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余秋雨先生说:“一个不被挖掘、不被表述的灵魂是深刻不了、开阔不了的。不被表述的灵魂无法不断地获得重组。不断的表述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组建自己的灵魂。”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灵魂同样需要通过表述来组建或重组。写作,是走向卓越的奠基石。
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来,我深知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照本宣科其实很简单,而真正让孩子喜欢语文、学好语文不容易。因为语言的熏陶、文学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对学生来说,是厚积而薄发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写作,是一项伟大的能力。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几乎决定或表明了他的全方面能力或水平。写作,不仅存在一个技巧问题,尤其还有一个与修养、阅历、情操有关的人文水平问题。
新课改之旅,我总结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尝试着改变过去那种无系统、无计划、无章法的作文教学,且行且思,走上了作文教学的探索之旅。
记得参加全国名师讲坛——“赏名师之课,悟名师之道”语文课堂教学展示,一位教授这样讲过:一位让学生仰望的语文老师,必定有“大教育”的视野、“大语文”的敏感、“大学者”的功夫,名师的课堂风采和教学理念使我茅塞顿开,让我在自我反思中对从事的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写作,是语文课堂的道场。
一、阅读中语言积累
对于语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的感悟,需要深厚的积累;没有适当的积累,感悟就没有基础;积累功夫不到家,感悟就是缘木求鱼。”
走近名师,我更是触摸到了语文教学前沿的脉搏,懂得了语文的诗意、语文的浪漫。
“语文需要咬文嚼字”“语言很文学”“诗意应在语文课堂流淌”,带着这样的领悟,我开始了探路之旅,带领学生在“采桑子”里“含英咀华”。
“采桑子”是我为学生美其名曰的语言积累本,这个创意来自我女儿的语文作业,因为我发现女儿的语文学习有了质的飞跃,都是得益于她的三四个语言积累本。
将“采桑子”引进语文课堂,可谓是我语文课堂上的一道风景,撩拨起学生学习文学语言的欲望。
我带领学生通过语言的积累与锤炼,翱翔于文学的殿堂,上下求索:先是积累优美语言片段,继而大胆向课外拓展,和学生一起徜徉诗海。
语言课外积累,学习毛泽东《采桑子·重阳》那“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的豪迈与大气;领悟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那“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苦尽甘来的美妙;体味辛弃疾《丑奴儿》中“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惆怅。
也许真的有些“胆大包天”,我和学生一起吟咏李煜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朗诵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明日落红应满径”,借用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赏析林徽因的“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还有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翩翩的在半空飞舞”“不去那寒冷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于是那些摇荡在古风河畔的唐诗,游弋于清澈柔波里的宋词,传承了古典的韵味和吸收了西方浪漫的现代诗歌,就在孩子的嘴里含英咀华,在“采桑子”里汩汩流淌。
二、生活随笔:让写作成为一种语文习惯
学生写生活随笔,是在炼眼——锤炼自身发现问题的能力,炼笔——锤炼自身表达思想的能力,也是在炼意——锤炼与提升自己的思想、情操、抱负。很难想象,一个经常写作生活随笔的人,却对语文本身绝无兴趣、了无感情和毫无识见。也可以肯定,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写或不写生活随笔,个人的思想境界一定会有较大的差异。
教学是生命对生命的培植,感情与感情的呼唤。写作,是我们语文课的道场。倘若教师引来了一泓清泉,还愁眼前的荒漠不能变绿洲吗?只要我们撒播希望的种子,收获的必是满园绿色,风光无限!
语文课堂,是充满生机、活力、纯美的文化精神牧场,让我们用智慧、真情、诗意去浇灌,引领孩子的精神成长,优雅从容地走向幸福充盈的人生。
编者
201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