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锦衣卫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序

近年来,由于各种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渲染,“锦衣卫”已经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话题。人们对锦衣卫的想象,往往停留在影视作品中帅气英武的武官形象。不少人认为锦衣卫就是明代的特务机构,或者是某种“特种部队”,甚至有些人认为,甄子丹和张震在电影中的扮相就是锦衣卫的经典形象。

有趣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锦衣卫的形象却多半是“明代皇家特务机构”,而并不是“伟光正”的正面人物形象。影视作品的服装造型,往往会对真正的历史人物进行一些脸谱化的夸张,正如传统戏剧中不同的角色人物往往都有固定的服色和脸谱造型。这些脸谱化的刻板印象,对我们了解锦衣卫真正的历史面貌造成了一定的限制。正因如此,我们编辑整理了这本书,希望还原一个真实的锦衣卫的模样以飨读者。

锦衣卫的存在可以说是明代司法体制的一个特色。在绝大多数时候,锦衣卫除了有保卫任务以外,还有侦缉收押刑讯的权利,并且直接向皇帝本人汇报,而不需要通过明代的正式司法机构——三法司,甚至对三法司的一些审判,锦衣卫还有派员监督的体制。这种凌驾于国家司法体制以上的特权,很显然来自皇帝本人的权威。而锦衣卫获得这些特权的原因,无非是由于其与皇帝本人的特殊关系,这些特权,即皇权的延伸。洪武十五年,皇帝取消原有的亲军都督府,并将原有的仪銮司扩建为锦衣卫。锦衣卫在设立之初,其主要职责本应该是负责皇帝出行等活动的仪卫工作,因此锦衣卫也称为锦衣亲军。“锦衣”,也是由于要随銮伴驾的工作需要。从字面上看,锦衣卫似乎本分里并不包含监察百官的内容。在建立帝国之初,皇帝朱元璋总结了元帝国走向衰亡的经验之后,他认为乱世必用重典,严于法制才能维护他的封建秩序。而对于他一手建立的文官官僚集团,由于皇帝本人出身草莽,对士族出身的官人老爷们有着天然的成见甚至是仇视,因此,在洪武初年皇帝曾任用过一些所谓的“检校”,其著名者如高见贤等,皇帝用“恶犬”来比喻这些人。当时的勋贵,如开国的功臣李善长等,都很惧怕这些人。这些人并不隶属于任何官僚机构组织,直接向皇帝本人汇报,其具体职责,多是监视在京官员,搜集民间的情报。这些检校的存在,无疑是加强了皇权,甚至干涉了司法,但是明初的官员对此并没有任何异议。这些检校公开或者半公开地进行侦缉和刺探的工作,其效果是显著的:在京的官员臣工,不仅仅在公署中需要行为端正,就是下班回家后也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因为皇帝的刺探甚至可以掌握你下班以后和谁饮酒、喝了几杯、吃了什么菜这样具体的细节(《明史·宋濂传》)。皇帝本人十分推崇这种“察微”的手段,他甚至公开说:“人君苟不能察其微,则君子小人莫能辨别。”(《典故纪文》)这些负责替皇帝“察微”的检校,来源十分复杂,也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管理,而且互不隶属,都独立向皇帝负责,无疑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可能是因为这样的理由,锦衣卫应运而生了。

皇帝的亲军卫队共有二十二卫,其名目有:金吾、羽林、府军、锦衣、燕山、济阳、通州等卫,锦衣卫位列其首。明朝初期一个“卫”通常有5600人左右,分成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又下辖十个“百户所”。每个百户所领有士兵百人。锦衣卫不像其他的单位有人员限制,而“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荫寄禄无定员”(《明史·职官志》)。由于锦衣卫是所有亲军卫队中最靠近皇帝的,因此“寄籍锦衣卫”是皇帝对勋贵子弟的恩赐。明初,功臣的子弟多被赐予锦衣卫的世袭官职以示荣宠。此外,还有一些外戚被授予锦衣卫的官职。这些在锦衣卫“挂职”的勋戚被称为“带俸武职”,大多不参与实际的日常工作,只是作为荣誉军官,可以穿着高阶的官服以及支度一份本等俸禄。不同的是,勋官多系世袭,外戚则为流官。对于蒙古、鞑靼、色目等少数民族以及外来民族主动归附的部落领袖头目等人,大部分授予“带俸营操武官”或称“达官”,其中有一部分亦授予“南北两京锦衣卫”的官职(《南京锦衣卫选簿》)。这些达官原则上不参与军队的管理工作。至弘治正德年间,宦官势力兴起,授予中官子弟锦衣卫官职亦成为流行。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因为“应州大捷”而升赏叙荫者有五万六千人之多,这简直是太监们给自己的子弟们捞乌纱的狂欢!有权势的中官皆荫其子弟为“锦衣卫千百户”之官,并以锦衣卫指挥使甚至都督同知这样的高官推恩他们的父亲:

“正徳初谷大用之父奉,张永之父友,特封锦衣卫指挥使。丘聚、魏彬、马永成之父赠如之。明年奉友俱进都督同知。刘瑾缘以赠三代皆为都督同知而后遂为故典矣。”(《皇明异典述》)

西塘汉服文化周中文化名人方文山老师身着飞鱼服

到了万历年间,即便是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阻止劝诫下,皇帝还是给大量的外戚授予了锦衣卫的头衔(《议外戚子弟恩荫疏》)。明朝的武官职务,分为“流官”和“世职”两种。所谓“流官”,即不可世袭的官职;所谓“世职”,指的是可以世袭的官职。明初规定武职非军功不可世袭。可是由于历代的大量恩荫封赏、各种“带俸”“寄禄”名目,锦衣卫从洪武年间的几千人,发展到嘉靖初年从锦衣卫度支俸禄的人员达到十五万人之众。而基层旗校员的选用,也在中后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初,锦衣卫基层的旗校等员,基本上采用“子承父职”的袭职制度,并从民间挑选“丁壮无恶疾过犯者”补充。嘉靖以后,京城锦衣卫旗校多为“都中大豪,善把持长短,多布耳目,所睚眦无不立碎”(王世贞《锦衣志》)。

锦衣卫作为一个明代特殊的机构(却不是特有的,清代仍沿用了明代的锦衣卫,仅一年后就改为銮仪卫,锦衣卫自此成绝响),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职用,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今天的一些影视文学作品,重新塑造了一些锦衣卫的形象。不管这些形象是否真实,研究历史的态度应当是客观而公正的。本书将以“锦衣卫”的特殊形象——“锦衣”为核心,具体谈一谈何谓“锦衣”?究竟有哪些人会获得“锦衣”之赐?而真正穿着“锦衣”的又是哪些人?

本书在成书过程中,征引的史料文献计有《后汉书·舆服志》《尚书》《仪礼》《隋书》《旧唐书·舆服志》《新唐书·舆服志》《宋史·舆服志》《金史·舆服志》《元史·舆服志》《明史·舆服志》《元典章》《三才图会》《明实录》《明集礼》《明史·食货志》《明史·职官志》《南京锦衣卫选簿》《故典纪文》《古今杂抄辑录》《大学衍义补》《万历野获编》《酌中志》《锦衣志》《皇明异典述》《觚不觚录》《朴通事谚解》《天水冰山录》等。在写作过程中,获得了方文山老师、陈广松先生、信辉和刘畅先生的大力帮助。资料的搜集,仰赖陈骏炀的日夜操劳。绘图部分,由张琪执笔。文章的整理,是由罗慧与于兰蕙完成。在此一并感谢。

身着飞鱼服的霹雳布袋戏布偶亮相西塘汉服文化周震撼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