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全球化:“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和投资机会(《21世纪经济报道》深度观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编者按

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本报记者也从工作岗位回到家乡,在回到家乡之时,他们见证和记录了家乡的细微变化,形成了这些返乡笔记。在工业化、城镇化的中国,我们的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山东莘县的一个乡村开始了农村社区改造并开始举办自己的春晚、湖北仙桃的农村开始新建老人食堂。更多的流动则在城乡之间展开,农村家庭集体进城,知识付费和投资焦虑也从一线城市下沉到区县小城······他们共同构成了变化的中国。(杨志锦)

“家里工作不好找,要去国外赚点钱”,22岁的张明(化名)在2月10日晚间的家庭聚餐上透露了这个想法。张明就等年初七正式开工后,着手办理护照签证等资料。

家里长辈大多是支持的,趁年轻就应该多赚点钱。但也有长辈提醒,国外有登革热等疾病,要注意防范。

张明的想法并不冒进,他身边出国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包括了他的父亲。张明的父亲今年第一次没有回家过年,留在柬埔寨的工地上。

“广东那边的电子厂,一天工作12个小时才赚6000多,还不如在国内建筑工地上8-9个小时赚6000多划算。出国就是想赚点钱,国内工资比较低,国外工地上基本能赚到1万多”,张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