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总结◎技术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设计原则与技术标准

一、断面设计

隧道建筑限界采用《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47号)规定的“建筑限界”,隧道内线间距为5m(曲线地段线间距不加宽)。隧道内轮廓尺寸参照《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47号)及“通隧〔2005〕0301”确定,如图5.1.1所示。

图5.1.1 隧道限界及内轮廓(单位:cm)

测试结果表明,隧道采用5m线间距且轨顶面以上有效净空面积不小于100m2能够满足列车按350km/h高速运行时对隧道净空的要求,解决了气动效应对高速运行安全性与舒适度的影响。

二、支护结构设计

支护结构耐久性按100年设计。明挖隧道采用明洞式衬砌结构,暗挖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Ⅱ级围岩采用曲墙带钢筋混凝土底板结构,Ⅲ~Ⅴ级围岩衬砌结构采用曲墙带仰拱形式。初期支护采用C25喷射混凝土和湿喷工艺,二次衬砌采用C30或C35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

支护结构一般地段不考虑水压力作用。偏压地段采用偏压衬砌,浅埋地段采用加强型衬砌。

三、施工方法设计

1.隧道施工按新奥法原理组织实施,Ⅴ级围岩严重偏压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其余Ⅴ级围岩根据地质条件合理选用施工方法。Ⅳ级围岩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或超短台阶法;Ⅲ级围岩偏压段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或超短台阶法;一般Ⅱ、Ⅲ级围岩双线隧道采用台阶或全断面法。

2.对于长度小于1000m的隧道,一般按单口单方向安排施工,长度大于1000m的隧道一般按进出口双向掘进组织施工。隧道主要掘进方向结合进出口条件、砟场位置及施工通风、排水等综合考虑。

四、防排水设计

采用“防、堵、截、排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设计原则。防水等级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规定的一级防水标准。采用“以排为主”的方式可能影响生态环境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达到堵水有效、防水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