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内容:结合特性打造优质,通过争议增强延展
优质的文章是一个微信公众号发展的基础,也奠定了公众号发展的方向。而微信是一个用户数庞大的社交传播平台,我们各种各样的内容也是完全依靠用户粉丝的转发进行传播扩散,所以内容优秀也是别人传播分享的根本动力,有好内容才会有人阅读、有人点赞、有人转发、有人分享、有人关注。
“内容为王”是微信公众号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内容为王”不仅是指文章要做精品,更是要结合其受众群体的不同,在语言风格、排版形式等方面符合订阅用户的习惯爱好等。鲜明的公众号特点、结合特性打造原则内容、策划活动内容增强代入感、内容中价值与可读性并存、丰富的内容表现形式,是一篇好内容所应具备的特点。而带有争议性内容的文章,往往更有可能成为爆文。
1.3.1 有用、有趣的内容,价值与可读性并存
从传播角度来分,内容可以简单地分成两种:有趣的,有用的。有趣的内容诸如搞笑视频、段子合集、恶搞文章等,这些内容是用来消遣娱乐的。而有用的内容,是与人的现实问题紧密相连,是带有目的性的,用来解决某些问题,对于用户黏性来说,“有用”非常关键。用“清华附小2012级4班”这个公众号来说,它更像是一个教师对家长的服务号,推送的就是关于孩子的一些日常学习生活,让家长多关心孩子的教育。除了家长,亲戚朋友也会关注,因为通过它能去了解某一个关注的孩子。而作为一个带有教育标签的公众号,很多的教育机构、学校公众号负责人、寻求先进教育方法的人也一样会关注,因为上面有他们需要的东西。
从《当小学生遇见苏轼》这篇文章的内容来说,不仅“有趣”而且“有用”。有趣的是这些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原来利用新的技术手段,还能从诗歌中发现古代诗人的酒风、朋友圈关系等。有用的是突破人们的认知,使其获得前所未有的新感受,小学生也可以做课题,或者将来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带着孩子去实践,从而获得新的教育方法。
1.3.2 讲出别人想不到的内容,鲜明特性尽显
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讲出别人想不到的道理,无论发现前人所未见的也好,还是剑走偏锋也好,它追求的是思维的乐趣。这样的文章写出来,会让读者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切勿过于剑走偏锋,让人没办法理解和支持。《当小学生遇见苏轼》这篇文章里面包含23个课题,且文章通过分享调查报告的方式展现了详尽的调研过程和结果。这些出乎意料的课题以及调研结果给人以深刻印象。它的调研方法之严谨,运用研究方法之科学令人惊叹。
1.3.3 争议性的内容,延展性增强
创作爆文有两个因素是不能缺少的:话题共鸣性与争议性。话题的共鸣性和争议性源自文章内容的呈现,如果具有这两个特性,人们就更愿意拿出来分享并且讨论。因为有争议性的话题更能激起用户的表达欲望,尤其是文章中出现的观点并不是恒定的,而是可以有情感倾斜的时候是最容易让用户去议论的。《当小学生遇见苏轼》这篇文章关于课题研究这一个大的模块,利用三分之二篇幅说明问题,从成立课题小组,到分组展开课题,再到课题成果展示,步步清晰。由此网络上出现了巨大的质疑声:这是小学生真实水平吗?这对家长和孩子来说是负担,简直就是考家长,孩子怎么可能写这类学术论文?这是学校在利用高大上的名义伪素质教育。这篇文章发出以后,微信朋友圈出现很多带有“当小学生遇见苏轼”的文章,诸如《小学生“遇见苏轼”背后,折射的教育真相……》《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北京这所牛校学生的研究能力,可碾压一些大学教授》《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刷爆朋友圈,网友:“果然别人家的孩子”》等,这些文章在阐明观点的同时也带上这篇文章的相关内容或者链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原文的延展性,阅读量也随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