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带来的劣质快感
有压力才有动力,这句话成就了不少人,也坑了不少人。
胡小懒就是可怜的“被坑者”之一。不管做什么事,他都习惯等到最后一刻才行动,工作这几年,熬夜加班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不过,他倒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他还曾经跟朋友调侃说:“其实吧,加班干活挺刺激的,想起第二天早上得把东西交给头儿,干活根本不会走神,效率特别高。平常的散漫劲儿也没了,真有变身成功人士的感觉。”
特拉华州大学的心理学家M.朱克曼为胡小懒这样热衷于和时间赛跑的人创造了一个词语:寻求刺激。他说:“这类人需要肾上腺素迅速上升带来的刺激感,宣称有压力才有动力,在高压下做事,才能获得这种刺激感。事实又如何呢?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往往根本没办法很好地完成任务。”
的确,胡小懒每次都信誓旦旦地说:“没问题,肯定能做好。”可结果往往是,到了最后,发现很多想处理的问题都根本来不及处理了。就像上次做的那份策划案,分明就是老板在后面催着,自己在前面跑着,一路慌慌张张,犯了一大堆错误,方案根本就不尽如人意。
对这样的现象,朱克曼教授又解释说:“你一次又一次地推迟完成工作计划,直到越来越接近Deadline,你错误地认为,这是最好的完成任务的方法。此时,你所经历的任何一种情感上的满足,并不是你继续拖延的动机所在。相反,你所体验的‘刺激感’是在时间所剩不多的情况下,匆忙赶工产生的一种焦虑感,这种情感是拖延产生的结果,而非原因。”
换句话说,像胡小懒这种对工作非要等到火烧眉毛了才挑灯夜战的情况,实际上就是在寻求刺激,盼着最后几分钟忙碌带来的劣质快感。因为他总会想起过往的经历:每次他在最后一刻采取行动时,都是一副满血复活的样子,激情也被点燃了,甚至在压力下,还想出了不少新颖、独特的好主意。而后,他就认定自己一定得到了这样紧迫的份儿上,才能把内在的潜力给逼出来。
其实,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看法。
德保尔大学著名的心理学教授、美国心理学会拖延症的主要研究者——约瑟夫·费拉里在著作《万恶的拖延症》中,讲述过这样一件事情。
伦敦某家主流报社,通常要求记者们周一上报自己的选题,周二则召集12个部门的编辑召开会议,选出这一周最为满意的主题。这12个部门彼此之间是竞争对手,在会议上,编辑们像疯了一样毫无理智地抨击别人的构想,不是说构思老套,就说想法愚蠢,似乎只有自己的构想最靠谱。
报社一位名叫约翰的记者告诉费拉里,这样的争吵每周都会发生,而且一直要拖到周五才能选定出哪个构思最合适。一般来说,周一交上来的50篇初稿中,大概只有9篇稿子能胜出。然后,这些记者为了能够赶上周日的出版,就得在有限的时间里拼命地赶稿。时间如此紧迫,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修改稿件的工夫。刊载出来的东西,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费拉里还说,他经常听到一些学生们念叨“有一篇论文或是研究项目第二天就要交了”。他对此给出的解释是:“有哪个导师会让学生们在一两天之内完成一篇优秀的专业论文,或是一个研究项目呢?真相是,这些学生大多都有拖延的习惯,他们以为在有限的时间里,自己能够做得更好。”
看来,寻求劣质刺激的不只是胡小懒,也不只是我们身边的“他和她”。拖延,从来不分国度,不分领域。可不管是谁,不管是怎么个拖延法,要承受的代价却是一样的。
不改掉拖延的坏毛病,回归正常人的生活,就只能继续在拖延里挣扎,在压力和焦虑、熬夜中折磨自己,最后还可能会因为效率低下、做事马虎而遭到“卷铺盖走人”的下场。
学学那些本本分分干活的人吧!不迟到、不早退、不磨洋工,上班时做该做的事,下班回归正常的娱乐生活,虽说看起来不那么“扎眼”,可总在享受稳稳的幸福。这样做人做事,经过日积月累之后,肯定会有一些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