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生活的问题大多都是心理问题
你的心理真的健康吗?
心理健康的概念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的。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的概念也有各自不同的理解。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
我们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对于环境及周围的人、事、物能够高效而愉快地适应。心理健康的人,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气质。
当前,人们逐步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那么,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
1.具有正常的智力
智力正常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正常的智力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不是某种单一的心理成分,而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活动能力的综合,是大脑活动整体功能的体现,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虽然目前还没有非常完善的测定智力和全面衡量大脑功能的科学方法,但已有人发明出了具有相对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国际公认的智力量表。比如,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医生西蒙(1908年)推出的比奈—西蒙智力量表,美国的韦克斯勒于1943年发明的智力测验表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包括青少年和儿童在内的正常人,其智商不能低于85(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规定,智商不得低于80),这是智力正常的最低要求;若在70~79之间则属智力缺陷,亦为心理缺陷;低于70则属于低能,在心理疾病范畴;智商超过130为智力超常,但亦属心理健康范畴。智力偏低的人很难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完成正常的学习或工作任务。与同龄人的智力水平相比较,是衡量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的基本方法,可以及早发现和防止智力的畸形发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于迟钝或敏感,思维出现妄想、出现幻觉等,都是智力不正常的表现。
2.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愉快、喜悦、乐观、豁达、恬静、满足、幽默等好的情绪,有益于心身健康和调动心理潜能,有利于人们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而激烈的情绪波动,如欣喜若狂、悲痛欲绝、暴跳如雷、激动不已等,以及长时间的情绪消极,如悲伤、忧虑、恐慌、惊吓、暴怒等,可导致人的心理失衡,不仅使人的认识和行为受到左右,而且可能造成生理机能的紊乱,导致各种身体疾病的产生。因此,保持稳定适中的情绪和情感以及良好的心境,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乐观、开朗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当然也会有悲、忧、哀、愁等消极情绪体验,但总能主动调节。同时能控制情绪的过分表达,做到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
3.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较强的社会适应性,是指一个人能够根据客观环境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身心行为,达到与客观环境和睦相处的协调状态。社会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较强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能够正确对待、处理和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这是衡量和判断社会适应性的关键和核心因素,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2)较强的自然环境适应能力。为了某种需要,任何一个心理健康者,尤其是青年人,应该具备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存的能力。
(3)较强的适应不同情境的能力。一般地,情境是指个人行为所发生的现实环境与氛围,分狭义情境和广义情境这两种。狭义情境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发生的场所、氛围,交涉对象的态度、情绪等,如考核、演讲、比武等场合;广义情境是指宏观的社会历史进程,国际形势等。狭义情境受广义情境的影响和制约。心理健康者能够在不同时空和各种情境中保持自己的心理状态平衡,并充分发挥个人心理潜能和优势。
4.具有健全的意志品质
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的理想,自觉地确定你的理想目标,并支配自己的行动,努力实现这个目标的心理过程,就是意志。意志是人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个体重要的精神支柱。
5.具有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具体是指一个人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在其身心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对自己、对他人、对外界事物的个性特征,又被称为个性或个性心理。人格的各种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有机结合而形成一个整体。健全的人格是指构成人格的诸要素,如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均平衡、健全地发展。
要做到心理健康必须首先培养健全的人格,其主要标志是:人格的多个要素不存在明显缺陷和偏差;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行为;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
6.心理特征符合心理年龄
每个人都有3种年龄:实际年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
实际年龄是指人们的自然年龄。生理年龄是指人的生理发育成长所呈现出来的年龄特点,与实际年龄往往有差别,如果人营养不良,那么其生理发育就迟缓,将导致生理年龄小于实际年龄。
心理年龄是指人的整体心理状况所呈现出的年龄特征,与实际年龄也不完全一致。人的一生可以分为8个心理年龄期: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人在不同的心理年龄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比如,人在幼儿期天真活泼;青少年期自我意识增强,身心发展很快,心理活动动荡剧烈;到了老年期,心理倾向成熟稳定、老成持重,但身心功能弹性降低,情感容易变得忧郁。
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主要有两方面的标准:
(1)个体的实际年龄应当与心理年龄、生理年龄相符。
(2)个体在不同心理发育期应表现出相应的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