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类聚(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疮疖案(杖疮案同见)

石山医案
一妇瘦长面紫,每遇春末夏初,两脚生疮,脓泡根红,艰于行步,经水不调。邀予诊视,脉皆濡弱近驶,两尺稍滑。曰:血热也。医用燥剂居多,故疮不瘥。令用东坡四神丹加黄柏,蜜丸服之,疮不复作。(脚疮)
外科发挥
一男子因疮痛伤胃气,少食作呕,恶寒,以六君子汤加当归,四剂稍愈;以十宣散加白术、茯苓、陈皮,数剂而脓成,针之;又以前散去防风、白芷,数剂而痊。(作呕)
一男子焮痛发热,脉浮数,以人参败毒散四剂稍愈,更以当归饮子数剂而愈。
一男子焮痛,寒热便秘,脉数有力,以防风通圣散一剂稍愈;更以荆防败毒散加黄芩、山栀,四剂而愈。(疮疥)
一男子杖疮,瘀血不腐,以大补之剂渐腐,更以托里健脾药而敛。(杖疮)
一男子损臂,出血过多,又下之,致烦热不止,瘀肉不腐,以圣愈汤四剂少安;以八珍汤加五味子、麦门冬而安;更以六君子汤加芎、归、黄芪,数剂而溃,又二十余剂而敛。(杖疮)
外科心法
维扬 俞黄门,年逾三十,冬月鬓患毒,肿焮烦躁,便秘脉实。此胆经风热壅上而然也。马氏云:疮疡之证,热壅而不利者,大黄汤下之。遂以一剂,便通疮退。更以荆防败毒散二剂,再以十宣散去桂加天花粉、金银花,数剂而愈。太宗伯罗公,耳后发际患此,焮痛脉数,以小柴胡汤、桔梗、牛蒡子、金银花,四剂而愈。
① 维扬:古地名,今江苏省扬州地区。
赵州守,北方人,年逾四十,头面生疮疡数枚,焮痛饮冷,积日不溃。服清热消毒药,不应。诊其脉数,按之则实。予以防风通圣散,三剂顿退,又以荆防败毒散而愈。又一男子,患在四肢,审其脉证,亦属有余,以黄连解毒汤治之亦愈。(疮疡有余)
一男子,年逾四十,胃气素弱,面常生疮,盗汗发热,用黄芪建中汤少愈,更以补中益气汤而平。东垣云:气虚则腠理不密,邪气从之,逆于肉理,故多生疮。若以甘温之剂,实其根本,则腠理自固,即无他疾。(肿疡不足)
开化吾进士,年三十,面患疮,已溃作渴,自服托里及降火药不应。予诊其脉,浮而弱。丹溪云:溃疡作渴,属气血俱虚,况脉浮弱。投以参、芪各三钱,归、术、熟地各二钱,数服渴止。又以八珍汤加黄芪数剂,脉敛而愈。予治疮疡作渴,不问肿溃,但脉数发热而渴,以竹叶黄芪汤治之;脉不数,不发热,或脉数无力而渴,或口干,以补中益气汤;若脉数而便秘,以清凉饮;尺脉洪大,按之无力而渴,以加减八味丸,并效。若治口燥舌黄,饮水不歇,此丸尤效。(疮疡作渴)
一男子,年逾五十,腋下患毒,疮口不合,右关脉数而渴。此胃火所致,用竹叶黄芪汤遂止,再用补气药而愈。尝治午后发渴,或发热,用地骨皮散亦效。(疮疡作渴)
一男子,患疮疥,多在两足,午后痛甚,腿腕筋紫而胀,脉洪大。此血热而然也。于紫处砭去毒血,更以四物汤加芩、连、柴胡、地骨粉、丹皮,服之而愈。如手臂有疮,臂腕筋紫,亦宜砭之。老弱人患此作痛,须补中益气汤,加凉血药治之。(风热)
一男子,湿热下注,两腿生疮。以人参败毒散加苍术、黄柏服之,以金黄散敷贴。又一人患此,久而不愈,以船板灰存性一两,轻粉三钱为散,麻油调贴,更以黄柏、知母、防己、龙胆草、茯苓、当归、川芎、黄芪、白术,服之并愈。若人两腿生疮作痛,或遍身作痛,以当归拈痛汤治之。
赵千兵,患两腿生疮,每服败毒药,则饮食无味,反增肿胀。此脾虚湿热下注也,以六君子汤加苍术、升麻、酒炒芍药服之,以黄蜡、麻油各一两,轻粉三钱,为膏贴之而愈。大凡下部生疮,虽属湿热,未有不因脾肾虚而得之者。(湿热)
北京刘鸿,腿生湿疮,数年不愈,尺脉轻诊似大,重诊无力。此肾气虚,风邪袭之而然,名曰肾脏风疮。以四生散治之。彼不信,自服芩、连等药,遂致气血日弱,脓水愈多,形证愈惫。迨二年,复邀治,仍以前药治之而愈。夫肢体有上下,脏腑有虚实。世之患者,但知苦寒之药能消疮毒,殊不知肾脏风因肾气不足所致。当以蒺藜为君,黄芪为臣,白附子、独活为佐使。若再服败毒等药,则愈耗元气,速其死矣。(湿热)
户部韩老先生,山西人,左臂肘患一紫泡,根畔肿赤,大肠脉芤。予谓芤主失血,或积血。公曰:血痢未瘳 ,以芍药汤二剂,更以人参败毒散二剂,疮痢并愈。(湿热)
① 瘳(chōu抽):病愈。
文刑部用晦,伏阙 谏南寻受杖,瘀血已散,坏肉不溃。用托里之药稍溃,而脓清。此血气虚也,非大剂参、芪不能补。文君亦善医,以为恐腹满。予强之,饮食稍思。遂加大补剂,饮食日进,肉溃脓稠而愈。尝治江翰林,姚、王、郑三吏部,李、陈、姜三礼部,南、吴二刑部,皆与文同事者,先散其瘀血,渐用排脓托里之药,俱愈。大叫号则伤气,痛忍则伤血,此气血之虚明矣。况脾主肌肉,脾气受伤,饮食必减。血一冰则肌肉不旺,故必理脾,脾健肉自生。若非参、术、归、芪之类培养脾土,则肌肉何由以生?然又须分病人虚实,及有无瘀血停积。盖打扑坠堕,皮肉不破,肚腹作痛者,必有瘀血在内,宜以复元活血汤攻之。老弱者,四物汤加红花、桃仁、穿山甲补而行之。若血去多而烦躁,此血虚也,名曰亡血,以独参汤补之。有打扑坠堕稍轻,别无瘀血等症,但是疼痛不止者,惟和血气、调经脉,其痛自止。更以养气血、健脾胃,无有不效。亦有痛伤胃气作呕,或不饮食者,以四君子汤加藿香、砂仁、当归治之。若有瘀血,不先消散,而加补剂,则成实实之祸。设无瘀血,而妄行攻利,则致虚虚之祸。予戊辰年,公事居庸关,见覆车被伤者七人,仆地呻吟,一人未苏。予俱令以热童便灌之,皆得无事。予于壬申年,被重车碾伤,闷瞀良久复苏,胸满如筑,气息不通。随饮热童便一碗,胸宽气利,惟小腹作痛。吾乡徐银台东濠先生,与复元活血汤一剂,便血数升许,痛肿悉退,更服养血气药而痊。大凡损伤,不问壮弱,及有无瘀血停积,俱宜服热童便,以酒佐之,推陈致新,其功甚大。若胁胀,或作痛,或发热烦躁,口干喜冷,惟饮热童便一瓯,胜服他药。他药虽亦可取效,但有无瘀血,恐不能尽识,反致误人。惟童便不动脏腑,不伤气血,万无一失。尝询诸营操军,常有坠马伤者,何以愈之?俱对曰:惟服热童便即愈。此其屡试之验,亦明矣。又凡肿痛,或伤损者,以葱捣烂,热罨 之,尤妙。
② 伏阙:拜伏于宫阙下。
① 罨(yǎn掩):掩覆,敷。
夏凤,北京人,因杖疮,臀膝通溃,脓瘀未出,时发昏愦,此脓毒内作而然也。急与开之,昏愦愈盛。此虚也,以八珍汤一服少可。数服,死肉自腐,顿取之。令用猪蹄汤洗净,以神效当归膏涂贴,再以十全大补汤,两月而愈。若更投破血之药,则危矣。大抵杖疮一症,皆瘀血为患,宜速治疗,浅者砭之,深者针之,更以活血流气药和之,内溃者开之,有腐肉取之,以壮胃生血药托之,可保无虞。有伤筋骨而作痛者,以没药降圣丹治之。若牙关紧急,或腰背反张者,以玉真散治之,并效。(杖疮)
冯氏子,患火疮,骤用凉药敷贴,更加腹胀不食。予以人参败毒散加木通、山栀治之,外以柏叶炒为末,麻油调搽,渐愈。尝用煮大汁上浮脂,调银朱涂之,更效。若用凉药,逼火毒入内,多致不救。(火疮)
二三岁小儿,臂患毒焮痛,服解毒丸及搽神功散而消。尝治便秘或烦躁,服五福化毒丹亦效。若脓成者,急刺去,用纸捻蘸麻油纴 疮内,以膏药贴之。若儿安静,不必服药。候有脓,取去,仍用纴贴。有小儿疮毒不愈,或愈而复发,皆因母食炙煿辛辣,或有热症,宜先治母热。就于母药中,加漏芦煎服,儿疮亦愈。若小儿自患前症,不能饮药者,将药加漏芦,令母服之,其疮亦愈。(小儿)
② 纴(rèn认):穿引。
一周岁小儿,先于头患疮疥,渐至遍身,久而不愈。饮四物汤加防风、黄芩、升麻,外搽解毒散,月余而愈。(小儿)
一小儿,头面生疮数枚,作痒,疮痂积累,名曰粘疮也。以枯白矾、黄丹末等分,麻油调搽,更饮败毒散而愈。(小儿)
一小儿,颈面胸腹患水泡数枚,溃而成疮,此风邪乘于皮肤而然也,名曰瘭疮。饮荆防败毒散,更以牛粪烧存性为末,傅之而愈。有瘭疽一症,为患最毒,形如粟许,大者如栗,患无常处,多在手指,溃而出血。用南星、半夏、白芷末傅之。重者见骨,或狂言烦闷。(小儿)
一小儿,头患白疮,皮光且急,诸药不应。名曰脑疳疮,乃胎毒挟风热而成也。服以龙胆丸,及吹芦荟末于鼻内,兼搽解毒散而愈。若重者,发结如穗,脑热如火,遍身出汗,腮肿胸高,尤当服此药。(小儿)
一小儿,鼻外生疮,不时揉擦,延及两耳,诸药不效。以芦荟丸服,及搽松香、绿豆末而愈。(小儿)
滁州于侍御 ,髀 胛患毒痛甚,服消毒药,其势未减。即以槐花酒一服,势随大退,再以托里消毒之药而愈。(槐花酒治验)
③ 侍御:侍奉君主的人员。
④ 髀:大腿骨。
杨锦衣 ,脚跟生疮,如豆许,痛甚,状似伤寒。予谓猎人被兔咬脚跟,成疮淫蚀,为终身之疾。若人脚跟患疮,亦终不愈,因名兔啮也。遂以还少丹、内塞散治之,稍可。次因纳宠作痛,反服攻毒药,致血气愈弱,腿膝痿软而死。盖足跟乃二跷发源之处,肾经所由之地,若疮口不合,则跷气不能发生,肾气由此而泄,故为终身大疾。况彼疮先得于虚,复不知戒,虽大补气血,犹恐不及,安服攻毒暴悍药以戕贼之乎?(危证)
⑤ 锦衣:即锦衣卫,掌管刑狱、缉捕等事的官吏。
疠疡机要
一男子遍身生疮,脓水淋漓,晡热口干,两足发热,形体消瘦,杂服风疮药,六年未愈,尺脉洪数而无力。此肾经疮也,如小儿肾疳之症。用加减八味丸,不半载而痊。
一男子遍身生疮,似疥非疥,脓水淋漓,两腿为甚,作痒烦热,肢体倦怠,年余不愈。余以为肾经虚火,用加减八味丸而瘥。(类症治验)
一妇人脓水淋漓,发热作渴,体倦恶寒,经水不调,久而不愈。此肝脾亏损而虚热也,先用补中益气汤加川芎、炒山栀,元气渐复,更以逍遥散而疮渐愈。(类症治验)
一男子遍身患小疮,或时作痒,口干作渴。服消风散,起赤痒益甚;服遇仙丹,脓水淋漓,饮食无度,肌肉消瘦。尺脉洪数,左尺尤甚。余谓肾水不足,虚火上炎为患。先用加减八味丸,其渴渐止;用补中益气汤加五味子,肌肉渐生;佐以八珍汤加牡丹皮、麦门冬,百余剂而痊。二年后不节房劳,其疮复作,惑于人言,又服消风散之类,其疮复患。余仍用前药,调治而痊。(续治诸症)
一男子面赤作渴,而常患小疮作痒。服祛风药,遍身发赤;服花蛇酒,更发赤晕;遍行砭刺,又服消风散,发热口渴,饮水不止。余谓肝经血虚而风热也,用栀子清肝散及地黄丸料煎服,热渴渐止,疮渐结靥;又用八珍汤、地黄丸,疮靥渐脱;又服月余,疮渐愈。(续治诸症)
一儒者素食膏粱,发热作渴饮冷,患疮,如大麻风,大便出黑血,服清热祛风等寒药益甚。余谓血分有热火也,故寒之不寒。用四物二连汤以清热凉血,用六味地黄丸以补肾生水而热退,又用柴胡栀子散调理而痊。(续治诸症)
一儒者遍身生疮瘙痒,脓水淋漓。自知医,服八珍、荆、防之类益甚,脉洪大,按之无力。余谓此气血热也,用八珍汤加牡丹皮治之而愈。继娶后两足生疮,久不愈,尺脉数而无力,余用地黄丸、八珍汤而痊。(续治诸症)
一小儿因有食积,服克滞之剂,肢体生疮似疥;服消毒之药,发疙瘩,赤色作痒,脓水津淫。余先用五味异功散加柴胡、山栀以补脾胃平肝木,赤痒渐消;又用四味肥儿丸、五味异功散治之而食积愈。(续治诸症)
一小儿遍身患疮,似疥作痒,肌体消瘦,发热龈烂,口渴饮水,大便不实。此肝肾之症也,先用地黄丸治之,又用大芜荑汤而愈。后因饮食所伤,其疮复焮,先用四味肥儿丸,后用大芜荑汤而痊。(续治诸症)
名医类案
金州防御使崔尧封有甥李言吉,左目上睑忽生一小疮,渐大如鸭卵,其根如弦,恒偃 其目不能开。尧封饮之令大醉,遂与割去,疮既破,中有黄雀飞鸣而去。 《闻奇录》(诸虫)
① 偃(yǎn掩):仰也。
一幼女患唇四围生疮,黄脂如蜡。用旋覆花烧灰存性,真麻油调搽,愈。又一孩满面生疮,用蛇蜕煅存性,香油调搽,愈。(面病)
《华佗别传》曰:琅琊有女子,右股上有疮,痒而不痛,愈而复作。佗曰:当得稻糠色犬,系马顿走出五十里,断头向痒。乃从之,须臾有蛇在皮中动,以铁横贯引出,长三尺许,七日愈。 《独异志》(四肢病)
一女子十六岁,四腕软皮处生恶物如黄豆大,半在肉内,红紫色,痛甚,诸药不效。方士教买水银四两,以白绵纸二张揉熟,蘸水银擦之,三日愈。(四肢病)
有人患人面疮,多在股上,其形似人面,有口眼,敷药上即食之,与饮食亦然。一日将贝母末敷,即密口不受。遂拉之疮口,数次遂愈。
江左有商人,左膊上有疮如人面,亦无他苦。商人戏滴酒疮口中,其面亦赤色,以物食之,亦能食,食多则觉膊内肉胀起,或不食之,则一臂痹。有善医者,教其历试诸药,金石草木之类,悉无所苦。至贝母,其疮乃聚眉闭口,其人喜曰:此药可治也。因以小苇筒投其口灌之,数日成痂,遂愈。 《本事方》
有人患脚疮,冬月顿然无事,夏月臭烂疼痛不可言。一道人视之,曰:尔因行草上,惹着蛇交遗沥,疮中有蛇儿,冬伏夏出,故疼痛也。以生虾蟆捣碎敷之,日三四换,凡三日,有一小蛇自疮中出,以铁钳取之,其病遂愈。 《摭青杂记》
一人左手无名指爪角生一小疮,初起麻粒大,用小刀挑开疮头,血出如溺不止,一日长出肉瘤,如菌裹指,顶内开一孔,如眼目转动。此疔毒也。以艾灸四十壮,不知疼痛痒,复烙之,剪去肉瘤,敷拔疔散,外以膏药帖之,内服解毒,七日痊愈。
一人手足甲忽然长倒生肉刺如锥,食葵菜自愈。
荆州处士候又元,尝出郊,厕于荒冢上,及下,跌伤其肘,创甚。行数百步,逢一老人,问:何所苦也?又元具言,且见其肘。老人言偶有良药,可封之,十日不开,必愈。如言,及解视,遂落。又元兄弟五六人互病,病必出血,月余,兄两臀忽病疮六七处,小者如榆钱,大者如钱,皆成人面。 《酉阳杂俎》(四肢病)
正德间,神乐观陆道士生人面疮,在足外臁,疮口似唇而有舌无齿,能言,且索食,但开口时必大痛垂绝,口闭复苏,饮之以酒则四周皆红,啖以脂膏亦能消烁,食毕则闭,疼乃稍可,但流脓血不止,每日一度或二度,其发无常,极受苦楚,贝母亦不能疗,如是者一年。人问故,答曰:年十七时,夜与本房老仆忿争,殴之死。房后地旷而风烈,吾师急聚薪焚之,天明无知者。今经十年,疮自言仆也。忽七日不言,以为将瘥矣。有兄在牛首寺为僧,因往访之,在寺几半月,忽复言,痛绝尤甚,曰:我才出数日,汝即避我,使我寻之苦也。虽然,冤亦解矣。汝明日下山,遇一樵者,可拜求治之。明日,果遇樵者,恳焉。樵者厉声怒曰:业畜!敢言我也。去,半夜疗汝。忽不见。恍然回观,夜梦金甲神人,胸挂赤心忠良四字,谓曰:药在案上,可煎汤服。以左手持药渣出水,西门外第二十家门首有妇人泼水者,即弃于道而返。觉起,视案有物,如乱发而无端者。 江云:如乱发者疑是青。遂如戒,果见妇人,弃之归,疮遂愈。自后屡探本妇,竟无他,不知此何故也。 《见闻纪训》(四肢病)
皇祐中,学究任道腿间患一疮,始发赤肿,复绝便变黑后,穴则有黄水出,四边浮浆起,累治不瘥。医王通看之,此疮狭长,似鱼脐下疮也。遂以大针针四向并中,随针有紫赤水汁出如豆汁。言此一因风毒蕴结而成,二因久坐血气凝涩而至,三因食肉有人汗落其间也。道曰:某素好读书而久坐此疾,数岁前,夏月道中,买猪脯味水饭,疑似人肉,食已,后得此疾。通曰:与误食人汗不远矣。以一异味散子,用鸡子清调,敷其疮,日三易,数日得愈。道坚求其方。通曰:止用雪元一味。自后累访名医,皆莫识雪元为何物。道因至许、郑间,会医郝老,曰:尝记《圣惠》有一方治此疾,用腊月猪头烧灰,以鸡子清调敷,此方是也。雪元之名,非郝老博学多记,后医岂不惑耶? 《名医录》
南丰市民严黄七两足生疮,臭气溃脓,众皆驱斥不容迹,出货角器于村野,而旅舍又不容。至京,潜投宿于五夫人祠下。夜半,遭黄衣吏诃逐曰:何人敢以腐秽脚触污此间?谢曰:不幸缠恶疾,无处见容,冒死来此。纷拿次,夫人出,抗声令勿逐,且呼使前,曰:吾授汝妙方,用漏蓝子一枚 本草又名野兰,生干为末,入腻粉少许,井水调涂,当效。严拜谢,依而治之,果愈。 《类编》
陈斗岩治金台僧嗣真,遍体生㾦癗岁久,药罔效。陈曰:此太阴之经蕴风邪,风化为虫病也。初犹未信,翌日,僧持疮痂数片,内有虫如虱,泣拜求治。乃教以百部、蛇床子、草乌头、练树叶煎汤一缸,令僧坐汤中浴一二时,落疮痂虫无数。一月凡数浴,僧遍体如白癜风状而愈。(编者按:此案《名医类案》列“疮疡”)
吴茭山治一男子,年近三十,病后遍发疖毒。医以败毒散久服,其毒遂收,惟有疮疡而已。忽一日食羊肉,遂呕,过一夜,满口发疮,状如脓窠,寒热时作,羸瘦憔悴。诸医皆曰:早间毒败不尽故耳。仍行败毒凉剂,渴热转生,越数旬,饮食减少。因请吴治,曰:脉浮无力,此乃虚阳,若用凉剂,不久危矣。遂用附子理中汤服之,少顷燥烦口开,举家归咎于附子。曰:此无妨。彼人虚甚,况热药热服,故燥耳。仍进一服 ,此理可以贯通服药之法。其症遂安。连进二次,次早口疮俱收,寒热已定,病遂愈。此盖虚阳染患,不可不察也。
赵子固先生母刘氏,年近八十,左足面一疮,下连大指,上延外踝,以至肷骨,每岁辄数发,发必屡月,昏暮痒甚,爬搔移时,出血如泉,呻吟痛楚,殆不可忍,夜分即渐已,明日复然,每一更药则疮转大而剧,百试不验,如是二十余年。淳熙间,赵为大府丞,一夕母病大作,相对悲泣无计,困极就睡,梦四神僧默坐一室,旁有长榻,先生亦坐,因而发叹。一僧问其故,先生答之以实。僧云:可服牛黄金虎丹。又一僧云:朱砂亦可。既觉,颇惊异,试取药半粒强服之,良久腹大痛,举家且悔,俄而下礧磈物如铁石者数升,是夕疮但彻痒,不痛而无血,数日成痂,自此遂愈。朱砂之说,竟不复试。先生因图僧像如所梦者而记其事。金虎丹方出《和剂》,本治中风痰涎壅塞,所用牛黄、龙胆、腻粉、金箔之类,皆非老人所宜服,今乃服奇效,意此疾积热脏腑而发于皮肤,岁久根深,未易荡涤,故假凉剂以攻之,不可以常疮论也。神僧之梦,盖诚孝感所致。 《百一选方》
有人遍身生热毒疮,痛而不痒,手足尤甚,至颈而止,黏着衣被,晓夕不得寐,痛不可忍。有人教以石菖蒲三斗剉,日干之,舂罗为末,布席上,使患者恣卧其间,仍以衣被覆之,既不黏著,又复得睡,五七日间其疮如失。后以此治患此者,应手效。其石菖蒲,根络石生者节密,入药须此等。 《本草衍义》(疮疡)
有妇人患脐下腹上,下连二阴,遍满生湿疮,如马爪疮,他处并无,痒热而痛,大小便涩,出黄汁,饮食已减,身面微肿。医作恶疮治,用鳗鲡鱼、松脂、黄丹之类药涂上,疮愈热,痛愈甚。治不对,故如此。问之,此人嗜酒贪啖,喜鱼虾发风之物。急令用温水洗拭去膏药,寻 以马齿苋四两烂研细,入青黛一两,再研匀,涂疮上,即时热减,痒痛皆去。仍服八正散,日三服,分散客热。每涂药得一时久,药已干燥,又再涂新湿药,凡如此,二日减三分之一,五日减三分之二,自此二十日愈。或问曰:此疮何缘至此?曰:中下焦蓄风热毒气,若不出,当作肠痈内痔,乃须当禁酒及发风物。然不能禁,后果患内痔。 《本草衍义》
① 寻:旋即,不久。
一人遍身忽然肉出如锥,痒痛,不能饮食,名血拥。用赤皮葱烧灰,水淋汁洗,内服淡豆豉汤,数盏而愈。
一人浑身生泡如甘棠梨,破则出水,内有石一片如指甲大,其泡复生,抽尽肌肉,不可治矣。急用三棱、莪术各五两,为末,分三帖服,酒调下。
一人顶上生疮如樱桃,有五色,疮破则顶皮断。逐日饮牛乳,自消。
一人患此疮,脚膝挛痛。有人取虾蟆,治如食法,令食之 败毒。而挛痛自愈。此亦偶中也。
又一人患此疮,脚痛而肿。或令采马鞭草,煎汤薰洗, 此方妙。汤气才到患处,便觉爽快。后温洗之,痛肿随减。
一人患此疮,愈后数年,通身筋骨疼痛。遇一道流问曰:神色憔悴,有病耶?曰:因疮遍身痛也。道流曰:轻粉毒也。遂示一方,药味不过数品,但每帖入铅五钱,打扁,同煎服之,果验。
江篁南治旃田张氏子,年二十余,因坐卧湿地,遍身发疮如血风状。医与宣热败毒祛风之剂过多,疮虽稍愈,而气血侵损多矣,身发寒热,步履艰难。秋间舆 来就治,脉濡弱,不任寻按,尪瘠 殊甚,腹内作膨作泻,午后发寒热,至五更汗出而退。初为滋补气血兼扶脾清热消导,二剂膨去泻止,四服寒热退。但脾伤气虚,四肢无力,泄泻时作,乃以参、芪、归、术、陈皮、枳实、黄柏、麦冬等药,出入加减,遣归,二月而愈。因以煮酒水洗手足,致疮痍复大发,脉浮细而数,初与防风通圣散二服,及与去风湿药洗之,疮痍渐瘳,继与托里健脾清热之剂,月余而安。(疮疡)
① 舆:轿子。
② 瘠(jí脊):身体瘦弱。
吴城一人腰间生一疖,脓中流出蛔虫四条。医亦甚骇,耳目所未经者。疖后自愈,不致伤生。枫桥疡医龚生目睹人小腹生疖,流出蛔虫二条,俱长六七寸,后亦自愈。 《五湖漫闻》(疮疡)
房州虞候张进,本北方人,因送郡守还,逢道人,饮之酒,得其治痈疽方。文录曹子病背疮,医不能疗,闻进有此方,索之,进原无手诀,但以成药敷之,旬日而愈。一儿五岁,鬓边生疮,继而发于脑后,症候可忧。亦以敷。进凡所用皆一种,不过三夕,二患皆平。其方但择阿胶透彻者一两,水半升煎令消,然后入虢丹一两,慢火再熬,数数搅匀,俟三五沸乃取出,摊令极冷,贮瓷瓶中。用时以毛扫布疮四面而露其口,如疮未成则遍涂肿处,良久自消。切勿犯手,更无他法。一切恶疮皆可敷,不特痈疽也。 《类说》(背痈疽疮)
武昌张启明,述其父治江西商人,背左偏中疮起,根红肿,头白点,痒甚。张取蕲艾隔蒜灸三七壮,愈而不发。此上策也。(背痈疽疮)
《濮阳传》云:有一人患对口疮甚急,遇方士,取鹅子初出时收黄不尽,死在壳内者,用新瓦焙干,为末,以好酒调服,愈。(背痈疽疮)
程明佑治吴氏儿病,切其脉,告曰:病得之膏粱辛热,令人患疡,上拥头面,气充热极,赤如渥丹 。询之,尚乳也,所乳母病胃脘痛,饮烧酒。教之更乳母,以葛花浓煎,日饮之,越五日色淡,十日疮尽。单药独行,取效速也。(赤丹)
③ 渥丹: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直立呈星状开展,深红色。
江焕言:冯悦御药服伏火药多,脑后生疮,热气蒸蒸而上,几不救矣。一道人教灸风市穴十数壮,虽愈,时时复作。又教冯以阴炼秋石,以大豆卷浓煎汤下,遂悉平。和其阴阳也。阴炼秋石法,余昔传之沈旸。大豆卷法,大豆于壬癸日浸井花水中,候豆生芽,取皮作汤使之。(丹毒)
保婴撮要
一小儿鼻外生疮,不时揉擦,延及两耳;又一小儿视物不明,鼻内或痒或生疮,用四味肥儿丸,并愈。(疳症)
一小儿患之(疮疡),肿焮,敷服败毒之药,肿益甚,更作呕,视其寅关脉青赤。此肝经风热之毒,中气复伤而然也。用五味异功散加柴胡、升麻,再用补中益气汤加白芷、桔梗而愈。
一女子十岁余,耳下连项赤肿,寒热头痛。恪敷铁箍散。此少阳经火症内作,非铁箍散所能愈,余用栀子清肝散而愈。
一小儿所患同前,右关脉数,按之则弦,作呕懒食。此肝木克脾土所致,用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茯苓、芍药而愈。
一小儿患之,余谓禀肝脾气滞,不信,用铁箍散、犀角丸,而呕吐少食,手足并冷。此脾胃复伤也,子用五味异功散加木香,母用加味逍遥散、加味归脾汤而消。
一小儿缺盆患之,内外敷服败毒之药,发热肿痛,按之则软。此脓内溃也,喜其右腮白,左腮黄,乃脾胃相生,其病易愈。遂针出脓,用托里散而愈。
一小儿头面患之,服清胃之药,肿痛益甚。余谓毒气炽盛,而瘀血不散也,用仙方活命饮,二剂而愈。后因伤食,朝寒暮热,头面仍患之,服降火之剂,口舌赤肿,手足并冷。余谓胃气复伤而虚寒也,用五味异功散而愈。
一小儿头患疖甚多,寒热作痛,时季夏,乃形病俱实,先用人参败毒加黄连、香薷一剂,其痛顿止;次用仙方活命饮末三服,大者出脓,小者自消。后食厚味复发,用清胃散、活命饮各一服而愈。
一小儿素食炙煿,不时患之,此膏粱积热所致,用清胃、泻黄二散将愈。又停食,服巴豆之药,口舌赤烂,头面生疮,此胃气复伤而内热也,用人参安胃散而愈。(热毒疮疡)
一小儿素有肝脾之症,患疖甚多,用仙方活命饮二剂,肿痛顿退,又用四味肥儿丸、五味异功散加柴胡、升麻而愈。其时同患此症,用犀角丸、化毒丹伤其脾胃者,俱致不起。
一小儿头面患之,肿痛焮作。属胃经热毒,先用仙方活命饮末,次用清胃散而痊。后口舌生疮,别搽末药,腹痛重坠,作呕不食,手足指冷。余谓脾胃虚寒,用异功散加升麻而痊。
一小儿十二岁,胸前患此,肿焮作痛,外敷铁箍散,内服犀角丸,腹中寒痛。验之脓已成,先用五味异功散,再用托里消毒散,脓自出,却用托里散而愈。
一小儿臂患毒,漫肿微痛,敷铁箍散,时欲呕吐,胸腹痞满,手足并冷。此脾气虚寒也,证属半阴半阳,铁箍散乃纯阳之药,非其所宜,遂敷冲和膏,服六君、干姜而消。盖小儿元气易实易虚,用寒药敷帖,逼毒入脏,而不能救者多矣。(热毒疮疡)
一小儿胁间患此(疮疥),寒热如疟,小便频数。此禀肝火所致,先用柴胡清肝散,又用加味逍遥散而愈。后因乳母肝火动而复发,用加味逍遥散及八珍加丹皮、山栀,母子服之并愈。
一小儿腹间患此,发热便血,面黄少食,或作呕,或作泻,手足时冷,右关脉弦数。此脾土虚弱,肝火为患,先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柴胡、山栀,益脾气、清肝火,后用地黄丸,滋肾水、生肝血而愈。
一小儿腿内股患此,色赤不愈,发热,面色或赤或青。此禀肾阴不足,而木火炽盛,先用柴胡栀子散以清肝心,后用地黄丸以补肝肾而愈。
一小儿肘间患此,作渴饮冷,右寸关脉数而无力。此胃经积热,传于肺经也,先用泻黄、泻白二散渐愈,后用五味异功散、四味肥儿丸而愈。
一小儿嗜膏粱甘味,先患背髀,后沿遍身淋漓。此饮食之热,而伤脾血也,先用清胃、泻黄二散而愈。但形气怯弱,用五味异功散而元气复。(胎毒疮疥)
一小儿患此(疮疥),小便频数,左颊青色,或时目札 。此肝脾之症也,先用五味异功散加当归、升麻、柴胡,调补脾气;又用九味芦荟丸,清理肝火;末用地黄丸,滋肾水、生肝木而疥愈。后复发,不经意,兼两目生翳,小便频数,大便泄泻。此肝邪侮脾而作也,用四味肥儿丸、五味异功散加芜荑,脾气健而肝病愈。
① 目札(zhā扎):两眼不时眨动。
一小儿患此,面黄作渴,大便酸臭,腹胀青筋。此肝脾之症,用五味异功散为主,佐以四味肥儿丸而愈。
一小儿患此,面赤作渴,心脉洪大。此心经之症,内用柴胡栀子散,外用六仙散而愈。后惊悸发热,疥焮作痛,先用导赤散二服,又用柴胡栀子散与子服,母服逍遥散而愈。
一小儿患此,大便酸臭,肚腹膨胀,手足时冷。此脾经之症,用五味异功散、四味肥儿丸渐愈。后因母食炙煿,仍发,母服清胃散、黄连泻心汤,子服一味甘草而愈。
一小儿嗜甘肥之物患之,或痒或痛,咳嗽饮冷。此脾胃积热,传于肺经,先用清胃散以治胃热,少用泻白散以清肺火,渐愈。出痘后仍患之,口干饮汤,用五味异功散兼大枫膏而愈。
一小儿年十五,遍身患此,腿足为甚,发热饮冷,两尺脉数洪,按之无力。此禀肾虚所致,用六味地黄丸而愈。后用心力学,复发尤甚,兼盗汗遗精,用地黄丸为主,佐以补中益气汤、八珍汤而痊。
一小儿患此,发热饮冷,痰涎上涌。此禀肾虚,用地黄丸料煎服,月余渐愈,又佐以八珍汤而愈。次年毕姻后,发热唾痰,盗汗咳血,仍用前药而愈。(诸疳疮疥)
一小儿鬓患一疮,肿赤作痛。余谓属手足少阳经风热,用柴胡栀子散。不应,诊其母左寸关脉弦洪而数,即以前药令母服之,儿遂愈。
一小儿十三岁,右颊患肿,作痛饮冷,脉沉实,重按则数,此积热在脏也,当疏通其内。不信,乃泛服杂药,兼敷寒凉,肿硬下颈内溃,复来请治,脉已无力矣。先用托里散二剂,针之,又二剂而脓始出,恶寒,少顷烦躁发热,作渴痰喘。此溃后变症,因气血虚故也,先用当归补血汤,二剂诸症顿止;又用异功散加山栀,胃气亦健;末用托里消毒散,疮敛而愈。
一小儿右腮赤肿,余谓胃经有热,先用泻黄散二服,又用清胃散而愈。后复患之,敷石灰等药,致伤其血,疮不能溃,余先用活命饮,次用托里消毒散而愈。(头面疮)
一小儿颏间赤色,作渴,目睛白多,面常生疮,睡而露睛。先君谓禀父阴虚,用地黄丸、补中益气汤而愈,后出痘亦无虞。设不预为调补肾气,则出痘之危,其可保耶?
一小儿四岁,太阳连眉不时作痒,或生小疮。此属胆经风热也,先用地黄丸。次用柴胡栀子散,后专服地黄丸而愈。
一小儿面常生疮,左颊赤肿,或睡中发搐,审其母素有郁怒,用加味逍遥散、加味归脾汤,母子俱服而愈。
一小儿面白,时或变赤,生小疮,两足发热,先君以为禀赋足三阴虚热。不信,专服清凉之药,后出痘,果黑陷而殁。(头面疮)
一小儿患前症,痛痒不一,右腮鼻准皆赤,属胃经有热,审之果因母饮酒所致,先用清胃散,次用加味逍遥散治其母热,儿敷大枫膏而愈。(头面疮)
一小儿先眉间作痒,搔即成疮,延及头面,敷立效散而愈。后因乳母怒气,复痒作诌不安。此肝胆二经之热也,儿用牛黄解毒丸,母用加味逍遥散而愈。(头面疮)
一小儿头患疮如癞,或作痒结痂,或脓水淋漓二年矣,作渴饮冷,发热面赤。此禀心与小肠表里俱有热也,先用导赤散二服,却用活命饮、拔毒散渐愈;子又服牛黄散,母服逍遥散而愈。后因母食膏粱复发,用清胃散,母子服之,子又服活命饮而愈。
一小儿面生疮,作渴饮汤,服败毒散之药,致吐不食,手足并冷。余谓脾胃气虚复伤,而变症虚寒也,先用益黄散而逆症退,用异功散而疮症愈。(头面疮)
一小儿患前症(眉炼),用柴胡清肝散,母子服之而愈。后因母不戒膏粱厚味,复发延及遍身,脓水淋漓,先用清胃散,次用柴胡栀子散,与母服,子用清金散、牛黄解毒丸而愈。
一小儿嗜膏粱厚味患之,渐及肢体,两眉为甚,脓水淋漓,寒热往来,内用清胃散、加味小柴胡汤,外敷立效散而愈。后眉间复发,两目连札,小便白浊,将成肝疳,用四味肥儿丸、九味芦荟丸而愈。
一小儿因乳母不戒七情厚味患此,延及遍身,久而不愈,母先用清胃散,次用加味逍遥散,子用牛黄散、解毒丸、立效散而愈。后儿食厚味,眉间作痒,搔破成疮,或痒或痛,两目连札,用四味肥儿丸,佐以加味清胃散而愈。
一小儿眉间作痒,破而成疮,延及遍身,两胁为甚,用味肥儿丸、立效散,母服柴胡栀子散、加味逍遥散而愈。
一小儿患此,服化毒丹,乳食不纳,手足俱冷。此药伤胃气,用五味异功散与母服,儿亦时服三五滴,母又服加味逍遥散加龙胆草、漏芦,儿症渐愈。
一小儿患此,先延两胁,后及遍身。此肝火乘脾也,诊乳母亦有肝火,先用加味逍遥散加炒黄连数剂,却去黄连,又二十余剂而痊。
一小儿患之,乳母恼怒,其疮益甚,眉棱抽动,不经意,延及遍身,乳母甚怒,儿面色赤,惊悸咬牙,兼之发搐。此由心肝二经风热所致也,用加味小柴胡汤、加味逍遥散而愈。(眉炼附癞头疮)
一小儿腮患疮,作渴饮汤,饮食少思,服败毒散益甚。余谓此胃经虚热,先用七味白术散,次用五味异功散而渴止。后因母怒,两腮赤肿,作渴发热,用加味逍遥散治其母,儿患亦愈。(腮痈附耳症)
一女子臂疮,肿焮作痛,用仙方活命饮,痛止成脓;用加味八珍汤,而脓溃渐敛;用加味逍遥散与母服而痊。
一小儿因母食膏粱,臂疮溃而作痛,脉洪数有力。用清胃散与母服,子服泻黄散,渐愈;又用加味逍遥散,母子俱服而愈。
一小儿臂疮,服败毒散呕吐腹胀作痛,手足并冷,用六君、姜、桂,诸症渐退,饮食渐进,次用五味异功散而愈。(臂痈)
一小儿臂患疮,敷寒凉之药,肿硬不消,用补中益气汤加木香、薄、桂,及如圣饼,助其阳气而消。
一小儿臂患疮,肿硬作呕,面色萎黄,饮食少思。此脾气虚也,用六君子汤呕止食进,又用五味异功散、如圣饼而消。
一小儿臂疮,作痛不止,肌肉不生,先用托里消毒散而痛止,用五味异功散、托里散而肉生。
一小儿臂患疮,久而不敛,肌肉消瘦,日晡体热。此脾气虚而不能生肌肉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五味异功散,诸症渐愈,又用托里散、如圣饼而愈。
一小儿臂疮肿痛焮赤,右腮赤色,敷服皆败毒之药。余谓:此肺胃二经之症也,当用泻黄、泻白二散主之。不信,恪用前药,泛扰诸经,虚症蜂起而殁。(臂痈)
一小儿左胁生疮,寒热作呕,右关脉弦数。此肝症传于脾也,先用柴胡清肝散,次用五味异功散,又用托里散,疮敛而愈。其时同患是症,专用败毒者,俱致不起。
一小儿左胁下生疮,漫肿色赤。此肝胆经形伤气也,先用托里散、消毒散、加味小柴胡汤间服,肿渐减;又用托里消毒散、加味小柴胡汤,疮溃而愈。(胁痈)
一小儿腹疮,大便秘结,发热饮冷。此热蓄于里也。用内疏黄连汤一剂,大便通而痛止;又用清热消毒散,内热退而疮愈。
一小儿腹患疮,敷寒凉之药,其肿益甚,腹中阴痛,手足并冷。此阳气虚寒之症也,余用回阳汤、抑阴散,而肿渐消,毒渐散,又用托里散而敛。(腹痈)
一小儿臀疮溃而不敛,面色时赤。此禀肝肾阴虚,朝用八珍汤加五味子,夕用加减八味丸,诸症渐退,又用托里散间服而愈。
一小儿臀疮,久不收敛,肢体倦怠,晡热作渴。此禀足三阴虚也,用五味异功散、加减八味丸渐愈,又用托里散而敛。(臀痈)
一小儿臂疮溃而作痛,脉洪数而有力,缘乳母食厚味,胃经积热所致,母服清胃散,子服泻黄散,痛止,又母子服加味逍遥散而愈。
一小儿项患疮,焮疮作痛,左颊色赤。此胆经热毒,母用仙方活命饮末,一服痛止,再服而溃。又用加味小柴胡汤、加味逍遥散,母子俱服而敛。
一小儿左胁肿痛,赤色而硬。此禀胆经热毒所致也,子服活命饮,母服加味逍遥散而溃。复恶寒不食,腹胀吐酸。此脾气弱而饮食停滞也,用六君子汤,脾气渐健;用托里散,肌肉渐生。又呕吐寒热,面色青白。此脾气虚而肝邪所侮也,用异功散加柴胡、升麻而安,又用异功散加当归、黄芪而愈。
一小儿臂患疮,赤肿作痛,服大黄药,敷铁箍散,肿痛顿消。余曰:此脾气虚,疮内陷不知痛耳,非毒退而内消也。遂朝用益气汤,夕用异功散各数剂,色微赤,微肿。又用葱熨法及托里散而疮消。设或再用前药,则患处得寒而愈滞,胃气得寒而不生,多致不起矣。
一小儿臂疮溃而作痛,疮口色白,面赤饮汤。此禀肾膀胱阴虚也,朝用八珍汤,夕用加减八味丸,诸症渐退,面色顿白,此热退而真虚之色见也,用托里散、异功散而愈。
一小儿胸患疮,作痛发热,大小便秘。此邪在里也,先用大连翘饮一服,热痛顿止,更以五味异功散加升麻、白芷而愈。
一小儿面患疮,焮肿,发热恶寒。此邪在表也,先用荆防败毒散解其表邪,次用七味白术散固其胃气而愈。
一小儿背患疮,焮肿大痛,发热饮冷,服败毒之药,其痛益甚。此膀胱经热毒炽盛也,用活命饮加麻黄、羌活一剂,诸症顿退;乃去麻黄、羌活,又二剂而脓溃;再用清热消毒饮而疮痊。次年腹患痈,焮肿作痛,大便不通,其热虽剧,悉属形病俱实,用活命饮加硝、黄一剂,大便即通,肿痛顿止,又用清热消毒散而痊。(作痛不止)
一小儿臂患疮,服消毒之剂,作呕少食,肿硬不消,面色萎黄。此脾胃气虚而药复伤也,用六君、木香、干姜,更增腹痛,此虚甚也,以前药入附子一片,诸症顿退。后饮食停滞,作呕不食,先用保和丸一服,次用异功散而愈。(作呕不止)
一小儿手患疮,作呕流涎,面色萎黄。余谓脾气虚寒,遂用六君、干姜、木香而呕止,又用补中益气汤而涎止,不数剂而疮愈。(作呕不止)
一女子臂患疮出血,余谓血虚,用圣愈汤而愈。后因怒,复作如前,先用圣愈汤,又用加味逍遥散将愈。因惑于人言,别服降火之剂,吐泻腹痛,余用异功散、圣愈汤而愈。
一小儿头疮出血,睡中发搐,审其母素有郁怒发热,用加味逍遥散、加味归脾汤,母服之而子自愈。
一小儿头面生疮出血,右腮赤色,口干饮冷。此胃经有热,先用清胃散渐愈,又用加味解毒散而愈。
一小儿臀疮出血,脉浮大,按之无力,右寸关为甚。此脾肺气虚,不能摄血归源,先用补中益气汤而血止,又用托里散而疮愈。
一小儿头面生疮,出血作痛,发热饮冷。此胃经热甚而血妄行也,先用仙方活命饮,诸症顿愈;又用清热消毒散,疮口渐敛。(出血不止)
一小儿臀疮久不生肌。余曰:臀属膀胱,乃气血难到之所,此禀肾虚而患者,当调补脾气,滋养阴血。遂用五味异功散、地黄丸而痊。(肌肉不生)
一小儿腿疮,久不生肌,肿痛色赤。此脾胃虚而湿热也,用益气汤加黄柏、防己渐愈,又用四君、柴胡、升麻而痊。
一小儿臀疮,腐而作痛不止,肌肉不生,口干作渴,右关脉洪数。此胃经火盛之恶症,先用竹叶黄芪汤二剂而痛止,又以四君子加升麻、白芷而愈。(肌肉不生)
一小儿腿内股患疮,发热不愈,诊乳母肝脾血虚有热,用异功散加柴胡、升麻,及加味逍遥散与乳母服,儿日服数匙,两月余而愈。(发热不止)
一小儿头患疮,小便不利,胸满少食。此脾肺气虚也,先用益气汤,饮食顿进;又用八珍汤加五味子,小便顿利;末用托里散而痊。(小便不通)
一小儿两胁胸间,或两腿内侧患疮疡,小便不利,或作或辍,诊乳母肝脾脉洪数,母服加味逍遥散,子服栀子仁散加柴胡而痊。
一小儿臂疮,服败毒之药,小便不利,腹胀作呕。此胃气复伤,阳气虚弱而然耳。先用六君、姜、桂,一剂呕胀顿止;再用异功散,小便如常;后用托里散而疮愈。(小便不通)
一女子臂疮,饮食少思,小便不利。余谓脾肺气虚不能生化,先用四君、黄芪、当归,小便寻利;又用五味异功散、托里散而疮愈。(小便不通)
一小儿右颊患疮,作渴饮冷,目黄唇裂。此脾胃实热也,用泻黄散而愈。后伤食作渴,遍身皆黄,少用泻黄散,黄退而渴益甚。此热退而真气虚也,用白术散而痊。(作渴不止)
一女子面疮,作渴饮汤面赤。此脾气虚热也,先用异功散,又用益气汤而愈。(作渴不止)
一小儿面疮,敷寒凉之药,患处坚实,头面俱肿。此脾胃受寒,血气凝滞,而不能行耳。先用冲和汤、阴阳散,患处和软,次用托里消毒散,坚硬顿消,又用托里散,疮溃而愈。(敷寒凉药)
一小儿面生疮,寒热头痛,服大黄等药,连泻数度,手足并冷,疮黯吃逆。余曰:此邪在表,误攻其里,下多而亡阴也。后果殁。(服败毒药)
一小儿患疮肿硬,或用针出血,寒热呕吐。乃胃气虚而复伤也,用异功散而呕止,用八珍汤而血止,用托里散而疮愈。
一小儿项间患毒,脓成未溃,欲急刺之,不从,至胀痛始针出脓,用托里散而安。若及时用针,不用药亦可也。
一小儿项间患毒,脓内溃胀痛。此脾肺气虚,而不能外溃也。用大补汤四剂,针之,清脓滴沥,发热恶寒。用独参汤四剂,脓涌泄,乃用大补汤、托里散而愈。东垣先生云:气血壮实,脓自涌出。信矣。(用刀针法)
一小儿项疮脓成不出,两腮皆白。余曰:此肝胆经之症,腮白乃肺经之色,金能克木,当急用针,并补脾气。不信,竟殁。(用刀针法)
一小儿臂疮,肉腐色紫,焮痛作渴,右关脉洪数。此胃火炽盛之恶症,用竹叶黄芪汤而痛止,用四君、升麻、连翘、白芷、金银花而愈。(五善七恶)
一小儿胁伤成疮,脓清不敛,寒热作渴。余朝用补中益气汤培益脾气,夕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血渐愈,却用托里散、异功散,而肌肉自生。(腹破肠出)
一小儿伤手,肿不消,日出脓水少许,饮食不思,发热恶寒,面色萎黄。此脾胃气虚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月余渐愈。因饮食停滞,服克伐之剂,患处漫肿,更作呕恶寒,余谓脾胃复伤,用六君子汤加升麻、柴胡治之而愈。(金木所伤)
一小儿伤内臁成疮,色黯久而不愈。此肝脾气血虚也,先用补中益气汤,后用八珍汤加柴胡、升麻渐愈,再用地黄丸而痊愈。
一小儿伤臂成疮,久而不愈,寒热作渴,疮口青白不合,脓水时流,先用参、芪、归、术,寒热渐愈;又用托里散,患处色和;再用十全大补汤而愈。
一小儿伤足成疮,外敷寒凉药,内服败毒散,久不溃腐。余谓:至阴之处,血气罕到,又服克伐之剂,所以难腐也,虽腐而不能敛也。遂用托里散加肉桂数剂,稍知痛而色渐赤,减桂又数剂而溃。因饮食过多,连泻二日,乃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柴胡而泻止,仍用托里散而愈。
一女子十五岁,伤手成疮,日出清脓少许,日晡发热。此元气虚也,先用五味异功散加当归、升麻,月余元气渐复,乃用加味逍遥散及八珍汤、异功散而愈。
一女子十四岁,修指甲误伤焮痛,妄敷寒凉及服败毒之药,遂肿至手背,肉色不变。余先用内消托里散,手背渐消;次以托里散为主,八珍汤为佐,服两月余而愈。其时有同患,误伤成疮,不固元气,专攻其伤者,俱致不起。(金木所伤)
孙文垣医案
宜兴令君镜阳先生,上焦有浮热,胃中有食积痰饮,平常好食热物,稍凉即腹痛泄泻,大便后,间有红,又因劳心动火,头面生疮疖作疼,脉左数,右滑数,以元参、石斛、白芍药各二钱,甘草一钱,天花粉、连翘、贝母各一钱,茯苓八分,薄荷五分,四帖,疮疖皆愈。再以保和丸加姜连、滑石、红曲,白术丸与服,半月全安。(卷五)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梁溪一妇人生疖臂上,服此半日,立出血脓愈。
连翘二钱 白芷二钱 甘菊一两 紫花地丁五钱 白及二钱 粉甘草三钱 金银花五钱 生地三钱 地榆四钱 皂角刺一钱 栝蒌根二钱 茜草三钱 鼠粘子一钱(肿毒)
陆氏三世医验
疮疖燥补治验
徐县尊于秋末冬初,遍身生疖,大小不一,红肿焮痒,黄水淋漓。延一外科疗之,认为风热,用防风通圣散,数帖不减。又一外科曰: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用芩、连、山栀、生地等味,将十帖,痛痒脓湿益甚,且胃口日弱,饮食渐减,告假月余。鞠二府尊,悉其病状,令人延予至县,诊视其脉,浮按微数,沉按中按皆缓而弱。徐公曰:疮痒,非风热,即心火,当无外此两端。和一外科,以风热治之而不效,又一外科,以心火治之而亦不效,何也?予曰:风热大都为瘾疹,未必为疮疖,至疮疡之为心火,《内经》言之。第脉微弱为多,此元气不足也。缓者湿也,数虽为热,而微数不可纯责之火。盖据今日之症,火为标,湿为本。而原当日得病之由,又湿为标,元气不足为本。此必因乘虚汗出澡浴,湿渍肉腠,久而热蒸,蚀为脓水,发为痛痒也。徐公喜曰:先生已照病情矣,乞处一方治之。因用苍术、苡仁、茯苓燥湿为君,人参、白术、黄芪、甘草补气为臣,连翘、蝉蜕清热为佐,葛根、白芷走入阳明肌肉为使。二剂痛痒顿减,胃口稍开,十剂成痂而体复旧。
陆闇生曰:《内经》云:汗出见湿,乃生痱痤,王注曰:小者为痱,大者为痤。今疮疖大小不一,正所谓痱痤也。汗出已为阳气之不固,况乘虚乎?汗而澡浴正汗出,见湿也。先生熟于《内经》,故灼见病源如此。(卷之三)
冰壑老人医案
朱子茪,谷道右边发四疮,先痒后痛而溃,阴囊之后,复添一疮,庸工酒醉,乘硬缪刺之,共六穴矣。每穴泛出脂肉约二三分厚,脓血旦昔不止,两浙疡科,咸治遍,先生一见,即曰:此疮余不经识,有识此者,愿师事之。仰卧两年,居杭数月,无一效,肉削帖骨,辛巳夏月,尻 尾出虫碗许,食渐减,八月终旬,先生诊之云:不三日矣,遂舁 归,得首丘
① 尻(kāo嵪):脊骨的末端。
② 舁(yú于):抬。
③ 首丘:亦作“首邱”。《礼记·檀弓上》:“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孔颖达疏:“所以正首而向丘者,丘是狐窟穴根本之处,虽狼狈而死意犹向此丘”。后以“首丘”比喻归葬故乡。
里中医案
方禹修足疮浸淫
相国方禹修,足疮浸淫三载。服解毒药、燥湿药、清热祛风药。余曰:脉大无力,气虚之候也。气虚则下陷,服疏利药,则愈下矣。以补中益气加萆薢、苍术服之,外用当归白术膏和二妙散涂之,脓水渐干,更以六味丸加苍术、黄柏,间服一年而愈。
脉诀汇辨
相国方禹修,足疮浸淫,绵延三载。若解毒,若燥湿,若清热祛风,靡不遍尝,而势不少衰。余曰,脉大无力,气虚之候也。气虚则下陷,日与疏利,有愈趋而愈下矣。以补中益气加萆薢、苍术服,外以当归白术膏和二妙散涂之,脓水渐干,更以六味丸加苍术、黄柏,间服一载而愈。(卷九)
薛案辨疏
庶吉士黄柏麟,发热吐痰,口干体倦,自服补中不应,余谓此金水俱虚之症,兼服地黄丸而愈。后背患疖,烦痛寒热,彼因前月曾偕往视郭主政背疽,郭不经意,余决其殒于金旺之际,果符余言。已而郭氏妻孥 感其毒皆患恶疮,柏麟所患与郭同,心甚恐。余曰:此小疮也,憎寒发热皆阴虚,旧症果是疮毒,亦当补气血。余在第就以地黄丸料煎与服之,即睡良久,各症顿退。自后常有头面、耳目、口舌作痛,或吐痰眩晕之类,服前药即愈。后任都宪督临,法道出于苏,必乘顾焉。
④ 孥(nú奴):古代妻子与儿女的统称。
疏曰:此案之服补中,宜矣。然发热吐痰口干,皆水虚之症,应当补肾,徒然升提,何益哉?至疮疖外症,亦必补肾而安,甚矣。凡病不可不顾本也。若头面、口舌、耳目不时作痛及吐痰眩晕等症,又显然水虚火炎之无疑也。(脾肺肾亏损虚劳怯弱等症)
通府黄廷用,饮食起居失宜,两足发热,口干吐痰,自服二陈、四物益甚,两尺数而无力,余曰:此肾虚之症也。彼执服前药,足跟热痒,以为疮毒,又服导湿之剂,赤肿大热,外用敷药,破而出水,久而不愈。又用追毒丹,疮突如桃,始信余言,滋其化源,半年得瘥。
疏曰:此案以饮食起居失宜,足知其虚矣。所患两足发热,非肾水亏乎?口干吐痰,非脾气虚乎?即口干吐痰非脾虚,两足发热属肾虚也无疑。如之何用二陈、四物哉?四物不补肾,二陈复伤脾,宁不益甚乎?至于脉见两尺数而无力,益见肾虚明验,盖不特水虚且火虚矣。奈何仍服前药致肾益亏,而现足跟热痒症耶,即足跟是肾经所主,热痒是虚火之征,不可谓非疮毒即疮毒也。而疮毒岂无虚症乎?乃必用外科诸法,以致变幻究竟,导湿之后,热痒不退而反赤肿大热;敷药之后,脓血全无而反所出是水;及追毒之后,仍无脓血而反疮突如桃。是皆肾虚之故,非急滋化源不能简也,为外科者,可不知焉耶?(肝脾肾亏损下部疮肿等症)
府庠钟之英,两腿生疮,色黯如钱,似癣者三四,痒痛相循,脓水淋漓,晡热内热,口干面黧,此肾虚之症,用加味六味丸,数日而愈。此等症候,用祛风败毒之剂,以致误人多矣。
疏曰:两腿虽阴分,而生疮色黯,不过湿热之气下流而已,而况脓水淋漓者乎?不知果系湿热,当不止于如钱似癣者三四而已,所谓疮为肾疳,于面黧更足征矣。虽然面黧不足征之,凡属肾虚者,其疮必经年累月涂抹而不除者,亦非定生于两腿而已。(肝脾肾亏损下部疮肿等症)
临证指南医案
十九 疮痍四肢偏多,长夏入秋,懒倦欲眠,干咳无痰,颇知味,听纳已少。此阳明胃阴,因热致耗,即热伤元气之征。当与甘药,养胃阴以供肺,如金匮麦门冬汤去半夏,加黄芪皮。
十八 脉不浮大,非关外风,初起右掌二指,已不屈伸,头面身半以上,常有疮泡之形,此乃阳明脉络,内留湿热,若非疠气吸入,定然食物中毒,姑与宣解缓攻。
连翘 犀角 赤芍 酒煨大黄 荆芥 片姜黄
又 能食,二便通调,脏腑无病,初因脓疮,疮愈有泡,自面及肢体,至于右指掌屈伸皆痛,为脉络留邪,以致隧道为壅。前方辛凉入血,先开后降,已得小效,今制清脉络壅热,藉酒力以引导,通复营卫,亦一法也。
银花 连翘 犀角 生大黄 荆芥 丹皮 黄芩 川芎 当归 泽兰 羚羊角 大豆黄卷
用无灰酒十斤浸。
四六 血舍空隙,内风蠕动,外以热汤泡洗,湿热蒸袭肌窍,遂有裂脓流水,况周身渐加麻痹,阳脉亦衰。图治之法,清营以熄内风,疏利湿热以肃隧道,辛辣腥鲜勿进,尚可缓以计功。
制首乌 鲜生地 柏子仁 川斛 黑穞 豆皮 虎骨 蚕砂 黄柏 萆薢
熬膏。
吴 疮痍之后,湿热未去,壅阻隧道;水谷下咽,亦化为痰;中焦受病,故不知饥饿;痰气上干,渐至喘闷矣;但服药四十剂,纯是破气消克,胃阳受伤,痰气愈不得去矣。
半夏 茯苓 紫老姜 炒粳米
又 疮痍大发,营卫行动于脉中脉外,可免腹满之累矣;第谷食尚未安适,犹是苦劣多进之故,胃阳未复,仍以通调利湿主之。
半夏 苡仁 金石斛 茯苓 泽泻
十七 久热疮痍五六年,环口燥裂,溺涩茎痛。
鲜生地 熟首乌 丹皮 丹参 茺蔚子 银花 地丁 紫草
共熬膏。(疮疡)
三四 初因呕吐,是肝胃不和致病,故辛香刚燥愈剧。然久病,必入血络,热则久疮不愈矣。夫木火皆令燥液,易饥易饱,间有呕逆,斯胃病仍在,凡呆滞药味,皆非对症。
三角胡麻 冬桑叶 生首乌 杏仁 郁金 佩兰叶 茯苓 苡仁
熬自然膏。
十五 身瘦久疮,血分有热,精通之年,最宜安养,脉象非有病。
生首乌 三两 三角胡麻 一两五钱,捣碎水洗 细生地 四两 地骨皮 二两 金银花 二两 丹皮 二两 生白芍 二两 生甘草 一两
蜜丸,早服。
三九 脉来濡浮,久疮变幻未罢,是卫阳疏豁,不耐寒暄 ,初受客邪不解,混处气血,浸淫仅在阳分,肌腠之患,议升举一法,气壮斯风湿尽驱。
① 暄(xuān宣):温暖。
人参 生黄芪 川芎 当归 防风 僵蚕 蝉蜕 炙草 生姜 大枣(疮疡)
 风热既久未解,化成疮痍,当以和血驱风。
当归 赤芍 川芎 夏枯草花 牛蒡子 制僵蚕
金 头巅热疖,未能泄邪,此身热皆成脓之象,辛凉兼理气血可愈。
连翘 犀角 银花 丹皮 元参 生甘草 青菊叶(疮疡)
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宁波,二十五岁 面起疡疮,疮愈头痛,牙关不开。凡头面乃阳气游行之所,不容浊气留着。外疡既合,邪痹入骨骱 。散风药仅走肤膜,上焦气多,血药无能为干上部之隧。
② 骱(jiè介):骨节间相衔之处。
角针 蜂房 淡豆豉 牙皂 甜瓜蒂 大豆卷(杂症)
江阴,十六岁 十二年春夏发疮,内因之湿,本乎脾胃,忌口可愈。
生真於术 一斤 白蒺藜 一斤
用糯薏苡仁十两煎汁泛丸(杂症)
五十八岁 爱饮火酒,酒毒湿热,自肠胃经络蒸搏肌腠,疮痍遍及肢体,经年久蕴不解。法当用局方凉膈散,攻其无形之热。(杂症)
洄溪医案
苏州章倚文夫人,体质本弱,平时饮食绝少,忽患项毒,平漫不肿,痛辄应心。医者谓大虚之证,投以峻补,毒伏神昏,奄奄一息,延余视之。余曰:毒无补理。疮口不高,则以围药束之,饮以清凉养血之品,托毒于外,兼服护心丸,痛定而疮根渐收。余暂归,转托一医代治。医者强作解事,曰围药不过金黄散之类,无益也,去之。用药亦意为改易,以炫己能。疮遂散大,血出不止,痛复甚而神疲。余再至大骇,询之,乃知其故。医者乃不复生议论,于是仍用前法,脓成食进,而后得安。盖外科病不治者绝少,皆由医之不得其道,所以动手辄误,病变日增,而药无一验,即束手无策矣。(项疽)
续名医类案
孙真人云:予以贞观五年七月十五日夜,以左手中指背解着庭木,至晓痛不可忍,经十日,痛日深,疮日高大,色如熟小豆色。常闻长者之论有此方,遂依治之,手下即愈,痛亦除,疮亦即瘥,未十日而平复。杨炎南行方著其效云:其方取蒲公草,捣敷肿上。 (《千金方·序》)琇按:上二症即世俗所谓木蛇咬也,张说似不然之。(卷十三·痛痹)
苏子由面有疮。高安丐者赵生,谓子由曰:君好道而不得要,阳不降阴不升,故肉多而浮,面赤而疮。吾将教君碗水,以灌溉子骸,经旬诸疾可去。子由用其说,信然。惟怠不能久,故不能极其妙。 (《龙川志略》)(卷十六·面)
富家子唐靖,疮发于阴,至烂人道。周守真曰:病得之欲泄而不可泄也。治法宜内服龙胆泻肝汤,外以甘草末糁 之。 (《延寿书》)(卷十九·前阴)
① 糁(sǎn伞):涂抹,粘。
张通府耳后发际患肿一块,无头,肉色不变,按之微痛,彼以为痰结核,其脉软而时见数。《经》云:脉数不时见,则生疮也,非痰结。仲景云:微弱之脉,主血气俱虚,形精不足。又云:沉迟软弱,皆宜托里。遂以人参、白术、黄芪、当归、川芎、炙草以托里,少加金银花、白芷、桔梗以消毒。彼谓不然,内饮降火化痰,外帖凉药,觉寒彻脑,患处大热,头愈重,饮食愈少。复请治,以四君子汤加藿香、炮干姜,数剂饮食渐进,脓成刺之。更以十全大补汤去桂及炙草,帖以豆豉饼,又月余而愈。(卷三十一外科·痈疽)
张子和在西华,寄食于夏官人宅,忽项上病,一病状如白疮,疮肿根红硬,以其微小不虑也。忽故人见邀,以羊羔酒饮,鸡、鱼、醢、蒜皆在焉。张以故人不能辞,又忘禁忌,是夜疮大痛不可忍,项肿及头,开口发狂言,目见鬼神。夏君甚惧,欲报其家。张笑曰:请无虑,来日当平。乃以酒调通经散六七钱,下舟车丸百余粒,次以热面羹投之。上涌下泄,一时齐作,各去半盏。明日日中,疮肿已平,一二日脓出而愈。(卷三十一外科·项痈)
姚应凤诊一人,项生疮,求治,应凤曰:是天蛇头疮,宿因也,三年头当自落而毙。竟如其言。 (《仁和县志》)(卷三十一外科·项痈)
胡氏子年二十余,生脓窠已一年,服药无算,长卧床席,二三日间,昏晕数次。入其室,秽气盈溢,脓血痛苦,仰卧不能转侧,两手背皆疮,不能诊候。问其饮食恶心否?云:尚可饮食。曰:胃气在,可生也。即以黄芪、白术、当归、甘草、广胶为主,佐以银花、浮萍,煎之以酒,六剂疮愈大半,二十剂而全愈。(卷三十五外科·脓疥)
翟立之素善饮,遍身疙瘩,搔起白屑,上体为甚,面目焮肿成疮,结痂承浆,眼赤出泪,左关脉洪数有力。或作疠风治之,脓溃淋漓。此肝火湿毒,以四物汤加干姜、连翘、山栀、柴胡,一剂诸症悉退,四剂全退。两睛各显青白翳一片,亦属肝火,再剂翳去,乃用六味丸而愈。(卷三十五外科·疙瘩)
张子和治颖皋韩吉卿,自髀至足,生湿欬,大者如钱,小者如豆,痒则搔破,水到则浸淫,类虫行袜,愈而复生,瘢痕成凹,十余年不瘥。张哂 之曰:此湿欬疮也,由水湿而得,故多在足下。以舟车、济川,大下十余行,一去如扫。
② 哂(shěn审):讥笑。
一省掾背项常有痤疖,愈而复生。张曰:太阳血有余也。先令涌泄之,次于委中髪针出紫血,病更不复作也。张君衮常,喜热火烘灼其背及两足,又食自死肉,久而两足常生疖毒,愈而复生半月余。以清凉饮子下之,得紫黑血积于便中,去者月余,其积毒顿除,是知积热毒致痈肿者如此。(卷三十五外科·疮疖)
张仲安治冻疮,用黄柏烧存性,研细,以鸡子清调敷。破者,干糁上,神妙。
治暑月肌肤疮烂,或因搔成疮,多是大暑汗出,坐卧湿地,致肌肤多疮烂汁出。有一乳母曰:此易瘥也。取干壁细土末敷之,随手即瘥。(卷三十五外科·疮疖)
张子和曰:麻先生妻,病足趾痛不可忍,酒调通经散一钱半,夜先吐,吐毕而痛减。余因叹曰:向见陈五曾病此,医以为小虫伤,或以草上有毒物触之,迁延数月,脓尽方已。今日观方,可发大笑。
王思中治一人,患疮疹,阴囊肿胀如斗升,不能跬步。王曰:此疮蛊也。就外科剂中加麦秆四十九茎遂消。 (《吴江县志》)
戊申之水,乃二百余年创见之变,人足浸水中,数日即皮破生疮,痛不可忍。一法取水荆条煎水浴之立愈。 (《续金陵琐事》)(卷三十五外科·疮疖)
张子和治一男子被杖,疮痛焮发,毒气入里,惊涎堵塞,牙噤不开,粥药不下,前后月余,百治无功,甘分于死。先以三圣散,吐青痰惊涎,约半大缶 。次以利膈丸百余粒,下臭恶燥粪又一大缶。复煎通圣散数钱,热服之,更以酸辣葱醋汤发其汗。斯须,汗吐交出,其人活矣。此法可以救冤人。(卷三十六·杖伤)
① 缶(fǒu否):盛酒浆的瓦罐。
小渠袁三,因强寇入家,伤其两胻外臁,作疮,数年不已,浓汁常涓涓然。但饮冷则疮间冷,水浸淫而出,延为湿疮,求治。张曰:尔中焦常有绿水二三升,涎数掬。袁曰:何也?张曰:当被盗时,惊气入腹,惊则伤胆,病在少阳经也。兼两外臁皆少阳之部,此胆之甲木受邪。甲木色青,当有绿水,少阳在中焦如沤,既伏惊涎在中焦。饮冷水,咽为惊涎所阻,水随经而旁入疮,故饮水则疮中水出。乃上涌寒痰,汗如流水,次下绿水,果二三升,一夕而痂干,真可怪也。
王泾以高宗疾,奉御无状,鞭背都市,流远方。后归,自言不曾受杖,尝袒而示某,以背完莹无症,初不解其如何也。后见他医言,杖皆有瘢,惟噬肤之初,敷以金箔,则瘢立消,意金木之性相制耳。 (《程史》载岳珂)(卷三十六·杖伤)
缪氏医案
足筋不舒,为湿邪所阻,以致络脉壅滞。今发疮,即是湿邪疏泄处。
熟地 阿胶 桑叶 黑芝麻 当归 真血余 石决明 甘菊 木瓜 丝瓜络 新绛 牛筋 人乳粉 牛酥 白麻骨
用猪脊髓、阿胶烊化和丸。
锦芳太史医案求真初编
治族弟继万下身疮发案百七十四
疮属湿热,举世皆知,问及医士,治总不越银花、牛子、羌、防、独活、苍术、川朴、米仁、归尾、赤芍、生地、丹皮、泽泻以为通用,甚则进用黄柏、地榆、桃花,并或更用疮药,以为敷帖。治止如斯,有何考核维真,而令病无遁情,治无不效者乎?岁乾隆甲寅,族弟继万来余,详述伊病自腰而下,患有疮毒焮红肿痛,而肛门尤甚,起坐甚艰。问及他医,有云清热利湿,及或搜风解毒;有云稻米、薏苡炆粥。纷纷持论,愿求一诊以破其惑。余细诊其肺口右寸,脉独沉微,因向渠 问现在精神若何?答曰:气倦无力。显属下坠无疑,速以玉屏风参用升提之药,日服二剂,而气自尔上升,气升则血周流无滞,而疮自不下见。书云下病上疗,于此可证。是病日服二剂,至服五六十剂,而疮始除。因叹世俗庸医,见病治病,活泼甚少,举此以叹治病之变,有不可拘如此。
② 渠:他。
气尽下坠,凝结不升,蕴而为疮为毒,理所应有。且下既实,则上必虚,故尔气倦无力,明其理以治,而疮与倦俱除。男省吾识。
垿山草堂医案
阴亏湿热之体,炎天辄发疮疾。治以凉营化湿法。
生地 丹皮 茅术 黄芩 苡仁 豨莶草 阿胶 归身 川柏 苦参 赤苓(瘰疡)
吴门治验录
十全街
脉沉而缓,按之少力,阳明素有湿热,因耳疮过服凉剂,阳分益虚,故发热恶寒,头昏恶心,宜先与固表疏散为治。
生黄芪 一钱五分 防风 七分 蒸冬术 一钱五分 茯苓 三钱 泽泻 一钱 紫苏叶 五分 上党参 三钱 大白芍 一钱五分,炒 炙甘草 五分 苍耳子 一钱 生姜 一片
又 外感已清,耳疮久而不愈,左脉虚滑,自是阴虚阳越,拟育阴潜阳法。
大生地 三钱 大熟地 五钱 炙龟版 四钱 炒牛膝 二钱 茯神 三钱 粉丹皮 一钱五分 泽泻 一钱 苍耳子 三钱 元参炭 一钱五分 炒山栀 二钱 炒赤芍 一钱 橘叶 十片
又 照前方加:
生地 二钱 鲜霍斛 四钱
每晨,空心开水送:
六味地黄丸 五钱
问:此症由耳疮肿痛,服专科药不但耳疮不愈,寒热大作,诸症业起,今始与固表疏散,继用育阴潜阳,诸症俱愈,耳疮亦痊,岂专科徒负虚名耶?曰:《经》云肾开窍于耳,又云阳明之脉环耳前后。此人素有湿热,积于阳明,又缘水不制火,上炎为耳疮。若早用和阴疏散,原可不致他变,奈专科但知苦寒降火,以致火郁变生。今既疏解其郁,复育阴潜阳,以治其本,自然全愈。彼专科不过摭拾外科数方,不知虚实,不问经络,一门凉泻,遇实症亦能见功,然欲以此,遂为治耳专门,恐难尽信也。(卷二)
王旭高临证医案
某 费心太过,中气不足,湿热内蕴。咽下至胸,常若空空,行动无力,臂发湿疮。宜自安逸,防其心跳头眩。
冬术 半夏 茯苓 陈皮 归身 砂仁 党参 香附 苡仁 萆薢 桑枝(虚劳)
回春录
婺人罗元奎,丁亥夏卒发寒热,旋即呕吐不能立,自言胯间痛不可当。孟英视其痛处,焮赤肿硬,形如肥皂荚,横梗于毛际之左。乃曰:此证颇恶,然乘初起,可一击去之也。用金银花六两,生甘草一两,皂角刺五钱,水煎和酒服之。 眉批:予每以此法治阳证疮毒,莫不应手取效,真妙方也。一剂减其势,再剂病若失。逾年患伤寒,孟英切脉,虚细已极。曰:此不可徒攻其病者,以阴分太亏耳。与景岳法,以熟地、当归、酒炒白芍、炙甘草、橘皮、柴胡等药,一剂而瘳。 此法予亦屡用获效,气虚者并可加参,但表药止柴胡一味,犹嫌力微。
尚友堂医案
家风地先生次孙后靷,满头生疮,医者用药涂愈,未能宣托,遂至久热不解,烦躁难安,命余诊视。唇红口干,舌端不时伸缩。余以导赤散立方,先生诘曰:月余之热用导赤散何也?余曰:此疮愈蓄热之症,先生又诘疮生何处?余曰:必生头上,头为诸阳之会,《经》云:诸热疮痒,皆属心火。心不可见而舌为心苗,心有热故舌常伸缩。心为丁火,不可以泻,惟泻小肠丙火,则心火翕然下降。且大热利小便,亦釜底抽薪之义。服一剂而热减半,再服则热退身安矣。次日先生授以札云:前日之药,大有效验,贤侄可谓眼明手敏,精而进之,可以救世,亦可以传世,仍烦拨冗 至家,斟酌一方,以善其后云云。(治疮愈久热)
① 拨冗(rǒng宂几):冗,忙也。意指百忙中抽出时间。
南丰陈姓子,两足生疮,肿如瓜瓠,皮白晕红,溃流黄水,发热则痒,搔破则痛。外科医治,洗敷之药,总是凉皮散血,所服之方,无非解毒滋阴。蔓延数载,体气日薄。延余诊之,六脉迟弱。余曰:此因寒湿浸淫,如木淹泥水之中,渐次腐烂。《经》所谓湿淫足疾,此疮是也。法宜升阳除湿,阳旺湿去,疮自结痂。若用寒凉泻火,是犹恶湿居下,必致溃烂不已。依方调治,一月而痊。
服方:
黄芪酒炒三钱 党参米炒二钱 白术土炒二钱 茯苓二钱 米仁炒二钱 小茴炒一钱五 桔梗一钱 蔓荆子一钱 五加皮二钱 白芷八分 破故纸二钱 陈皮六分
寒加附子、肉桂,湿加苍术、煨姜、红枣煎服。
洗方:
紫苏叶五钱 白芷五钱 苍术五钱 蛇床子五钱 川椒一钱 艾叶一两 连根葱一握,共煎汤,乘热洗之,拭干掩药。
掩皂药:
黄丹灰炒一钱 石硫黄四钱 樟脑二钱 白芷一钱 炉甘石制二钱 龙骨煅一钱 枯矾八分此味研末另包,掩时斟酌,痒则加大,痛则减去,共研细末掩之。(治足疮肿烂)
王氏医案续编
濮妪 于酷热之秋,浑身生疖如疔,痛楚难堪,小溲或秘或频,大便登圊 则努挣不下,卧则不能收摄,人皆谓其虚也。 未闻虚而生疖者。孟英诊脉滑数,舌紫苔黄而渴。与白虎汤加花粉、竹叶、栀子、白薇、紫菀、石斛、黄柏。十余剂而痊。
② 妪(yù欲):年老的妇女。
③ 圊:厕所。
王氏医案三编
孙位申令正 ,左内踝患一疮,外科敷割,杂治两月,渐至疮色黑陷,食减神疲,寒热时形,痛无停晷,始延孟英诊之。脉象弦细无神,曰:此营阴大亏之证,余于外科虽疏,然初起既无寒热,患处亦不红肿,其非火毒可知,并不流脓,虚象更著,始则攻散劫津,继则温托壅气,妄施敷割,真是好肉剜成疮矣。况病在下焦,素患肝郁,芪、茸、芎、归,益令阳浮,两腿不温,岂为真冷?亟煎葱汤将患处洗净,切勿再行钩割。以生附子杵烂帖涌泉穴引火下行,患处日用葱汤温洗。方用血余、当归、冬虫夏草、枸杞、牛膝、苁蓉、猪肤、藕、白蒲桃干煎服。五剂寒热全休,腿温安谷,黑处转紫,痛减脉和。旬日后紫转为红,陷处日浅,始令以珍珠八宝丹糁之。匝月 而肌生体泰。
④ 令正:旧时以嫡妻为正室,因用为称对方嫡妻的敬词。
⑤ 匝(zā咂)月:整个月。匝,环绕一周。
归砚录
金氏妇,自仲夏堕胎,迄今四月有余,恶露淋漓不断,两臀近复患疮,浑身肤痒,脉数而弦,多药罔效,亦为产后宜温之谬说所误也。用西洋参、银花各二钱,生地、龟板各四钱,冬瓜皮三钱,栀炭、竹茹各一钱五分,白薇、青蒿、黄柏各一钱,甘草六分。不十帖愈矣。
慎五堂治验录
钱门塘徐静卿夫人,余姨母也。庚辰八月,患形寒身热,少汗,肤腠中如痧如斑,隐隐约约,其色如赭,而且痒,微有咳嗽。余曰:此疹也。即予轻宣经络,兼开元府。得汗疹退,知饥加纳。停药二候,面、颈、胸、腋又发一种大者如蚕豆,小者如麻子,色白有脓,或出脓而散,或不出脓而隐。彼处医家不识斯何病也。邀余决之。余一阅视,曰:此豌豆疮也。究由肺失清肃,风热湿毒蕴于太阴之络而为疹。得清宣泄表,肺胃之令行而清肃下降,其邪无容留之地,遂溃溢出于肌腠之外。盖肺主皮腠,胃主肌肉,若盗贼溃围,而游骑无归,则随处作祸。面颈为阳明胃之部位,胸腋为太阴肺之分野,二经受病,故此处独多也。即予银翘、大黄、地丁、丹皮、羚角、土贝、枇杷叶、桑叶、牛蒡、人中黄、射干、绿豆等出入。数剂而起榻。寓医黄墙朱梅坪外敷以金黄散,其腋处二粒经月余而始收全功。
一得集
杭垣陆点翁家,一佣妇,绍郡人,年五十余,尻骨之上,一节突起,腰间患疮,溃久不敛。戊子春,就余诊之。六部之脉,俱浮取空大,沉按无根,余知此症不治,乃致意点翁,嘱其婉言劝归养息,病愈仍可复来。佣妇如言回家,医治至秋似稍安而复来,点翁又邀余诊,脉象如初。余曰脉仍无根,须防暴脱,果至初冬而殁。(卷下)
过氏医案
婺源余君夷白文郎,患火珠疮,自发内起窜至头面,累累如贯珠,肿而封目,壮热不退,二便如常 风火全在上焦。余为遍刺挤出脓血,用银花败毒汤加牛膝、车前引下之,复用生大黄、生南星研末,鸡蛋清调作两饼,敷两足心,此导龙入海之法。越日而小便清者黄矣,肿消而病亦愈矣。
雪雅堂医案
王宅太太 产后百日,外时患畏冷,内外战振不堪,又或弦晕,经水时来时止,然不甚多,腹并不痛,不思食,右关弱小,左涩滞,关脉更沉涩不起,患右手脉痈,两手指节间时生米粒小疮,痛难名状,应以肝经血郁论治。
醋香附 二钱 泽兰 二钱 牛膝 二钱 当归 二钱 醋川军 一钱 桃仁 三钱 红花 一钱 桂枝 一钱 赤芍药 二钱 川芎 二钱 浙贝 二钱 甘草 一钱
服后腹略痛,肝经热气觉流入膀胱,小便下赤黄如米泔水者二次,第二剂去膝桂军草四味,第四剂因不能食加苍术、砂仁、半夏。
又 再诊,各症递痊,仿易思兰法以越鞠加减立局。
醋香附 三钱 川芎 钱半 神曲 二钱 苍术 二钱 黑栀子 钱半 川贝 二钱 白芍 二钱 砂仁 钱半 炙黄芪 三钱 桔梗 二钱 当归 三钱 桃仁 一钱
菊仙 面起疮点,破则出水痒疼,时或咽痛,目红口渴,心热阳明血分郁热,清营汤佐以解毒之属。
鲜生地 五钱 淡竹叶 三钱 生石膏 三钱 元参心 三钱 川黄连 二钱 紫丹参 三钱 寸麦冬 三钱 杭丹皮 二钱 金银花 三钱 连翘壳 二钱
医验随笔
河埒口蒋姓遍发疮毒,体无完肤形神消瘦。先生偕门人邹致和同往,致和幼读医书,并在他处学习内外科五六年。始入房见其形状,惊而却走。先生用枯矾末数两,麻油调敷遍体,两星期而愈。继有黄泥桥薛姓子病遗精,北门王医用固涩补药十余剂,不独精不能固,遍体肿胀发疮,浓水淋漓,两手不能据箸,舌苔光绛。先生曰:此湿火灼阴也。用鲜首乌、黄柏、黄连、黄芩、丹皮等,外治同前法,浓疮即愈,遗精亦止。后见其人气体甚丰腴也。
曹沧洲医案
幼 热疖。蕴热上亢,热疖不一,当清化分利。
鲜生地 银花 钩勾 玉泉散  白蒺藜 桑叶 大竹叶 鲜芦根(外疡总门科)
俞 湿风疮。湿风疮延蔓,非清化不可。
桑叶 银花 川萆薢 丹皮 连翘 赤芍 生米仁 泽泻(外疡总门科)
徐 疮痍。营分积湿化毒,疮痍遍体,烦躁溲赤,便通,危深。火如燎原,不易速效。
上川连 五分 银花 三钱 滑石 四钱 清麟丸 三钱,绢包 丹皮 三钱五分 淡竹叶 三钱 赤苓 四钱 赤芍 三钱 生米仁 三钱 泽泻 三钱(外疡总门科)
陈 疖。热疖满头,口渴,表热,便溏溲少。内外同病,转重可虑。
上川连 桑叶 枳壳 车前子 淡芩 丹皮 炙鸡金 泽泻 粉葛根 鸡苏散 大腹皮(外疡总门科)
李 火疖。火疖叠窜,舌边糙。阳明蕴热上亢,时值火令,必须清营泄热,以杜 疡患纠缠。
① 杜:阻塞。
鲜生地 四钱,打 石决明 七钱,先煎 扁豆衣 三钱 银花 三钱 丹皮 三钱五分 滑石 三钱 甘中黄 一钱,包 赤芍 三钱五分 白茅根 一两,去心(外疡总门科)
② 甘中黄:即人中黄,为甘草末置竹筒内,于人粪坑中浸渍后的制品,功能清热凉血解毒,现已不用。
程 胎癞未曾断根,小疖续窜不已。当清营泄热。
鲜生地 三钱,打 羚羊角 七分,另煎透 通草 七分 银花 三钱五分 甘中黄 一钱,包 淡竹叶 三钱五分(外疡总门科)
季 肝火疮,延蔓作痒。当平肝化湿,以解鸱张 之势。
③ 鸱(chī吃)张:凶暴、嚣张,像鸱鸟张开翅膀一样。
石决明 一两,先煎 川柏 三钱五分,盐水炒 赤苓 三钱 陈皮 一钱 连翘 三钱 知母 三钱五分,盐水炒 泽泻 三钱 生米仁 四钱 丹皮 三钱五分 淡竹叶 三钱五分 甘菊瓣 三钱(外疡总门科)
钱 湿风疮。湿风疮,延蔓作痒。当以清化分利法。
三妙丸 三钱,吞服 丹皮 二钱 粉萆薢 三钱 鲜生地 一两 赤芍 二钱 猪苓 三钱五分 桑白皮 三钱 防己 三钱五分 泽泻 三钱 地肤子 三钱五分(外疡总门科)
蔡 湿风疮。湿风疮蔓延,痒甚多水,营分湿热重,非清化分利不可。
三妙丸 三钱,包 桑白皮 三钱 银花 三钱 粉萆薢 四钱 川柏 盐水炒 丹皮 三钱 连翘 三钱 赤苓 三钱 知母 三钱,盐水炒 赤芍 三钱 生米仁 四钱 泽泻 三钱(外疡总门科)
也是山人医案
虞(十二) 两目疮疡,绵延一载不痊,服羚羊角反剧,眼癖。
川连 四分 白甘菊 一钱 生甘草 二钱 夏枯花 一钱 桑皮 一钱五分 苡仁 一钱 土贝 二钱 连翘 一钱五分 茯苓皮 二钱
又 前方已服三帖,略效,再拟:
制军 一钱五分 银花 一钱 桑皮 一钱五分 夏枯花 一钱 丹皮 一钱 连翘 一钱五分 大贝 二钱 炒山楂 一钱五分 川楝子皮 一钱
又 前方又服三帖大效,又拟:
制军 二钱 金银花 一钱 川楝子皮 一钱 夏枯 花一钱 桑皮 一钱五分 黑山栀 一钱五分 大贝 二钱 连翘 一钱五分
张(二) 肺火。
桑叶 一钱 川贝 二钱 银花 一钱 池菊 一钱 杏仁 三钱 连翘 一钱五分 羚羊角 一钱五分 黑山栀 一钱五分
又 疮色已溃,尚未结痂,系肺热未清。
桑皮 一钱五分 大贝 二钱 池菊 一钱 夏枯花 一钱 制天虫 二钱五分 连翘 一钱五分 赤芍 一钱五分 银花 一钱 地丁 一钱(疮疡)
邱(三一) 面目浮肿,左肢发疮,此属湿火,肤腠皆痒。
桑皮 一钱五分 豨莶草 二钱 银花 一钱 制首乌 四钱 汉防己 一钱五分 连翘 一钱五分 米仁 三钱 池菊 一钱
又 两次。
桑皮 一钱五分 川黄柏 一钱 池菊 一钱 夏枯花 一钱 汉防己 一钱五分 连翘 一钱五分 米仁 三钱 银花 一钱
又 三次。
大贝 一钱 川萆薢 二钱 银花 一钱 夏枯花 一钱 汉防己 一钱五分 羚羊角 一钱五分 池菊 一钱 米仁 二钱
王(十二) 气火上升,唇口生疮。
霜桑叶 二钱 池菊 一钱 丹皮 一钱五分 南花粉 一钱五分 连翘 一钱五分 生甘草 三分 赤芍 一钱五分 马勃 五分(疮疡)
丛桂草堂医案
龚姓女七岁,夏间头顶生疖如贯珠,出脓后久不生肌,每三日必出脓一次,否则肿胀疼痛,乃以绿云膏帖之。每日洗换,不十日瘥。(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