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永远看不到辽阔的大海
故步自封和过度的自我满足让人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而有些人宁可在暂时的安逸中沉湎,也不愿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适应环境变化。这种做法和文中的两只青蛙所做出的反应,几乎同出一辙。
有一只青蛙生活在井里,那里有充足的水源。它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每天都在欢快地歌唱。
有一天,一只鸟儿飞到这里,便停下来在井边歇歇脚。青蛙主动打招呼说:“喂,你好,你从哪里来啊?”
鸟儿回答说:“我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而且还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所以感觉很劳累。”
青蛙很吃惊地问:“天空不就是那么大点吗?你怎么说是很遥远呢?”
鸟儿说:“你一生都在井里,看到的只是井口大的一片天空,怎么能够知道外面的世界呢?”
青蛙听完这番话后,惊讶地看着鸟儿,一脸茫然和失落的样子。
这是一个我们早已熟知的故事,或许你会感到好笑,但在现实生活中,仍可以见到许许多多的“井底之蛙”陶醉在自我的狭小领域中。这种自以为是的自足自得,只会导致眼光的短浅和心胸的狭隘。信息的落后和自我张狂会让自己和现实离得越来越远。特别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故步自封和过度的自我满足只会让你的世界越来越小,并时刻有被淘汰的危险。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走出“小我”,积极地提升自身的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这样才能在汹涌的时代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下面,我们再讲一个有关于青蛙的故事。
在19世纪末,美国康乃尔大学做过一次有名的青蛙实验。他们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在那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青蛙用尽全力,一下就跃出了那势必使它葬身的滚烫的油锅,跳到锅外的地面上,安全逃生。
半小时后,他们使用同样的锅,在锅里放满冷水,然后又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到锅里,接着用炭火慢慢烘烤锅底。青蛙悠然地在水中享受“温暖”,等它感觉到承受不住水的温度,必须奋力逃命时,却发现为时已晚,欲跃无力。青蛙全身瘫痪,终于葬身在热锅里。
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许多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浑浑噩噩中度日,害怕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更不愿增强自己的本领,去发挥自身的优势以适应变化。最终在安逸中消磨了所有的生命能量。
不少人会有这样的体验,虽然每天准时上班,每天按计划完成该做的事,但总觉得生活得呆板,缺乏活力。似乎该做的事都已经做了,生活中再也找不到还能去做选择和努力的地方。曾经就有这样一个人们一致公认的成功人士,竟爬上楼顶,从上面跳了下去。
问题出在哪里?从表面上看,他是因为反复循着同样的生活方式,没有新鲜的感受,没有新的创意,产生了厌倦和疲劳,身心感到耗竭。
再往更深的层次看,也许是目标定得不够高,成功后就再看不到更高的奋斗目标了;也许有着不切实际的预期。这样,无论他的学业、事业多么地成功,都无法达到预期的要求;也许是认识不到自己工作的成就和价值;也许是把自己的目标定得太窄,于是生活变得刻板,没有生气。
美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举世闻名的政治家、外交家、科学家和作家。他的多方面才能令人惊叹:他4次当选宾夕法尼亚州的州长;他制定出《新闻传播法》;他发明了口琴、摇椅、路灯、避雷针、两块镜片的眼镜、颗粒肥料;他设计了富兰克林式的火炉和夏天穿的白色亚麻服装;他最先组织消防厅;他首先组织道路清扫部;他是政治漫画的创始人;他是出租文库的创始人;他是美国最早的警句家;他是美国第一流的新闻工作者,也是印刷工人;他创设了近代的邮信制度;他想出了广告用插图;他创立了议员的近代选举法;他的自传是世界上所有自传中最受欢迎的自传之一,仅在英国和美国就重印了数百版,现在仍被广泛阅读……
诚然,像富兰克林这样敢于尝试,并在各方面都显示出卓越才能的人是少见的。可是,这也足以说明:只要愿意,人无所不能。作为普通人,虽然我们不可能在各方面都有所建树,但如果我们敢于求新求变,试着涉足更广阔的领域,即使不能成名立万,也会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长期单调乏味的生活常常会使最有耐性的人也觉得忍无可忍,读到这里,你完全应该相信:你还可以做好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