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寺庙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大慧寺

大慧寺位于魏公村路东钢铁研究总院内,即大慧寺路6号。大悲宝殿明间正脊曾发现“大明正德岁次癸酉五月七日司礼监太监张雄造”的题记。可知寺是明正德八年(1513)司礼监太监张雄创建。武宗朱厚照“赐额曰大慧”“赐经一藏”。《日下旧闻考》引《渌水亭杂识》载:“寺有大悲殿,重檐架之,中范铜为佛像,高五丈,土人遂呼为大佛寺。”

大慧寺

明嘉靖年间,提督东广太监麦福又在寺左增建一座佑圣观,当时大佛寺和佑圣观共有殿宇183间,占地421亩。因嘉靖皇帝崇信道教,太监唯恐大慧寺被毁,又在寺后小山上建道观真武庙。明万历二十年(1592)重修,王锡爵撰记。清康熙年间,龚景瀚的《游大慧寺记》记载:“出西直门,过高粱之桥,西北行三里许,其地为宛平香山之畏吾村,有寺曰大慧。自远瞻之,高出松栝之表。其中堂有大佛,长五丈余,土人亦呼为大佛寺云。盖明正德中司礼太监张雄之所建也。寺后积土成阜,垒石为山,山阜之峻,下视平地殆数仞。其石皆自吴之震泽舟载而舆致焉。山石嵌空珑灵,其登石罅以远望,内见外,外不知有内。寺左建佑圣观,而于阜高平之处建真武祠,大学士李东阳为文。立石祠门之外。盖当是时,世宗方尚道术,阉人惟其寺之一旦毁为道院也,故立道家之神祠于佛寺中,而藉祠以存寺。”

大悲殿

西配殿

观音像

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两次重修,题写了前殿、后殿的匾额和楹联。《日下旧闻考》记载:“大佛寺即大慧寺,今存殿两重,本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重修。前殿恭悬御书。额曰:‘慧灯常朗’,联曰:‘妙士真如空色相;净开正觉摄声闻。’后殿供范铜佛像,恭悬御书额曰:‘灵峰慈荫’,联曰:‘潮音普觉声闻界;水观中涵智慧珠。'”

大悲殿内雕塑

光绪十九年(1893)前后,将大慧寺拆卸下来的木料、石料用于修建万寿寺行宫的梳妆楼。宣统元年(1909)正红旗蒙古都统、总管内务府大臣继印禄路过此地,观其庙貌,“久兼风雨,瓦檐脱落”,不忍作践,便出资对大慧寺修补一新。1943年至1945年,侵华日军将后殿中范铜佛像盗毁做枪弹,补木胎沥粉像,造成与周围雕塑艺术风格的不和谐。20世纪50年代开始,寺院的山门、配殿等残留建筑被拆除。1957年10月28日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以来,大慧寺被楼房层层包围,致使外界很难看到它的雄姿。1983年4月15日,因测绘引入电源,将300瓦的大灯泡挂在木杔上,烤着起火,烧毁殿顶及西部天棚藻井达60余平方米。从1998年开始加大对大慧寺重点抢救,先后两期维修工程,复建东西配殿,共投资100万余元。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悲殿内雕塑

大慧寺唯一保留下来的大悲宝殿,明代大木式结构,坐北朝南,为重檐庑殿顶,筒瓦鸱吻覆顶。上檐为单翘重昂七彩斗拱,下檐为重昂五彩斗拱。稍间装修为二抹三交六宛窗,明次间为五抹三交六宛菱花桶扇装修。殿内梁枋通绘旋子大点金彩绘,顶部藻井中雕蟠龙纹。整个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坐落在高一米的石基上,台基前有垂带踏步七级。外檐斗拱较大,起着一定支垫作用。内檐为鎏金斗拱,隔架科为一斗三升重拱荷叶斗拱,井口天花,幡龙藻井,梁檩都有旋子彩绘,所有榫头上各装饰一尊彩色小神像,用来遮掩梁架之间的衔接处。大悲宝殿是为供奉观音菩萨而修建的殿堂,主殿内原有一尊铜铸的千手千眼观音像,高约15米,铸造的精美绝伦,法像极为尊严。从明代正德年间建大慧寺,直到清乾隆雍和宫万福阁内白檀木迈达拉佛建成前,大慧寺千手千眼观音铜像为北京地区最大的佛像。明清两代大慧寺因这尊大佛像驰誉全国,得名大慧寺。高五丈的观音菩萨铜立像,在卢沟桥事变后,被日军拉走化为铜水,制造武器,使保持了400多年的大佛溘然消失。后来,日军惧怕佛界的因果报应,便复制了高15米的大佛和左右两个协侍菩萨,皆以整根原木为胎,外加苎堆金沥粉彩绘。时至今日,也成了历史的见证。这三尊佛像,虽无法与明代铜佛像相比,但其气宇轩昂的雄姿也让人流连忘返。

大悲殿内壁画

大悲殿内壁画

观音菩萨佛像后,东、西、北三面墙壁前,有28尊明代重彩装銮的彩塑造像环列于壁画前的汉白玉雕刻的须弥座上。28尊塑像皆高4米,须弥座高1.1米。28尊奇伟塑像,呈横列阵容,拱立于大殿中央主尊四周,气势宏伟,绘塑精美。尽管历史上有过3次较大的重修,但却没有丝毫遮敷去明代原有的精彩状銮。这28尊彩绘塑像的形制极为罕见,就连各尊塑像的名号也是暂定,至今也没有完全找到非常准确的科学依据。50年代文物普查时,确认大慧寺中的彩塑像为明代原作,定名为“二十四诸天”。诸天起初在古印度只有20诸天,到了我国明代,增加四位,成为24诸天,而大慧寺竟是28诸天。在20世纪90年代,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出现了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28部众及其名号。有关专家接着查阅了《大正藏秘教部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仪轨修法》《佛教图像解说画典》等,对照经典记述,与大慧寺中的塑像特征参照对比,发现有的塑像与梵名吻合,有的不吻合。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明清佛教造像吸收道教神祗的世俗化的倾向,初步完成了28尊塑像名号的认定,写进了《明代观音殿彩塑》。以北壁为首,右列自左而右:梵天、阿修罗、乾闼婆、维摩诘、阎摩罗、吉祥天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日天子、密迹金刚、辩才天、鬼子母(含迦楼罗及华理孕迦)、坚牢地神、难陀跋难陀龙王。左列自右而左:帝释、摩呼洛迦、紫薇大帝、紧那罗、地藏王、摩醯首罗、北方多闻天王、西方广目天王、月天子、韦驮、摩利支、散脂大将、菩提树神、东岳大帝。28尊塑像的组合排列及群体布局的构成,构思周密,塑造生动传神。塑像的妆玺,色彩浓重,以朱砂、黄丹、雄黄、石青、石绿、赭石等矿物颜料为主,大量采用赤金、白银,形成富丽堂皇、极富装饰美的效果。大悲殿的众多精美的雕塑可谓北京城诸寺庙之冠。大悲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壁上绘有10铺壁画,总长度247.64米。初步查证,壁画内容取材于元代女画家管道升所著“观音大士传”。壁画采用通景式布局,青浅淡着色,分为“妙庄王室皆嫁女”“妙善公主请求习佛”等十个单元。从画面形象看,人物、建筑、动植物各由具有专长的画工以流水作业法分工合作完成。讲的是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足以催人泪下。10幅壁画,形象地向人们叙述了《观音大士传》的主要内容。至结尾又离开壁画,移至大殿中央以雕塑形式完成。即妙庄王见到香山仙长果无手眼,流血披体,十分惊异悲痛。呼请天地神灵保佑香山仙长(即妙善公主)重得“全手全眼”。由于全与千语音相近,天地神灵使妙善公主成道为“千手千眼”的观音菩萨,以千手帮助众生解除苦难,以千眼遍观人世间众生的需求。“以大慈与一切众生乐,以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因而得到广泛的信仰。观音菩萨像后面,还有三位佛悄悄坐在那里,从他们的坐姿、着装、长相来看,与环卫在悲殿周围的二十八诸天又有明显不同,不知他们何时来到这里?又是那一路神仙?至今,没有任何文字记载。

大慧寺现有两座石碑,一为大慧寺香灯会碑记,康熙四十年(1701)立;一为宣统元年(1909)重修大悲阁记善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