起相火妄动,损耗阴精。《色欲箴》中指出:“彼者,徇情纵欲,唯恐不及”,阳既太过,阴必重伤,精血难继,于身有损,“血气几何?而不自惜!我之所生,翻为我贼”。这是从量的对比上理解“阴不足”。朱丹溪感叹,“中古以下,世风日偷,资禀日薄”的社会风气,强调无涯情欲的“阳”与难成易亏的生殖物质的“阴”,存在着这种难以摆平的“供求”关系。

◎阴是我们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基础,尽量不要透支它,长期晚睡、加班等都会透支人体内的能量。

“阴不足、阳常有余”的理论直到现在也具有重大的意义,“阴”是我们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基础,所以不要透支它,农村长大的人,比城市长大的人可以经得起更长时间的透支,这是由于农村长大的人,在幼年时期睡眠较早,身体储存的能源较多,现代的孩子,比上一代都晚睡,将来能透支的能量必定较少,生大病的机会一定比较多也比较早。

另外,现在为生活和工作奔波的人,由于大量消耗身体的能量,人体中的血气只能够维持日常工作或活动需要,一般的疾病侵入时,人体并不抵抗,疾病长驱直入,由于没有抵抗的战事,因此也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疾病症状,但是会在人体的肤色、体形及五官上留下痕迹,有经验的医生能够识别出来。许多人都觉得自己非常健康,有无穷的体力,每天忙到三更半夜,尽情透支体力也不会生病,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阴虚,透支阴而不自知,等到大病来侵时悔之晚矣。

造成阴虚内热的原因分析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储蓄能源,好好保护我们的“阴”,不要以为精神好、身体壮,就随意消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透支而不自知。

阴虚体质人常有爱发火的急躁性格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里指出了寒为热病之因。若寒邪过盛,身体内表现出的都是热证、热病,也就是说这个虚火实际上是由寒引起,身体内的寒湿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引起肾阳不足、肾气虚,造成各脏器功能下降,血液亏虚。肾在中医的五行中属水,当人体内这个“水”不足时,身体就会干燥。每个脏器都需要工作、运动,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润,就易生热。比如肝脏,肝脏属木,最需要水的浇灌,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显。因此,要供给肝脏足够的水,让肝脏始终保持湿润的状态。

◎阴虚体质者易出现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症候,这是由于肾阳不足、肾气虚引起的。

◎阴虚体质者常有急躁、爱发火的性格,这是由于肝火旺盛引起的。

头、面部也很容易上火。因为肾主骨髓、脑,肾阳不足、肾气虚时髓海就空虚,远端的头部会缺血,出现干燥的症状,如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而且口腔、咽喉、鼻腔、耳朵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器官,较易受细菌的感染,当颈部及头、面部的血液供应减少后,这些器官的免疫功能就下降,会出现各种不适,这样,患鼻炎、咽炎、牙周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的概率就会增加。如果此时不注意养血,各种炎症就很难治愈,会成为反复发作的慢性病。

体内寒湿重,上了虚火,就要想办法滋阴除湿寒。其实也不难,泥鳅就是不错的选择。

《本草纲目》记载,泥鳅味甘性平,能祛湿解毒、滋阴清热、调中益气、通络补益肾气。有“暖中益气”之功效,可以解酒、利小便、壮阳、收痔。经常食用泥鳅,可以将身体内的虚火全部打掉。

◎《本草纲目》中记载泥鳅味甘性平,能祛湿解毒、滋阴清热、调中益气。常食泥鳅可以有效消除体内的虚火。

控制性生活,减少对元精的损耗

中医有句话叫“欲不可早”,就是说欲望是不可以提前的。欲多就损精,损精的一个标志就是两眼昏花、眼睛无神、肌肉消瘦,还会牙齿脱落。

男耗精,女耗血。过早地开始性生活,对女子来说就会伤血,对男子来说就会伤精,这样将来对身体的伤害都是很大的。

此外,一个人即使要行房,也应考虑多种因素。朱丹溪提出了“四虚”之戒:每年的四、五、六、十、十一月为“一年之虚”;上弦前下弦后,月廓空,为“一月之虚”;大风大雾,虹霓飞电,暴寒暴热,日月薄蚀,忧愁愤怒,惊恐悲哀,醉饮劳倦,谋虑勤动,又皆为“一日之虚”;病后、病时亦为一虚。

一个人要保养人体元气,避免阴精过分流失,行房事时就要谨防四虚,注意季节、时令、环境、疾病对性健康的影响。

◎性生活应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季节、气候、时辰和情绪等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春天,人的生殖功能、内分泌功能相对旺盛,性欲相对高涨,这时适当的性生活有助人体气血调畅,对身体是健康的。夏季,身体处于高消耗的状态,房事应适当减少。秋季,万物肃杀,房事就该开始收敛,以保精固神,蓄养精气。“冬不潜藏,来年必虚”,冬季更应节制房事,以保养肾阳之气,避免耗伤精血。

另外,酒醉不能行房,因为这样容易伤肝,同时也会导致男子的精子减少;阳痿之后不可通过服壮阳药行房,因为这是提前调元气上来,元气一空,人就会暴死;人在情感不稳定的时候,尤其是悲、思、惊、恐的情绪过重的时候不能行房,否则容易伤及内脏,损耗阴精,还可能因此而患病;行房时间不可选择早上,以晚上十点为最佳。在戌时,心已经很愉悦了,那么下一步就是要让肉体也能够喜悦,这就是身心不二。我们中国人讲究身心不二,所以这个时候,人体就进入到一个男女阴阳和合的时期。

◎传统认为晚上十点左右是性生活的最佳时段,人体在这时会进入阴阳和合的状态。

人的精气是有定量的,在长年累月折腾之下必然大量损耗,也许在三年五载内难以感觉到身体有什么大的变化,而一旦发病,想要恢复就很困难了。所以,现代人在性生活方面一定要节制,要保持一种良好的习惯。

蓄积能量就要避免出汗过多

不少人认为,锻炼时就要运动到大汗淋漓,否则就达不到健身的目的,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汗为心液,在人体属阴,适度地宣泄可以使身体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而如果出汗过多,就会导致阴液亏损过多,阴不足以涵阳,人体健康就会出轨,由此可见运动时不可过度。中国古人锻炼也不主张大量出汗,而以微微汗出为宜,这叫“沾濡汗出”,出一层细汗,对人体是最有好处的。所以在锻炼时,我们一定注意保持这个原则,不要过度出汗。

有时候几个人进行同样的运动后,有人出汗多,有人出汗少,这是因为出汗的多少是因人而异的。

其一,汗液取决于汗腺的分泌,而汗腺的数量,不仅有性别差异,还有个体差异。

其二,出汗多少还取决于体液含量。有些人体液较多,运动时出汗就多;反之,运动时出汗就少。

其三,运动前是否饮水对出汗也有影响,如果运动前大量饮水,会导致体液增多而增加出汗量。

因此,出汗越多并非锻炼效果越好。一些无汗运动,如散步、瑜伽、骑自行车等,同样可以起到预防或减少各种慢性疾病的作用,还能帮助降低患中风、糖尿病、痴呆、骨折、乳腺癌和结肠癌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