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
大肠居于腹中,上口在阑尾处与小肠相接,下口紧接肛门。其上中部绕行于腹部的左右,先升后降,被称为结肠、盲肠;下部管腔扩大,沿脊椎的下部下行到肛门,被称为直肠。与小肠相比较,大肠较短而粗大,全长约1.5米。结肠又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4部分。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小肠内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经结肠吸收其中的水分后,逐渐形成粪便。
常见健康问题
大肠炎
大肠的功能是将体内的垃圾排出体外。如果大肠在排出垃圾的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那么滞留在肠内的垃圾就会腐烂、发臭,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毒素。
一般来讲,现代人的饮食中纤维素不足,因此大大减少了肠的蠕动,使肠运动功能低下,出现便秘。如果体内产生毒素,就会引发大肠炎等各种疾病。另外,由于现代食物在加工过程中,营养大量流失,这样的饮食使得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害细菌、病毒等就会感染大肠,引发肠炎、肠无力等各种疾病。
大肠炎患者常会肚子痛,解水便,粪便中可能带有脓、黏液或血丝,有些患者会有呕吐、发热症状。
防治
为预防大肠疾病,要加快排便的速度,抑制肠内有害菌的繁殖,提高有益菌的活性。
应多卧床休息,保持体力。
除了口服药物外,需先暂时禁止进食及饮水,让肠胃获得充分的休息,避免只要一进食便出现上吐、下泻症状。若上吐、下泻症状已改善,饮食仍需少量多餐,减少肠胃负担,要避免油炸、高脂、刺激性食物及乳制品。
多吃生食。比如谷类、海藻类、蔬菜类、水果类等营养素保存完整的新鲜食物。这些食物富含纤维素。摄入这些食物对大肠的运动有帮助,使大肠内润滑顺畅,排便快捷,全面恢复大肠的功能。
若大肠炎是因环境改变或压力所引起的,则需调整作息,避免熬夜,保证有充足的睡眠。
大肠息肉
近些年大肠疾病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而大肠息肉是常见的多发疾病,并且可能发展成为大肠癌,已经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大肠息肉是指任何隆起于大肠黏膜表面病变的总称,名称仅表示其肉眼可见的外观,并不说明病理性质。大肠息肉以直肠及乙状结肠尤甚,大小可自直径2毫米至10厘米都有。
多数息肉起病隐匿,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一些较大的息肉可引起肠道症状,主要为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便中带有黏液或黏液血便,偶有腹痛,极少数情况下大便时有肿物自肛门脱出。一些患者可有长期便血或贫血症状。
防治
由于大肠息肉临床上常无症状,即使出现某些消化道症状如腹胀、腹泻、便秘等也较轻微和不典型,往往被人忽视。患者多以便血、大便带血、黏液血便来就诊,又常误诊为痔疮或痢疾而延误其必要的检查,因此,大肠息肉的诊断首先要提高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凡原因未明的便血或消化道症状者,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应注意做进一步检查确诊。这样,大肠息肉的发现率和确诊率可望大大提高。
大肠息肉的处理原则是发现息肉即行摘除。
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又称克隆肠、节段性肠炎、局限性肠炎或肉芽肿性肠炎,俗称“烂肠子”。病变可侵犯消化道的任何一个部位,但以回肠末端、结肠、直肠、肛门等部位多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青壮年占半数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目前认为,克罗恩病可能与感染、遗传、免疫3个方面的因素有关,精神刺激、饮食因素和不卫生习惯可诱发病情加重。病理特点是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合并纤维化与溃疡,在消化道中产生溃疡、黏膜呈铺路石子状和肠道狭窄。症状为腹痛、腹泻、发热、消瘦、贫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肿块、肠梗阻、瘘管形成等,伴有营养不良、关节炎、虹膜炎和肝病等。本病为一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由于病因不明,尚无根本的治愈方法,而且手术治疗的复发率较高,高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