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贞德的故事
奥尔良战役
15世纪20年代,法兰西王国北部和西南方大片的地区,都处在英格兰和它的盟军勃艮第人的控制之下,其中英格兰人占领了巴黎,而勃艮第人则占据了兰斯。兰斯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一直是法国国王进行加冕典礼和祝圣仪式的传统地点,而这时执政的法国王储查理还没有进行过加冕。
1428年10月,英格兰军队继续向南挺进,开始围攻法兰西军队占领区的最后一座要塞——奥尔良。地处卢瓦尔河畔的奥尔良是通往法国南方的门户,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奥尔良失守,英格兰军队就获得了巩固的后方,从而可以毫无顾虑地长驱直入,法兰西就有可能全部沦入英格兰之手。对于法兰西来说,奥尔良已经成为最后一个能阻挡英格兰军队南下的战略要地,也成了法兰西王国能否取得战争胜利的唯一希望。
由于长期的屡战屡败,法兰西军队的士气严重受挫,以王储查理为首的贵族们竟没有一个人敢于率兵前去解救奥尔良要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年方19岁的少女贞德,女扮男装,前来求见王储查理,她请求领兵去解奥尔良之围。
少女贞德出生于法国香槟地区一个叫栋雷米的农村,父亲雅克·达克,母亲伊莎贝拉·达克,她的双亲拥有大约50亩的土地。自小习武的贞德希望能参加这场卫国战争,她女扮男装穿越了广阔的敌占区,到达了法兰西王储查理在希农的城堡,在这次会面中,贞德给王储查理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也许是想借助上帝之名去重振法兰西军队的士气,走投无路的王储查理力排众议,居然授予从来没参加过战斗、只是一个少女的贞德以“战争总指挥”的头衔。在阿朗松公爵的陪同下,少女贞德率领着一支不足5000人的队伍,前去解救奥尔良。此时的贞德全身甲胄,腰悬宝剑,捧着一面大旗,她跨上战马,率领军队向奥尔良进发。
王储查理任用与军事完全不沾边的贞德去指挥这场事关法兰西生死的战役,他这是在赌博,把国家的命运押在了一个少女的身上。对于查理这个完全有悖理性的决定,历史学家们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在战场上一年接一年的可耻失败,法兰西政府的领导地位已经是名声败坏,军队和民众的士气由此低落,几乎所有正规、理性的策略选择皆告失败。只有一个已经到达了生死存亡最后关头却全然无计可施的政权,才会在绝望之下去相信一个自称受到上帝指示的农村文盲女孩,让她去指挥国家的军队。”
奥尔良城已被英格兰军包围达半年之久,赶到战场的贞德无视其他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先设法解决奥尔良补给的主张,坚持要马上直接攻击英格兰军队。贞德从围城的英格兰军队中找出一个薄弱环节,指挥法兰西军队发动了猛烈进攻。在战斗中,贞德随身带着她那面明显的旗帜,一直冲杀在战斗的最前线。也许是她头上罩着的那层“天使”光环的缘故,士气大振的法兰西士兵变得英勇无比,英格兰军队一时难以抵挡,很快就四散逃窜了。4月29日晚,骑着白马的贞德在她那面锦旗的前导下,进入了奥尔良城,全城军民燃着火炬来欢迎这位奥尔良的救星。
次日,贞德致书围城的英格兰将领塔尔波特,要求他们撤退,但遭到了塔尔波特的拒绝。在随后的几天里,英军只是躲在城外的堡垒中,并不出战。无论外面法军如何频繁调动,英军一概不加干涉,只是加强了戒备而已。而在这几天中,又有几支法兰西的军队来到了奥尔良,奥尔良城内守军的士气大增,贞德知道,与英格兰军队决战的时候到了。
贞德非常轻视法兰西军队中将领们谨小慎微的战略,在战场上,她主张采用正面的猛烈攻势去进攻英格兰军队的堡垒,她首先率军攻打英格兰军队设在城东的圣罗普要塞。在战斗中,贞德指挥果断,身先士卒,法军士气大振,奋勇当先地投入战斗。英格兰军队从南面的奥古斯丁要塞抽调出部分兵力前去援助圣罗普要塞,这支援军企图攻打法军的侧后,迫使法军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借以解除圣罗普要塞之危。面对两面受敌的战况,贞德镇定自若,她命令一部分兵力组成一道牢固的防线,死死顶住南边来的敌军,自己则率兵以更猛的攻势,终于夺取了圣罗普要塞。奥古斯丁要塞来的英格兰援兵见圣罗普要塞已失,不得不收兵返回了奥古斯丁要塞。
夺取圣罗普要塞的意义十分重大,法兰西军队从此控制了卢瓦河上游地区,为解除奥尔良之围开辟了通路,同时这一战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法军的士气,使法兰西的军民们增强了战胜英格兰军队的信心,当晚奥尔良城内钟声长鸣,庆祝这场自英格兰军队围城以来的第一场胜利。贞德在法兰西军民中的声望也随之大增,许多将领对她的态度也由早先的轻视转成了敬佩,认为她真是上帝派来拯救法兰西的,因此心甘情愿接受她的指挥。
据战场上的目击者声称,每当遇到危机时,贞德常常能做出相当明智的决策。传统的历史学家则认为贞德在战场上的领导作用主要是靠激发军队的士气,贞德也声称,她更注重她的军旗,而不是她的剑。
5月6日,法兰西军队按作战计划,借助浮桥南渡卢瓦尔河,进攻奥古斯丁要塞。见情况不妙的英格兰军退守奥古斯丁教堂。攻击的法军认为奥古斯丁教堂防御坚固,准备放弃进攻,恰在这时贞德赶到并阻止了法军的撤退行动。凑巧的是,英守军见法兰西军队迟疑不决,认为对手怯战,于是冲出了教堂,打算一鼓作气,击溃法兰西军队。看到英格兰军队如此气焰嚣张,满腔怒火的法兰西将士发动了勇猛的冲锋,结果,英格兰军大败,只好放弃了奥古斯丁教堂,退入了奥古斯丁要塞最后的堡垒塔楼。
7日清晨,攻打塔楼的战斗打响了。贞德依旧手执军旗冲在最前面,在接近塔楼时,贞德肩部中了一箭,但她从容地拔掉箭头,并振臂高呼:“勇敢地战斗吧,胜利就在前面!”法兰西士兵纷纷响应号召,一拥而上,一鼓作气夺取了塔楼。残余的英格兰军被法兰西军队的英勇震慑住了,纷纷逃出了奥古斯丁要塞,踏上要塞外的吊桥夺路而逃。由于吊桥被突然涌上的大量人马所压断,包括英军将领格拉斯·戴尔在内的部分英军落入护城河中淹死,其余的溃不成军。夜幕降临时,塔楼燃起了熊熊大火,卢瓦尔河南岸的英军已被法军全部肃清,奥尔良城内再次钟声长鸣,它标志着法军已获得了奥尔良战役的最后胜利。
被英军围困了200多天的奥尔良城终于解围了,贞德接着率军收复了许多北方领土。她领导的军队持续取得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胜利,扭转了整场战争的局面,这使得贞德在法兰西军民的眼中已经成了“天使”,称她为“圣女贞德”,王储查理赐给她大量财帛和“贵族”称号,但都被她拒绝了,贞德决心继续完成解放整个法兰西的事业。
在随后的日子里,贞德率军北上,收复了许多被英格兰军队占领的城市,其中包括重镇兰斯。1429年7月,贞德陪同王储查理来到兰斯大教堂,举行了传统的加冕典礼,王储查理从此正式继承了法兰西国王的王位,成了查理七世。在贞德的努力下,法兰西的军队于9月开始围攻巴黎,贞德一如既往,冲锋在前,不幸负伤,被抬离了战场。本就不打算出兵的查理七世迅速与勃艮第公爵签署了为期四个月的停战协定后下令撤退,奥尔良战役的余音终于止歇了。
1430年5月,在一场与勃艮第人的小规模战斗中,当贞德下令军队撤回贡比涅城时,她自己处在军队的最后方,以确保所有人都退回城里。但就在这时,贡比涅城的守将因为害怕勃艮第人跟着闯入,没等所有的部队撤回便将城门关上,结果贞德与剩余的后卫部队便成了勃艮第人的俘虏。当时有关俘虏的惯例是,只要俘虏的家人能够付出赎金便能将他赎回,但这次勃艮第人不想这样做,他们以1万英镑的价格把贞德转卖给了英军,在之后的一年里,尽管贞德在英国人手里备受折磨,查理七世却见死不救,没有采取任何的营救措施。被俘的贞德宁死不屈,她说:“为了法兰西,我视死如归!”1431年5月29日上午,贞德在卢昂城下被活活烧死,她的骨灰被投到塞纳河中,死时还不满20岁。
奥尔良战役后至今数百年中,法兰西人民珍重地把贞德的光辉形象和不朽的业绩铭记在心,把她称为“奥尔良的女儿”和“奥尔良的英雄”,每年的5月8日,奥尔良人民都要以隆重的方式纪念自己伟大的女儿——法兰西杰出的民族女英雄贞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