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的成功经验
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博弈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一书中提出。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假如有一天过道灯坏了,你去换了一个灯泡,它在照亮了你的同时也照亮了你的邻居,虽然他们没有为此付费却得到了好处,那么对你来说,最平等的方法是让你的那些邻居们也为此付费。但你的邻居也许会告诉你他们宁愿让过道灯继续黑下去也不愿为此付费,尽管他们的本意并非如此,而是希望搭你的便车享受免费的好处。但是,假如那个灯泡市场售价是50元,会怎样呢?100元,或者是1万元呢?市场就这样趋近于失灵:假如没有任何外力作用,我们的过道灯多数都会黑掉。
社会中搭便车现象甚多,就目前的图书业而言,搭便车之风日甚。大量的跟风图书充斥市场,跟风人自己不费什么成本,便取得利润,出了《品三国》就出《品三国前传》,出了《水煮三国》就出了《水煮红楼》、《水煮梁山》等,出了《狼图腾》接着就出《狼道》、《狼性法则》等。因为这是最符合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收益的经济学原则。就像智猪博弈故事中的小猪,即使自己不踩踏板,一样可以吃到食物,为什么自己要去踩踏板呢?完全没有必要。
聪明人懂得搭便车
搭便车行为是符合经济学原则的,符合帕累托效率的。帕累托效率认为几个事物的最佳处置是在不让其中任何一个变得更坏的情况下,而使自己变得更好,这种情况称为帕累托优化。
搭便车恰恰是这样一种行为,聪明的一方搭了别人的便车,并利用别人的强势,凌驾于别人之上。
关注IT市场的人大多知道CPU生产的两大巨头,英特尔和AMD。但经过对这两家企业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每次CPU升级都是从AMD开始的。比方说英特尔从奔腾III升级至奔腾IV,最先炒作概念的是AMD,当AMD将最新设计的高速CPU的各类广告在市场上投放一两个月后,当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和购买欲都已经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时,英特尔才突然宣布推出自己的相似产品,来“帮助”AMD收割广告的果实。在这场斗争中,胜利者是英特尔,因为在CPU市场中,英特尔不仅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拥有更强大的资金优势,最关键的是英特尔占据了消费者以及经销商心目中不可逾越的优势。在人们眼中,英特尔似乎永远是这个领域的领导者,因此,不论是OEM市场还是散件零售市场,英特尔都占据了天然优势。因此英特尔有把握让竞争对手先把市场预热后,再冲进来击败对手。
搭便车时弱者需要付出的成本很小,所获利润却与强者相差无几,因此往往是弱者跟强者之风,有时搭便车的弱者还可能会拖垮强者。英特尔和AMD的例子虽然特殊,但也符合帕累托效率,因为在此例中领先者虽然在竞争中失利(血本无归),但对市场竞争来说,这样的便车却有利于技术的进步,消费者得益会更多,使更多跟风企业变得更好。这当然是以领先者的成本付出为代价的,但相对于众多跟跑者收益的总和而言,还是有益的。这样的情况一般发生在实力相当的博弈者之间,是当一个企业用尽力气超过一个新的概念后,很多追随者会纷至沓来,虽然可能先出手的企业会赚得利润率最高时期的第一桶金,但由于需要支付高额的广告费用,受益更多的可能会是那些后来的追随者。一旦出现博弈各方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弱小者虽然会得益,但其市场份额不足以挤倒领先者,不过如果众多后进者联合起来,蚕食市场,其力量也是相当惊人的。比如当年的影碟机市场,最先开发出VCD的万燕公司由于开发成本耗尽了公司的资源而无力支撑宣传费用导致破产,被爱多搭了第一趟便车。而当爱多千方百计把影碟机在国内炒热后,发现真正赚到钱的已不是自己了,但高昂的宣传成本却使得自己再无还手之力。结果自己最先创新,却被自己的策略打得一败涂地,而搭便车的那些“小猪”们则占领了市场,使爱多公司对市场望洋兴叹。
总结以上“聪明人”的成功经验,看来,搭便车的确是一种实用的生活智慧,值得人们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