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和流注顺序
十二经脉交接规律表
十二经脉循环流注顺序表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
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奇经八脉的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纵横交错,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其中督脉行于背正中线;任脉行于胸腹中线;冲脉行于腹部会于足少阴经。奇经中的带脉横行于腰部,阳跷脉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阴跷脉行于下肢内侧及眼;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项;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腹和颈部。
奇经八脉的作用:一是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二是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奇经八脉犹如湖泊水库,而十二经脉之气则犹如江河之水。
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与十二经全称为“十四经”。十四经均有各自的循行路线、病候和所属腧穴。
下面我们来看奇经八脉的基本内容:
1.督脉
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至鼻柱。
主要病候: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证。
交会腧穴:长强,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百会、水沟、神庭。
2.任脉
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阴毛部,沿着腹内,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再上行环绕口唇,经过面部,进入目眶下(承泣穴属足阳明胃经)。
主要病候: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证。
交会腧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阴交、下脘、中脘、上脘、天突、廉泉、承浆。
3.冲脉
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上行于脊柱内,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着腹部两侧,上达咽喉,环绕口唇。
主要病候:腹部气逆而拘急。
交会腧穴:会阴、阴交、气冲、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
4.带脉
循行:起于季胁部的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穴,横行绕身一周。
主要病候:腹满,腰部觉冷如坐水中。
交会腧穴:带脉、五枢、维道。
5.阴维脉
循行:起于小腹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部。
主要病候:心痛,忧郁。
交会腧穴:筑宾、府舍、大横、腹哀、期门、天突、廉泉。
6.阳维脉
循行:起于足跟外侧,向上经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髋关节部,经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再到项后,合于督脉。
主要病候:恶寒发热,腰疼。
交会腧穴:金门、阳交、臑俞、天髎、肩井、头维、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风府、哑门。
7.阴跷脉
循行:起于足舟骨的后方上行内踝的上面,直上沿大腿内侧,经过阴部,向上沿胸部内侧,进入锁骨上窝,上经人迎的前面,过颧部,到目内眦,与足太阳经和阳跷脉相会合。
主要病候:多眠、癃闭,足内翻等证。
交会腧穴:照海、交信、睛明。
8.阳跷脉
循行:起于足跟外侧,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部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进入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
主要病候:目痛从内眦始,不眠,足外翻等证。
交会腧穴:申脉、仆参、跗阳、居髎、臑俞、肩髃、巨骨、天髎、地仓、巨髎、承泣、睛明、风池。
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十二经别的分布规律: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的经别合于其表里的阳经经脉(合),由此将十二经别汇合成6组,称为(六合)。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从腘部分出,入走肾与膀胱,上出于项,合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足厥阴经别从下肢分出,行至毛际,入走肝胆,上系于目,合于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足太阴经别从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旁,合于足阳明胃经;手太阳、手少阴经别从腋部分出,入走心与小肠,上出目内眦,合于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手厥阴经别从所属正经分出,进入胸中,入走三焦,上出耳后,合于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手太阴经别分别从所属正经分出,入走肺与大肠,上出缺盆,合于手阳明大肠经。
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及在体内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由于十二经别通过表里相合的“六合”作用,使得十二经脉中的阴经与头部发生了联系,从而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主治范围。此外,又由于其加强了十二经脉与头面的联系,故而也突出了头面部经脉和穴位的重要性及其主治作用。
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
十二经筋的分布规律:十二经筋均起于四肢末端,上行于头面胸腹部。每遇骨节部位则结于或聚于此,遇胸腹壁或入胸腹腔则散于或布于该部而成片,但与脏腑无属络关系。三阳经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三阴经筋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十二经筋的作用:约束骨骼,完成运动关节和保护关节的功能。
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十二皮部的分布规律: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将皮肤划分为十二个区域。
十二皮部的作用:由于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抵御外邪和反映身体健康与否的警示牌的作用。
十五络脉
络脉是由经脉分出行于浅层的支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称十五络脉,或十五别络。
十五络脉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以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以后散布于胸胁。此外,还有从络脉分出的浮行于浅表部位的浮络和细小的孙络,遍及全身,难以计数。
十五络脉的作用: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从而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的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从而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
腧穴概述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这些部位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内部的脏腑器官相通,外部多当筋肉或骨骼之间的凹陷处,因其功能上内外互相疏通,位置上又以孔隙为主,所以称为“腧穴”。腧,又写作“俞”“输”,含有传输的意义;穴,具有孔隙的意义。历代针灸文献上所说的“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穴道”等,都是腧穴的别称。
腧穴是针灸施术的部位,包括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在临床上要正确运用针灸治疗疾病,必须掌握好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等基本知识。
腧穴的作用
诊断作用:人体有病时就会在腧穴上有所反映,而作为针灸临床诊断的依据。如有胃肠疾患的人常在足三里、地机等穴出现过敏压痛,有时并可在第5~8胸椎附近触到软性异物;患有肺脏疾患的人,常在肺俞、中府等穴有压痛、过敏及皮下结节。因此,临床上常用指压背腧穴、募穴、郄穴、原穴的方法,察其腧穴的压痛、过敏、肿胀、硬结、凉、热,以及局部肌肉的隆起,凹陷坚实虚软程度,皮肤的色泽、瘀点、丘疹、脱屑等来协助诊断。
近来,在利用腧穴协助诊断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如耳郭中耳穴的测定,对原穴用导电量的测定,对十二井穴用知热感度的测定等。通过仪器对这些腧穴的测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络、脏腑、组织器官的病变,为协助诊断增添了新的内容。
腧穴的治疗作用有如下几点:
1.近治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这些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如眼区的睛明、承泣、四白、瞳子髎,均能治疗眼病;耳区的听宫、听会、耳门、翳风诸穴,皆能治疗耳病;胃部的中脘、建里、梁门诸穴,皆能治疗胃病等。
2.远治作用
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而且还可以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例如:合谷穴不仅能治疗手腕部病症,而且还能治疗颈部和头面部病症,同时,还能治疗外感病的发热;足三里穴不仅能治疗下肢病症,而且对调整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甚至对人体防卫、免疫反应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3.特殊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针刺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引起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例如:泄泻时,针刺天枢能止泻;便秘时,针刺天枢又能通便。此外,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均是其特殊的治疗作用。
腧穴的分类
腧穴是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抗病活动中陆续发现和逐步积累起来的。它的发展经过了以痛为腧、定位命名和分类归经等阶段。初期的针灸治病,没有确定的腧穴,只是在病痛的局部进行针灸,这就叫“以痛为腧”。随着医疗经验的积累,肯定了一些腧穴的疗效和位置,才加以定位和命名,以便推广应用,这是腧穴的定位和命名阶段。后来针灸继续发展,应用腧穴增多,治疗范围扩大,于是,人们把某些治疗作用相类似、感传路线比较一致的腧穴加以归纳,这就进入了分类归经阶段。现在所介绍的经穴,就属于这一类腧穴。
腧穴可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十四经穴:十四经穴为位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简称“经穴”。它们是腧穴的主要部分,共361个穴名。经穴因其分布在十四经脉的循行线上,所以与经脉关系密切,它不仅可以反映本经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病症,也可以反映本经脉所联系的其他经脉、脏腑之病症,同时又是针灸施治的部位。因此,腧穴不仅有治疗本经脏腑病症的作用,也可以治疗与本经相关经络脏腑之病症。
奇穴:奇穴是指未能归属于十四经脉的腧穴,它既有固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又称“经外奇穴”。这些腧穴对某些病症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奇穴因其所居人体部位的不同,其分布也不尽相同。有些位于经脉线外,如中泉、中魁;有些在经脉线内,如印堂、肘尖;有些是穴位组合之奇穴,如四神聪、四缝、四花等穴。
阿是穴: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穴、不定穴等。这一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阿是穴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