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喜欢拖:戒掉孩子的拖延症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潜
拖延症可能算得上是近年来比较“火”的词了。其实,拖延是种病,得治!下面这张图很形象地描绘出了一个拖延症患者的日常:
现在,不只是都市白领,很多中小学生也有拖延症倾向。通常,我们把学生的拖延心理及拖延行为称为“学习拖延”,指的是学生在有时间和有精力的情况下,往往把学习任务不断往后延迟的一种非理性的主动行为倾向。
为什么孩子会患上拖延症?
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拖延症,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1.激励型
这类学生,往往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分钟才去做。就比如明明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去做题,偏偏要把时间拖到还有15分钟的时候才动笔。他们自称这样的时间压力能够激起他们最高的水平,他们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更有效率,如果没有这样的压力,他们的思维活跃性可能不会被最大限度地激发。确实,这类学生最后拿到的成绩,往往不会很差。这样就更强化了他们自己的这种拖延的观念:我就适合在最后期限之前的高压状态下学习。
2.回避型
这类学生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分钟去做,往往是因为担心自己能力欠佳,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招来老师和家长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所以干脆拖着不做。这样一来,即使是考试没考好,也可以说是因为自己当时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或者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他们更愿意把别人的注意点转移到他们缺乏努力和准备这一点上,也可以说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吧。
3.完美型
还有一类学生,具有完美主义倾向。他们往往会脱离实际情况,给自己定出过高的学习目标,或者是在学习中追求完美,在感觉他们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实现目标之前,他们就不愿去开始。这种心理,其实也可以归为自我保护的一种,但是不管主观因素如何,在客观上确实导致了拖延的行为。
学习“患上”拖延症的危害
拖延并非简单的时间管理能力不佳,长期的拖延,对于孩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
1.降低学习效率
拖延会造成大量的时间被浪费,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很多时候,家长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帮孩子做好了学习计划,也会在他们拖沓的时候督促他们,可就是由于孩子已经形成了拖延的习惯,无法将计划付诸实施,还是会拖到最后关头不能再拖时草草应付了事。
2.出现焦虑、后悔、自责等负面情绪
由于拖延,孩子总是在临近最后期限才去行动,又担心时间不够完成不了,于是便出现焦虑情绪,开始后悔,谴责自己为什么不及早完成。而长期带着这些负面情绪会使人变得压抑、抑郁。
3.精神萎靡
由于总是将作业留到最后,甚至熬夜完成,导致第二天上课犯困、没有精神、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听不进去,又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补回来,如此恶性循环。而且长期熬夜疲劳,一直处于萎靡状态,还会给孩子的身体和精神带来巨大的损伤。
4.变得自我
拖延的事一般都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对喜欢的事情是不会拖延的,比如玩游戏。这样长期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会变得自我,没有担当。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首先应该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只有做好了必要的事情,才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5.失去信心,怀疑自己
由于拖延,学习受挫,会引发孩子自我成就感的缺失,从而开始否定自己,贬低自己,感觉自己的未来受阻,变得不自信,怀疑自己的人生,甚至出现厌世、自杀行为。
6种方法帮孩子解决学习拖延症
下面是一些针对孩子学习拖延问题给出的解决策略和方法,希望家长能够以此帮助孩子战胜惰性,告别拖延。
1.帮孩子练习“判断”时间
很多孩子磨蹭、拖延的原因是对时间的预估不准确。例如,估计自己完成数学作业的时间是30分钟,但实际却做了一个小时,以致完全打乱了后面的学习计划。因此,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练习准确预测一件事所花费的时间,可以从上厕所、穿衣服、吃饭等小事开始,并且跟实际所用时间进行核对,以此培养时间观念。
2.和孩子一起分步制订时间计划表
时间计划表能够帮助孩子合理地规划时间,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对孩子的学习来说非常必要。很多家长都会要求孩子制订学习时间计划表,希望以此来解决孩子学习拖延的问题。但是时间一长,家长们往往会发现,孩子的计划表做得虽长却难以执行。这主要是因为孩子的计划表做得太大了,内容太多,不够具体,看上去太有压力,孩子执行起来心理上自然会有所倦怠。
所以计划表最好分小步骤写,一个小步骤最好半小时内能完成,写一条做一条划掉一条。划分好小步骤后先只写第一个,并在其旁边标上预计完成时间;然后集中精力做这一个小步骤,完成后,用笔将这一步骤划掉;再写下一个步骤。这样分小步骤写,孩子会更有动力去完成学习任务,不易产生厌烦感,且步骤中间可以稍事休息。
3.告诉孩子按步骤做事,分清轻重缓急
有时孩子可能同时面临几项学习任务,感觉“压力山大”,不知从何着手,于是干脆拖着不做。或者计划完成一个大的学习计划时,但中途经常被一些小心思(比如查一下资料,出去买点东西)打断,导致不能按计划完成。对于这种情况,家长要教孩子学会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要因小失大,为一些小事而影响大计划。如下图所示,可以根据事情的重要性、紧迫性来规划一个时间管理矩阵图,把要进行的任务分别归入这四个象限,设定先后次序,按照A-B-C-D的顺序有步骤地进行。分清轻重缓急,不拖延,不瞎忙。
4.让孩子觉得“快得值”
孩子只有感觉到做事快对他自己有好处的时候,他的动作才能快得起来。然而现在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学点知识,总是在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还会要求他做很多额外的家庭作业。孩子没有自己的时间,心有不甘,但又不敢违抗家长的命令,于是只有以磨蹭为招数,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所以,想让孩子快起来,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要总是对孩子层层加码,把本应该属于孩子的时间还给他们,在孩子较快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就要给孩子自由安排时间的权力,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5.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奖赏
当孩子做事磨蹭时,大多数家长都表现得比较急躁,会加大嗓门冲孩子嚷,有的家长甚至会动手打骂孩子。可是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起不了多少作用,孩子看上去暂时被家长吓住了,做事速度加快了一些,但是等事情过去之后,孩子还是照样磨蹭。
其实,用鼓励和奖赏比简单、粗暴的责骂更能有效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因为孩子都是比较看重家长对自己的认同和赞扬的,所以要想让孩子改掉拖延的毛病,家长首先要改变对孩子的评价。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你现在比过去进步多了,如果以后能够再快一点,就更好了!”“你看,你做得多快,而且只做错了一道题,做得真棒,下次要争取全部做对哦!”孩子接受了父母这样的正面刺激,为了不让家长失望,下次肯定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再快点儿”“再认真点”。
6.让孩子为他的拖延付出一定的代价
孩子只有在体会到拖沓磨蹭给自己带来的损失之后,才能自觉地快起来。因此,让孩子为他的拖延付出代价,让他自己去面对、解决拖延带来的后果,也不失为一个让孩子改掉拖延坏习惯的好方法。孩子不好好做作业,东摸摸西看看,没关系,就让他磨蹭,但是要求他到时间必须上床睡觉,至于第二天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就让他自己去解释。孩子考试的时候缺乏紧迫感,结果试题没做完,那么就用分数来让他警醒。只有在清楚地知道了拖延给自己带来的麻烦之后,孩子才会主动加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