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PREFACE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对人类的深远影响使许多人目瞪口呆。在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在享受信息技术的成果,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应用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改变了世界面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早在30多年前,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开始在全体大学生中开展计算机教育,计算机课程成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成为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和毕业后求职的必要条件。大学中的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和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全社会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认识和支持率大大提高了,真是今非昔比。
高等学校中的计算机教育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计算机专业的教育,二是面向95%以上大学生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称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两者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不同的。前者主要培养计算机专门人才,后者主要培养各行各业中广大的计算机应用人才。
过去,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往往是根据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体系和教材来构建的,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理论,有的甚至是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浓缩。事实证明这是不切合实际的,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是因为计算机有用。如果没有用何必学习它呢?现代社会离开计算机寸步难行,使用计算机将是现代人的一项基本技能。现在有些老年人(包括一些老年知识分子)由于不会使用计算机而感到处处不便,他们的意识、习惯和工作明显落后于时代,影响了他们对社会的贡献,这是很可惜的。
有人轻视应用,以为应用就是操作,因此认为“理论高级,应用低级”,这是一种误解。应用是分层次的,应用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之分。搞理论的人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将来是搞应用的。大到两弹一星,小到网上购物,在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计算机应用无所不在,所有的人都可以尽其所能,大显身手。
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本质上是计算机应用的教育,应当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点,应该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线来构建课程体系,明确分析和提出应用能力的要求,编写出体现应用特点的教材。
计算机基础教育要综合考虑三方面因素:信息技术的发展、面向应用的需要以及科学思维的培养。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当做到:讲知识、讲应用、讲方法,并且把三者紧密结合起来。首先要讲知识,因为知识是基础,应用和方法都需要知识支撑;同时要讲应用,因为计算机基础教育不是纯理论的学习,要面向应用,提高应用能力;还要注意向学生传授方法,使学生掌握规律,学会思考,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对多数人来说,学习计算机的目的是利用这个现代化工具处理面临的各种问题,使自己能够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使自己具有信息时代所要求的科学素质,站在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前列,推动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
学习计算机课程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从理论入手;二是从实际应用入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大学生中的多数人将来是各行各业中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对他们来说,不仅需要“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会做什么”。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以应用为目的,注重培养应用能力,大力加强实践环节训练,激励创新意识。
由于全国各地区、各高等院校的情况不同,需要有不同特点的教材来满足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教学的需要。因此,在教材建设上应当提倡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应当提供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教材,供各校选用。
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十三五’高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列规划教材”。这套教材的特点是突出应用技术,面向实际应用,强调培养应用能力,学以致用。在选材上,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决定内容的取舍,重视实践环节,不涉及过多的理论,坚决舍弃那些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到的内容。在叙述方法上,采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三部曲,这种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且在实践过程中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丛书可以作为应用型大学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的教材,程度较高的高职高专学校也可从中选择适用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计算机爱好者的自学教材。
本丛书由浩强创作室与中国铁道出版社共同策划,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校老师编写而成。中国铁道出版社以很高的热情和效率组织了这套教材的出版工作。在组织编写及出版推广过程中,得到各高等院校老师的大力支持,对此谨表衷心的感谢。
本丛书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老师和广大读者不吝指正。希望通过本丛书的出版,能为我国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