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对方的高尚动机,因势制宜影响他
卡耐基曾指出,每个人的行事都有两个好理由:一是看起来很好;二是的确很好。这个观点既有道理,也非常实际。
《三字经》里有句话:“人之初,性本善。”从广义的角度而言,是说当一个人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他的为人处世都是抱着一种善良、美好的行为去工作、学习、交友,等等。后天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变化,才造成了人的各种行为的差异,导致背离“善”的现象。作为有智慧的生物,我们每个人都在内心里将自己理想化,都喜欢为自己行为的动机赋予一种良好的解释。这就是为何大家都希望听到夸奖之言,而不是贬低之词。
某房屋公司有一位不满意的房客,在租约尚有四个月没到的情况下,恫吓要搬离他的公寓。按当时规定,那间公寓每个月的租金是55元,可是房客声称立即就要搬,不管租约那回事。要知道,当时是淡季,如果房客立即搬走,房子是不容易租出去的。对于公司来说,220元就不翼而飞了。
很多人都认为,此时应该找那个房客,要他把租约重念一遍,并向他指出,如果现在搬走,那四个月的租金,仍须全部付清。
可是,聪明的工作人员却采取了另外一种办法。他对房客说:“先生,我听说你准备搬家,可是我不相信那是真的。从多方面的经验来推断,我看出你是一位说话有信用的人,而且我可以跟自己打赌,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房客静静地听着,没有作特殊的表示。他接着又说:“现在,我的建议是这样的,将你所决定的事,先暂时搁在一边,你不妨再考虑一下。
给对方戴上“高尚”的帽子再改变他
我们可以通过诉诸一种高尚的动机给对方,顺势制宜,实现改变他人、影响他人的目的。
几分钟后,那个男青年似乎刚刚睡醒的样子,然后站起来,客气地把座位让给了母子俩。
要知道,这位妇女之所以能成功,妙就妙在她顺势制宜,给他设计了一个“高尚”的角色: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只是由于过度劳累而无法施善行。趋善心理使小伙子无法拒绝扮演这个善良的角色。
从今天起,到下个月一日应缴房租前,如果你还是决定要搬的话,我会答应你,接受你的要求。”他把话顿了顿,继续说道:“那时,我将承认自己的推断完全错误。不过,我还是相信,你是个讲话有信用的人,会遵守自己所立的合约。因为,到底我们是人还是猴子,那就在我们自己的选择了。”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到了下个月,那位房客主动来缴房租了。还告诉工作人员,他跟太太商量过,决定继续住下去。他们认为,最光荣的事,莫过于履行租约。
不难看出,想达到改变他人的目的,你不妨找一顶实现这件事能表现出高尚的帽子,然后恭敬地戴到对方头上,很少有人会拒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