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从军行[166](四首)
·王昌龄·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167]。
更吹羌笛关山月[168],无那金闺万里愁[169]。
烽火弥漫,边关防备外族趁秋天马肥时南侵,诗人坐在高高的戍边城楼上,眼前水面茫然无际,在青海湖风浩荡中,于黄昏的日色里吹奏羌笛。缓缓的笛声中,诗人忽然想起在家乡等待他的妻子,她此时可能也正像他思念着她一样,思念着自己,诗人顿时觉得这溶溶的月光、连绵的关山,好像也饱含了无尽的乡情。这首诗最好的地方在于最后一句“无那”两个字,用这样无可奈何的感情收束全篇,淡淡的风、关山的月光都化成了绮丽的哀愁。
烽火防秋,戍楼危坐,在海风浩荡中,方携羌笛一枝,黄昏独奏。忽忆及闺中少妇,此时正万里怀人,顿觉夜月关山,乡情无际。诗之佳处,在末句“无那”二字,用提笔以结全篇,海风山月,都化绮愁矣。(俞陛云《诗境浅说》)
其二
青海长云暗雪山[170],孤城遥望玉门关[171]。
黄沙百战穿金甲[172],不破楼兰终不还[173]。
这首诗的前两句不用平笔顺叙,而用逆笔倒挽之法。青海云层很低,遥望雪山,天色发暗,这个地方已经在玉门关以外。第二句写遥望,是从青海回望孤城,足以体现出已经到了离国都很远的地方。诗歌后两句写将士全力拼死作战,无所阻挡,面对万里黄沙,历经数百次大大小小的战役,即使身上穿的铠甲都被磨破了,也发誓与敌人不共戴天。这种英雄气概,可以说是烈士之节了。
首二句乃逆挽法。青海云低,雪山天暗,其地已在玉门关外。次句所谓遥望者,乃从青海回望孤城,见去国之远也。后二句谓确斗无前,黄沙百战,虽金甲都穿,誓不与骄虏共戴三光。胜概英风,可谓烈士矣。(俞陛云《诗境浅说》)
其三
秦时明月汉时关[174],万里长征人未还[175]。
但使龙城飞将在[176],不教胡马度阴山[177]。
历朝历代都有边境之患,到了唐朝,西北边境几乎没有安宁的年岁。这首诗说秦朝时候的明月仍然照耀着沙场,汉代雄伟的关隘仍然横亘在边塞之上阻断敌人,然而千百年来,为国万里出征的将士,能活着从玉门关回来的,几乎没有。可是如果龙城名将卫青、飞将军李广仍然健在,担任军队统领指挥的话,一定会百战百捷,又怎么至于让这些住在毡帐里的胡人大摇大摆地度过阴山山界来牧马呢!这首诗说飞将,是听到战鼓雷鸣而思念将帅之才,不知道其真实所指的究竟是谁。
历代恒苦边患,至唐而西北迄无宁岁。诗言秦时明月,仍照沙场,汉代雄关,犹横绝塞,而千百年来万里长征者,玉门生入,曾无几人。但使龙城飞将,尚总师干,何至任毡帐胡儿,度阴山而牧马耶!此诗所谓飞将者,听鼓鼙(pí)而思将帅,不知意属何人也。(俞陛云《诗境浅说》)
其四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178]。
前军夜战洮河北[179],已报生擒吐谷浑[180]。
傍晚时分,狂风大作,吹起满天沙尘,天色昏暗。正在此时,听到主将下令,让所有精锐部队奔赴敌营。寒风发出猎猎之声,红色的军旗半卷,浩大的军队刚出辕门,忽然羽林军的骑兵从西面赶来,言说昨天洮河一战,军队前锋取得很大的胜利,已经将敌军的首领擒拿住了。军队里顿时凯歌激昂,三军的欢喜之情可想而知。这首诗总结之前的几首,所以这里说大军扫灭了敌军首领的老巢,在敌军的都城痛饮狂歌,以此纪念此次战役的胜利,和之前所写塞下曲的凄凉悲感相比,这首诗表现出一种新的昂扬向上的面貌。
风高日暮,云昏大漠之时,闻元戎(róng)扬令,悉锐赴敌。在严风猎猎中,红旗半卷,将出辕门,忽羽骑西来,言昨夜洮河一战,前锋大捷,已生缚名王。凯歌声震,三军之喜可知。此诗总结前数章,故言扫老上之庭,饮黄龙之府,以告武成,为塞下曲之凄调悲歌,别开面目也。(俞陛云《诗境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