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儿童心理学:孩子心理和行为背后的真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儿童游戏其实就是学习

我们都听说过,6岁以前要让孩子多玩游戏,少去参加那种正儿八经的学习班。但是,如果谈到更加细节的方面,比如3~6岁的孩子应该玩什么游戏,怎么去玩?家长们可能就不太清楚了!可能你只会去打听别人家的孩子在玩什么,买了什么玩具,那我至少要做到不比你差。但是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来说,什么样的游戏是比较适合的,每种游戏有什么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学习的。下面我就跟大家来聊聊这个问题:

1.什么年龄应该玩什么样的游戏?

2.孩子们一起玩一定比一个人玩要好吗?

3.在玩游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一说起游戏,可能我们大多数的家长都认为:就是“玩”呗!孩子想怎么玩,我给他提供条件不就好了!其实,如果你看过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就会知道,游戏对于孩子来说不是玩,而是他们的工作,是儿童探索世界和全方位发展的重要活动。他们可以通过游戏来训练自己的感官,学习如何使用肌肉,协调运动当中的视觉与身体的配合,并且习得新的生活技能。打个比方,如果你在跟孩子玩搭积木的游戏,当他跟你说“我搭得比你高”的时候,他就开始形成数字比较的概念了;如果你带孩子到海边去玩,你们一起用沙子堆城堡或者挖隧道,他跟你说“我来挖这边的隧道,你把那个房子建好”,这表示他在学习社会技能。所以,这个时候,你一定要给予他充分的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和发挥,千万不能用你所谓的好与坏的标准去判断。

我曾经看到过一位家长带着一个小女孩在玩消消乐的游戏。这位家长总是在说:“宝贝,点这里,就可以消除得多一点儿。那个不对,是这里,你听到了没有?”结果弄得小女孩非常不高兴,有几次都要哭了。这其实就是在阻碍孩子的工作。孩子玩的结果好与坏,根本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有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我记得我自己小时候,就曾经在家里干了一件这样的事情。我把家里的白糖,放在锅里,舀了几勺水,然后加热去煮。结果把家里的一大罐糖都煮成了糖糊糊。按照当时的标准来说,我犯了一个错误,浪费了食物。但我父母当时并没有骂我,而是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实,我是看到了校门口画糖画的艺人可以用糖画出很多漂亮的龙、蝴蝶之类的画,我也想试试。我父母知道这个原因以后,还是肯定了我的创新精神,不过告诉我这种白糖是做不成糖画的。这里说的是我们对游戏应该抱有的态度。

从时间上来说,儿童的游戏会经历四个发展过程。

第一种,也是最简单的游戏,称为功能性游戏。这种游戏从婴儿时期就开始了,它是由重复性的肌肉运动形成的,宝宝用手反复地上下挥动,把球从这一头滚到那一头,或者拍皮球,都属于功能性游戏。一般来说,3岁之前的小朋友都以这种游戏为主。

等他们成长到3~5岁的时候,原来那种动动身体的游戏就没那么有吸引力了,他们会更倾向于借助工具或者玩具来游戏,比如说搭积木或者用蜡笔画画之类的。年龄越大,他们的游戏作品就会做得越精细。

到了五六岁,随着儿童语言的发展,他们又会开始痴迷于第三层次的活动,即假装游戏,例如,一个小女孩抱着小熊说:“乖,熊宝宝,妈妈会照顾你的。”或者一个男孩把家里的毯子披在身上,跑来跑去说:“看,我是超人!”当你家孩子开始这样玩了,说明孩子的认知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他们开始用符号来代替真实世界中的人和物了。这也是我们最初的模型思维,那些设计数学、物理模型的科学家都是从这时候开始启蒙的。

一般孩子上小学以后,才更适合有明确规则、有组织的“正式”游戏,比如说跳房子、下跳棋、大富翁等。我们社群有家长说:“我家孩子玩游戏的时候老喜欢耍赖,输不起。”你考虑的可能是你家孩子好像不能承受挫折,要加强锻炼,但实际上,也有可能是他的年龄还不适合玩规则明确、有输赢和冲突的正规游戏,他们对规则的理解和遵循的意识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输不起;也有可能是玩了不适合的游戏造成的。这也就告诉我们,要尽量按照孩子的年龄发展水平来安排游戏,因为超过孩子年龄水平的游戏就像是安排了过于复杂的工作一样,会造成一定的困扰。

关于游戏,大家可能还有一个问题。孩子能够跟其他小伙伴一起玩,就是社交能力强,喜欢独自玩就有可能是社交能力差,或者他们有某些方面的障碍。其实,这种固有的看法是有问题的。我们把孩子不和别人互动的形式叫作“非社会性游戏”,而把大家一起参与的游戏叫作“社会性游戏”。有很多学者认为,有一些非社会性游戏,比如说单独游戏,或者是和其他的小朋友在一起玩但互不干扰的“平行游戏”,这两种游戏方式既能培养孩子的认知、心理、社会性的发展,又能够发展他们独立的活动能力。

有两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对567名幼儿园儿童进行观察和评估,发现超过2/3喜欢独自玩耍的孩子具有更好的社会性和认知能力,并且这些喜欢自己玩的孩子更有主见以及有更高的工作效率。(Harrist et.,1997)

当然,还有一部分儿童玩游戏的时候不喜欢说话,或者是只喜欢看着别人游戏而自己不愿参加,这些孩子可能真的是因为害羞,所以还不敢参与到大家的游戏当中。(Coplan et al.,2004)但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主观地觉得“我家孩子不敢和别人玩”,所以我一定要让他参加才行,于是就采取了各种强制手段,有时候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让孩子对参与活动更加恐惧。心理学家斯宾内德就发现,那些喜欢沉默游戏的孩子虽然有些害羞,但他们在社交当中并不一定会被别人排斥,而且他们会表现出更少的儿童行为问题。(Coplan,Prakash,O,Neil,& Armer,2004)所以,不需要马上纠正孩子的这种行为。其实,站在旁边看别的孩子玩,就是他们加入的前奏,如果我们不去干预,他可能早就迈出第一步了。所以一定要记住,对儿童的游戏多观察,少插手。

如果你真的想提高孩子的社交水平的话,那就要记得在4~6岁这个年龄阶段,多陪孩子玩“假装游戏”,按照他们的规则来进行角色扮演。比如说你家儿子说,今天我想当爸爸,你来当宝宝,你就要和孩子配合,扮演成宝宝的样子,然后可以做一些夸张的表演,而你家孩子也肯定会按照他自己的理解来扮演一个爸爸。这样的活动要经常进行,比如说你们可以模仿医生看病的过程,从整个挂号、问诊、开药、治疗都用模拟的形式来演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喜欢这种类型的活动。有大量的研究表明,经常玩“假装游戏”的孩子和那些不经常玩的孩子相比,他们的合作性更强,受欢迎程度更高,而且更容易开心。

如果你自己没有太多时间陪孩子玩,也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这个心理特征——“假想同伴”。到3岁以后,儿童除了在现实生活中交朋友外,有很多时候会出现一些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朋友。比如说,你家孩子一直都想拥有一只小狗,但是因为条件所限一直没能养。对于一些他想要拥有但是又得不到的东西,他就会假装自己已经有了。可能他会跟你说:“我有一只小狗,叫作小白,它就住在我们晶晶的家里。”有时候这种假想伙伴会是一个人,比如说孩子想要一个哥哥,他可能就会创造出一个假想的哥哥来。

当你发现孩子有这种假想现象的时候,尽量不要去纠正孩子说:“哪里有一个哥哥?我怎么没看见!你不要骗我了。”一个儿童拥有假想的伙伴并不会让他分不清想象与现实,而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那些实现不了的愿望。它们可能会分担孩子的一些犯错的压力,比如说你问:“是谁把冰箱里的冰激凌偷吃了?”他可能会说:“是小白干的!”在孩子恐惧的时候,他还会说那个假想伙伴“大笨熊”一直陪着自己。所以,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假装这个角色真的存在,让这个虚拟人物一同来守护孩子。

研究表明,与那些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相比,有假想伙伴的儿童会显得更加开心,而且喜欢与人合作。他们不仅不缺朋友,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热情和坚毅的品质。(D.G.Singer & Singer,1990)

游戏是3~6岁孩子的主要任务,我们应该按照孩子不同的年龄来安排适合他们的专属游戏。孩子喜欢独立游戏或者是群体游戏,并不能预测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如果你希望孩子的社交能力能更好地发展,尽量多抽出时间陪孩子玩“想象类的游戏”。因为有大量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告诉我们,多让孩子参与游戏,要比把他们扔给电视机有利得多!