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该学会适时沉默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自动发报机之后,他想卖掉这项发明以及制造技术然后建造一个实验室。因为不熟悉市场行情,不知道能卖多少钱,爱迪生便与夫人米娜商量。米娜也不知道这项技术究竟能值多少钱,她一咬牙,发狠心地说:“要2万美元吧,你想想看,一个实验室建造下来,至少要2万美元。”爱迪生笑着说:“2万美元,太多了吧?”米娜见爱迪生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说:“我看能行,要不然,你卖时先套套商人的口气,让他先开价再说。”
当时,爱迪生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发明家了,美国一位商人听说这件事情后愿意买爱迪生的自动发报机发明制造技术。在商谈时,这位商人问到价钱。因为爱迪生一直认为要2万美元太高了,不好意思开口,于是只好沉默不语。
这位商人几次追问,爱迪生始终不好意思说出口,正好他的夫人米娜上班没有回来,爱迪生甚至想等到米娜回来再说吧。最后商人终于耐不住了,说:“那我先开个价吧,10万美元,怎么样?”
这个价格非常出乎爱迪生的意料,爱迪生大喜过望,当场不假思索地和商人拍板成交。后来,爱迪生对他妻子米娜开玩笑说没想到晚说了一会儿就赚了8万美元。
孩子总是不愿意在接受别人批评的时候保持沉默,不愿意让对方把要说的内容说完。事实上在孩子人生的很多关口,譬如面对一个自我赞扬的环境,面对一个据理力争的争论,面对一个强词夺理的同学等情况下,沉默虽然不会创造爱迪生的8万美元,但它同样会让孩子看到刹那间的前程和退路,沉默可以给对方和自己都留余地,沉默甚至可以挽救孩子。
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言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有好的沟通力,能言善辩,应对如流,确实能够展示自己的风度、才干,获得交往的预期效果。
但是,在许多场合,滔滔雄辩、侃侃而谈的沟通力却不一定能派上用场,甚至还会存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风险。这时,缄口不言,闭着嘴巴不沟通,反倒更利于与人打交道,更能收到交往的预期效果,这就是不需要说的场合。
在一个人情绪失控的场合下,任何安慰都难以使当事人接受,不如等对方冷静下来,恢复了理智,再同他沟通为好。
有些人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常常喋喋不休,唠叨不止,殊不知这样正好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处在尴尬情况下,与其聒噪不停,甚至说错话,倒不如保持沉默。宋代词人黄升在他的词中这样说:“风流不在谈锋盛,袖手无言味正长。”这是不无道理的。
庄子曾经说过:“大辩不言。”“至人之用心若境,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意思就是,最有沟通力的人,往往表现在善于闭着嘴巴不沟通。其心里像镜子一样明亮,虽然清晰地映照着事物,但对任何事物的来去不加以迎送。因此能够自若地应接事物而不劳心神,最终战胜事物而自己却无任何损伤。
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人际交往的效果,是不能笼统地以“说”与“不说”这一形式来衡量的。“说”与“不说”从表面看来,是两个互为矛盾的概念,就其实质而言,二者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了获得最理想的交往效果。但从孩子的接受心理来看,从沟通的场合来看,有时候“不说”却能收到“说”所不能达到的特殊效果。
“不说”,不是不会“说”,而是会说而不说。它是为了某种需要而有意为之的行为。也可以说是一种在特定场合下的办事、交际的策略。事实上,在特定场合下,它是一种更好的进攻方式。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管是哪一种“说”——聊天、座谈、辩论、询问、质疑、发言、讲课,等等,对言者来讲,都是以声音这一物质形式对听者施加刺激。这种刺激被听者感知以后,会迅速产生理解的反射,继而做出决断,促成自己应对的行为。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就是这种应对行为。于是俗话中就有了“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之说。
反过来,如果孩子在本该说时却偏偏不说,这就等于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掩藏起来,让对方感到高深莫测,也就无从产生理解的反射。并且还会让对方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引起一系列的疑问和猜测:对方是默认、赞许、同情、反对、胆怯、恐惧、轻视、尊重、怀疑、动摇、铁心、抗拒?由于对方的不说,自己什么都无法知道,于是引起自身的不安、惶恐、烦躁,导致自信的丧失、情绪的低落、意志的动摇、斗志的锐减。
因此,在特定的环境中,孩子完全可以不必说那么多的话,以沉默来表达不满,这会让对方感到不安,从而反省自己。通过这种毫不费力而又不伤和气的方法来达到目的,才是真正明智的选择。
法国有句谚语:“雄辩是银,沉默是金。”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时候确实是沉默胜于雄辩。与得体的语言一样,恰到好处的沉默也是一种语言艺术,运用好了常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适时的沉默像乐曲中的休止符,它不仅是声音上的空白,更是内容的延伸与升华。它是一种无声的特殊语言,是一种不动用沟通力的“沟通力”。
在生活中,有时故作“迟钝”未必不是聪明人,“迟钝”的背后隐藏着过人的精明。有人推崇一种“大智若愚”型的艺术——意在多听、少说,甚至不说,显示出一种“迟钝”。其实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少开口不做无谓的争论,对方就无法了解你的真实想法;同时,可以探测对方动机,逐步掌握主动权。这时候的沉默,实际是“火力侦察”。
老一辈人总是谆谆教导我们:“话到嘴边留半句,不可全抛一片心。”自古以来国人就恪守着“言多必失,语多伤人”的古训,把缄默奉作练达的安身处世之道。今天,我们也应谨记这些古训,教会孩子在该沉默时一定要三缄其口。沉默,是一种态度;沉默,是一种特殊语言;沉默,也会为你赢得无数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