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常见的几种微反应
冻结反应——吃惊,需要判断局面
吃惊是人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情绪。如果留心观察,几乎每人每天都要或多或少地做出几种吃惊的动作。吃惊的反应其实带有一定的过渡性,它不包含爱恨喜憎等心理倾向,只是代表对于“刺激”的意外感,随之而来的具体是何种情绪要根据刺激与人心理需求的关系而定。
吃惊的表情我们都很熟悉,只要闭上双眼就可以浮现出来。这一表情在漫画中可能会表现得更加夸张一些,那就是:眼睛睁大、瞪圆,嘴巴张开,有些人,尤其是女性还伴有用手捂嘴的动作,眉毛上挑,身体动作幅度减小,或者根本就完全呆住不动。有趣的是,当我们观察一些动物的“萌图”时就会发现,不管是猴子,还是猫、狗、熊……各种动物的吃惊表情,特征都是如此,全部相同,无一例外。
其实这也说明人与动物的吃惊表情及其表现都来自于相同的进化过程。当人类还同其它动物一样,是自然界较为平等和普通的一员时,也要靠自身的力量去捕捉食物,保护自己,维持生存。因为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当人们原本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享受阳光时,如果一瞬间感受到周围的气流发生了某种微妙的变化,嗅到了老虎等其它强大野兽的气味时,会本能地停下所有的动作,将精力都集中在感官部位,用全力感受和判断周围的动静。这时,人的整个身体就会呈现出一种停顿和“冻结”的状态,停下来,不轻举妄动,是为了不暴露自己,也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和主动权,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在武侠片中,经常有这样的一幕:原本男主角和一群朋友非常轻松地谈天说地,但是突然他的表情一僵,一反刚才手舞足蹈的兴奋,严肃地站直身体,或者趴在地上,以耳贴地,倾听动静。因为男主角是武林高手,所以他在谈笑间以灵敏的感觉发现了十公里以外的动静,或者是一群马队正在向他们靠近,或者是屋顶上有另一些不相识的“朋友”在进行秘密活动。而他那一瞬间的动作停顿,其实就属于一种吃惊的微反应。
综上所述,冻结反应是指人在受到意外刺激时,瞬间静止,尽量减少身体动作,降低身体面积,以求回避他人对自己的注意,从而为自己争取判断局面,采取对策的主动权的微反应。这种反应可以形象地概括为“冻结”。
对于“冻结”这个词,大多数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字典上说它是“指流体(包括液体、气体)因为低温而凝固”。生活中的情况是一些账户,尤其是银行的资金账户被有关部门控制,不能自由动用、流动的现象,一般来说,这都是一种强制措施。平时,我们在自动取款机或者网上银行的交易中,如果不小心三次输错密码,账号也会被暂时冻结,需要本人到银行“解冻”。
其实,这里也包含着与“冻结反应”相同的原理。无论是有关部门,还是银行机构,在当事人出现可疑存款或者可疑行为(如输错账号)时,先把账号锁起来的行为,是为了确保稳妥,保护当事人的权益。暂时冰冻,用这段冰冻的时间进行观望,看看操作的人是否是户主本人,等到联系上户主本人,也就是明确了情况之后,才进行交易的活动。
冻结反应最明显的表现是身体全部僵住,就像现在QQ软件的聊天表情中,有一种非常可爱的动作,叫做“瞬间石化”,其实就是吃惊的夸张表现。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一般来讲,在“刺激”的意外度足够大,或者当事人的情绪控制力较弱的情况下是会出现的。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较为极端的反应不会出现,因为人们都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因而“石化”的程度会表现得弱一些。下面按照“石化”的“度”从弱到强几种情况进行简单介绍:
反应比较弱,不太容易察觉的情况一般出现在面部。在遇到意外刺激时,比如,一位行为不检的男性,如果在外面陪情人的时候,被自己的爱人撞上,他几乎一定会表情僵硬,一时间不知所措,心慌意乱。
暂停呼吸或者屏住呼吸也是吃惊的一种表现。典型的表现是在开会的时候。如果领导生气,对全体员工进行训斥,一般来讲,现场空气比较凝固,大家的情绪都比较胶着,即使感觉领导哪里说的不对,也不会有人提出,大家都会有一种“大气都不敢喘”、“掉一根针都能听到”的感觉。
还有一些人,城府比较深,平常对自己的身体和情绪控制得比较好,他们在吃惊的时候身体会发生极微小的动作变化,但非常难以觉察。比如在几个人开会讨论问题的时候,如果有两个人的关系极好,而且对于要讨论的问题已经事先达成一致,那么,在其他人提出与他们不同的意见,而这种意见又在他们的意料之外时,他们之间就有可能有一种极其短暂的眼神交流。甚至他们只是在与对方的眼睛接触的一刹那,只有一个瞬间眼睛就停止了转动,很快恢复正常。别人决不会发现异样,但他们已经完成了又一次身体语言的沟通。
脸部变化自然属于“部分僵住”的范畴,其实有时人的四肢动作也会“部分僵住”。这种行为一般表现为“不自在”,拘束感非常强。如女性常常将双手拉住置于身前,或者在桌子下面,将双腿拧成了一条麻花,这虽然是一种无意识的动作,但其实是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她们就不知道手和腿到底该怎样摆放比较好。而男士常常有插兜或者将双手收入袖管的动作,有些时候,这些行为可以理解为吃惊的表现。
这些四肢动作,总体上都是为了收缩身体面积,也就是想作“鸵鸟”的潜台词:“看我变小了吧,他们应该就不会注意到我,我正好挤出时间理一理思绪,看看接下来该怎么做。”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动作,都是“冻结反应”的变形,最典型的是中国古代下级对上级、臣对君的叩拜动作:膝盖着地,降低重心,缩小面积,以免成为攻击的目标,可以保护自己,同时,不方便逃跑,被动等待,符合为上者便于掌控的心理,更容易被上级接受。另外,被轰炸时卧倒,绝望时身体萎地的行为也是冻结反应的变形。电影《1942》,当日本的轰炸机在上空狂轰滥炸时,地面上的逃荒者,手无寸铁的平民,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抱住头卧倒。而在人绝望的时候,如罪犯的行为“东窗事发”,或者争取皇位宣告失败时,当事人往往也会双手抱头,痛苦地双膝着地,整个人如一团泥滩在地上,也是冻结的表现。
安慰反应——感到压力,寻求安慰
一个羞涩男在对自己心仪已久的女孩示爱的时候,常常会口吃,紧张得说不出话来,边停顿边暗暗吞咽口水,以强力压制快浮上嗓子眼儿的心跳。
一个被告者,即使他是无辜的,在律师的严厉逼问和原告的指控下,仍然会手足无措。这时,他一定会不自禁地向听众席看一眼,如果他能看到母亲或者爱人温和、坚定的眼神,那么他的内心一定会镇定很多。
一个刚刚入职不久的女孩子,不小心在工作上出现了失误,在领导与她谈及此事时,她很有可能会不自觉地摸摸自己的嘴角,或者揉抚脖子。
……
这些都是典型的安慰反应。确切地说,安慰反应是指人在遇到压力、受到批评、被否定等负面刺激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试图安慰自己的身体动作,是微反应的一种,目的是缓解内心的不安。一旦有人较为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微反应的动作,则表示他的内心有比较严重的负面心理情绪。
在美国的一所华丽的大房子里,住着一位孤独的老妇人。她年轻的时候曾经在事业上取得辉煌的成就,退休之后,光芒逐渐褪去,不幸丈夫又去世了。虽然她有足够的金钱可以保证较高水平的物质生活,但是退休之后,她的生活明显没有从前那么快乐了,性格也由原来的和蔼可亲变为孤僻、怪异,整个人越来越苍老。儿女们都很孝顺,也很爱她,却想不出好的办法让她回归之前的生活状态。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儿子的一个朋友来看她时,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小伙子发现,在他与老人交谈的时候,老人虽然在言语上并没有透露出任何的不快乐,但是她一边说自己没有遇到不开心的事,一边却用手不停地抚摸着在沙发上躺着的、她最喜欢的宠物狗。而且她还抚摸小圆桌的桌角,铺着的桌布,以及其他的东西。小伙子看出了这些动作的含义,他觉得老人很寂寞,很希望日子过得充实、有滋有味儿一些,而不是如现在这般枯燥和难挨。于是,小伙子帮她找了一份义工的工作,虽然不能挣多少钱,却让她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激情,老人很快就快乐了起来。
老人在与小伙子谈话过程中所做的动作,就属于安慰反应。一般来讲,安慰反应的过程必定涉及人的一处弱点,比如上述故事中老妇人的孤僻和渴望价值感。而人的内心都有脆弱的一面,即使表面上再强势,他还是会把内心真正的担忧、不满等情绪反应无意识地反映在形态动作上。其实,说谎之后的微反应一般都属此类。
从科学的角度讲,人的这种安慰自己的行为来源于婴儿期从母亲那里得到爱抚的体验。刚刚告别母亲的子宫,来到陌生世界的婴儿,有时必须触摸母亲的身体,才能消除恐惧的感觉,找到安全感和舒适感。英国动物学家莫里斯说过:“身为动物的我们,所获得的最初的印象,必然是在母亲的子宫壁保护之下、完全处于漂浮状态时产生的亲密肉体接触感。”而事实证明,即使是在与母体分离几十年之后的成年人时代,这种身体的亲密仍是必不可少的。自我触摸和抚慰的现象在如今的人类社会仍然十分常见,我们有必要更加仔细地观察和了解这一现象,并以此为工具,在读懂他人心思的方面,取得有用的成果。
安慰反应的本质特点就是迅速采取动作,使自己的身体能够感到舒适。整体上看,安慰反应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感官安慰”。这包括视觉安慰、听觉安慰、口唇安慰等。顾名思义,这种反应是以寻求感官舒适为主要方法来达到安慰自己的目的。
人有五官,可以借以感受红尘世界中的声、光、色、味,而人世间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或者虽未必美好但个人比较喜爱的事物。如果我们能在受到负面情绪压迫的时候,想办法把注意力转移到美好的事物上,享受它们带来的美好感觉,原有的紧张和压力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虽然问题本身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比如,在日复一日重复枯燥的工作之中,偶然看到了清新、美丽的电脑桌面,会有一抬眼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感觉,原来的烦躁被洗涤一空。再比如,小时候单独走夜路,很害怕,这时,放声歌唱能够缓解恐惧,让歌声陪伴自己,比周围死一般的寂静要好得多。紧张的时候,人也许会舔舔嘴唇,因为紧张过度时仿佛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感觉到自己柔软的嘴唇,让人有“回魂”的感觉,可以增强存在感和自信。
二是“肌肤安慰”。这种形式存在于对于身体各个部位的抚摸中,也可以延伸到抚摸身体附近的附属品。
我们知道,在人的皮肤上,分布着很多神经末梢和纤维,这些末梢和纤维在皮肤所受的刺激和人的中枢神经之间起着有效的传导作用。人受到“有效刺激”之后,这些组织将信息传达给中枢神经,就会产生相应的情绪,而人的内心情绪、愿望和渴求也会通过它们传递给皮肤,形成肌肤对相应动作的饥渴,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采取行动来满足这种饥渴。这是安慰反应发生的生理机制。
莫里斯博士在《亲密行为》书中,把人一生从肉体接触的角度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胎儿在母亲孕期的肉体接触;第二个阶段是婴儿哺乳期与母亲的身体接触;第三个阶段是从婴儿到成人的整个过程中,所有的日常肉体接触,也叫“性亲密行为”;第四个阶段是“社会亲密行为”,指握手、拥抱之类以社会礼貌形式存在的肉体接触;第五个阶段是“自我亲密行为”,即指我们所说的“自我触摸安慰微反应”。
这种微反应可以表现在身体及其延伸区的各个部分,如恋人之间的亲密接触,他们要用身体接近来表达喜欢和爱,还要用更亲密的行为为爱许诺和证明;年轻女士在紧张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抚摸锁骨或者项链的吊坠,男士有时以调整领带、抖动双腿来排泄紧张情绪,都是常见的表现。
逃离反应——感到恐惧,模拟逃跑
“请你离我远一点儿”,这句话已经成为人讨厌另外一个人的时候常说的“激愤之语”。由此联想,其实我们在害怕另一个人的时候,也会本能地主动“离他远一点儿”,无论是后退几步,还是将头略向后仰,都是希望与可能的“危险”或讨厌的“刺激源”拉开距离。
这是“逃离反应”的表现,是指人在面临危险、痛苦等强大的威胁时,同时感到以自身的力量无法与之抗衡时,所要做出的迅速撤离,以保全自己的反应。正所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这是古往今来许多知名人士都奉行的法则,因而也可以视作自我保护的本能,“识时务”的表现,不必因此而感到惭愧或丢人。
积年累月的习惯反应,让人类的身体几乎形成了条件反射,“躲”开危险的行为变得再自然不过。不信,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人在触电的时候,被开水烫到的时候,撤离的反应双手比大脑的还快。其实,这也源自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成熟的审讯专家到了现场之后,会凭借这样的经验去判断罪犯:多年的逃犯生活,让罪犯显得有点神经质,似乎总是在悄悄地观察四周的动静,神情猥琐。这也是明显的逃离反应。
逃离反应出现的时候,一般下肢会有较为明显的动作,或者表现为肌肉紧张、兴奋,或者干脆发生了位移或者方向的改变,有“逃跑行动”的前兆。这是因为预备逃跑时,人的血液循环系统会应激将血液从其他位置撤离出来,输送到处于兴奋状态的下肢当中,这时其他部位就会出现血液颜色减褪,略显苍白的反应。这与人体消化系统的某些反应有些相像,很多上班族都有这样的经验,午休的时候一边上网浏览网页,一边吃午饭,这时午饭会吃得比较慢,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胃的功能没有以前那么好了,还经常胃痛。这就是因为上网的时候,很多血液会被输送至大脑,去思考和反应网络上的内容,胃部的血液循环受到限制,因而消化的情况就不好了。
逃离反应按照强弱不同可以分为几种:
第一种是明显的逃离反应,指身体明显地与“刺激源”拉开距离,或者向后仰头,或者整个身体前半部向后倾。
在工作会议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那种讲话抓不住重点的同志,在讨论一个核心问题,希望得到解决时,大家都能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唯有他,说说就跑题,而且还喋喋不休。在一场大约两小时的会议中,如果这个人如此发言五分钟,那么在三分钟左右的时候必然会有参与者感到不耐烦。此时,他们的动作就是目光四处飘荡,或者埋下头在纸上无意识地涂鸦,这就是一种明显的逃离反应。
这种微反应还体现在“吓了一跳”的时候,或者二人交谈,其中一人给另一人以压力的时候等,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
第二种是比较隐晦的逃离反应,主要表现在人的四肢,尤其是双脚开始有“逃离”的准备。这种准备表现在姿态的调整,调整的方向是远离刺激源。
有一天,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在机场巡查,目标是找出一个正在潜逃的杀人犯。特工们已经明白,此人很可能已经乔装打扮,不会那么轻易地被认出来。于是他们加倍留神,一处疑点都不放过。
在将近一个小时的巡查之后,特工们还是一无所获。就在这时,从机场外面走进来一个人。此人看起来很普通,从外表上看并无特别可疑之处,此时向着登机口走去。忽然,一位机场安保人员与他擦肩而过时,不小心碰了他一下。安保人员马上向他道歉,但他并没有礼貌地回以微笑,表示并不介意,而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张口说话。
FBI特工看到了这一幕。他们注意到,在安保人员和此人身体接触的那一瞬间,此人的脚几乎是同时摆出了一前一后的姿势,这有点像短跑运动员在起跑线上常用的动作,其实是典型的“逃离反应”。特工们锁定了这一目标,将他找去长谈,后来他果然在交谈中露出了更多的破绽,此人供出了所有的罪行。
在这个例子中,FBI特工得出判断结论是根据罪犯的微反应。对于普通人而言,保安是一种保护力量,而不是威胁力量,因而,如果不是因为“心虚”,对安保人员的反应不应是恐惧和准备逃离,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日常生活中,这种反应也普遍存在,比如在内心对某人有厌恶的时候,就会试图拉开与他的距离;在一场无趣的谈话或活动中,会在结束之前就把手放在包上,或者椅子扶手上,表示“一分钟也不想多待”的含义。
第三种逃离反应是更加细微、不易察觉的,那就是眼神的变化。比如,在一场友好的会晤中,如果双方相谈甚欢,一方的眼神可能会一直与另一方有交流,但如果有一方对话题不感兴趣,他就会将眼神移向他方。在说谎时,这种情况也会发生,那就是一个人说谎,心里有鬼,不敢直视另一个人的眼睛,出现了视觉逃离反应。在人紧张的时候,我们的神经系统已经开始为“逃跑”做准备了。于是,身体里的血液会向腿部集中,而手部则供血不足,所以会冒冷汗,手上发冷。此时如果与人握手,就有可能被察觉到真实的心理。
仰视反应——微扬的下巴和俯下的酒杯
下巴相对于眼睛、鼻子和嘴,往往不为人所关注。然而,面相预测和自我定位时,却会被视作焦点。
在古代有多少功高震主的功臣是被自己“得意的下巴”害死的,更可悲的是他们自己对此往往一无所知。比如,曾经热播一时的宫廷剧《后宫·甄嬛传》中就有这样一幕:
雍正皇帝的军务大臣年羹尧在西北平定叛乱,立下赫赫战功,他的妹妹华妃宠冠六宫,整天打扮得华丽无比,像开屏的孔雀一样与皇后叫板对阵。年羹尧得胜回京后,眼高于顶,对与他同朝的大臣不屑一顾。只有看到皇上,总算还记得自己的名姓,言语上还晓得“谦卑”一番,只可惜他内心的傲气已“洋溢”在外,身体的每一动作、身上的每一处毛孔都透着“恃宠而骄”的无礼因子。他与皇上的一次见面,身体语言便将其彻底出卖。
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因为年羹尧帮皇帝打跑了“反对派”,身份上又是皇帝的大舅子,皇帝除了赐坐,还少不了一番推心置腹:“你与朕在外是君臣,在内是亲戚。你我君臣,一定要做一对千古榜样人物才好。”年羹尧听后,身体竟快速向后仰了一下(注意这个动作),下巴抬起,双手双脚都呈敞开状,回道:“臣必当粉身碎骨,以报君恩。”皇上听后,眼神有一瞬间的游移,短暂地落在年羹尧双脚的方向,和蔼地说道:“你便坐好吧,动不动就谢恩。”
大臣面对皇帝大都谨小慎微,为尊上者内心深处也享受着这份小心,因为这小心里是对权力的服从,可年羹尧此举,身体后仰、下巴抬高,虽然言语上感恩戴德,但身体的姿态已经表明他的身心非常放松,绝对不是在诚惶诚恐地谢主隆恩。在掌握生杀大权的皇帝面前露出如此骄态,实在是祸不远矣。
一个小动作将年羹尧的恃宠而骄、得意忘形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所想与所说不符,已通过微反应暴露无遗。而皇上的表现深藏不露,眼神和煦中有凌利,杀机初显,恐怕内心充满得意的年羹尧是不太可能看得出来的。
即使是在人们的直觉中,抬高下巴的行为也是让人不悦的,因为这一动作中总透着一丝不屑和傲慢。这表示行为人本身具有一种非常强势的自我认同和角色定位。可以想见,“我天生就比你高贵”这种心态与“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准则相悖,除了在森严的等级社会中用于树立为上者的权威之外,在其他任何人际关系中都无法真正讨好。因为所有人都希望被平等地对待。
仰下巴属于仰视反应的典型体现,同微反应的其他原理一样,也是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原始社会的群体生活中,人们逐渐发现高大之人的天然优势,他们能摘到结在更高处的果子,有更大的力量和更强烈的威慑感,在与野兽作战时有更大的把握和胜算,认为这种人比自身更有能力,于是不禁产生了敬畏感。
这种对“高大”的尊重本来产生于现实的物质生活领域,后来,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得到强化。后来,体力劳动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弱化,智慧的力量慢慢突显出来,“高大”又由此延伸出了精神上更高一层的内涵。仰视心理由物质生活的需要演变成了社会礼仪和精神追求。
下巴扬起几乎可以作为傲慢的经典的动作,除此之外,还有面露不屑,甚至不正眼看人的情况,傲慢的心态就表现得更为明显了。
与此相反,低头、藏头、谨慎迈步、并拢双腿、屈膝等姿态则是人自我定位较低、将自己放在较弱势位置的体现。如非确实如此,那么多有此类动作的人也是想要树立自己在人前的谦逊形象。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强调尊重父母、君上,于是这些动作时常发生在下对上的动作之中。如有名的“孔鲤过庭”故事中有“鲤趋于庭”,这句话的意思当然不是有些同志们戏谑的“有一条鲤鱼在庭院里游过”,而是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一天,孔子在庭院中问儿子话,因为在父亲面前,孔鲤做了一个很有礼貌的动作,即“趋”,在古代即小步快走的意思,碎步快走以应长者的召唤。
以“趋下”表示尊重,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宴席间敬酒。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礼仪是,后辈或身份、地位低的人都懂得将酒杯杯身放低,以自己的酒杯上半部碰对方酒杯的下半部,以表现一种“就下”的态势,这也是仰视反应衍生出来的。而为“尊上者”如果修养良好而且待人和蔼,往往也会将酒杯降低以表示尊重对方,双方人格平等,不以地位论英雄。
由此可见,“仰视反应”表现在身体的本能动作上,也存在于所有人心灵深处。因此,切不可轻易露出“傲慢”的微反应以示人。虽然微反应是人体本能的反应,但这种本能是由人内心的自我定位决定的,当我们内心将自己与别人平等地放在一条水平线上时,这种让人反感的小动作自然会减少。其实,每个人对自己的评价都还是挺高的,而做出傲慢的动作等于强迫与自己交往的对象处在一个“下”的位置,必然会引起对方的反感;相反,如果能够有意地展现谦逊的一面,则能让自己更容易被他人接受,赢得更多的人缘和帮助。
距离反应——能不能再靠近一点点
有一个女孩,慕名到一家发型工作室做头发。本来她的朋友来这里的时候,一般都对设计师非常满意,可是此次她接受服务的时候却出了问题。她和发型师沟通了一刻钟左右,就坚持要换发型师,店长不明所以,但她又坚决不说出原因。无奈之下,店长只好给她换了一个发型师。后来,女孩和她的亲密女友说出了原因,原来是那个发型师在沟通的时候离她太近了,让她感到特别别扭和内心深处莫名的愤怒。诚然,发型师的本意并不想冒犯她,但是低头说话的时候离得太近,示范发型时将自己的手指和女孩的头发、脸部、耳部的接触面积太大,都是让女孩感到不悦的原因。
生活中,这种事例是较为常见的,它所反映的是“身体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关系。在上述例子中,女孩和发型师之间是第一次接触,彼此还不熟悉,是较为纯粹的商家和客户的关系,尤其是对于一名年轻女性来说,能够接受一个陌生男性靠近自己的范围是有限的,哪怕对方没有侵犯之心也是一样。
“身体距离”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私人空间”,它并不是一个有形的存在,而是围绕在人的身体四周的一个抽象范围。在地铁或者公交车上,当人们上车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人少的地方落座;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大家也会挑没人的桌子坐下,如果实在人多,才会考虑与其他人共用一张桌子,尽管一张桌子能够坐四人。当别人“僭越”合适的私人交往距离时,你自然而然地对方产生一种厌恶情绪,并试图以行动拉开距离。当然,这种情绪还会给你消极的心理暗示,使你对这个人产生不好的印象,甚至心生反感。
美国有一位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他对人与人的身体距离及与其相关的人际心理研究很深。他将人际身体距离分为四类,并认为这也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这四类分别是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亲密距离只适用于亲人、爱人、密友之间,空间范围在0~0.5米;个人距离指的是没有身体接触的距离,日常生活和工作场合中的人际交往都适用,距离具体值是0.5~1.2米;社交距离在1.2~3.5米,主要用在正式的场合,如外交活动、商业洽谈等;公共距离指公开演说时,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范围在3.5~8.3米,距离较远,谈话者不能用正常的音量进行交谈,往往要借助声响工具。
时代在变,这几个数据也随着社会出现的新情况而改变,在上班高峰期拥挤的交通工具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得已被拉近,与上述范围已经无法一一对应,但这一理论的基本原理仍然是适用的。比如在公交车上,即使车厢已如一个“蒸笼”,人与人摩肩接踵,但人们仍然会尽量回避与陌生人的身体接触,抑或尽量挪出一个小小的空间让自己可以远离陌生人的气息。
在大学校园里,有一种现象典型地体现了这一原理。在一场“大课”上,如果有200左右人听课,学生们来自各个不同的院系,每天都可以自由就座,但是,有意思的是,学生们每次坐的地方都没有太大改变。成绩优秀、学习努力积极、有自己的见解并进行了较好的课前预习的学生,常常会坐得离讲台很近,很多还会特意坐在第一排;而那些成绩平平、很难很好地回答老师问题的学生,都会坐在与老师相隔很远的边角位置。其实,他们就是在通过身体距离来表明与老师不同的心理距离。准备充分的学生乐于表达对老师的亲近,也有自信能够回答老师的突然提问;学习不积极,甚至原本就打算在课堂上找时机睡觉的同学自然就要尽量躲开老师的注意。
人与人之间,身体距离与心理距离有一定的映射关系。这一原理在生活之中有十分广泛的体现,聪明人能够巧妙地利用这层关系判断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以及人群中某几个人之间的亲疏程度,还可以运用它拉近自己与他人的距离,把握人际交往的分寸,应用空间是十分广阔的。
领地反应——用金箍棒画个圈儿
在动物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以狗为例,它们的领地感非常强。生活中,我们常能看到一只狗狗建立自己“领地”的行为,虽然这在人类看来不太雅观。狗狗们常常以自己为中心,用气味标出地界,就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出去化斋前用金箍棒在唐僧周围画个圈儿一样,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更新。比如它们会沿着平时行走的路线找一些固定的地点,如树干、路灯、电线杆下撒少量的尿。这样,等另一只狗狗来到此处时,就可以凭借这种气味了解到此处已经有了“主人”,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再轻易侵入。而作为“主人”的狗狗如果看到外来的狗狗侵犯此地,也会进行驱赶。其实,外来的狗狗通常也不会那么不识相,它们一般来到这种“有主”的地界行动都会非常小心,如果主人回来,它们通常不敢正面相对,避免“冲突”,会自觉地离去。
这种行为表面上带有低等动物原始生存的色彩,但事实上,此种心理和反应方式在人类社会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在微反应科学中,这被称为“领地反应”,具体指人类潜意识的“领地意识”在身体中的表现。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领地内的事物的掌控感,另一是对侵入领地者的防御和抵抗行为。其实是对内和对外两种典型体现。
领地反应源于人们对自尊和被尊重的需要。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要在群体中生存和发展,首要的意识是自尊,即在内心深处认同自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认为自己一定有一个方面强于他人;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形式获得外界的认同,即让别人也看得起自己。做到这两点,人才能心态积极健康地生活。
科学家罗伯特·安德列的著作《领域的必要性》中说道:“人类的领域感来自于遗传,并且根深蒂固而不易改变。”每天都去图书馆学习的学生会发现,一段时间之后,他会对图书馆中的某一个座位有特殊的感情,每次去都想坐在那里。也许,根据这一习惯来推断,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在伦敦大不列颠图书馆的水泥地上印下脚印,也就可以理解了。结婚十年的夫妻会发现,虽然没有事先约定,但是两人各自习惯性地睡在床的一侧,而不会常常互换位置。一个旅游团队的人到海滩上玩的时候,也会先“扎营”,宣告自己的位置,虽然是暂时的。这些都是领地反应的典型体现。
领地反应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对领地的确认和对领地的保护。
身体语言是人类对自身“领地”确认的一种常见方式,如电影明星在没有化妆的情况下,不愿意素颜面对观众,而此时恰好又有不配合的摄影记者拿着机器猛拍,有时,明星就会做出将手臂向前方伸直,手掌张开,看起来有点像想挡住镜头的姿势,其实就是以手臂和身体的主体形成一个“保护圈”,心理暗示自己这个圈子内的范围属于我自己,是他们侵犯不到的地方。
2012年12月18日,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英国外交大臣黑格宣布,将以女王的名字命名英属南极洲领地的南部地区,作为英国外交部赠予女王登基60周年的礼物。这片南极洲土地位于英属南极洲领地的南部。虽然伊丽莎白女王本人不太可能视察这块“领地”,因为那里温度低、海拔高,不适宜人类生存。但是黑格说:“英属南极洲领地是英国十四块海外领土中独特而重要的一块,把这片土地和女王陛下永远地联系起来,是极大的荣耀。”而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在社交网络上说:“黑格先生的这份礼物要比卡梅伦内阁送我的60个杯垫好多了。”
然而,英国此举并没有得到所有国家的承认,比如阿根廷和智利。因为这片与阿根廷、智利等国在南极洲声称拥有的领土互相重叠,因此对南极洲领地的所有权一直有争议。
南极是一片新开发的领地,因而世界各国都想“占个座”,英国以女王名字命名的行为,无非就是想宣誓自己的所有权。而阿根廷等国对此问题的异议,也是不想放弃自己“领地权”的体现。
一个人犹如一个团队,一个团队犹如一个国家,从国际政治角度上讲,“领地”是指国家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所控制的领土,宣称对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他国家染指。从民间社会的帮派势力、小团体作比,“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钱”的民谣就通俗地说明了这一问题。个人也是如此,人家盖房子,修篱笆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地方人士在有外来朋友的时候,尽“地主之谊”,也是这个道理。一般来讲,人们在自己领地中,微反应表现为“掌控感”,行为上轻松自如。
单位的领导一般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了较强烈的“掌控感”。在他的公司里面,哪怕是进入了狭小的电梯里,他也决不会瑟缩着站到角落,而是会双腿叉开,自然地占据较大的面积。因为,这是他自己的“地盘”,他在潜意识认为自己是可以“做主”的,很舒心。然而,如果他到上级单位汇报工作,就不会做此动作了。
另外,领地反应还表现在“主权”不可侵犯,藏獒就有这一特点。它们把自己所在的小环境理所当然地视为领地范围,具有很强的统领欲和占有欲。如果别的动物“胆敢”侵入这片领地,它们会勇猛地扑上去驱赶。同时,它们也会对屈从者进行保护,对强大的冒犯者进行攻击。如果有陌生动物进入它们的势力范围,就会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甚至可能丢下刚刚抢到的一块美味肉骨头,为“保护家园”而勇往直前。
无论中西,人们在入座的时候都会注意自己的位置,也会给领导者或德高望重者留出好的位置,这正是领地意识的表现。在外国,在一个家庭里,坐在椭圆形桌子或者长方形桌子两头位置上的人,往往是“权威”者,比如父亲,即“一家之主”。而在中国,长辈习惯于坐在“八仙桌”的上首,俗称“朝南”,这几乎与中国古代朝堂之上,皇帝的“坐北朝南”意义相同。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在场的其他人所坐的位置与核心人物的远近距离方面,观察此人地位的高低。在民国大师林语堂先生的著作《京华烟云》中,聪慧过人的姚木兰在10岁左右的时候,去参加别人家的丧礼,只用眼睛大概一扫,就能够判断出灵堂里的各色人等与主人是什么关系,而且大都八九不离十,其思维原理正与“领地”所反映出的人物关系有关。
总体来说,人在自己领地中会有比较强势的表现,反映在身体语言上,会有“双脚叉开”、“脚尖翘起”、“扎着膀子”等,多种多样,都可以用“气场足”来形容,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感受和判断。
战斗反应——怒发冲冠是愤怒到了极点
在人的“七情六欲”中,愤怒是最容易被识别的情绪之一。中国有很多成语非常形象地表现了愤怒时的情态,“怒发冲冠”、“睚眦俱裂”、“愤愤不平”、“勃然大怒”、“雷霆之怒”,都可谓“语中有画”。看到这些成语,我们眼前就会浮现人们眼眶挣裂,头发和眉毛竖起,甚至以手砸墙的动作,更有甚者,如“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更是鲜活地画出了愤怒的后果。
与愤怒的情绪紧密相关的身体微反应是“战斗反应”。之所以最容易识别,是因为动作幅度较大,波及的身体部分很多,从本质上讲,也会消耗最高的人体能量。储备和运输能量,都需要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配合,因而,人在外表上可以看出双眼发光、鼻孔张大、咬牙切齿等动作,是血液一下子都冲上面部和心脏加速收缩的结果。
两个女孩在商场购买时尚女装,她们与营业员在衣着赠品和价格方面有了不同意见,因而产生了争执。此时营业员开始出言不逊,说了很多贬低二人的话,诸如讽刺她们贫穷等。其中一位女孩性格比较强势,就与营业员开始争吵,争吵一会儿之后,那位营业员甚至说出了脏字,有了骂人的行为。两位女孩忍无可忍,决定去找客服经理评理。此时,营业员看到那位女孩的双手在微微颤抖,而且面色通红,以为她害怕了,因而得意地笑了笑,并没有当回事。谁知半小时后,女孩真的将经理请来,因而营业员不可避免地被严厉批评。
在这个故事中,营业员凭借生活常识将女孩双手发抖的行为理解为恐惧,其实是错误的,这也是愤怒的一种反应。她没有综合地判断,没有联想女孩那犀利的眼神和使劲皱着的眉头,这个时候的微微发抖,是因为愤怒到了极点,全身的能量调度有些失去平衡,变得不好控制。
在日常生活中,战斗反应的表现有很多种,比如身体绷紧、双手握拳、颈部充血等。再明显一些的,其实已经有点超出微反应的范畴,而属于一种非常明显的动作了,比如叉腰、跺脚、手指敲击桌面等,一般可以视为愤怒的显性表现。
很明显,战斗反应出现在人感到自己被侵犯的时候,不管是身体被侵犯,还是尊严被侵犯,其实二者之间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尊严被侵犯的情况,除了人身攻击,还有被贬低、不被认可的情况。在弱肉强食的原始社会,不讲感情,不讲伦理,强大与弱小之间,存在着残酷的追杀和被捕的关系。这时,人类和动物之间,是一种两军对垒的关系,只有输赢,没有共赢,因而对立就意味着生存和毁灭的选择。遇到敌人的时候,要么战斗,要么被食。所以对对方会迸发出一种愤怒,这种愤怒会带来一系列的动作和反应,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进化,以“脸红脖子粗”为代表的一系列愤怒的表现动作,就固化了下来,进驻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人们的战斗微反应。
但是当我们步入文明社会之后,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契约,一切冲突都会有组织或以司法的形式等合法的途径解决。因而,社会的文明度要求我们必须控制自己的愤怒反应,弱化这种冲动,用理性控制情感,因而,就衍生出了侮辱、人身攻击、反驳、诽谤、激将法以及挖苦等“战斗”形式。这些语言并不能真正伤害到对方的身体,但实施者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一定的心理快感。
了解战斗反应最实用的两个方面就是:一、识别他人的战斗反应,二、控制自己的战斗反应。
李萍刚从大学毕业就进入一家公司工作,她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对公司同事的个性和特点也一无所知,还一直沿用着在学校时直言直语、无所顾忌的处世方法。没想到,在一次工作讨论会上,她却因此而吃了大亏。她当众反驳了一位同事的提案,她以为自己是对事不对人的。然而,这位同事表面虽然笑脸相对,但是李萍却没有注意到在会议桌的侧下方,同事的双手已经悄悄握拳,而且她的脸也已经涨得通红,其实内心里早已是难以抵制的恼怒,她把李萍的意见当成对她工作的否定,对李萍的反驳记恨在心。之后,她总是处处使坏,为难李萍,有时甚至无事生非,在领导面前说李萍的坏话,让李萍白白挨了一次批评。
李萍作为一个涉世之初的年轻人,并没有沉下心来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学习东西,结果吃了亏还不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无论什么情况,都要思考别人的感受,在有可能引起别人愤怒情绪的事情上,一定要谨慎再谨慎,还要注意留心观察,不要让别人的想法阻碍了自己的发展。
另外,前面也已经提到,战斗反应在本质上与文明社会的规则相悖,因而要极力控制自己的愤怒反应,实在觉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可以找另外一些虚拟的机会发泄。一旦在做事的时候掺杂了个人的情绪,有了一定的进攻性,那么随之采用的战略很可能导致情绪混乱,注意力不集中,这时,人的头脑不清醒,不能对面临的危险做出正确的判断。愤怒的时候,人的思想短路,智商基本降低为零,可想而知,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胜败反应——胸有激雷而面平如水
古语有云:“胜,不妄骄;败,不惶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这句话是用来形容有“大将”之风者面对成败,举重若轻的态度。但也许很少有人想到,人们之所以如此推崇这句话里的气度,正是因为大多数人实际上做不到这一点。而“宠辱皆惊”、“患得患失”才是大多数平凡人的正常表现,因为它是符合人性的,因而会在微身体反应中很明显地表现出来,那就是胜败反应。
胜败反应之所以能够帮助我们阅读他人的心理,是因为这些身体微反应,不仅表现出胜利和失败两种结果,还能反映当事人的心态,这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人们面对成败结果的时候,是兴奋、得意、炫耀,还是悲伤、压抑,这些心理能够方便我们选择接下来与之交往所要采取的策略,也能够推测当事人未来将进行的活动。
在某年度大型音乐节目的颁奖礼上,主办方邀请了当红的一位女星帮忙开奖助阵。该女星当年刚刚蹿红,与其他资深嘉宾的根基尚不可同日而语,但能够得到这样一个机会,她内心还是感到无比荣幸。尽管她在典礼上竭力控制“受宠若惊”的表现,但是在献唱的时候,人们可以看到她的眼角和眉角上扬,可谓“眉飞色舞”,而身体也情不自禁地加大了晃动的幅度,“手舞足蹈”起来。这是典型的胜败反应,而且是其中的胜利反应的表现。
从中不难分析出她不仅仅是得意,甚至有点得意忘形。她没有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结果被娱乐记者抓住,大做文章,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为这种不够“谦逊”的心理可能不太会被一部分观众认可。
胜败反应是比较容易被理解的一种微反应类型。人们常常在照相的时候用食指和中指组合成一个“V”字型的手势;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夺冠之后,会大力弹跳起来,双手握拳;在武侠剧中,两者决斗,失败的一方通常会埋下头颅,双手下垂,更有甚者,身体可能会一下子瘫倒在地。正所谓“玉山倾倒再难扶”,这是胜败反应的典型表现。
胜利反应表达的情绪主要有炫耀、得意和兴奋,其典型表现有诸如高举双手、跳跃、纵情高呼、摇头晃脑等。而失败的情绪主要指哀伤,表现主要是神情不振、萎顿。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变形形式。一个人对自己的满意度较高,长期在潜意识中将自己放在“胜利者”的位置上,就会经常保持“挺胸抬头”的姿态,看起来十分强势;相反,一个人如果被接连的失败引发了自卑感,在姿态上就会出现身体收缩、弓腰驼背的体态,行动上畏畏缩缩。
胜败反应的动作非常有特点,即典型的“向上”和“向下”表现。胜利的时候,所有动作抬手、跳跃等,都是耗费比较大能量的,因为这是一种反重力的动作,需要使力,这也是胜利之后人的精神仿佛被“充了电”的表现;而失败反应则相应都是向下的,是顺着地心引力的趋向,可能也是因为被对峙和战斗的整个过程及其之后巨大的悲伤和绝望的情绪“抽干”了能量的结果,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耷拉下来的脸和被霜打蔫了的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