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和其他技术人员一样,程序员在钻研技术时都很拿手,但往往在与人打交道时比较欠缺,而且做事情时关注细节,难以对事情形成总体的把握——这也是我的毛病所在。如何突破由此带来的事业发展瓶颈,是每个技术人员早晚要面临的问题。越早意识到、越早应对这一问题,就越能取得好的效果。Dave Hendricksen先生的这本书阐述了做法,值得每个程序员学习和思考。通读本书,我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会经常引述书中的一些话语,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人们普遍认为西方国家的人好像“不近人情”。通过阅读本书我才知道,其实不论在哪里,“关系甚于正确性”都是成立的。“人情”者,“人之常情”也,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被认可。同样一件事,说的方式不同,尽管表达同样的意思,却可能会起到截然不同的效果,所以说话是一种很讲技巧的艺术——说得委婉动听,对方就乐意接受,心甘情愿按你的意思去办;说得生硬难听,即便再慷慨激昂,真理明明在你手里,对方不愿意听,你的努力还是白搭。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曾经吃过这样的亏,却茫然不知原因所在。我经常回忆古文《触龙说赵太后》,这可能是我国谈及沟通技巧较早的一篇文章,其中体现了先建立友好氛围才能施加影响的重要性。另外本书也提到,一方面要尽早为自己得罪别人的行为道歉;另一方面,不要对别人的冒犯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即便别人不道歉也不要计较。这与我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古训是一脉相通的。这些说明古今中外有人的地方,都有“人情”存在,都要讲究人际关系、人们之间相处的方式,都有共同的为人处世原则。
Dave Hendricksen先生不仅在书中专门谈及沟通、领导力等与人打交道的话题,也有创新、认知这些深层话题,让我们知道,工作中不仅有技术,不能只埋头于技术,还要有大的眼光、能为公司创造效益,人生才能有所成就。这些都是程序员和其他技术人员最容易忽视的地方。而对这些方面认识浅薄,会对我们的事业发展造成很严重的障碍而不自知,形成书中提到的“技术之天花板”。而本书讲述的内容足以给我们补上这一课,引发自己思维方式的变革,并反映到我们的实际行动中。
原书中出现单词need to、help、begin的地方比比皆是,翻译时为使中文更加流畅,我尽量交替使用各种词汇。作者在每章之后都附有参考资料,其中列出的书名如有汉语版译书出版的,我以中文书名为准,并给出了译者、出版社、出版日期、书号等信息;尚无汉语版本书籍的,我则自行翻译。倘若与日后可能出版的中文译本书名有出入,请读者在检索时以英文书名为准。
对本书的翻译过程也是我的学习和自省过程,使我对工作中如何与别人打交道、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相信本书对渴望从技术岗位迁移到技术管理岗位的程序员、软件架构师都是一部很好的学习资料。对于从事其他专业的技术人员,本书同样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编辑关敏女士作为本书的联络人,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为我提供了周到细致的服务。译文成稿后还做了全方位的审校工作,指出了不少问题,对提高本书的翻译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此向关敏女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参与本书翻译工作的人员还有白荣献、雷艳、王华敏、雷顺、魏厚斌、雷恒东、陈明莲、张璐、张玉峰,在此向大家表达我由衷的感谢、感激之情。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想感谢选择阅读本书的读者。市面上并不仅此一部讲述职业规划的著作,而且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很宝贵,您愿意研读本书,愿意为它投入时间和精力,表明了您对它的信任和期望。我希望本书能有助于您达到目标,祝您成功!
译文力争以通俗通畅的汉语再现原著的内容。由于译者水平有限,可能存在某些疏漏之处,请读者不吝赐教。您的意见、建议能够帮助我们改善本书的质量。也欢迎发邮件到zhangfei97@163.com,与我交流本书相关的信息,再次感谢!
张菲
201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