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颅部
颅部skull包括颅顶和颅底及其围成的颅腔。颅腔容纳脑及其被膜。
一、颅顶
颅顶calvarial roof由额骨、顶骨、枕骨和颞骨及其外面的软组织构成,可分为额顶枕区和颞区。
(一)额顶枕区
1.境界
前界为眶上缘,后界为枕外隆凸和上项线,两侧借上颞线与颞区分界。
2.层次
由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组织和颅骨外膜(图1-31)。其中,浅部3层紧密连接,故合称为 头皮scalp。
图1-31 颅顶层次(冠状切面)
(1)皮肤:
厚而致密,含有大量毛囊、汗腺和皮脂腺,为疖肿或皮脂腺囊肿的好发部位。血管丰富,外伤时易致出血,但创口愈合较快。
(2)浅筋膜:
由致密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许多结缔组织小梁使皮肤和帽状腱膜紧密相连,并将脂肪分隔成许多小格,内有血管和神经穿行。感染时渗出物不易扩散,可压迫神经末梢引起剧痛。小格内的血管多被周围结缔组织固定,创伤时血管断端不易自行收缩闭合,故出血较多,常需压迫或缝合止血。浅筋膜内的血管和神经,可分为前、后和外侧3组(图1-32)。
1)前组:
①内侧组:有额动脉和滑车上神经,距正中线约2cm。额动脉是眼动脉的终末支之一,与滑车上神经伴行,绕额切迹至额部。②外侧组:有眶上动脉和眶上神经,距正中线约2.5cm。眶上动脉为眼动脉的分支,与眶上神经伴行,在眶上孔或眶上切迹处绕过眶上缘到达额部。眶上动脉多位于眶上神经外侧,额动脉多位于滑车上神经内侧。眶上神经和滑车上神经都是眼神经的分支,故三叉神经痛患者可在眶上缘的内、中1/3交界处有压痛。
图1-32 颅顶的肌、血管和神经
2)后组:
有枕动脉和枕大神经。枕动脉经颞骨乳突的枕动脉沟,斜穿枕部肌至皮下。枕大神经穿过项深部肌群,在上项线平面距正中线2cm处穿斜方肌腱膜,然后与枕动脉伴行,走向颅顶。枕动脉位于枕大神经外侧,两者伴行关系不密切。封闭枕大神经时可于枕外隆凸下方一横指、向外侧约2cm处进行。
3)外侧组:
又分为耳前和耳后两组,来源于颞区(见后述)。
颅顶的动脉存在广泛的吻合,不但左右两侧互相吻合,而且颈内动脉系统和颈外动脉系统互相联系,故头皮在发生大块断裂时缝合后也不易坏死。由于血管神经从四周向颅顶走行,故开颅手术作皮瓣时,皮瓣的蒂应在下方的血管和神经干所在部位,以保证皮瓣的营养。一般作放射状切口,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颅顶的神经走行在皮下组织中,故局部麻醉时需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内。由于皮下组织内有粗大的纤维束,注射时可感到阻力较大。因颅顶神经分布互相重叠,局部麻醉阻滞一支神经常得不到满意的效果,应将神经阻滞的范围扩大。
(3)帽状腱膜epicranial aponeurosis:
前、后连 枕额肌的额腹和枕腹,两侧逐渐变薄,续于颞筋膜。整个帽状腱膜厚而坚韧,与皮肤和浅筋膜紧密相连。头皮外伤若未伤及帽状腱膜,伤口哆开不明显。如果帽状腱膜同时受伤,由于额枕肌的牵拉则伤口裂开,尤其是横切口。缝合头皮时一定要将此层缝好,一方面可以减少皮肤的张力,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另一方面有利于止血。开颅术后因脑水肿和颅压高等行硬脑膜不缝合减压时,更应密缝帽状腱膜层,以免伤口感染和脑脊液外漏。
(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又称 腱膜下间隙subaponeurotic space,是位于帽状腱膜与骨膜之间。此隙范围较广,前至眶上缘,后达上项线。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连接,故移动性大。婴幼儿易发生帽状腱膜下血肿,严重时会导致贫血或失血性休克。头皮撕脱伤也多沿此层分离。此间隙内的静脉经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颅内的硬脑膜窦相通,若发生感染可经上述途径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内扩散,故该层被认为是颅顶部的“危险区”。
(5)颅骨外膜:
借少量结缔组织与颅骨表面相连,易于剥离。严重的头皮撕脱伤,可将头皮连同部分骨膜一并撕脱。骨膜与颅缝紧密愈着,故骨膜下血肿常局限于一块颅骨的范围内。
(二)颞区
1.境界
位于颅顶的两侧,介于上颞线与颧弓上缘之间。 颞窝temporal fossa容纳颞肌,其上界和后界为颞线,前界为额骨和颧骨,下界为颧弓。颞窝前部于颧弓中点上方3~4cm处称为 翼点pterion,是额、顶、颞、蝶骨会合处形成的“H”形骨缝结构,此处骨板薄弱,是颅脑损伤的常见部位,其内面有骨沟或骨管,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骨折时易伤及该动脉而产生硬膜外血肿。翼点常为选择手术入路的重要标志。切除鞍区较大占位病变(如垂体瘤、颅咽管瘤、动脉瘤)时,常用翼点入路。开颅后打开硬膜,即见到额叶和颞叶。打开侧裂池减压。抬起额叶和颞叶,以暴露前颅底和鞍区结构。
2.层次
由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颞筋膜、颞肌和颅骨外膜。
(1)皮肤:
颞区的皮肤移动性较大,手术时无论选择纵行或横行切口,均易缝合,愈后的瘢痕也不明显。
(2)浅筋膜:
含较少脂肪组织。血管和神经可分为耳前、耳后两组(图1-4,图1-32)。
1)耳前组:
有颞浅动、静脉和耳颞神经,三者伴行,出腮腺上缘,越颧弓到达颞区。临床上可在耳轮脚前方作局部阻滞麻醉。颞浅动脉搏动可在耳屏前方触及。该动脉在腮腺内平下颌颈高度起自颈外动脉,于颞下颌关节与外耳道间出腮腺上缘至皮下。沿耳颞神经与颞浅静脉的前方上行,越颧弓根表面,多数(60%)在颧弓上方2~3cm处分为额支和顶支。额支外径约1.8mm,向前与额动脉交通。顶支外径约1.7mm,向后与耳后动脉和枕动脉吻合。颞浅动脉起始部的外径为2.6mm,平颧弓高度外径为2.2mm。颞浅动脉位置恒定和表浅,管径粗大,可用为颅内外吻合的供血动脉。在作颞区切口时,应注意保留该动脉的主干,以备必要时用于颅内外动脉吻合。颞浅静脉注入下颌后静脉。
2)耳后组:
有耳后动、静脉和枕小神经,分布于颞区后部。耳后动脉起自颈外动脉,耳后静脉汇入颈外静脉,枕小神经发自颈丛。
(3)颞筋膜temporal fascia:
为颞区的深筋膜,上方附着于上颞线,向下分为浅、深两层,分别附着于颧弓的外面和内面。两层之间含有脂肪组织,有起自上颌动脉的颞中动脉及其伴行的颞中静脉经过。
(4)颞肌temporalmuscle:
呈扇形,起自颞窝和颞筋膜深面,经颧弓深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表1-2)。经颞区开颅术切除部分颞骨鳞部后,颞肌和颞筋膜有保护脑膜和脑组织的作用,故开颅减压术常采用颞区入路。颞肌深部有颞深血管和神经,颞深动脉起自上颌动脉,颞深神经发自下颌神经,支配颞肌。颞肌是最常用最方便的颅底重建材料。
(5)骨膜:
紧贴于颞骨外表面,故颞区很少发生骨膜下血肿。骨膜与颞肌之间含有大量脂肪组织,称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此间隙经颧弓深面与颞下间隙相通,再向前则与面部的颊脂体相续。因此,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中有出血或炎症时,可向下蔓延至面部,形成面深部的血肿或脓肿。面部炎症如牙源性感染也可蔓延至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三)颅顶骨
颅顶各骨均属扁骨。前方为额骨,后方为枕骨。在额、枕骨之间是左、右顶骨。两侧前方小部分为蝶骨大翼,后方大部分为颞骨鳞部。颅顶各骨之间以颅缝相接合,颅内压增高时小儿骨缝可稍分离。颅顶骨呈圆顶状,有一定的弹性。颅顶骨的厚度约为0.5cm,最厚的部位可达1cm。颞区最薄,仅有0.2cm。由于颅顶骨各部的厚度不一,在取颞部骨瓣时需注意:①颞骨鳞部骨质很薄,钻孔时勿用力过大,以免将钻头插入脑内损伤脑组织。②尽量咬除颞骨鳞部,直至中颅底。向前下方扩大骨窗或将骨瓣翻起时,应注意勿损伤脑膜中动脉。如果该动脉在骨管内损伤出血,可在电凝后用骨蜡封闭骨管。如在硬膜上损伤,可用细丝线结扎其两端或电凝止血。③骨瓣后缘钻孔时应注意勿损伤横窦。如果乳突气房打开,应用骨蜡严密封闭。若肿瘤位于颅中窝前部,应将蝶骨嵴外侧半磨除。
颅顶骨分为外板、板障和内板3层。板障静脉可归纳为额板障静脉、颞前板障静脉、颞后板障静脉和枕板障静脉4组(图1-33)。板障静脉位于板障管内。板障管在X线片上呈裂纹状,有时可被误认为骨折线,应注意鉴别。由于板障静脉位于骨内,手术时不能结扎,常用骨蜡止血。当头皮撕脱伤累及颅骨骨膜时,应在颅骨上密集钻孔至板障层,待肉芽组织长出后再植皮封闭创面。
图1-33 板障静脉
颅骨骨折约占颅脑损伤的15%~20%,以顶骨最多见,其次为额骨、颞骨和枕骨。根据骨折部位可分为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按骨折形状可分为线形骨折、凹陷骨折、粉碎骨折、儿童生长性骨折。在颅盖骨折,受外力打击时常集中于一点,成人骨折线多以受力点为中心向四周放射。小儿颅顶骨弹性较大,外伤后可发生凹陷性骨折。外板较厚,弧度较小,对张力的耐受性较大。内板较薄,弧度较大,质地较脆弱。因此,外伤时外板可保持完整,而内板发生骨折。同时,骨折片可刺伤局部的血管、脑膜和脑组织等,引起血肿。
(四)开颅手术入路切口
常用开颅手术入路切口包括:①额部切口:马蹄形切口适用于额部病变手术,冠状切口适用于双侧额部病变手术。②翼点入路切口:适用于同侧和对侧颅前窝,同侧眶区、鞍区、鞍旁、海绵窦、斜坡和斜坡后区,同侧颅中窝、颞区下部和大脑动脉环区病变手术。③颞部切口:直切口常用于颞肌下减压如清除血肿,马蹄形切口常用于颞、顶区大脑中部病变的手术。④顶枕部切口:为马蹄形切口,适用于顶枕部病变手术。⑤幕上幕下联合切口:适用于横窦、骑跨横窦、脑桥小脑三角区病变手术。⑥颅后窝切口:乳突间弓状切口和大倒钩形切口适用于颅后窝病变手术,如一侧或双侧小脑病变的小脑幕下开颅,双侧病变时多采用正中直切口。正中切口适用于小脑蚓部、第四脑室和枕骨大孔区病变手术。小倒钩形切口和单侧切口适用于小脑半球和脑桥小脑三角区病变手术(图1-34)。
图1-34 开颅手术入路切口
二、颅底
颅底cranial base(图1-35)的结构特点:①颅底的各部骨质厚薄不一,由前向后逐渐增厚。外伤时骨质较薄的部位易骨折,如颅前窝。②颅底的孔、裂、管是神经和血管出入的通道,一些骨的内部形成空腔性结,如鼻旁窦、鼓室等。这些部位都是颅底的薄弱点,外伤时不但容易骨折,而且常伴有神经和血管损伤。③颅底与颅外的一些结构相互交通,如颅底与翼腭窝、咽旁间隙和眼眶等的关系。这些部位的病变如炎症和肿瘤等可蔓延入颅,反之颅内病变也可引起颅外某些部位的病变。④颅底骨与脑膜紧密愈着,外伤后不会形成硬膜外血肿,但脑膜常同时损伤,可引起脑脊液外漏。中颅底硬脑膜由两层组成,除形成Meckel腔和海绵窦外,两层之间形成潜在的硬膜间腔,内有三叉神经的分支通过。硬膜间腔向内至小脑幕游离缘;向后外在下颌神经后缘,两层硬膜融合成一层覆盖岩骨前面;向前外两层硬膜在眶上裂、圆孔、卵圆孔的连线上融合,并在眶尖、圆孔和卵圆孔处分别与神经和血管的共同鞘、上颌神经及下颌神经的鞘膜延续。若去除眶上裂后外侧壁并扩大圆孔及卵圆孔,可暴露该融合区,此处是切开硬膜和进入硬膜间隙的起点。在眶尖,由于颞极硬膜和眶上裂硬膜之间的颞极硬膜索带与神经血管共同鞘关系密切,相互间无确切的解剖界面,若直接切开易损伤进入眶上裂的神经和血管,故不适合在此处切开硬膜双层。在硬膜间隙中,硬膜内层与三叉神经各分支之间联系疏松,容易分离。在海绵窦外侧壁,由于海绵窦固有层多不完整,在翻开海绵窦外壁硬膜时要注意保护内侧的静脉丛,以减少出血。
图1-35 颅底内面
(一)颅前窝
颅前窝anterior cranial fossa容纳大脑半球额叶,正中部凹陷,由筛骨筛板构成鼻腔顶,前外侧部形成额窦和眶的顶部。颅前窝骨折累及筛板时,常伴有脑膜和鼻腔顶部黏膜撕裂,脑脊液或血液直接漏入鼻腔。若伤及嗅神经,会导致嗅觉丧失。骨折线经过额骨眶板时,可见结膜下出血。额窦也常受累,脑脊液和血液可经额窦流入鼻腔。偶尔气体经骨折线进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
(二)颅中窝
颅中窝middle cranial fossa呈蝶形,可区分中央部(蝶鞍区)和两侧凹陷的外侧部。蝶鞍区位于蝶骨体上面,为蝶鞍及其周围附近区域。该区主要的结构有垂体、垂体窝和两侧的海绵窦等。
1.蝶鞍sella turcica
前后径为1.1~1.2cm,深度为0.6~0.9cm,鞍底横径为1.4~1.5cm。按前、后床突间距的不同,将蝶鞍分为3型:开放型(39%),间距>5mm;闭锁型(21%),间距<2mm;半开放型(40%),间距为2~5mm。蝶鞍的形态与颅形及蝶窦的发育程度有关。
鞍底形状有平直型(49%)、下凹型(46%)和上凸型(5%)3种。下凹型鞍底的中心下凹深度<2mm为87%,最深3.5mm。上凸型鞍底的高度<1mm。正常鞍底侧角圆钝,如侧角尖锐则提示可能存在鞍内肿瘤。约26%鞍底不平,坡度多在5°以内,最大8°。这种倾斜为蝶窦发育不对称所致,如倾斜高度超过2mm可视为异常。在垂体病变时,鞍底骨质的变化发生较早。
蝶鞍的形态变异有:①鞍桥:为前、后床突间的骨性桥连结,出现率为6%。有时不完整,多为双侧性。在内分泌障碍、白痴及癫痫患者,X线片上鞍桥的出现率为15%~38%。②颈动脉床突孔:前、中床突之间借韧带连结,形成孔,出现率为10%。孔内有颈内动脉经过。如孔过小可影响颈内动脉的血流,需手术切断韧带。③前床突缺如。④前、后床突侧移。
颅咽管basipharyngeal canal又称 垂体管,一般认为是Rathke囊经过蝶骨处的管道未闭合所致,出现率为0.42%。颅咽管上口位于垂体窝底最低处的正中线上,骨孔为卵圆形或圆形,直径为1.0~1.5mm。管向下并稍向后方,开口于犁骨与蝶骨体相交角处,但通常为一盲管。该管内含有黏膜和骨膜组织,并有1条静脉,向上注入海绵窦。有时内有异位垂体组织。Rathke囊肿和颅咽管癌为蝶鞍区的常见病变。
2.垂体窝hypophyseal fossa
顶为硬脑膜形成的鞍膈,鞍膈的前上方有视交叉和视神经。垂体前叶的肿瘤可将鞍膈的前部推向上方,压迫视交叉,出现视野缺损。垂体窝的底仅隔一薄层骨壁与蝶窦相邻。垂体病变时,可使垂体窝的深度增加,甚至侵及蝶窦。垂体窝的前方为鞍结节,后方为鞍背。垂体肿瘤时,两处的骨质可因受压而变薄,甚至出现骨质破坏现象。垂体窝的两侧为海绵窦,垂体肿瘤向两侧扩展时,可压迫海绵窦,发生海绵窦瘀血和脑神经受损的症状。在垂体肿瘤切除术中,要注意避免损伤视神经、视交叉、海绵窦和颈内动脉等。因此,行垂体瘤切除手术时常借助显露该处的血管神经及解剖间隙进行处理,对肿瘤进行分块切除,直至全部切除。4个间隙包括视交叉与两侧视神经之间的间隙、视神经/视束与颈内动脉之间的间隙、颈内动脉与小脑幕游离缘之间的间隙,当视交叉为前置型、终板受病变影响变宽和隆起时切开终板得到的间隙。
图1-36 垂体(正中矢状切面)
3.垂体hypophysis
位于蝶鞍的垂体窝内,借垂体柄与下丘脑的漏斗相连(图1-36~图1-38)。垂体在冠状切面和矢状切面上均呈横置的肾形,在横切面上呈椭圆形。垂体重约740mg,前后径0.8cm,垂直径0.6cm。在垂体肿瘤患者的X线片上,常见蝶鞍扩大和变形,这对诊断垂体病变有重要参考价值。垂体前上方有视交叉和视神经,后方隔鞍背和斜坡与脑干相邻,上方隔鞍膈与下丘脑和第三脑室等结构相邻,下方有蝶窦,两侧为海绵窦及位于其内的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和三叉神经发出的眼神经和上颌神经。垂体肿瘤可突入第三脑室,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压增高。
图1-37 蝶鞍区(经垂体冠状切面)
图1-38 蝶鞍区(经垂体横切面)
(1)垂体高度:
垂体高度测量是诊断微腺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垂体高度是指冠状面上鞍底上缘至垂体上缘的最大距离。女性垂体高于男性,年轻妇女垂体最高,以后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变小,这与月经周期及更年期有关。按垂体高度+(年龄×1/20)计算,女性>9.0mm为可疑,>10mm为异常;男性>6.5mm为可疑,>7.7mm为异常。男性的垂体高度一生中变化不明显。男性垂体内出现局部低密度变化罕见,若出现应高度怀疑垂体病变。垂体高度及男性垂体内有无低密度区可作为判断垂体是否正常的指标。
(2)垂体上缘形状:
可分为下凹型、平直型和上凸型。下凹型和平直型占83.6%,下凹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不能仅依垂体上缘上凸诊断垂体肿瘤。
(3)垂体柄:
横断CT图像上,垂体柄呈小圆形结构,位于鞍上池内,视交叉后面,鞍背前上方。由于血管丰富和缺乏血脑屏障,周围有脑脊液,在CT上大多能见到。冠状CT扫描可显示漏斗的全长。90%漏斗与基底动脉处于同一平面,正常垂体柄大小不应超过基底动脉,但1%漏斗可大于基底动脉。一般情况下漏斗位于中线上,其偏移常为微腺瘤的早期征象。但是,正常漏斗可有轻微偏移。
垂体的血液供应来自颈内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等发出的细小分支。垂体门脉系统将下丘脑产生的垂体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输送到垂体前叶,以控制垂体激素的分泌。垂体的静脉注入海绵窦。
图1-39 海绵窦内的血管和神经(冠状切面)
4.海绵窦cavernous sinus
是一个由硬膜构成的四面体形海绵样腔隙,位于蝶鞍的两旁,处于颅前窝、颅中窝、蝶骨嵴和岩斜嵴的交汇处(图1-37~图1-39)。海绵窦主要分布在眶尖神经血管共同鞘外侧、前内侧三角及外侧三角(Parkinson三角)的后部,与眼静脉、翼丛、岩上窦、岩下窦、基底静脉丛及大脑中、下静脉交通。面部的化脓性感染可借上述途径扩散至海绵窦,引起海绵窦炎与血栓形成。海绵窦内容物被一层膜性结构包绕,这层纤维膜在海绵窦的下壁及内侧壁由骨膜构成,而真正的海绵窦包膜处于上壁和外侧壁,由颞叶硬脑膜的返折构成。包膜与动眼、滑车和眼神经的神经鞘膜相延续。窦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过。颅底骨折时,不仅可伤及海绵窦,也可伤及颈内动脉和展神经。窦内间隙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许多小的腔隙。窦中血流缓慢,感染时易形成栓塞。两侧海绵窦经鞍膈前、后的海绵间窦相交通,故一侧海绵窦的感染可蔓延到对侧。
海绵窦有上、下、后、内侧和外侧壁:①前部:至眶上裂,与视神经管和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相邻。②后部:达颞骨岩部的尖端,与颈内动脉管和三叉神经节相邻。后端在颞骨岩部尖处与岩上、下窦相连。海绵窦向后与枕骨斜坡上的基底静脉丛相连,后者向下续于椎内静脉丛。椎内静脉丛又与体壁的静脉相通,故腹膜后隙的感染可经基底静脉丛蔓延至颅内。③内侧壁:上部与垂体相邻,垂体肿瘤可压迫窦内的动眼神经和展神经等,以致眼球运动障碍、眼睑下垂、瞳孔开大和眼球突出等。窦的内侧壁下部借薄的骨壁与蝶窦相邻,故蝶窦炎可引起海绵窦血栓形成。内侧壁上外侧邻大脑的颞叶。④下壁:为蝶骨,与圆孔、卵圆孔相邻。⑤外侧壁:自上而下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海绵窦一旦发生病变,可出现海绵窦综合征,表现为上述神经麻痹和神经痛、结膜充血以及水肿等症状。海绵窦内结构复杂,在临床上常将其分为3部分,前床突以前的部分为前部,后床突以后的部分为后部,前、后床突间的部分为中部。
显示海绵窦的最佳断层是冠状断层。海绵窦位于蝶鞍两旁,两侧形状和大小对称,外缘平或稍外凸。如出现下列CT征象应考虑为异常海绵窦:①大小不对称;②形状不对称,尤其外侧壁;③窦内局限性异常密度区。
(1)海绵窦内的神经:
① 动眼神经oculomotor n.:自小脑幕游离缘的内下方、后床突的侧方约5mm (3~11mm)进入海绵窦外侧壁的顶部,向前至窦的前端,穿外侧壁经眶上裂入眶。窦内长约0.9cm。在MRI冠状图像上,海绵窦外侧壁内可显示动眼神经。② 滑车神经trochlear n.:进入海绵窦的位置紧靠动眼神经的外后方,穿过窦顶进入海绵窦内,沿颈内动脉的水平段走行于动眼神经和展神经之间,最后穿出窦前端进入眶上裂。窦内长约1.1cm。③ 展神经abducent n.:跨过岩下窦达其前外侧,经岩蝶韧带下方穿后壁入海绵窦。先在颈内动脉后升段的外侧,继而在水平段的下外方前行,经眶上裂入眶。窦内长约1.8cm。展神经在颈内动脉升段的外侧变得扁平,少数呈现2~5条神经根丝。④ 眼神经ophthalmic n.:在外侧壁的后下部进入海绵窦,窦内长约1.6cm,向前穿眶上裂。⑤ 上颌神经maxillary n.:经后下部穿于海绵窦外侧壁,沿其下部向前经圆孔出颅,窦内长约2.4cm。
(2)海绵窦内的动脉:
是指颈内动脉及其分支。 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经颈内动脉管进入海绵窦,先向上至后床突根旁,继而转向前,在前床突的内侧转向上方,穿出海绵窦前部的上壁。颈内动脉在海绵窦内部分称为海绵窦段。该段动脉按形态分为后升、后曲、水平、前曲和前升段5个连续部分。海绵窦段的主要分支有脑膜垂体干、海绵窦下动脉和McConnell垂体被膜动脉,这些动脉在颅内肿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以及脑血管畸形等疾患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1)脑膜垂体动脉干:
是最大和最恒定的分支,主要起自后曲的顶壁。外径约为0.85mm(0.42~1mm),多长度<1mm(55%),最长可达6mm。典型的脑膜垂体动脉干发出小脑幕动脉、脑膜背侧动脉和垂体下动脉,出现率为44%~83%。这些分支可直接或两支共干起自颈内动脉,称为 非干型脑膜垂体动脉。① 小脑幕动脉:自颈内动脉后曲的顶部发出,外径为0.3~0.85mm,走行在海绵窦后外方,穿过海绵窦上壁至颞骨岩部,继之沿小脑幕游离缘延伸,沿途分支供应海绵窦上壁、外壁、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三叉神经节被囊,并与眼动脉的脑膜支和对侧同名动脉相吻合。该动脉长为0.5~3.5cm,若超过4cm且呈波浪状属于异常。② 脑膜背侧动脉:外径与小脑幕动脉相同,自颈内动脉后曲的顶壁行向海绵窦的后下方,穿后壁走向斜坡。沿途分支供应斜坡处的硬脑膜和展神经。有分支伸向鞍背后方的基底窦,与对侧同名的动脉吻合。极少数的脑膜背侧动脉起自颈内动脉后升段,穿海绵窦后壁经蝶岩韧带Dorello管伴展神经行向斜坡。③ 垂体下动脉:外径为0.3~1mm,自颈内动脉后曲的顶壁向海绵窦后内侧走行,并延伸至窦底后份硬脑膜。分支供应垂体后叶、鞍底和鞍背前面的硬脑膜,并与对侧同名动脉吻合。
2)海绵窦下动脉:
外径为0.82mm(0.4~0.95mm),长4~8.5mm。多数起自颈内动脉水平段的外侧壁,少数起自脑膜垂体干或与小脑幕动脉共干。一般在越过展神经上方后分为前、后两支,供应海绵窦外侧壁下部和下壁。小的分支至卵圆孔和棘孔区的硬脑膜,并与脑膜中动脉吻合。前、后支在沿途发出小支,供应附近的脑神经。海绵窦下动脉与颅底关系密切,当颅底骨折时易受损伤。少数后支发出三叉神经节被囊动脉,供应被囊。前支发出幕缘动脉,该动脉外径为0.35~0.98mm,最长可达3.5cm。向窦的前方伸向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深面,再呈袢返折到两神经浅面,在海绵窦顶部行向后上方,穿海绵窦上壁,至小脑幕附着缘。眼动脉可在海绵窦内起自海绵窦下动脉的前支、幕缘动脉或颈内动脉水平部的前1/3段。
3)McConnell垂体被膜动脉:
出现率较低。多起自颈内动脉水平段,直接伸向鞍底前部的硬膜内,在此处分成前、后两支,分别与同侧的垂体下动脉和对侧的同名动脉相吻合。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多数分支与对侧同名动脉吻合,并通过脑膜支与颈外动脉的分支吻合,当海绵窦段近端闭塞时吻合支有利于建立丰富的侧副循环。
(3)海绵窦的分区:
可将海绵窦分为若干个三角区。掌握这些三角区的范围和结构对于开展海绵窦的显微手术有重要意义。
1)上壁三角
Dolenc前内侧三角:内侧边为视神经,外侧边为动眼神经,底边为硬脑膜缘。该三角属硬膜外隙,内含颈内动脉虹吸段。大多数颈内动脉的近段和近前床突部分及眼动脉的动脉瘤需要在磨除前床突后经此三角进行手术。
Hakuba内侧三角:由颈内动脉的前床突上段与鞍膈相交外侧点、动眼神经穿海绵窦外侧壁内侧交点和后床突外侧缘围成。经此三角进入海绵窦可充分显露颈内动脉前床突上段,是前床突上段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和海绵窦内肿瘤手术的常用途径。
颈动脉三角:内侧边为鞍膈,外侧边为床突间韧带,底边为前床突内缘。经此三角可暴露海绵窦的后上间隙。该间隙有颈内动脉前膝段和脑膜垂体干的发出段。
动眼神经三角:内侧边为床突间韧带,外侧边为前岩床皱襞,底边为后岩床皱襞。经此三角可暴露海绵窦的后上间隙、颈内动脉虹吸段、脑膜垂体干根部和展神经在海绵窦内的近段。
2)外侧壁三角
旁内侧三角:内侧边为滑车神经,外侧边为眼神经上缘,底边为小脑幕缘。呈裂隙状占82.5%。经此三角可显露海绵窦外侧腔、前下腔和后下腔。可因滑车神经行程的改变而影响该三角的切开显露。
Parkinson三角:内侧边为滑车神经下缘,外侧边为眼神经上缘,底边为鞍背和斜坡硬膜。经此三角进入海绵窦是海绵窦外侧入路的常用方法,也是显露颈内动脉前升段的最佳途径。
前外侧三角:又称 Mullan三角,内侧边为眼神经,外侧边为上颌神经,底边为圆孔与眶上裂的连线。磨除此区骨质可显露眶上裂内的静脉,也可用来显露海绵窦前外侧部的肿瘤。
外侧三角:内侧边为上颌神经,外侧边为下颌神经,底边为圆孔和卵圆孔的连线。可在此区显露海绵窦内肿瘤向外侧侵犯部分。
Glasscock后内侧三角:内侧边为岩浅大神经,外侧边为棘孔与弓状隆起的连线,底边为下颌神经背侧缘。若从棘孔开始,沿下颌神经向内侧磨除此区骨质,可显露颈内动脉岩段,用于术中控制或暂时阻断颈内动脉。
Kawase后内侧三角:内侧边为岩上窦,外侧边为岩大神经,底边为三叉神经。此区是经前岩骨小脑幕入路中前岩骨的磨除范围。骨内无重要的神经血管,磨除后可显示脑干上部和三叉神经根区。
3)后壁三角
下外侧三角:内侧边为滑车神经在小脑幕游离缘处与Dorello管入口处的连线,外侧边为岩静脉注入岩上窦处与Dorello管入口处的连线,底边为颞骨岩部的尖端。
下内侧三角:内侧边为Dorello管入口与后床突的连线,外侧边为滑车神经在天幕缘处与Dorello管入口的连线,底边为颞骨岩部的尖端。
下内、外侧三角很少单独使用。当肿瘤发生于颞骨岩部的尖端和斜坡上部,并向前侵入海绵窦时,可通过幕上、下联合入路,辨认与这两个三角相关的滑车神经、展神经和三叉神经,并可向前追寻,进入海绵窦内。当海绵窦内肿瘤较大,已无法辨认与海绵窦相关的脑神经时,可通过这两个三角向前追寻神经,并辨认海绵窦内的神经。
海绵窦及Meckel腔均为硬膜间位结构,三叉神经节和三叉神经的分支行于硬膜间腔中。眶上裂、圆孔和卵圆孔处的硬膜与神经鞘膜相续。经硬膜外入路显露海绵窦,关键在于安全地将海绵窦外侧硬膜层与外固有层分离。在硬膜外磨除骨质时,要求磨除从眶上裂外端至圆孔的一层骨质,约5mm宽,显露眶上裂硬膜与颞极硬膜的相续区。在圆孔处,暴露上颌神经(长3~5mm)神经鞘膜与颞极硬膜相续区。此处是切开硬膜和进入硬膜间隙的解剖标志。沿上颌神经表面向内向后分离,同时扩大硬膜夹层切口至卵圆孔,显露三叉神经节和眼神经根部。沿眼神经表面向眶上裂逐步分离,直至眼神经表面的硬膜夹层与眶尖神经血管共同鞘的鞘膜分离。这样,可安全切开颞极硬膜索带。此步是避免损伤神经的关键,也是顺利翻开海绵窦外侧壁硬膜的前提。沿上述层面,将翻起的硬膜逐步向后分离,直到三叉神经节和小脑幕游离缘。同时要注意保护海绵窦固有膜的完整。这样,在硬膜外充分显露出海绵窦和前床突。磨除前床突后,可清楚看到颈内动脉和颈内动脉硬膜环,这有助于暴露和切除颈内动脉眼动脉瘤及侵犯海绵窦内侧部的肿瘤。
5.鞍周血管
主要是颈内动脉和大脑动脉环。颈内动脉颅内段始于颈内动脉管内口处,位于三叉神经节内侧。颈内动脉在破裂孔上方向前上内走行,到达蝶鞍后部的外下方进入海绵窦,穿过硬膜进入颈动脉池。向前下方行至视神经下方,再弯向后上外行于视神经外侧,在前穿质下面分出大脑前动脉,终末支为大脑中动脉。前床突上段沿途发出眼动脉、垂体上动脉、后交通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在增强CT上能清楚显示大脑动脉环的血管,但很少能见到整体的大脑动脉环。MRA常能显示大脑动脉环及其主要分支。
6.鞍周神经
除穿经海绵窦的神经外,有视神经、视交叉与视束以及三叉神经。动眼神经自中脑的脚间窝发出,脚间池的一段在MRI横断图像易于显示。动眼神经在后床突前外侧,即在后床突与小脑幕游离缘的最前端穿硬脑膜入海绵窦。滑车神经在脑干背侧上髓帆处出脑,经环池,穿行于大脑后动脉及小脑上动脉之间至脑干腹侧。在后床突稍后方、动眼神经的后外侧、小脑幕游离缘的下方,穿硬脑膜至海绵窦外侧壁。展神经从延髓脑桥沟出脑,经桥池前行,在颞骨岩部尖端入海绵窦。横断层可显示展神经桥池段,冠状断层中海绵窦外侧壁上可见展神经。
(1)视神经optic n.、视交叉optic chiasma与视束optic tract:
视神经从视神经孔到视交叉约1.5cm,其内下方有动眼神经。视交叉自前下方斜向后上方,后上缘大约高于鞍背1.0cm。视交叉长约0.8cm,宽1.0cm,厚0.3~0.5cm。与蝶鞍及垂体的关系有3种类型:①正常型:占87%,视交叉直接位于垂体和鞍膈中部的上方;②前置型:占3%,视交叉前缘至鞍结节或其前方;③后置型:占10%,视交叉的后缘位于鞍背或其后方(图1-40)。视交叉与蝶鞍一般并非直接接触,两者之间的距离为0.1~1.0cm,故垂体瘤生长破坏鞍膈后还需一定时间才能出现视交叉受压症状。视交叉上方有终板,后方有漏斗、灰结节、乳头体和动眼神经,下方有鞍膈和垂体。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位于大脑动脉环中,上方有大脑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下方有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
图1-40 视交叉与蝶鞍的位置关系
(2)三叉神经trigeminal n.:
连于小脑中脚,经脑桥小脑角池上份行向前外侧,进入Meckel腔。三叉神经节的凸面朝向前外方,由此发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向前穿入海绵窦侧壁,下颌神经穿卵圆孔出颅。MRI T 1加权像比T 2加权像能更有效地评价三叉神经,尤其是冠状断层图像,不仅能显示海绵窦内的脑神经,而且有利于左、右对比观察圆孔处的上颌神经和卵圆孔处的下颌神经。MRI横断图像和CT可被用来评价脑池内的三叉神经。MRI矢断层图像对诊断三叉神经节和Meckel腔的病变非常有用。
Meckel腔又叫三叉神经腔,位于颞骨岩部尖端,是颅后窝伸向颅中窝后内侧部的一个硬膜隐窝,开口处恰位于小脑幕游离缘的下方,内耳门和鞍背的中点。三叉神经节位于Meckel腔内。三叉神经在进入M eckel腔时 ,蛛网膜随之突入腔内,在周围部与三叉神经节周围的结缔组织相连(图1-41~图1-44)。蛛网膜下隙包绕三叉神经根,直达三叉神经节处。因蛛网膜与神经节相连的部位不同,蛛网膜下隙沿神经节和近段神经根向前延伸的距离而不同。在三叉神经节上面,蛛网膜延至神经节的中部,与包绕神经节的结缔组织相续。在神经节下面,蛛网膜至神经节的中部稍前方与神经节相连,蛛网膜下隙可沿下颌神经延伸至神经节的近侧2/3部。因此,三叉神经痛时作三叉神经节注射治疗应防止药液注入蛛网膜下隙,以免扩散至脑干。
图1-41 三叉神经(经Meckel腔横切面)
图1-42 三叉神经(经Meckel腔矢状切面)
图1-43 Meckel腔
图1-44 蛛网膜下隙与三叉神经节的关系
Meckel腔内的蛛网膜下隙称 三叉神经池,向后与脑桥小脑角池相通。因此,行Amipaque脑池造影CT检查时,可被增强。在静脉增强的CT图像上,Meckel腔呈不被增强的低密度影。以眦耳线作1.5mm薄层CT扫描,即使不行增强扫描,也能显示Meckel腔。但是,无论使用何种扫描,三叉神经节均不单独显像。
7.蛛网膜下池subarachnoid cistern
Liliequist膜向前下方附着于鞍背,向后上方或后方分为间脑膜和中脑膜,分隔成后交通动脉池、视交叉池、脚间池、脚间前池和中脑前池。鞍区蛛网膜下池是进行鞍区手术的重要部位。了解蛛网膜下池的解剖特点,有利于减低脑压和充分暴露肿瘤等。
(1)颈动脉池:
位于视交叉池及外侧裂池之间,内有颈内动脉前床突上段、眼动脉起始段、视神经和垂体柄的小血管以及前床突上的小血管。上壁为嗅池底壁、直回下面软膜、后眶回内侧部下面软膜、前床突上的硬膜及自视神经外侧缘延伸至颈内动脉和前床突的蛛网膜,下壁为海绵窦,内侧与视交叉池共壁,外侧以颞叶内侧和小脑幕缘为界。向后通后交通池、脚池和环池。颈动脉池与后交通动脉、鞍背、动眼神经和脚间池的毗邻关系特别重要。颈内动脉外侧壁的动脉瘤常累及这些结构。鞍区肿瘤常需经过颈动脉池切除。在颈动脉池、脚池和颞叶之间有致密的蛛网膜纤维,紧束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和动眼神经。
(2)视交叉池:
内有视神经、视交叉、漏斗柄、眼动脉根部和发自颈内动脉的小支。上壁紧贴视神经和视交叉的上面,后方有视交叉的延续部分,下方有终板池和脚间池。向前至蝶骨缘,前下方以鞍膈为界。如鞍膈不完整,可伸入鞍内。外侧与颈动脉池毗邻。
(3)终板池:
终板池前后狭长,上窄下宽。内有大脑前动脉、Heubner返动脉、前交通动脉、下丘脑动脉、额眶动脉、前交通静脉和大脑前静脉。前下界为胼胝体嘴部,后界为终板,并向外延伸围绕双侧大脑前动脉,上方有前穿质,下方有视交叉。可通过终板池入路切除第三脑室前下部和视交叉后方的肿瘤。
(4)嗅池:
内有嗅球、嗅束、部分眶额动脉、嗅动脉及其分支以及嗅静脉。嗅池位于眶回外侧和直回内侧的嗅束沟浅部。冠状切面成三角形,下壁为连于眶回和直回的桥状蛛网膜,内上壁为直回外下方的软膜,外上壁为眶回内下方的软膜。
(5)外侧窝池:
位于大脑外侧沟的下部,内有大脑中动脉、豆纹动脉的起始部、颞极动脉、颞前动脉以及侧裂深、浅静脉。外侧窝池与颈动脉池和基底池相通。
(6)环池:
环绕脑干上部,主要居于小脑幕上方。前部狭窄,后部宽大,内有大脑后动脉及其供应中脑的分支以及Rosenthal基底静脉。内侧有大脑脚和脚间池,外侧缘为小脑幕上的颞叶和幕下的小脑,下方与小脑桥脑池毗邻,前方与脚间池相连。前方有视束,后方有丘脑枕。
(7)脚间池:
位于脚间窝,内有大脑动脉环。侧壁为大脑脚,上壁为下丘脑,下壁为脑桥基底部上缘。下方与桥池相通。
(8)脚池:
位于海马旁回和大脑脚之间。向前延伸至颈动脉池,下方有脚间池,后外侧有环池,上壁为视束。脚池位于脉络膜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之间,将颈动脉池与脚间池分开。可在脉络膜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建立一个手术界面。池内有脉络膜前动脉、脉络膜后内侧动脉和Rosenthal基底静脉。
(9)后交通池:
外侧有颞叶,上方有脚池,上壁为视交叉和视束,下壁为动眼神经以及Liliequist膜的间脑膜或中脑膜,外上方与脚池毗邻。向后经大脑后动脉周围间隙通环池,向前沿后交通动脉通颈动脉池,向内侧沿大脑后动脉通脚间池。内有后交通动脉及其分支。
作鞍区肿瘤切除时,须在蛛网膜下池内操作。常利用下列3个间隙暴露和切除肿瘤:① 视交叉前间隙:大致呈等腰三角形,两侧为视神经内侧缘,底边为蝶棱等骨性结构。由蛛网膜围成,主要是双侧视神经上面的视神经间上膜。如果是视交叉前置型,此间隙较小。间隙下方有视交叉池的纤维小梁网。翼点入路可经过此间隙到达视交叉池对侧半。② 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呈三角形,向前外上方开放。内侧界为视神经后部和视交叉前部的外侧缘,外侧界为颈内动脉前床突上段的后部。间隙的顶多为嗅池的底壁、内侧嗅纹下面及直回下面的软膜。翼点入路经此间隙可达上斜坡和基底动脉分叉部位。③ 颈内动脉间隙:大致呈“V”形,顶角在颈内动脉与颞角之间,内下角伸入颈内动脉与前床突之间,外下角突入颈内动脉与颞叶之间。内侧壁为颈内动脉,外侧壁为颞叶。前岩床皱襞将该间隙分为内、外两部分。该间隙有动眼神经鞘前内端、后床突、脉络膜前动脉、交通动脉的起始部及颈内动脉下方的血管。松解颞叶和颈内动脉纤维联系后,可以暴露和切除视交叉前间隙和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内的肿瘤组织。
8.外侧部
容纳大脑半球的颞叶。眶上裂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眼神经和眼上静脉穿行。在颈动脉沟外侧,由前内向后外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分别有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和脑膜中动脉通过。脑膜中动脉多数发自上颌动脉(94%),主干约长1.7cm,外径1.6mm。经棘孔入颅,向前行2.0~4.5cm分为额支和顶支。通常额支在经过翼点附近行于骨管内(60%),骨管长约1cm。此处骨质较薄,受到外力打击时容易受损而出血。在分离硬膜时,也可能撕破而发生颅内出血。脑膜中动脉常与硬脑膜粘连,不易分离。在硬膜外入路中,需切断该动脉,才能充分翻开颞骨岩部表面的硬膜,这是磨除岩部和暴露岩斜区的前提。副脑膜中动脉的出现率为86.6%,其中1支者为80.9%,2支者为5.7%。副脑膜中动脉起自脑膜中动脉(75.7%)或上颌动脉(23.6%),经卵圆孔(73.1%)或蝶导血管孔(10.0%)入颅。在弓状隆起的外侧有薄层的鼓室盖,分隔鼓室与颞叶及其脑膜。在颞骨岩部尖端处有三叉神经压迹,三叉神经节在此处位于硬脑膜形成的间隙内(图1-45)。
图1-45 颞骨岩嵴处的结构
颅中窝由于存在多个骨孔和骨裂,是颅底骨折的好发部位。骨折多发生于蝶骨中部和颞骨岩部。蝶骨中部骨折时,常同时伤及脑膜和蝶窦黏膜,致蝶窦与蛛网膜下隙相通,血性脑脊液经鼻腔流出。如伤及颈内动脉和海绵窦,可形成动静脉瘘,而引起眼静脉瘀血,并伴有搏动性突眼症状。如累及穿过海绵窦内和窦壁的神经,则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和三叉神经刺激症状。岩部骨折波及鼓室盖且伴有鼓膜撕裂时,血性脑脊液可经外耳道溢出。穿经颞骨岩部内的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也可能受累。
中颅底手术的解剖标志:掌握这些标志有助于岩骨内部结构的定位及指导前岩骨的磨除。三叉神经根孔、岩大神经与下颌神经的交点、岩大神经与弓状隆起延长线的交点以及弓状隆起与岩上缘的交点是重要标志,4点连成的菱形区域是前岩骨磨除的最大参考范围。岩大神经从膝状神经节发出后,穿经岩大神经管,再在岩大神经沟内向前走行。翻开中颅底硬膜后,可见岩大神经和岩大神经管裂孔。若用金钢钻沿岩大神经方向往后磨除岩大神经管顶壁,便可显露膝神经节。由于岩大神经在膝神经节处与面神经相连,操作时可因牵拉岩大神经引起面神经损伤。因此,手术中并不一定要完全显露岩大神经,可根据岩大神经与弓状隆起延长线的交点对膝状神经节定位。按弓状隆起与岩上缘的交点磨除前岩骨,可获得约2.9cm 2的通道显露岩斜区。另外,通过扩大圆孔及卵圆孔将三叉神经前置,采用耳蜗(颈内动脉膝部、岩大神经管裂孔和膝状神经节围成的三角内)和颈内动脉(棘孔、岩大神经管裂孔、岩大神经与下颌神经交点围成的三角内)定位方法,可安全扩大岩骨尖切除范围至3.1cm 2,以有利于岩斜区大肿瘤的切除。哑铃状的三叉神经纤维瘤破坏岩骨时,可经扩大的骨孔切除幕下肿瘤,而不必磨除岩骨。前岩骨磨除时,应注意翻起中颅底硬膜后先确定上述菱形结构的参考标志,然后定位和显露内耳道,并向前外侧方向扩展,此区域骨质很疏松,容易磨除。向外可达颈内动脉管内壁。颈内动脉的岩段在颈内动脉管内先垂直上行,在耳蜗的后外侧(相距2~4mm)折转呈水平走向前内方,经三叉神经深面出颈内动脉管内口,再经破裂孔入海绵窦。在三叉神经深面,颈内动脉管顶壁有时缺如,是暴露颈内动脉的起点。常采用Glasscock三角对颈内动脉岩段定位,此三角由棘孔、耳蜗及岩大神经与下颌神经的交点围成。由于耳蜗为岩骨内部结构,临床应用不方便,也不准确,可用岩大神经管裂孔取代耳蜗,这有助于定位。显露颈内动脉岩段时,应按从外向内和从前向后的磨除顺序。此处骨质厚度约为2.33mm。外侧界限为鼓膜张肌,后界为颈内动脉岩段的膝部。向后可达耳蜗前壁,并可磨除耳蜗下方的岩骨。向前可将三叉神经前移,磨除颈内动脉后方的所有骨质,向下到岩下窦甚至达斜坡。内耳道和颈内动脉管壁以及耳蜗表面骨质较菱形区域中心的骨质硬,掌握此点可有利于避免损伤上述结构。在深部及周边磨除时,必须用金钢钻,最后残留一层薄骨质,用剥离子去除。这样,可显露颅后窝侧壁硬膜的最大范围(约3.1cm 2),前界为1.7cm,后界2.1cm,内侧界2.6cm,外侧界2.0cm。后外侧视野较既往方法增加15°~20°的视角,可明显扩大延髓脑桥沟区域的显露。
(三)颅后窝
颅后窝posterior cranial fossa由枕骨和颞骨岩部后面构成。在3个颅窝中,颅后窝最深,容积最大。颅后窝内容纳小脑、脑桥和延髓。窝底的中央有枕骨大孔,为颅腔与椎管相接处。枕骨大孔的长径约3.6cm,宽3.0cm,延髓经此孔与脊髓相连,并有椎动脉和副神经的脊髓根通过。颅内的3层脑膜在枕骨大孔处与相应的脊髓被膜相移行,但硬脊膜在枕骨大孔边缘与枕骨紧密愈着,故硬脊膜外隙与硬脑膜外腔互不相通。枕骨大孔的前方为斜坡。在枕骨大孔的前外侧缘有舌下神经管,为舌下神经出颅的部位。内耳门位于颞骨岩部后面的中份。枕骨外侧部与颞骨岩部间有颈静脉孔,舌咽、迷走和副神经以及颈内静脉经此出入。枕内隆凸为窦汇所在处。横窦起自窦汇的两侧,走向颞骨岩部上缘的后端,续于乙状窦。乙状窦沿颅腔侧壁下行,继而转向内侧,达颈静脉孔,续于颈内静脉。乙状窦与乳突小房仅以薄层骨板相隔,术中凿开乳突时注意勿损伤乙状窦。
1.内耳道internal acoustic meatus
位于颞骨岩部内,自内耳门行向外,至内耳道底。后壁微凹,长度有很大差异。上壁、下壁和前壁光滑。自内耳门各缘至内耳道底的横嵴中点的平均长度为:前壁1.2cm,后壁0.7cm,上壁0.8cm,下壁1.0cm。内耳道内有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和迷路动脉通过。在内耳门处,面神经运动根贴在前庭蜗神经前上方的凹槽内,中间神经夹于蜗神经和面神经运动根之间。在内耳道中部,面神经运动根和中间神经合成一干,越过前庭蜗神经前面。至内耳道外侧部,前庭蜗神经分为前庭神经和蜗神经,面神经干位于上方。在内耳道底,面神经、蜗神经和前庭神经的各根分别通过相应的孔区进入内耳。蜗神经瘤切除时,在硬膜外经颞骨岩部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保护内耳道的硬膜完整是防止面神经和蜗神经损伤的关键。
内耳道的定位方法有:①在颞骨岩部弓状隆起的范围内试探性磨出上半规管的透明线作为标志。内耳道底投影点与弓状隆起最高点之间的距离约为9.4mm。②面神经管裂孔的位置距内耳道底较近,易于辨认,故可用面神经管裂孔对内耳道定位。此方法是连结从颧弓根点的颅内定位点到面神经管裂孔的颧面线,由面神经管裂孔向后引与颧面线成90°角的垂直线,在垂线上取离面神经管裂孔后方4.5~5mm处为一点,向内移动3mm即为内耳道上壁。此法可避免不慎磨穿上半规管的危险。③采用岩浅大神经与弓状隆起的夹角平分线或与弓状隆起前方呈60°夹角方向,以后者更为可靠。显露内耳道时应从该定位线开始磨除骨质,然后分别向内侧及外侧扩展,内侧可至内耳门,外侧以垂直嵴为界。须避免向膝状神经节和岩大神经方向磨除。另外,由于耳蜗的内侧壁与内耳道的外端仅存在2mm厚的间隔,应注意避免损伤耳蜗。在内耳道后方,可以大胆磨除内耳道与上半规管之间的骨质。这样,从内耳道后方、上方和前方磨除骨质,以270°显露内耳道。
2.蛛网膜下池
明确脑桥小脑角附近的蛛网膜下池结构,对手术操作有着重要意义。
(1)小脑脑桥池:
位于脑桥前外侧、小脑前面和颞骨岩部后面的蛛网膜之间。上界平小脑幕,借脑桥中脑外侧膜与环池分隔。下界为脑桥延髓外侧膜与小脑延髓外侧池毗邻。内侧借脑桥前膜与脑桥前池分隔。外侧壁为小脑。池内有三叉、展、面、前庭蜗神经以及小脑上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
(2)脑桥前池:
位于脑桥与斜坡处的蛛网膜之间,上方隔Liliequist膜与脚间池相邻,下界平脑桥延髓沟,外侧隔脑桥前膜与小脑脑桥池毗邻。小脑前下动脉在该池内自基底动脉发出。
(3)延髓前池:
位于延髓腹侧与斜坡处的蛛网膜之间。上界平脑桥与延髓交界处,隔脑桥延髓内膜与脑桥前池相邻,下方与脊髓前池相通。舌咽神经、椎动脉和脊髓前动脉穿经该池。
(4)小脑延髓外侧池:
位于脑桥和延髓交界处的外下方,上方隔脑桥延髓外侧膜与小脑脑桥池分隔,下界平枕骨大孔,经Luschka孔与第四脑室外侧隐窝相通。舌咽、迷走、副神经通过该池达颈静脉孔。小脑前下动脉在神经根丝前面进入该池,并经神经根之间行向后。在舌咽、迷走神经后方,有突出的脉络丛。
(5)小脑延髓池cerebellomedullary cistern:
位于延髓和小脑蚓部的后方。后壁为贴枕骨的蛛网膜,向下与脊髓后池交通,向前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与第四脑室相通。该池内无重要血管和神经通过,但在颅后窝手术中对于缓解颅压和暴露手术野有重要作用。
3.脑桥小脑三角pontocerebellar trigone
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的交界处,内有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图1-46)。听神经瘤常可压迫此处的脑神经。面神经从延髓脑桥沟出脑,与位听神经伴行,并包绕在同一硬膜鞘内,经内耳门入内耳道。与面神经相邻的血管有小脑前下动脉根部及分支、迷路动脉、侧隐窝静脉和岩上静脉。前庭蜗神经与面神经伴行,经内耳门出内耳道,于面神经背外侧经延髓脑桥沟入脑。脑桥小脑角区域的手术常选用枕下乳突后入路,如听神经瘤切除。小脑前下动脉与面神经的位置关系较复杂,术中应注意。
图1-46 脑桥小脑三角的血管和神经
在脑桥小脑角的后下方,自上而下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经第四脑室脉络丛腹侧和绒球前面行向外侧,再经颈静脉孔出颅。通常副神经的延髓根与迷走神经汇成一束穿颈静脉孔。小脑后下动脉位于小脑延髓外侧池内,与舌咽、迷走和副神经关系密切。该动脉起于椎动脉,先在这些神经的腹侧上行,后转向背侧。此处位于橄榄外侧。多为血管袢在迷走神经根丝之间穿行,约占50%。
颅后窝骨折时,由于出血和渗漏的脑脊液不易排出,易被忽视。当小脑或脑干受累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骨折后数日,乳突部皮下可出现瘀斑。枕骨大孔的后上方邻近小脑扁桃体,颅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因受挤压而嵌入枕骨大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枕骨大孔疝),压迫延髓的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将危及患者的生命。
三、脑膜与脑血管
(一)脑膜
脑的被膜自外向内依次为硬脑膜、脑蛛网膜和软脑膜(图1-31)。
1.硬脑膜cerebral duramater
为脑膜的最外层,位于颅的内表面,由坚韧而有光泽的两层膜构成,外层源于颅骨内表面的骨膜称 骨膜层,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内层是纤维膜,较外层厚,称 脑膜层(图1-47,图1-48)。硬脑膜的两层除在硬脑膜窦等部位分开外,其余各部均紧密结合。在枕骨大孔处,硬脑膜与硬脊膜相延续。硬脑膜与颅盖骨连接疏松,颅盖骨损伤时易形成硬膜外血肿。硬脑膜与颅底骨结合紧密,骨折时易将硬脑膜与脑蛛网膜同时撕裂,引起脑脊液漏。硬脑膜在脑神经出颅处移行为神经外膜,手术时需辨认保护。
图1-47 硬脑膜及硬脑膜窦
图1-48 小脑幕及颅底的静脉窦
(1)硬脑膜突起:
硬脑膜内层折叠形成片状结构,伸入脑部间裂隙中,对脑起着支持和保护作用。
1)大脑镰cerebral falx:
呈镰刀形,伸入大脑纵裂,分隔两侧大脑半球。前端连于额嵴和鸡冠,向上附着于上矢状窦沟两侧,后端至枕内隆突,与小脑幕相延续,下缘游离于胼胝体稍上方。大脑镰游离缘与胼胝体前端之间有大小不等的间隙,脑膜瘤常生长于这些部位,如大脑镰旁脑膜瘤。由于间隙的存在,肿瘤早期常无症状,易误诊。
2)小脑幕tentorium of cerebellum
是硬脑膜形成的宽阔的半月襞,伸入小脑与大脑颞枕叶之间。小脑幕构成了颅后窝的顶,略呈拱形,幕顶与两侧最低点相差约3cm。小脑幕中线处有大脑镰附着,后外侧缘附着于横窦沟,前外侧缘附着于颞骨岩部上缘,前内侧缘游离,为 幕切迹tentorial incisure,呈“U”形,与鞍背之间围成一孔,内有中脑。幕切迹缘与中脑之间的间隙称 小脑幕间隙,内有脑池,前有脚间池,后有四叠体池,两侧为环池。小脑幕切迹与海马旁回和钩毗邻,当幕上的颅内压显著增高如颅内血肿时,海马旁回和钩可经小脑幕间隙被推移至小脑幕切迹的下方,形成小脑幕切迹疝,脑干受压,动眼神经被牵张或挤压,出现同侧瞳孔扩大、同侧对光反射消失和对侧肢体轻瘫等体征。
3)小脑镰cerebellar falx:
位于小脑幕下面,自枕嵴向前伸入两小脑半球之间。
4)鞍膈diaphragma sellae:
位于垂体窝上方,张于前床突、鞍结节和鞍背上缘之间,封闭垂体窝。中央有一小孔称为 鞍膈孔,容垂体柄通过。按鞍膈孔的形状可将鞍膈分为3型:Ⅰ型为鞍膈完整,有垂体柄通过,占41.9%;Ⅱ型为鞍膈不完整,垂体柄周围有约3mm的开口,占37.6%;Ⅲ型周围仅为宽2mm或更窄的硬膜环,占20.5%。在Ⅲ型鞍膈中,有的垂体仅有蛛网膜覆盖。如鞍膈孔过大或鞍膈不完整,蛛网膜以及蛛网膜下隙可突入蝶鞍内,压迫垂体,产生空蝶鞍综合征。鞍膈在鞍膈孔处下折,形成包绕垂体底面的硬脑膜。鞍膈向下凹陷或平直,若上凸提示可能是垂体扩张性病变的早期征象。垂体瘤常破坏鞍膈后向上生长。
(2)硬脑膜窦sinuses of duramater:
硬脑膜在某些部位两层分开,内面衬以内皮细胞,构成硬脑膜窦。硬脑膜窦无瓣膜和平滑肌,故损伤出血时难以止血,容易形成颅内血肿。硬脑膜窦收纳脑、脑膜、颅骨和眼眶等部的静脉血入颈内静脉。另外,硬脑膜窦引流脑脊液,并构成颅内、外静脉的交通。主要的硬脑膜窦如下。
1)上矢状窦superior sagittal sinus:
位于大脑镰上缘,前方起自盲孔,向后注入 窦汇confluence of sinuses或右横窦,有时后端分叉分别注入左、右横窦。上矢状窦横断面呈倒置的三角形,分为上壁和两侧壁。其侧壁可向外扩张,形成 外侧陷窝。上矢状窦接受大脑上静脉,收集大脑皮质内侧面和上外侧面上部的静脉血。此外,该窦与鼻腔、颅顶、枕部头皮等处的静脉相交通。如果该窦后部血栓形成导致窦腔阻塞时,可出现大脑皮质静脉血回流障碍,引起皮质淤血等受损症状,以下肢硬瘫和感觉障碍为主。
2)下矢状窦inferior sagittal sinus:
位于大脑镰下缘,其走向与上矢状窦一致,向后汇入直窦。
3)直窦straight sinus:
位于大脑镰与小脑幕连接处,由大脑大静脉和下矢状窦汇合而成,但是多注入上矢状窦或左横窦,或分两支注入左、右横窦,或向后通 窦汇。直窦引流下矢状窦、大脑大静脉以及小脑幕和小脑半球上面的静脉血。
4)横窦transverse sinus:
成对,位于小脑幕后外侧缘附着处的枕骨横窦沟处,起自窦汇,向两侧续于乙状窦。右横窦于枕内隆突附近多起于上矢状窦,左横窦多起于直窦。横窦接受上矢状窦、直窦和大脑下静脉、小脑下静脉、脑干静脉等。由于右横窦较粗,且多引流上矢状窦的血流,故右横窦阻塞的症状常比较严重。
5)乙状窦sigmoid sinus:
成对,位于乙状窦沟内,是横窦的延续,向前下在颈静脉孔处出颅续为颈内静脉。
6)海绵窦cavernous sinus:
(见前述的颅底)。
7)岩上窦superior petrosal sinus和 岩下窦inferior petrosal sinus:
分别位于颞骨岩部上缘和后缘处,向前通海绵窦,向后注入颈内静脉。
(3)动脉和神经:
硬脑膜的动脉主要来源于眼动脉发出的脑膜支,营养硬脑膜的前部;脑膜中动脉及其分支,营养额、顶、枕区的大部分硬脑膜;颈内动脉的海绵窦部、枕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的脑膜支,分布于颅底的硬脑膜。硬脑膜的感觉神经有三叉神经脑膜支分布于小脑幕及幕上区的硬脑膜,迷走神经的脑膜支和第1、2颈神经返支分布于幕下区的硬脑膜。脑膜的血管运动纤维来自各动脉的交感神经丛。
2.脑蛛网膜cerebral arachnoid mater
薄而透明,缺乏血管和神经,介于硬脑膜与软脑膜之间,与硬脑膜之间有潜在的 硬膜下隙subdural space,与软脑膜之间有 蛛网膜下隙subarachnoid space。蛛网膜下隙内充满脑脊液,此隙向下与脊髓蛛网膜下隙相通。除在大脑纵裂和大脑横裂处以外,脑蛛网膜均跨越脑的沟裂而不深入其内。因此,蛛网膜下隙的大小不一,位于半球表面的蛛网膜下隙较狭窄,而脑底部或较大沟裂附近较宽大,这些宽大的部位称 蛛网膜下池subarachnoid cistern。在上矢状窦处蛛网膜形成许多绒毛状突起,突入上矢状窦内,称 蛛网膜粒arachnoid granulation(图1-31)。脑脊液经这些蛛网膜粒渗入上矢状窦。
3.软脑膜cerebral piamater
薄而富有血管和神经,覆盖于脑的表面并伸入沟裂内。在脑室的一定部位,软脑膜及其血管与该部的室管膜上皮共同构成 脉络组织。脉络组织的血管反复分支成丛,连同其表面的软脑膜和室管膜上皮一起突入脑室,形成 脉络丛choroid plexus。脉络丛是产生脑脊液的主要结构。
(二)脑的血管
1.动脉
来源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以顶枕沟为界,大脑半球的前2/3和部分间脑由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1/3及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由椎动脉供应。因此,可将脑的动脉归纳为 颈内动脉系和 椎-基底动脉系。大脑的动脉分支可分为皮质支和中央支,前者营养大脑皮质及其深面的髓质,后者供应基底核、内囊和间脑等。
图1-49 大脑动脉环和椎动脉
(1)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
在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起自颈总动脉,沿咽侧壁向上至颅底,经颞骨岩部的颈动脉管进入颅内,紧贴海绵窦的内侧壁穿海绵窦腔行向前上方,至前床突内侧再向上弯转并穿出海绵窦,分支分布于眼和脑(图1-49,图1-50)。以颈动脉管外口为界将颈内动脉分为颅外段和颅内段。颅内段又可分为下列5部分:①岩部:位于颞骨岩部的颈动脉管内,穿过硬脉膜进入海绵窦处形成环状狭窄。该段隔着硬脑膜与三叉神经节紧邻,三叉神经节肿瘤可使该段移位,该段扩张也可能导致三叉神经痛。②海绵窦部:在后床突附近入海绵窦,略呈“S”形由后向前穿海绵窦至前床突。外侧与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和展神经相邻。③膝部:为海绵窦部与前床突上部的转折处,呈“C”形弯曲。眼动脉由此部发出。④前床突上部:约在视神经稍上方向后外行,在前穿质下方续为终段。常将海绵窦部至床前突上部称为虹吸部,该段行程迂曲,随着年龄增长迂曲度变大,是动脉硬化的好发部位。虹吸部可减缓脑动脉搏动,缓冲脑动脉血压的波动。⑤终部:为颈内动脉参与大脑动脉环的一段。颈内动脉在发出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前发出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颈内动脉的主要分支如下。
图1-50 颈内动脉投影
1)眼动脉ophthalmic a.:
多起自颈内动脉膝部,伴行于视神经外下方,经视神经孔入眶。眼动脉的主要分支是 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a.of retina,在眼球后方由视神经下面穿视神经鞘膜入视神经,在视神经乳头处分支,分布于视网膜。
2)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
在视交叉外侧呈直角或近似直角起自颈内动脉,行向前内,进入大脑纵裂(图1-51)。两侧大脑前动脉在视交叉前上方借 前交通动脉anterior communication a.相连。前交通动脉细而多变异,是动脉瘤的易患血管。大脑前动脉常分为近侧段和远侧段。近侧段自颈内动脉发出大脑前动脉处至前交通动脉处,发出数条中央支(前穿支),向后外行走,于前穿质内侧部穿入脑实质,分布于胼胝体、尾状核头、豆状核的壳和内囊。 中央长动脉(Heubne返动脉)是一细小的中央支,多在前交通动脉处自大脑前动脉外侧壁发出,返向后外入前穿质,分布于尾状核头、豆状核的壳和内囊前肢等。该支阻塞可导致额叶性共济失调,若发生在优势半球,并伴有智力障碍。远侧段自前交通动脉至楔前动脉的一段。该段发出的皮质支包括:① 眶动脉:分布于额叶内侧面和眶面至额极。在脑血管造影,若眶动脉向上移位,常提示颅前窝占位性病变。② 额极动脉:约在胼胝体膝附近发自大脑前动脉,行向前上方至额极,供应额叶前部和额极内、外侧面。脑血管造影时该动脉移位提示额叶肿瘤。③ 胼胝体周围动脉(胼周动脉):为大脑前动脉终末支,沿胼胝体上缘后行。由于该动脉恒定地位于胼胝体沟内,可作为胼胝体上缘和扣带回下缘定位的标志。发出 额前、中、后动脉,旁中央动脉和楔前动脉等,分布于额、顶叶上外侧面的上部。
图1-51 大脑半球的动脉(内侧面)
3)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
可视为颈内动脉的延续,管径约4mm,呈水平位向前外横越前穿质入外侧沟,改称 外侧沟动脉(图1-51,图1-52)。外侧沟动脉为双干型(约占60%)或单干型(40%),在脑岛表面沿外侧沟行向后上,沿途发出分支从外侧沟浅出。大脑中动脉的皮质支包括:① 眶额动脉:分布于额叶眶面的外侧半、岛盖、额中回和额下回等。② 中央前沟动脉:营养额下回后部、中央前回下3/4等。该动脉较恒定地位于中央前沟,故可作为中央前沟定位的标志。③ 中央沟动脉:主要营养中央沟两侧的皮质,与中央沟关系恒定,可借以确定中央前、后回。④ 中央后沟动脉:又称 顶前动脉,营养中央后回下3/4和顶内沟前部上、下皮质。⑤ 顶后动脉、角回动脉和 颞后动脉在皮质表面长度为1~3cm、口径在1mm以上,与颞浅动脉、枕动脉接近,是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常用的血管。大脑中动脉的皮质支营养大脑半球外侧面的大部分和岛叶,其中包括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和语言中枢。若该动脉发生阻塞,可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大脑中动脉皮质支与大脑前动脉皮质支交错区域(分水岭或边缘带),位于额中回上半或下缘,中央前、后回上1/4,顶内沟上、下缘等;与大脑后动脉皮质支交错区为颞下回上半或上缘及枕外沟前面的皮质。大脑中动脉发出的中央支又称 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图1-53)。豆纹动脉可以分为内侧豆纹动脉与外侧豆纹动脉两组。前者细小,约有2~3支,在大脑中动脉起点1cm以内发出,在颈内动脉造影片中不易显示。后者直径较粗,约有4~6支,在大脑中动脉起点1cm以外发出。所有的豆纹动脉均在蛛网膜下腔走行一定距离,垂直向上进入脑实质,营养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的背外侧和后肢的背部区域。豆纹动脉行程呈“S”形弯曲,因血流动力关系,在高血压动脉硬化时容易破裂(故又称出血动脉),从而导致脑溢血,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包括对侧肢体瘫痪、对侧偏身感觉丧失和双眼对侧半视野同向性偏盲的“三偏”症。
图1-52 大脑半球的动脉(外侧面)
图1-53 大脑中动脉
4)脉络丛前动脉anterior choroid a.:
细小,多于后交通动脉外侧发自颈内动脉,或发自后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或大脑前、中动脉交接处。该动脉沿视束下面行向后外,经大脑脚与海马旁回钩之间入侧脑室下角,于室间孔附近与脉络丛后动脉吻合,分布于侧脑室脉络丛。沿途发出分支供应视束的大部分、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的后下2/3、大脑脚底中1/3和苍白球等。该动脉细小且行程较长,易被血栓阻塞,可导致对侧偏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等。
5)后交通动脉posterior communication a.:
起于颈内动脉终段,位于灰结节和乳头体的两侧,在视束下面行向后,与基底动脉的终支大脑后动脉吻合,是颈内动脉系与椎—基底动脉系的吻合支(图1-49)。后交通动脉分支分布于灰结节、乳头体、视束前部、丘脑和内囊等处。
(2)椎动脉vertebral a.:
起自锁骨下动脉第1段,向上穿第6至第1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进入颅腔。在枕骨大孔上方,左、右椎动脉逐渐靠拢,在脑桥与延髓交界处合成一条 基底动脉basilar a.(图1-49)。按行程可将椎动脉可分为4段:①自起始处至第6颈椎横突孔,该段位于前斜角肌与颈长肌之间,前邻颈总动脉和椎静脉,甲状腺下动脉在其前方越过,左侧椎动脉前方有胸导管越过。②穿经第6~1颈椎横突孔,与椎静脉伴行,交感神经丛攀附动脉上行。颈椎骨质增生可突入横突孔,压迫椎动脉,引起脑干缺血。③自寰椎横突孔穿出,绕寰椎侧块后方,经椎动脉沟前行,至寰枕后膜下缘。此段在枕下三角内形成类似颈内动脉虹吸部的弯曲。该部可消减动脉搏动,允许头部大幅度运动而不伤及椎动脉及其分支。④穿寰枕后膜、硬膜和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隙,即颅内段。该段于延髓侧方行经Ⅸ~Ⅻ脑神经前方,在脑桥下缘与对侧椎动脉合成基底动脉。基底动脉长约3cm,沿脑桥基底沟上行,至脑桥上缘脚间窝中点分为左、右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前下方是斜坡,其前端向后弯曲,距鞍背约1cm。基底动脉终于鞍背顶端或其上方。蝶鞍、斜坡或脑干的占位性病变可导致基底动脉移位。
除脊髓前、后动脉外,椎动脉的主要分支是 小脑下后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图1-48)。该动脉在橄榄下端附近发自椎动脉,行向后外,在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背面上行至延髓上端,经延髓与小脑扁桃体之间,分支分布于小脑下面的后部和延髓后外侧部。该动脉行程弯曲,易发生栓塞,可出现同侧面部浅感觉障碍和小脑共济失调等。小脑下后动脉的分支有:①蚓支(内侧支):营养小脑蚓和小脑半球内侧部;②扁桃半球支(外侧支):营养小脑半球的下面;③脉络丛支:参与构成第四脑室脉络丛;④延髓支:从延髓侧面入脑,营养延髓背外侧。该动脉是栓塞或血栓形成的易患血管,可导致延髓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
基底动脉的主要分支如下:
1)小脑下前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
自基底动脉起始段发出,经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的腹侧达小脑下面,供应小脑半球下面的前外侧部(图1-49)。
2)迷路动脉labyrinthine a.:
细长,伴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进入内耳道,供应内耳迷路(图1-49)。约80%以上的迷路动脉发自小脑下前动脉,于内耳道底分成前庭支和耳蜗支,前者供应椭圆囊、球囊和外、上半规管,后者供应耳蜗、部分前庭和后半规管。该动脉侧支循环差,类似“终动脉”。半规管等对血流供应的变化很敏感,迷路动脉血流量稍减少,即可导致平衡障碍,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
3)脑桥动脉pontine a.:
为一些细小的分支,供应脑桥基底部(图1-49)。
4)小脑上动脉superior cerebellar a.:
于近基底动脉的末端处发出,与大脑后动脉相距很近,动眼神经根自两动脉间穿出(图1-49)。小脑上动脉绕大脑脚向后,至小脑上面分为内、外两支,分布于小脑蚓上部、前髓帆和小脑半球上面。此外,该动脉还发出分支至脑桥、中脑和第三脑室脉络丛等。
5)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
是基底动脉的终末分支,跨越动眼神经上方,绕大脑脚向后至小脑幕上方,沿海马旁回钩转至颞叶和枕叶的内侧面,进入距状沟分为 距状动脉和 顶枕动脉(图1-49,图1-51)。以大脑后动脉与后交通动脉汇合点为界,将大脑后动脉分为近侧段和远侧段。大脑后动脉的皮质支有颞下前、中、后3条动脉,分布于海马旁回、枕颞回和舌回,末梢支也分布于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下缘。大脑后动脉发出的中央支有两组:①后内侧中央支:发自内侧段,3~5支,主要分布于乳头体、丘脑、大脑脚内侧部和红核。②后外侧中央支:发自远侧段,进入外侧膝状体,并分布于丘脑枕大部。此外,大脑后动脉发出2支脉络丛后动脉,分别进入第三脑室和侧脑室,参与形成脑室脉络丛。
大脑后动脉起始部与小脑上动脉根部之间夹有动眼神经,当颅内压增高时,海马旁回钩可下移至小脑幕切迹下方,使大脑后动脉向下移位,压迫并牵拉动眼神经,从而导致动眼神经麻痹。
(3)大脑动脉环cerebral arterial circle:
又称 Willis环,位于脑底下面,蝶鞍上方,环绕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周围(图1-49)。由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大脑前、后动脉起始段和前、后交通动脉吻合而成。正常情况下,大脑动脉环两侧的血液不相混合。此环作为一种代偿的潜在装置,某一处发育不良或阻塞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此环使血液重新分配和代偿,以维持脑的血液供应。
颈动脉盗血综合征是指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时,健侧颈内动脉血流通过前交通动脉流入患侧,致健侧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或椎-基底动脉血流可经后交通动脉逆流入患侧颈内动脉,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如果双侧颈内动脉闭塞则由椎-基底动脉和颈外动脉代偿供血,可同时有大脑及小脑受损表现。病因多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动脉供血不足,如病灶侧出现一过性黑矇,病灶对侧肢体麻木和轻偏瘫,失语等。颈内动脉狭窄>75%,可闻及血管性杂音,颈内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脑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或薄弱)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所引起。约48%的大脑动脉环发育不全或异常,不正常的动脉环易出现动脉瘤。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炎与动脉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外伤性动脉瘤较少见。脑动脉瘤多见于脑底动脉分叉处,前交通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的连接处是动脉瘤的好发部位。按其发病部位,4/5位于大脑动脉环前半部,以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前交通动脉者多见;1/5位于脑底动脉环后半部,发生于椎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
2.静脉
无瓣膜,不与动脉伴行,分为浅、深两组,浅组收集脑皮质及皮质下髓质的静脉血,直接注入邻近的静脉窦;深组收集大脑深部的髓质、基底核、间脑、脉络丛等处的静脉血,最后汇成一条大脑大静脉注入直窦。两组静脉相互吻合。
(1)浅组:
以大脑外侧沟为界分为3组:① 大脑上静脉superior cerebral v.:位于外侧沟以上,收集大脑半球上外侧面和内侧面上部的静脉血液。行于蛛网膜下隙内,至上矢状窦附近穿蛛网膜,注入上矢状窦。大脑上静脉与硬膜相贴的部分在神经外科手术时易受损出血。② 大脑下静脉inferior cerebral v.:位于外侧沟以下,收集大脑半球上外侧面下部和下面的静脉血液,主要注入横窦和海绵窦。③ 大脑中浅静脉superficialmiddle cerebral v.:又称 Sylvius浅静脉,收集大脑半球上外侧面近外侧沟附近的静脉血,主干沿外侧沟向前下,注入海绵窦。大脑中浅静脉与大脑上、下静脉之间有较多的吻合,连接大脑中浅静脉与上矢状窦和横窦(图1-54)。
图1-54 大脑浅静脉
(2)深组:
主要引流大脑半球深部、脉络丛和间脑的静脉血(图1-55)。
大脑内静脉internal cerebral v.:由 脉络丛上静脉和 丘纹上静脉在室间孔后上缘合成,向后至松果体稍后方,与对侧的大脑内静脉汇合成一条 大脑大静脉great cerebral v.( Galen静脉)。大脑大静脉很短,收纳大脑半球深部髓质、基底核、间脑和脉络丛等处的静脉血,在胼胝体压部的后下方注入直窦。 基底静脉( Rosenthal静脉)由 大脑前静脉和 大脑中深静脉在前穿质附近合成,向后上绕大脑脚和四叠体注入大脑大静脉。大脑前静脉与大脑前动脉伴行,收纳胼胝体和扣带回前部的静脉血。两侧的大脑前静脉借前交通静脉沟通。大脑中深静脉收集脑岛及其附近的静脉血及纹状体腹侧的静脉血。基底静脉是大脑浅静脉与深静脉之间的重要吻合支。
图1-55 大脑大静脉及其属支
3.脑血管畸形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和男性多见。脑血管畸形多见于脑实质内,也可侵入脑膜甚至头皮。主要危害是破裂出血或血管栓塞。
(1)脑动静脉畸形:
约占颅内血管畸形90%,多见于额叶与顶叶,直径为1~10mm不等。由于异常动、静脉直接交通,脑血流短路(脑盗血),导致周围脑组织缺血萎缩和功能障碍。此外,因血管壁发育不良,大量血流冲击可致畸形血管出血。
(2)海绵状血管瘤:
是较常见的脑血管畸形。内皮细胞增生,血管延长扩张,汇集成无数血窦。窦腔内充满静脉血。有时窦腔内血液凝固而形成血栓,血栓可钙化为静脉石。
(3)脑静脉性血管畸形:
最常发生在额叶,其次为小脑、顶叶、颞叶、基底神经节、丘脑、脑干、脑室。发生在小脑幕上方约占70%。常与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症、动脉瘤等血管性疾病伴发,甚至可合并头皮血管瘤、舌下静脉瘤。
(4)烟雾病:
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其较大分支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且在颅底伴有异常新生血管网为特征的闭塞性疾病。脑血管造影时显示密集成堆的纤细的异常血管网,呈烟雾状。烟雾病主要引起脑缺血和脑出血。
4.颅内、外静脉的交通
颅内的静脉血除经乙状窦汇入颈内静脉外,尚有下列颅内、外的静脉交通途径(图1-56)。
(1)通过面部静脉与翼丛的交通途径(图1-57)
(2)通过导静脉的交通途径
1)顶导静脉parietal emissary v.:
通过顶孔颞浅静脉与上矢状窦交通。
2)乳突导静脉mastoid emissary v.:
经乳突孔枕静脉与乙状窦交通。
3)髁导静脉condylar emissary v.:
有时存在,通过髁管枕下静脉丛与乙状窦交通。
4)额导静脉frontal emissary v.:
见于儿童及部分成人,通过盲孔额窦和鼻腔的静脉与上矢状窦交通。
图1-56 颅内外静脉的交通
图1-57 面部静脉与翼丛的交通
(3)通过板障静脉的交通途径(图1-31)
1)额板障静脉frontal diploic v.:
使眶上静脉与上矢状窦交通。
2)颞前板障静脉anterior temporal diploic v.:
使颞深前静脉与蝶顶窦交通。
3)颞后板障静脉posterior temporal diploic v.:
使颅外浅静脉与横窦交通。
4)枕板障静脉occipital diploic v.:
使枕静脉与横窦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